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 - 范文中心

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

10/29

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

作者:郭瑞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6年第06期

孙犁的《荷花淀》,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事。但是作品并没有从正面去描写血雨腥风、枪林弹雨的残酷的战争场面(即使是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也安排在清香四溢、明媚如画的荷花淀里进行),而是通过水乡芦花飘飞、荷花飘香的多彩的唯美画面,烘托出主人公美好的性格和心理,展现出一幅清秀美丽的画卷。作者没有花大笔墨描写战争,而是用安静恬美代替枪炮轰鸣,用荷花清香代替硝烟弥漫,旨在表现人性的纯美,品德的高尚。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

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小说一开头就让读者进入到了一种神话般的境界里:明月升起来,淀里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月光下一面编着芦苇席一面在等着丈夫归来的水生嫂,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又“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送来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仙境一般的景,仙女一般的人,还有清风送来的阵阵荷香,这些描写展示了荷花淀特有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种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创造了一种自然美与人物美相结合的境界,也表达了作者对水乡景物和水乡人民的一片深情。作者正是用他那芙蓉出水般的清丽笔调,使《荷花淀》里的少妇形象给人一种质朴、自然、健康之美。

作品中这种诗画一般的意境美是由作者的写作基调决定的。一方面作者要表达的是白洋淀地区军民强烈的爱国情感和乐观的抗战精神;另一方面作者重点描写的是水乡的女人们那种美好而崇高的情操,而柔情似水的女人们与诗画一般的水乡环境融为一体,是表现意境美的最恰当不过的手法了。

诗画一般的环境,造就了人物美好的性格。水乡的女人们,无论是对家乡的爱,还是对丈夫的爱,都充满了柔情。作者用笔之细腻传神,更增添了人物的美感。如在“话别”一场里,当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细节描写,足以让读者透视到人物内心复杂而激烈的情感活动。她手指的“震动”其实正是其心灵“震动”的反射。一时间,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几年的夫妻恩爱、未来的不测风云、可恨的鬼子、可爱的家乡……激烈的情绪冲突,使她几乎难以自持,但她终于能够自持——“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受到的震动,那是软弱的表现;她不能“拖尾巴”,她必须坚强。一个外柔内刚、深明大义的深情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又如在“探夫遇敌”一场中,四个青年妇女,她们相约探夫,一路上无忧无虑,说说笑笑,给战争的环境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乐观的气氛。特别是她们相聚在水生家里,与水生嫂商量去探亲,五个妇女五句话,或乖巧,或直率,或老实,或急躁,或爽快,个性鲜明,惹人喜爱,给小说注入了欢快活泼的气氛。孙犁自己说:“我喜爱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笔情写到她们。”(注:孙犁《文集自序》)

小说中,作者始终把人物的感情与周围的环境融在一起,使文中情景相生,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文中所有景物,都是作品中人物眼里所见的白洋淀景物,在水生、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是这样的美,他们能不爱家乡吗?这样美的家乡,岂容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保卫家乡,赶走鬼子,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这样的残酷战争他们并不觉得可怕,他们随时随地都感受到家乡的美、生活的美,都充满一定要胜利、必定能胜利的信念。作品中的景物,无不充满人物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种景中含情、情中生景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深远。所以“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必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坚强战士。

作者笔下的《荷花淀》,让我们看到了水乡特有的风景:明月、白席、薄雾、清风、银色的湖水、碧绿的稻秧、乳白色的菱角、粉色的荷花……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而美丽。而生活在这一片水土上的人们更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纯朴、善良、勤劳、勇敢、乐观、豁达,他们爱憎分明,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亲人充满了挚爱,这种爱使他们对日本侵略者无比的憎恨。文中简洁明快的语言、清丽浓郁的地域风景、健康乐观的人格精神、真挚炽烈的人物感情,交织在一起,就自然地呈现出了本文这种诗画一般的意境美。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这些都是这篇小说的特色。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这是孙犁的小说尤其是他的短篇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内容

  • 人物形象分析
    ● 諶容<人到中年>--------陆文婷 1, 陆文婷身上凝聚着作者的满腔同情与挚爱,熠熠闪光,栩栩如生.她身兼三职:医生.母亲.妻子. 2, 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她所从事的医疗事业,毫无怨言,全身奉献,把精力投入病人身 ...
  •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1No.2借鉴与比较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吕吉瑛 摘要哥特式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有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学因缘,但它毕竟是一种文学创作倾向.哥特式小 现实以及超现实相结合等艺术手法,讲述奇事 ...
  • 第一课:海燕
    课题:<海燕> 第一课时 自学时间: 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阅读描写海燕的文字,初步感受海燕形象 3.了解文中出现的对比.烘托的手法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
  •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的乡村文化价值取向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的 乡村文化价值取向 赵荟芸 [1**********]2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解读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所建构的充满自然人性与牧歌情调的湘西世界,深入剖析沈从文独特的乡村文化价值取 ...
  • (公开课教学设计).蔚蓝的王国
    二十七 蔚蓝的王国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美和作者奇特的想象.(重点) 3.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难点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屠格涅夫有&q ...
  • 1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及答案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姓名 组别 [学习重点] 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 ...
  • 初一语文诗两首(金色花 纸船)人教实验版
    初一语文诗两首(金色花 纸船) 人教实验版 [字词综合运用] (1) 注音 抛下(pāo) 载着(zài) 祷告(dǎo) 膝上(xī) 惊讶(yà) 匿笑(nì) 嗅(xiù) 衍(yǎn) 摩(mó) (2) 多音字辨析 (3) 解词 ...
  • 沈从文_汪曾祺创作风格比较_邰宇
    2003年5月 第19卷 第3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angsuInstituteofEducation(SocialScience)May,2003Vol,19 No.3 沈从文.汪曾祺创作风格比较 邰 宇 ...
  • [散步]公开课教案
    <散步>教案 罗岭乡中 陈青青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 ...
  • 20**年初中语文中考阅读答题点拨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的滥用,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① 经过班主任的再三强调,才使他认识到这个错误.(介词"经过"与"才使"的滥用,致使整个句子缺主语.) ② 他在老师的关怀中得到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