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预防针"打得好 - 范文中心

刘备托孤"预防针"打得好

01/27

  老皇帝将死,小皇帝年幼,社稷的担子需要老成持重的人来挑,于是便有了“托孤”。到后来,托孤又称为“顾命”。历史上最著名的“顾命”,莫过于刘备的白帝城托孤。

  谦逊自抑,扮猪谋虎

  小说里刘备有三句话值得一提。第一句,抚其背日:“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第二句,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第三句,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情感的表达层层递进,越来越浓烈。

  刘备的一贯风格,就是会笼络人。能够谦逊自责,站在诸葛亮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够装大度,站在诸葛亮的立场表态,从而博取人情和理智上的加分。扮猪谋虎,诸葛亮没法招架。或许应了那句俗话: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永远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事办不成。

  同时笔者也发现,刘备的情感表达始终是建立在诸葛亮的情绪反应上的。比如第一句话说后,孔明“泣”,心意有所相交;第二句话过后,孔明“泣拜于地”,又深了一层;第三句话说后,孔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叩头流血”。至此,托孤的目的达到了,刘备可以放心的去了。

  人,永远是事业的关键。刘备待人确乎是用“心”的,时时处处以心机待人,绝不疏忽大意、懈怠放逸。不能怪他煞费苦心,毕竟他此时只能寄希望于“如鱼得水”的孔明,别无选择。

  还有一个情节不能忽视,那就是李严。

  从蜀汉政权内部结构来看,以李严为首的刘璋旧部在数量上占多数,而刘备的心腹班底在其中只是少数派。作为一个善用权谋的政治家,刘备不会不知道政权内部潜在的危险。所以,他看似无意的安排诸葛亮和李严一起接受遗诏,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共同辅佐幼主,其实是着眼于尊重新旧双方阵营的利益、比较公平的用“心”考虑。

  打预防针,预留后招

  学界一直认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话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从权谋的角度来分析,恐怕不是试探,而是提醒诸葛亮,李严这人得看好,防备其不轨。同时也是在给李严“泼冷水”:若图谋不轨,孔明先生会要你好看。

  我把刘备此举称为“打预防针”,大概比较贴切。

  凡事多考虑几种可能性,预作防范,总归没有坏处。

  刘备托孤前的二十多天,不可能不对国内形势作出正确的研判。刘禅年纪尚幼,无法和李严为首的刘璋旧部抗衡,必须依靠自己的心腹来完成平衡内部矛盾、整合新旧政治资源的工作。而真正可以托付的,只有诸葛亮。诸葛亮既是刘备的心腹,又是入川之前的老班底,更是老部下中的领袖人物。

  在遗嘱授权上,诸葛亮固然为正,但就两股势力而言,他和李严在政治地位上应该是平等、不分高下的,否则难以做到实际上的平衡。但是,如果要预防李严为首的刘璋旧部发动叛乱,就必须授予诸葛亮特别的权力,让他可以有控制李严而不被李严压服的特殊名义,即“君可自取”。

  通过在接受遗命的李严面前,突出诸葛亮的特殊地位,暗示二人:如果有了变故,出现危机,国家行政力量无法有效处理时,诸葛亮可以为了本集团的利益,不顾君臣名分,走向前台,自取帝位与叛乱者(李严)相抗衡。

  从后来发生的事儿来看,刘备打预防针果然效果很好。

  诸葛亮一点即透,领会了刘备的用意,在其去世后不久,即以皇帝的名义,外放李严到江州,还委派亲刘备的将领陈到做永安都督,随时监视李严。这样一来,李严对蜀汉中枢权力也就够不着了,只能做一个象征性的朝臣领袖。刘备预留的后着,为诸葛亮赢得了一段时期的“和平”环境,及时启用亲刘备集团的新人充实统治基础,最终化解了新旧矛盾。


相关内容

  • 三国演义小故事
    <三国演义>经典故事 曹操: 曹操献刀 董卓自封为相国后,欺主弄权,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一日,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他走到小阁,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 ...
  • 关于战胜困难的作文
    关于战胜困难的作文 关于战胜困难的作文(一) 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不经困难怎获得成功哩? 对我来说,人生有三怕:一怕黑,二怕狗,三怕毛毛虫.一个人在家一定是最可怕的是,所以一直没有一个人在家过.可是今天--" ...
  • 三国典故名言
    三国典故 1.得陇望蜀 曹操打下了汉中,因为汉中是蜀郡的咽喉和门户,曹操如果乘胜进军,就可能威胁蜀郡的安危.司马懿等人都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郡.但是曹操没有接受.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qu ...
  • 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及故事简介
    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及故事简介 一<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A 宋江(及时雨) 李逵(黑旋风) 林冲(豹子头) 孙二娘(母夜叉) 鲁达(花和尚) 武松(行者) 杨志(青面兽) 时迁(鼓上虱) 史进(九纹龙) 扈三娘(一 ...
  • 蜀国一才子,崇拜诸葛亮,仅凭三言两语,让刘禅将社稷拱手让人
    前言: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不幸病逝于第六次北伐途中.白帝城托孤后,身为丞相的他,不仅对内赏罚分明,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对外讨伐曹魏,坚持"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堪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三国时期士大夫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
    第12期林成西 三国时期士大夫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 327 三国时期士大夫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 林成西 (成都市社科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72) 摘要: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 大一统封建王朝被分裂割据局面所取代.社会现实 ...
  • 古典名著读后测试题(小升初)
    古典名著读后测试题 一.选择.(60 分) 1 四大名著中充满了神话色彩的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 ). 2<西游记>的作者是( A 曹 ...
  • [蜀相]赏析
    <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游成都武侯祠,却为什么要 ...
  • 烟雨古隆中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烟雨古隆中 古隆中很小,小到如同故乡相望相守的一片山丘:古隆中很大,大到历经千百年后,依然牵引着无数仰慕的目光. 在一派烟雨迷蒙中,我穿行于留下先贤遗迹的这片再平常不过的山丘间,吟诵着罗贯中先生"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