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教学案例 - 范文中心

双曲线教学案例

07/25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素质教育的发展,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成为现实,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合理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把抽象难懂的知识概念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的业务进修。

主题

本节课是双曲线内容的第一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这种圆锥曲线,对学习曲线方程有了一定基础和方法,教学目标是了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的简单应用中学会一种方法(待定系数法) 两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 ;另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了解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案例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案例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入新课,以椭圆的定义和建立椭圆的方程开始引导学生, 着手从双曲线的定义来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再从方程以及图像来深刻剖析双曲线的定义, 从而真正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设置的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 分清两种形式里的a,b,c 及其焦点坐标, 其中焦点坐标是(±c , 0) 还是(0, ±c ) , 分别对应哪种形式值得强调。

思考是为了真正弄懂双曲线的定义及其图像。例1的目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方程, 其中蕴含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例2的目的在于加深对双曲线定义的理解, 以及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b,c 所指量, 例2的思考是着手对定义后的补充的思考的实践. 只有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定义2a

最后的课堂训练是学生自己思考动手解决问题, 让其体验学习过程, 进一步明确今天所学内容, 达到对新学知识的再认识.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形成了是非观,具备了一定的类比转化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心里上也具备了承受和辨证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但对于复杂问题的处理还不够灵活,因此在课堂上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点拨引领效果。

三、教学目标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掌握双曲线中a,b,c 之

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研究双曲线的性质离不开a,b,c 之间的的关系)

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如何分清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难

点(解决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自学法)

五、教学程序设计:

创设情境:在上课之前首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校园歌曲《悲伤的双

曲线》,动听的旋律响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看着歌词, 欣赏完歌曲,学生就开始围绕双曲线提问,问定义、怎么画图像、 方程是什么,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这节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都是十七八的年纪,正处在爱听歌,喜欢“为赋新诗强说愁”的阶段,所以我从学生兴趣入手,由歌曲引入新课,比生硬的开场白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复习提问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平面内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 1F 2|)的点的

轨迹叫做椭圆.教师要强调条件:(1)平面内;(2)到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3)常数2a >|F 1F 2|.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把知识点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在给出双曲线的定义、方程之后让学生能对这两种圆锥曲线的异同直观的进行比较。)

(二) 双曲线的概念

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它的方程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疑问,自己设想,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1.简单实验(边演示、边说明)

如图2-23,定点F 1、F 2是两个按钉,MN 是一个细套管,两条细

绳分别拴在按钉上且穿过套管,点M 移动时,|MF 1|-|MF 2|是常数,

这样就画出曲线的一支;由|MF 2|-|MF 1|是同一常数,可以画出另一

支.

注意:常数要小于|F 1F 2|,否则作不出图形.这样作出的曲线就

叫做双曲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2.设问

问题1:定点F 1、F 2与动点M 不在平面上,能否得到双曲线?

问题2:|MF 1|与|MF 2|哪个大?

问题3:点M 与定点F 1、F 2距离的差是否就是|MF 1|-|MF 2|?

问题4:这个常数是否会大于等于|F 1F 2|?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答,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

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几个问题能准确理解双曲线的定义。)

3.定义

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 1F 2|)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F 1、F 2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个

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教师指出:双曲线的定义可以与椭圆相对照来记忆,不要死记.

(三)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设问:求椭圆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方法是什么?不要求学生回答主要引起学生思考,随即引导学生给出双曲线的方程的推导.

两种标准方程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指出:

(1)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 >0,b >0,但a 不一定大于b ;

(2)如果x 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x 轴上;如果y 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y 轴上.注意有别于椭圆通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定焦点在哪一坐标轴上.

(3)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 、b 、c 的关系是c 2=a 2+b 2,不同于椭圆方程中c 2=a 2-b 2.

(四) 练习与例题

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F 1 (-3,0) 、F 2 (3,0) ,且2a=4; x 2y 2本题由学生先练习再口答:-=1 45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记双曲线的定义,会用定义法求曲线轨迹方程。

x 2y 22、证明:椭圆+=1与双曲线x 2-15y 2=15的焦点相同。 259

3、已知两点F 1(-5,0) 、F 2(5,0) ,

(1)求与它们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6的点的轨迹方程.

(2)如果把这里的数字6改为12,其他条件不变,会出现什么情况?

由教师讲解:

(1)按定义,所求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因为c=5,a=3,所以b 2=c 2-a 2=42

(2)因为2a=12,2c=10,且2a >2c .所以动点无轨迹.

(五) 小结

1.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

于|F 1F 2|)的点的轨迹.

3.图形(见图2-25) :

4.焦点:F 1 (-c,0) 、F 2 (c,0) ;F 1 (0,-c) 、F 2 (0,c) .

5.a 、b 、c 的关系:c2=a2+b2;c=a2+b2.

(六)、布置作业

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的坐标是(-6,0) 、(6,0) ,并且经过点A(-5,2) ;

(2)经过点P (-3, 27) 和Q (-62, -7) ,焦点在y 轴上。

3.已知圆锥曲线的方程为mx 2+ny 2=m +n (m

(七)、板书设计

六、案例分析与启示 用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导入本课,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运用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对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识记内容不多,但是计算很多,需要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另外解析几何内容相对枯燥,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节下来,学生兴趣很高,效果不错。但是有点不足的是,有几个学生下课后要求我把课件存入班级电脑,问其原因,想听悲伤的双曲线这首歌,说明对有的学生这节课偏离了主体,重点没发挥作用,还有待改善。


相关内容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西方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Western Economics 课程编号:XJ01505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总学时数:68学时 总 学 分:4 开课学期:春季或秋季 参考教材:< ...
  • 单调性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14预科 [授课时间]45分钟 [使用教材]<数学> [教学内容]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2)根据单调性的概念,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函数值的大小以及一次函数的单调 ...
  • 12.5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资源信息表 12.5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上海市控江中学 柳敏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通过对椭圆的定义的类比联想,很容易想到研究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定值的点的轨迹问题.要充分注意双曲线定义中"02 ...
  •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教学大纲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农田水利学 课程名称(英文):Irrigation Projects 课程简称(中文):农田水利工程 课程编号:03221105 2.课程简介 ...
  • _圆锥曲线上四点共圆充要条件_的统一证明及简单拓展
    2 0 13 年 第 期 数学救学 一 忍 "圆锥 曲线上四点共圆充要条件 " 的统一证 明及简单拓展 上海市延安 中学 徐有祥 本刊 年第 期 刊登 的张 乃 贵老师 的 注 意 到 ①式 没 有 含 夕 的项 , 对 ...
  • 例谈椭圆双曲线离心率取值范围的求法
    思维之锥 例谈椭圆双曲线离心率取值范围的求法 435200 湖北省阳新县高级中学邹生书 求离心率取值范围问题有两种题型,即显示约束条件和隐藏约束条件两种题型.两种解题方向,即以"形"为主的解题的方向和以"数&q ...
  • [向心力]教学设计
    <向心力>教学设计 无锡市堰桥中学 高秋明 一.教材分析 "向心力"编排在曲线运动倒数第二节,这部份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学好这部份知识,可以为学习下一章万有引力应用部份的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圆周运动是生活中一 ...
  • 课题:与圆有关的轨迹方程
    课题:与圆有关的轨迹方程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王伟 一.教学时间:10.27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一些常见方法: 2.建立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运用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 ...
  • 20**年武汉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
    2012武汉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1+i)(1-i)=( ) A.2 2. 20 B.-2 C.2i D.-2 ...
  • 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1设计总说明书 1.1设计依据 根据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2公路设计概况 1.2.1概况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