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汉室 诸葛亮绝对不是第一 曹操阵营此人才是汉室第一忠臣 - 范文中心

忠于汉室 诸葛亮绝对不是第一 曹操阵营此人才是汉室第一忠臣

01/18

三国中,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总有一批胸怀天下的谋士,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无论是在曹操阵营,还是在刘备阵营,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重整刘氏江山”,只是很奇怪,东吴势力中,无论是张昭还是鲁肃,虽然人品高尚,个人能力也比较出众,但是他们却只想让自己的割据势力强大,甚至都有代汉情节,比如那个被演绎成“老好人”的鲁肃,一心想的,是怎么让孙权当上皇帝。

鲁肃看似忠义,但是他与孙权的对话和以后孙权的追忆,都证明了鲁肃从来就没有把当时的正统——汉献帝放在眼里。

其实鲁肃的武功也是很高的,他曾命人把盾牌立在地上,远远开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并以此震慑了袁术的追兵,鲁肃的胆子也很大,他曾单刀赴会约见关羽,并把关羽驳得哑口无言。

鲁肃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构想:曹操、刘表与孙权,并鼓励孙权说:“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您正好趁这种变局,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尽力占有长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以便进而夺取天下,这有同汉高祖建立大业啊!”

以至于孙权称帝后还念念不忘:“鲁肃早就叫我这么干了,现在想来,还是他有远见。”

但是在“奸雄”曹操和“枭雄”刘备那里,却总有一批智能之士以光复汉室为己任,或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者被主公忌惮,以至于最后郁郁而终或者被迫害致死。

奉天子义令不臣首创者 毛玠

《三国演义》里,毛玠被忽视甚至被抹黑了,关于他唯一的描写,就是与于禁一起接替蔡瑁张允掌管水军,并且被孙刘联军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似乎这就是曹操的一贯做法,而事实上,从来就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只是袁绍曾经骂过曹操:“你想挟天子以令我吗?”

而毛玠给曹操的建议是“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这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最早版本,请注意,这是尊奉天子,一切以汉献帝为核心,等于在表扬曹操的时候,又给他套上了枷锁:你只能尊崇皇帝,自己做一个辅佐的周公或者齐桓晋文。

曹操对毛玠的这个建议,是既佩服又嫉恨,以至于后来找了个借口,把毛玠下狱、免职,毛玠在家中郁郁而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很多人现在还奇怪:诸葛亮为什么出山帮助房屋一间地无一垄的刘备?曹操、孙权都比刘备有前途,就是那个刘表,也跟诸葛亮是实在亲戚(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蔡瑁是诸葛亮妻子的舅舅 ),投靠刘表,那【凭着自己的本事和过硬的关系,弄个第一谋士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而当时刘备还在依附刘表,手下武有关羽张飞两个铁杆儿亲信,文有发小简雍、大舅哥糜竺,自己去了,信用程度只能在上述文武之后。

而事实上,诸葛亮当初到刘备阵营,地位并不是一等的,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得到了“军师中郎将”这个职位,是个二等杂号将军,比关羽张飞差了许多,甚至不如降将黄忠。

但是诸葛亮看重的是刘备敢与曹操叫板的勇气和汉室宗亲的身份——把这样一个弱小的军阀辅佐起来,他一定会听自己的,也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刘备一直也是那么说的。

所以当刘备称帝的时候,诸葛亮实际上是比较消极的,以至于“劝进表”都不肯由自己这个“丞相”来领衔,而是许靖、法正等一批西川降将来力主强推。

刘备也看出了诸葛亮帮自己的真实目的实际是在帮朝廷,所以一直不肯给诸葛亮开府治事,而按照汉朝规定,丞相是有单独的办公机构和行政人马班子的,直到刘备去世、刘禅接班,诸葛亮才开府独立行政,并且在蜀汉国力蹙厄的情况下,坚持北伐,以至于累死在五丈原。

其实诸葛亮的愿望很明显:我活着不能看见大汉复兴,那么就让我死在光复大汉的征途上吧……

曹操阵营的第一汉臣 荀彧

现在很多人吹郭嘉,总是说“郭嘉不死”当如何如何,其实不过是标新立异博眼球罢了,不值得一驳,就让他们通过语出惊人来求得一点精神上的慰藉和关注吧——反正在现实生活中也没人把他们当回事。

曹操手下第一人,不是夏侯或者曹家兄弟,也不是五子良将,更不是崔琰郭嘉之类,而是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荀彧,曹操有个比喻,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也”,估计这个比喻荀彧听了心里是不舒服的:“我是你的张良张子房,你岂不成了汉高祖刘邦?”

荀彧在曹操手下,不但是第一谋臣,还是第一权臣,权利大到可以与曹操分庭抗礼,比如曹操在迎献帝之后的官职为司空(也叫御史大夫),荀彧为尚书令(对君主负责执行一切政令的首脑),每次曹操外出征战,都是荀彧看家,而且看得很好,以至于诸曹夏侯都把荀彧当做长兄、叔父乃至老师,处处为荀彧的安危着想。

灭袁绍、吕布乃至刘表,都是荀彧力主的,打刘备和孙权,荀彧也赞成,因为在他看来,这几个家伙都是不尊汉室的乱臣贼子,割据一方的坏军阀。

荀彧在进入曹操阵营初期,就给曹操立了仨规矩:奉主上、秉至公、扶弘义。这三条规矩告诉曹操:你要做个忠于皇帝的好臣子,而当时曹操也没有要取代汉献帝的意思,《上杂物表》更是感动了几乎全天下的士子,以至于天下人才都汇聚到了曹操门下。那一段时间,荀彧与曹操亲密无间,曹操给予荀彧绝对的信任和权力,荀彧对曹操也是忠心耿耿,舍死忘生为曹操看家护院。

可是后来曹操野心膨胀了,在手下的撺掇下一步步想跟汉献帝掰手腕了,这就惹恼了荀彧:咱们当初说好的“奉天子”呢?咱俩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事实证明,这对搭档已经玩不到一块儿去了:曹操要当魏公,还要加九锡。而历史证明,建立自己的宗庙(公爵可以自建宗庙称孤道寡,领地称为国家)并加九锡的,后来不是篡权成功,就是被皇帝镇压干掉。而这两种情况,都是荀彧不想看到的。

与是在董昭(先为袁绍、张杨属下,后为献帝旧臣)提出要曹操晋魏公加九锡的时候,荀彧站出来反对了:曹操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痛苦地说:我活着的时候,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

逊于这样说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重整刘氏江山”的梦碎了,而无情击碎自己梦想的,就是自己倾注了毕生精力的曹操及其手下,自己半生努力,等于是助纣为虐。

与是荀彧死了,曹操成功上位,后来干脆称了王,这都是活着的荀彧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我们不要假设“荀彧不死,曹家会不会篡汉”,因为那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既是历史潮流,也是大势所趋,腐朽的汉朝必然轰然倒下,而毛玠、诸葛亮、荀彧等文人志士的汉室兴复梦,只能破碎成春梦了无痕……


相关内容

  • [出师表]中考知识点复习
    <出师表>中考知识点复习 1作者: 诸葛亮 是三国蜀汉 政治家.军事家. 本文是作者出师伐魏,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表:文体) 2.重点字词. ⑴崩殂: 帝王死 ⑵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⑶菲薄: 轻视 ⑷恢弘:发扬扩大 ⑸引喻适 ...
  •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一)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着之一,讲了三国时期吴,蜀,魏三国鼎立.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还清晰可见,显示三国时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动荡不安的现象. 什么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 ...
  • 三国时期士大夫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
    第12期林成西 三国时期士大夫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 327 三国时期士大夫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 林成西 (成都市社科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 大一统封建王朝被分裂割据局面所取代.社会现实 ...
  • 出师表阅读题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涉罚臧 否 ( ) ②中道崩 殂 ( )③以遗 陛下( )... ④行阵和 睦(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以光 先帝遗德( )②引喻 失义( )③察纳雅 言.... ( )④性行淑 均( ) . ...
  • 3文言文总复习套题----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
    <出师表>比较阅读题答案: (一)1.刑:罚.赐:恩赐.2.(2)(钜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目的在引导学 ...
  •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读后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读后感 读完了<企业员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书,有了一些见解,对于一些问题有了一些认识. 三大纪律: 一.懂得服从.纪律就是企业的生命,制度意识,规则意识流程意识,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 ...
  • 刘备托孤"预防针"打得好
    老皇帝将死,小皇帝年幼,社稷的担子需要老成持重的人来挑,于是便有了"托孤".到后来,托孤又称为"顾命".历史上最著名的"顾命",莫过于刘备的白帝城托孤. 谦逊自抑,扮猪谋虎 小说里 ...
  • 历史上的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历史上的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草船借箭借东风舌战群儒里是诸葛亮的跟屁虫,在单刀赴会里是关老爷的陪衬.事实上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英雄气概.他的干云豪气一直受 ...
  • 广东省阳江市20**年届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阳江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我是在白云的qi ǎng bǎo ②我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qi áng guō bù shě n zhí shǒu . ③做一个公民, ...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罾补bì 脉脉.zēnɡ 忿恚..fènhuì 裨...màimài B.怫然fú 徒跣..xiǎ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