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之我见 - 范文中心

中国改革开放之我见

11/15

中国改革开放之我见

中国近三十年的变迁, 和改革开放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中国三十年的历史变迁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

30年前的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 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打开了封闭几十年的国门,实现了历史性的经济战略转折,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做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

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三十年的建设成就,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的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一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生活文明之中。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所取得的各种成就大概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 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

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尤其是加入WTO 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这四条之中,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最大的成就就是将中国由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计划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替代物,无疑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而在许多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眼中(当然也包括诸多西方经济学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似乎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

正因为如此,当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主张时,立即被认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得不起始于对计划经济体制修修补补:试图把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单一的指令性计划改革为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计划。 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而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

当然, 改革开放也使中国的社会体制发生了变化, 使其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所有制形式的改革到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向认为,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当然是不能有丝毫动摇的,改革只能触及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比如,把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改造成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探讨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国有制,还是其他形式;国有制是采取承包制,还是租赁制,抑或股份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采取承包制,还是股份合作制?

在上述传统观念束缚下,人们在很长时间内是讳言所有制改革的,因为这很容易被扣上否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大帽子。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背景下,一些有胆识的经济学家提出产权改革的主张,试图通过区分产权和所有制概念,绕过所有制这个" 烫手的山芋" ,达到优化所有制结构的目的。

中共十三大(1987年)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描述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但从中共十三大到中共十五大(1997年),非公有制经济一直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种补充。这种认识到中共十五大召开,有了本质的变化。中共十五大报告把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之中。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在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又取得了重大突

破。十六大报告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六大报告还提出,既要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也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并进而强调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十六大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强调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明确"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并规定" 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这表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总之,从单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所发生的变化。这也许正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

尽管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仍然没有完成,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同样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现实。所以,中国现阶段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认识、战略选择和政策依据,不能脱离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和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中国仍然必须坚持30年来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政策,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鼓励发展为政策方向,通过改革、开放和发展解决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在毋庸置疑的发展成就面前,仍然必须保持更高度的清醒、理智和务实精神。

不管未来的前景如何, 我们始终相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创举,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 中国在这三十年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相信, 中国这条巨龙将在改革开放的天空下更加自由的飞翔; 中国, 将会成为世界上正真的巨人!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之 我 见 班级:13机电一班姓名:张晓玲 1301050040 指导老师:郝良玉 学号:


相关内容

  • 论实现中国梦的_三个关键_巩永丹
    治建政<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设4期 论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 巩永丹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摘要:中国道路既是中国人民在追梦历程中"试"出来的正路,也是中国人 ...
  •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
    经济学家--2011.01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发展 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趋势□简新华1叶林(1.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中国的"十二五"计 ...
  • [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2.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二集) www.jyb.cn 2014年06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中国道路 --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二集) [解说] 面对这样一个饶有兴趣的提问:" ...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鲜明表达着全党的坚强信念.十八大代表在讨论报告时认为,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吹响了新号角."中国号"巨轮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 ...
  • 胡鞍钢:全球化视野下国企改革目标
    在国家崛起和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本身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即到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数量比现在翻一番.在世界500强50个行业中的"中国兵团"分布数翻一番.在世界品牌5 ...
  • 如何'读懂改革'和看待'中国未来'
    作者:马门列夫 发布时间:2015-04-08 10:26:27 来源:民族复兴网 钟声的'读懂改革,了解中国未来的关键',其实是既没有真正'读懂改革',也没有真正看清'中国未来'.真正'读懂改革'就是看穿其复辟资本主义的本质!真正看清'中 ...
  •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2
    浅论科学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在这三十年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胡锦涛在早稻田大学演讲所说:"三十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 ...
  •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研究综述
    12 第lO期№10 宜宾学院学报JournalofYibinUniversity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研究综述 产 惠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要: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角度和方法 ...
  •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药学1301班[1**********]9程龙 还记得那句民谣"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那一年,邓小 ...
  •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学院:会计学院 班级:会计电算化一班 学号: 姓名:孟洋旭 1141130104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引言:自从和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