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论文 - 范文中心

生态文明论文

11/12

题目: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题目:生态文明下的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自己安一个题目,我实

在想不到合适的,因为题目是已经规定

的)

关键字:产业生产化,生态文明,绿色工业化,低碳经济,可持续发

展,校园节能减排,校园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低碳经济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生态文明的视

野下探讨低碳经济的发展更有意义,而生态文明的本质是文明

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当前地球自然生态条件下,学习和效法自

然生态规律,发展绿色工业,并用于指导人类文明建设,是可

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校园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社会

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 产业生态化在生态文明中的重要意义 1. 产业生态化的概念

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2.产业生态化的要求

实施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产业生态思想借鉴的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体化

模式,它不是考虑单一部门与一个过程的物质循环与资源利用效率,而是一种系统地解决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视角。

3.产业生态化的意义

首先能够以生态标准开发与选择技术创建企业;按照生态运行方式规范企业的生产与营销行为,规范产品的质量和生态标准。 其次,依据国民经济整体及长远目标,规划产业及各分支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内部按照生态运行方式进行生产力布局和企业组织,建立分支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在国民经济系统内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并通过产业的生态关系建立区域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与运行机制。

再次,按照生态运行方式和生态标准建立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与资源化系统,使得企业和产业系统不仅满足生态生产和生态消费的目的,而且对人类生存条件与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开采和利用的生态标准,资源利用、再生和恢复的生态机制,使其处于持久的生态平衡。

最后,将企业、产业和国民经济系统建立在生态标准的平台上,亦可持续发展为基准,经济发展为目标,科学技术为动力,法规政策为保障, 组织管理为措施,推进我国产业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二.西部地区产业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1.优化产业结构,将生态观念渗入各产业发展政策之中

西部地区的发展,„应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化,为此,在制

定产业政策中应充分考虑各产业间的相互协调,考虑产业与环境资源的匹配性,可以通过资源节约系数和污染削减系数来衡量三大产业的发展,实现环境保护。

农业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不重视资源保

护,滥采滥伐伐使西部森林与植被受到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就应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保护农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保护幼树生存,保证每年的砍伐量不大于新的植物量,保护草地面积对放牧进行科学管理,对捕捞业进行控制,开发闲置土地,开发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利用全国粮食供过于求的有利时机在西部落后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原、个体承包”政策,改善生态环境。

2. 发展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产生的,它包括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

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学者威廉姆·阿尔伯卫奇于1970年提出的,它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农业技术相结合,使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5]它要求按生态学经济原理、系统工程来建立和发展农业体系,把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种植与农林、牧副、渔

业相结合,发展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

生态工业是依据生态原理,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以资源节约、产品对生态环境损害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为特征的一种现代化的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区别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最基础的特点是重视工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工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利用和保护。任何工业活动都要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改变工业所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

三.推进绿色工业化,建设生态文明

《一》.推进绿色工业化

1. 工业化的内涵

所谓工业化,一般是指以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为基本标志,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韩国、新加坡、香港等一系列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短短的20多年里,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这种经济发展史上的“神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借助了工业化的巨大力量,正是工业化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在战后的蓬勃发展。

2.推进绿色工业化的措施:

1)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生态保护

(1)经济手段。可以利用税收、价格、信贷等手段促进经济活动

的绿色化,防止和解决环境问题。如减免绿色产品

的税收,开征污染税,在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之上

开征,超标越大,征收越多,实施“累进税”;发挥价

格杠杆的作用,变资源的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在

此基础上,理顺资源性商品价格与制成品价格的

关系,使资源保持合理开发利用;设立专项基金,

在财政上对绿色产业增加投入,增加对绿色产业

的信贷规模,给予利率优惠;支持绿色环保企业在

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为其吸收社会投资创造有利

条件等。

(2)行政手段。如限期关闭或转产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责令企

业在限定期间内使污染物的排放符合规定的标

准;与企业领导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等。

(3)法律手段。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中的正规约束,是可持续发展

行之有效的保障

2、实施绿色生产,培育绿色产业

绿色生产,又称之为清洁生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定义为: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中国21世纪议程》中已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列入并着手实施。企业应努力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断提高生产过程和产 品的绿色化程度:加强绿色技术创新,适时采用高新技术、新能源技术,

实施清洁生产;选择清洁的能源和无毒、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原料、零部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物,并保证资源的回收再用;对产生末段的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进行无二次污染的处理;产品的包装、保管、运输全过程要符合环保要求,防止污染转嫁;开发绿色产品,培育绿色产业,建设绿色产业群,推动环境标志产品的使用,树立企业绿色品牌形象等等。

3、宣传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重要的公众参与,有利于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模式。在市场经济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运用自身的市场需求来调整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对绿色产品的开发是更为内在的、市场化的手段。所以作为消费者,应该大力宣传、接受“绿色文化观”、“绿色价值观”,更新消费观念,增强环保意识,真正认识到:绿色消费既保护自身健康,又保护生态环境;既提高消费质量,又促进经济发展,继而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把绿色消费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在消费时主动选择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绿色产品,拒绝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产品。

《二》建设生态文明: 首先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教育,使全体公民以生态价值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铸造绿色科技体系,实现科技的生态价值取向;再次,要把绿色科技引入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展绿色科技,是引导生态意识进入生产系统,从而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两难问题的桥梁,也是实现

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发展绿色科技,就要正确认识理解绿色科技,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第一,绿色科技要求各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科学技术活动均要符合生态化的方向。生态价值观是从事科技工作的基本观念,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要在科研活动中恪守这一信念。也就是说,在发展农业、牧业、冶金、建筑、化工、交通、制造等行业的科学技术时,既要看到其经济价值,又要看到其生态效果,竭力排除有经济价值却无生态学意义的科技成果在各行业中的滥用。

第二,绿色科技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是有益于保护和合理应用生态资源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即危害生态环境的因素已经存在,发展这类科技的目的是抑制和减少其危害,如治沙技术、防治病虫害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医疗技术等;二是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技术,如稀有资源替代技术、多功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研制开发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小流域生态治理技术等。

第三,生物科技已成为绿色科技的主体。主要有生物高科技,如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为基础的医学、制药、农业等高科技;传统生物科技,如围绕农、林、牧及其产品的育种、种植、保护、提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生物科技作为绿色科技的主体,已成为21世纪科技的重点学科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以生物高科技为基础的农业、环保、材料、能源和制药业等领域也受到我国学术界许多学

者的关注。由此可见,发展绿色科技,建立绿色产业体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经济社会规律作用使然。

四. 低碳经济背景下资源产业怎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背景: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2. 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工位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不是一年,十年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世世代代的部断努力,具体的措施有: 1)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对于个人,要培养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彻底改变诸如餐饮浪费等与节能

减排背道而驰的陋习;对于企业,则要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国家引导企业将环保成本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解决节能减排没有效益的错误认识。

2)解决潜藏在空间格局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重大浪费问题。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产生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减少物质消耗。

3)培育静脉产业,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民众对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解目前还处于表层,基本理解为废渣利用、尾气回收等等。真正的循环经济体系应如同人体系统一样,如果把工业制造系统比作人体的动脉系统,那么,我们使用过的工业制造物的回收再利用则应如人体的静脉系统一样。工业品的回收再利用———“静脉”产业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4)大力发展低碳技术,解决自主创新成果和人才的匮乏问题。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5)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低碳消耗的绿色产

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同时避免了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6)从雨污分流入手,治理城市污染问题。我国的县级城市基本没有雨污分流的设施,大中城市雨污分流设施虽然投资量很大,实施却不够彻底,造成大量污水处理厂的劳动成果被不能彻底实施的雨污分流措施“一票否决”。

7)从我国能源结构入手,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中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3种,其中大约有68%的能源是由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后被消费的。而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尤其是在配电和用电两个环节,节能潜力总计为1.2亿千瓦,占中国电能的20%。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8)低碳经济之路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国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校园节能减排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

《一》校园节能减排

1.校园节能减排是全民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有以下措施:

1)加强节能环保知识教育。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充实丰富节能、环保教育内容,将节能、节水、节地、节粮、节材等教育内容,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纳入学校课堂教学,真正落实节能环保进学校、进课堂。

组织开展以节能减排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和学生社会宣传活动。采取各种生动活泼、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教育和宣传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节能环保的观念,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熟悉要求、宣传群众、教育自己。

2)开展节能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开发和建设一批满足广大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参加节能环保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基地,方便学生开展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化环保意识、掌握环保技能、养成环保习惯。组织学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

3)营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

编写适合中小学宣传节能环保教育的挂图和光盘,免费发放到中小学校。利用各种方式,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探索推广教科书的循环使用。

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试行免费教科书制度,开展教科书的循环使用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校园节能减排的意义:

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有2.6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搞好“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不但直接的节约环保效益巨大,

而且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

校园生态文明

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一项基本义务。包括“绿色校园”建设、“文化校园”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一)“绿色校园”建设

1) 在校园绿化建设中注重乔灌草相结合、地面绿化、墙体绿

化与屋顶绿化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采

用多树种、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地建设植

被覆盖优秀的、景观种类丰富的、功能设施齐全的省级

示范高职校园环境

2) 推进全院师生植绿护绿活动常态化

3) 加强生态环境类专业群和绿色生态类公共课程建设

① 以绿色生态理念重新审视现有专业,开发新的专业; ② 以绿色生态类公共课程贯穿于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中

(二) “文化校园”建设 1、校园人文内涵标志的设置与命名。

(1)完成对校园内所有道路、广场的命名和标牌设立;

(2)增补道路、楼宇、绿化等功能区的路标指示说明、环

保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

(3) 制作校训、学风、教风、学院精神告示牌及增设名言

警句、标语,弘扬校园特色文化。

2、以“生态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1)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高职教育活动。开设与生态、环

境有关的选修课程和讲座并系列化、常态化、长期化,使届届学生均能系统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2)成立多个相关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

主题的系列社团活动;

(3)开展“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创建和谐生

态文明新校园”歌咏赛会、“生态文明”主题的班级宣传板报活动、以“绿化”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团(队)日、植纪念树、造纪念林等活动。

3、每年植树节和世界环保日均举行大型活动,使之成为学

院的传统节日。

4、每年定期开展林业与绿化知识竞赛和环保知识竞赛,使

之成为传统竞赛项目。通过竞赛了解林业、了解林业政策、养成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美化环境。

(三)“生态文明”建设

1、开展安全文明行为规范活动,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1) 爱护学校财物,关心爱护校园内的任何财产和物品,

不准擅自挪动、拆卸、损坏或丢弃;

(2)加强安全意识,学生不得在宿舍留宿外来人员;离开

办公室、寝室及时锁门,注意防盗;严禁在宿舍内烹

煮食物、焚烧纸张、点蜡烛,违章用电,防止火灾发

生;

(3)宣扬禁烟禁酒,建立清新的无烟校园和无酗酒校园。

学院制订并推行无烟无酗酒校园措施,全面禁止校园

范围内吸烟酗酒,禁止任何香烟和酒品广告在校摆放,不接受烟草、酒品商的赞助;摆放禁烟禁酒标志于校

园显眼处;

(4)严禁校园不文明恋爱行为,男女同学文明交往,形成

自重、自律、自爱的良好校园精神风貌;

(5)杜绝网络中的腐朽文化,实施绿色上网工程,校园网

络建设在满足教学、行政、学习等主流网络应用需求

的基础上,应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网络建设中。

2、开展养成教育,倡导阅读立志,打造书香校园。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及和谐工作关系,建设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年1月

2. 杨忠直.商业生态学与商业生态工程探讨.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4期 3. (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3月底1版 4. 邓南圣,吴峰.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5.

6. 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环保产业,2006 杨国昕.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 7. 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理论探讨,2006 8. 刘扬.《经济合作与科技》 2010年第22期 9. 李克欣 低碳城市建设的初步思考中国科技财富,2008 10.

11.

12. 钱志新 低碳化:第四次浪潮新华日报,2009 郭俊华 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的选择研究 2005 张玮华 “节能减排”我行动——谈校园里大学生如何节能减排

13.

14.

15. 刘闺立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校园实践研究2008 刘秀凤. 绿色供应链悄然在延伸. 中国环境报, 2009 訾玉玲. 由“世界环境日”主题看环保意识的变化[J]. 中学生物教学,2004 16. 王启雨. 利用生物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质. 中学生物学,2002

17. 毛永波 浅议高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 2010

18. 池如龙,生态校园建设与社区环境保护行动,上海市环境学校网站,2007 19. 金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年第3期

2010-11-1 姓名:


相关内容

  • 生态文明论文
    注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 ...
  • 形势与教育论文-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精神 --生态文明建设的个人解读 [1**********]7 谭俊涛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 ...
  • 生态文明论文
    环境与生态文明 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 ...
  •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文明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与保护生态环境,它是人类文明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种注重长远的发展方式,它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 ...
  • 北京林业大学特色院校案例分析
    综合案例之一:北林大发展特色ABC "十二五"以来,北京林业大学围绕"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断探索特色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坚持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着力提高 ...
  • 贵州原生态旅游资源
    文献综述 贵州原生态旅游文化的后续开发与保护 --以岜沙为例 周飞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旅管071 前言 近年来,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追求也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旅游, 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因此,原生态的旅游被越来越多的 ...
  •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绿色化学·书写中国梦反应式 摘要 在短短几百年间,人类文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究其原因,人们已经把对于事物的探究研究到了分子.原子甚至更小的粒子研究水平.化学,这一研究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基本组成的学科,从本质上认识到了构成大千世界的一 ...
  •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2009皋11,El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Nov.,2009 (第ll期.总第151期)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No.11,GeneralNo.15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欧婵娟 ...
  • 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濒危语言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以温州方言为例 濒危语言,威胁着人类文化的"生物多样性" 日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 谷歌增设了"濒危语言"这一项目,引起了社会一翻热烈讨论,也正式标志着拉开了保护濒 ...
  • 中国环境管理
    刊名: 中国环境管理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主办: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4-6252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