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彩陶纹饰的起源_武丽敏 - 范文中心

论彩陶纹饰的起源_武丽敏

11/18

第20卷第3期

2003年9月

晋 中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ournal of Jinzhong Teachers College

Vol.20 No.3Sep. 2003

论彩陶纹饰的起源

武丽敏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晋中 030600)

摘 要:彩陶纹饰的起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对编织的模拟、图腾的崇拜、劳动的节奏感、自然物象的抽象化等等。原始人从客观的“纹”中偶然产生了有意识的创造,之后世代相传,不断发展。

关键词:彩陶纹饰;色彩;几何化

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058(2003)03-0243  彩陶纹饰,又称纹样,的总称,、方法规则化来描绘,,然后在物体和身体上涂抹色彩,时,其中已显示出思维上的重大进展。对此,美学家作过这样的分析“:线条和色彩是造型艺术中两大因素。比起来,色彩是更原始的审美形式,这是由于对色彩的感受有动物性的自然反应作为直接基础……,线条则不然,对它的感受、领会、掌握要间接和困难得多,它需要更多的观念、想象和理解的成分和能力。如果说,对色的审美感受在旧石器的山顶洞人便已开始;那么,对线的审美感受的充

[1]

分发展则要到新石器制陶时期中。”

彩陶纹饰的起源,应从“纹”的起源说起。编织容器是早于陶器的一种生活用品,恩格斯说“: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

(家庭、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私有制和国家

)目前,大家普遍认为是原始人把编织纹和的起源》

。因为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线条的几何规则系统,不论它是直线的或折线的和曲线的都是一样。其中植物、动物甚至人都不是在其自身存在的条件下被反映出来的而是被插到一个有节奏、比例、对称、对等的线条(和色彩的)关系中。在这一关系中,其形状和运动等只是成为有

[3]

几何排列构成的统一体中的组成部分和因素。”其蕴含的心理情感和功能更多地是从纹饰的绘制和变形的过程中逐一体现出来的,抑或原始人的艺术观就是这样形成的吧。

另有一种看法是从人的劳动过程中推测出“纹”的发生的。认为“从发生学的意义上看,对‘纹’的最早感知和认识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生的。在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年前人类的劳动中,在打制石器工具的劳作中,人们发现了动作作用于对象所产生的痕迹,当意识到这种打击印迹的存在并去有意模仿和创作各种纹痕、刻划线条时‘,纹’的观念和意识开始生成并有可能向着艺术性的表现方向发展,人在这一过程中从而能体验到人对于这

[3]

类‘纹’样创造的主体性意义”。这种将纹及其意识的产生与人类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思路,实际上包含了一个“实践出真知”的哲理。纹饰的来源还可能与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相关,一些纹饰的形状可能是对自然现象景物的模仿。如水、山、鱼、鸟等等,从写实高度概

篮纹印在陶器上,于是无意间产生了“纹”,如篮纹、

席纹、绳纹或刻划纹。这些编织纹的有规律而又富于变化的织纹组织,启发人们进行模拟,并有意识

[2]

地运用在陶器装饰中。如网格纹、棋盘形纹、窗棂纹、回纹、方格纹、古钱纹、圆点纹、螺旋形纹、重弧纹、X形纹、条带纹、云雷纹等等。这些被称之为几何纹的纹饰,在今天看来,可能更具有艺术装饰性。

[收稿日期]2003-02-26

[作者简介]武丽敏(1969-)女,山西孝义人,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讲师。

243

武丽敏论彩陶纹饰的起源

括,进而抽象化成各种几何纹。如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那些生动而富于变化的鱼纹,不正是当时的居民从常年的捕鱼劳动中抽象出来的吗?在陶盆里,对应的两条游鱼和簪着双鱼的人头像,或是人头像和两张展开的鱼网,是否意味着某种原始的信仰(图腾),或是祈求鱼儿常常被网获呢?还有把陶壶的形象模拟成船的形象,正是象征着一只张网捕鱼的独木舟。至于那些栩栩如生的小鹿和修尾长啄的飞鸟,自然也是经过长期观察而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动物纹如此,植物纹亦如此。在庙底沟遗址出土的绚丽的花卉图案,也是从写生中抽象出来的。原始社会的艺术家们在绘制这些图案时有着整体的构想,一件器皿上的装饰花纹带,代表着一种完整的图案结构,充溢着自身的韵律和节奏。日本学者在谈到“形”时认为“涡状给人以如同水流受河中岩石阻拦、水势凶猛之感,的形状,漩涡状纹,情,[4]

体现激流的威力。”这一点,我们从马家窑彩陶上那看似一气呵成的漩涡线条上,或许已感受到了其中的奥秘。

以上似乎说明了,彩陶纹饰的起源可能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譬如对编织的模拟,出现了篮纹、绳纹等;劳动的节奏感,可能对纹饰的规律化和节奏感产生了影响;图腾崇拜及其被表号化,或者一些彩陶本身就用于图腾;更为重要的是对自然物的模仿和抽象化以及纹饰中对称形式的出现,可能也包含着对力量均衡的感知等等。诚然,最初的“纹”是人在劳动过程和对外界观察中发现的“客观”的“纹”,而不是有意去创造的;但是,如果没有人的好奇心、创造性,没有人的专注和对“纹”的特殊需要,那么作为主观创造结果的纹饰就永远不会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对于“纹”的兴趣和以创造纹饰满足某种特殊需求的愿望就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人类进行“纹饰”的创作、使其变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和行为过程,则可能有多种更直接的动机。比如“纹”很可能是人类用来把握世界的一种“初级”方式。原始人面对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而不得其解“,万物有灵”的原始意识更刺激他们掌握、控制世界的需要,而纹的产生和“线”的出现则为他们掌握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能,这就是通过描绘万物而“把握”它,而万物之巨之繁,必然要244

求“缩小”简化,以便将之控制,而最初的纹饰就是

这种有意识地创造的结果,其具体的纹饰可能与具体的心理需要和精神活动相关。

无论如何,纹饰的产生与偶然因素的触发有着一定的关系,先有自然“纹”的存在,其后才有人的发现和意识,继之再有人的有意识的创造。正如英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贡布里西讲“:陶罐上用等距离的条纹装饰,不管人们是否假定了一种驱使手工艺人着手的主观的装饰陶罐,手工艺人都必须服从客观实际,计算出行距之间的数据,直至这些装饰适合这个陶罐为止。一个较丰富的、覆盖范围广的图案则相应的注意其中的各种限制因素。不过,这种注意可能得到报酬,,,这些规,是下一代人能从容地解决某些问题并且促进了新问题的解决,新问题在他们的工作中

[5]

总是可能出现的。”可以想象,原始人不管是出于美的需要,还是出于宗教或其他,当在陶器上第一次用红色的线沿着陶器表画出一条宽带纹时,他们的激动和欢乐绝不亚于现代人完成一幅精美艺术品时的陶醉。因为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以及得以体现的作品。所以,最初的纹饰就是这种有意识的创造的结果,当然,其具体的纹饰可能与具体的心理需要和精神活动相关。可见,纹的起源是一个不断赋予其新功用新含义的过程。

凡是成熟的彩陶纹饰,其精致的线条,精美的图案,精确的图案设计,绝不会是在没有美的意识和艺术目的的情境下创作而成的。当然,这种意识和追求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理性支配,而是一种感受,一种天性,是诗性智慧。彩陶纹饰的手法有一定的规律,最早的纹饰是陶工一种“随心所欲”的刻划,而后来则形成一定的形式法则。

彩陶纹饰,对于中国美术史的价值,还在于它直接有着艺术发生学的意义。它是中国美术的最重要的源头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34.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3]李砚祖.纹样新探[J].文艺研究,1992,(2):12-14.[4][日]高木隆斯.形的奥秘[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5][英]E H贡布里西.范景中,曹毅强,周书田译.理想与偶像———价

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相关内容

  •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类型彩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 旋纹彩陶罐 马家窑又称马家窑期或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4650年.彩陶器型丰富多样,仍以盆.钵.壶.瓶为主,但扩展到罐.豆.瓮等器类,甚至在少量的夹砂陶上也饰彩,多为橙黄陶.施以浓墨式的黑彩,有时辅以少量白彩,形成 ...
  • 论仰韶彩陶文化的艺术特征
    艺术设计概论论文 题目:浅析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艺术特征 课程:艺术设计概论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学号:13078406 姓名:郑欣 2014年8月 一.摘要: 仰韶文化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就是其出土的 ...
  • 彩陶涡纹罐
    中华古玩网 http://www.gucn.com 来源:中国商报 我国古代的彩陶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著称于世.继仰韶文化后,在甘肃的洮河和青海的黄河支流湟水流域一带发展起来一个富有独特地方风格的文化--马家窑文化,它将中国史前彩 ...
  • 工艺美术考题
    釉上彩和釉下彩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 ...
  • 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云纹"之历史脉络
    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云纹"之历史脉络 论文关键词:吉祥纹样 起源 论文摘要:云纹为何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并得以世代沿袭,文章从云纹的起源.演变及种类进行了分析. 传统吉祥纹样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先人们在劳作的过程 ...
  • 中国传统图形与包装设计
    [摘 要]包装设计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结合了艺术的审美性与技术的实用性,越来越重要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古代先民为当代视觉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如何设计出具有传统精神的包装设计作品热潮正在兴起.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能够 ...
  • "云纹"的造型和寓意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云纹"的造型和寓意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张琪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2期 摘要:"云纹"是具有典雅东方美的传统图案,其优美.流畅.饱满.飘逸的艺术形象,美好而丰富的寓 ...
  • 工业设计史笔记
    工业设计史笔记 1.中国部分 石器设计 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 ...
  • 中国美术史重点
    第一章:史前美术 重要知识点:彩陶定义(7):彩陶文化的分期及代表作(9--11) 第二章:先秦美术 重要知识点:青铜器种类(21):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的发展(22-24):先秦帛画(29)包括汉初马王堆帛画. 第三章:秦汉美术 1.重要知 ...
  • 江西美术出版社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崇敬的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 教学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