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须三[琵琶行]教学案 - 范文中心

高中语文必须三[琵琶行]教学案

09/06

高中语文必须三《琵琶行》教学案

学案博苑

2012-02-27 2232 5d56b7b40102dupc

高中语文必须三《琵琶行》教学案

【目标设置】

1 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积累基础知识

2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一、给划线字注音

湓浦口 ( )贾人( ) 荻 花( ) 霓裳( ) 六幺( )

二、填写下列写月的名句

1、醉不成欢惨将别, 。

2、东船西舫悄无言, 。

3、 ,往往取酒还独倾。

4、来去江口守空船, 。

三、一词多义

言 感斯人言( )

凡六百一十六言( )

自言本是京城女( )

命 遂命酒( )

命曰《琵琶行》( )

为 因为长句( )

初为《霓裳》后《六幺》( )

为君翻作《琵琶行》( )

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 )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 )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

座中泣下谁最多( )

四、古今异义

因为 古义

今义

老大 古义

今义

向前 古义

今义

五、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遂命酒( )

商人重利轻离别( )

理解感悟

1、 把序文与诗中对应的诗句找出来。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照应第( ) 段,内容

( )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照应第( )段,内容

( )

“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照应第 ( ) 段,内容

( )

2、前两段有两处侧面烘托的笔法,分别是哪句话?有什么作用?

课内探究学案

【目标设置】1. 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第一课时

(一) 速读全诗,整体把握,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阅读诗序思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2. 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2)读P25注释③、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5. 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第二课时

1、齐读首句至“犹抱琵琶半遮面”。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2、重点分析“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所展示的琵琶女的内心及当时的心情。

3、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中她终于露了半张脸,迟迟不肯出场的琵琶女演奏了什么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根据其演奏过程划分出不同阶段。

4鉴赏具体描写部分

琵琶女的演奏可谓精彩绝伦,诗人的描写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如此难以描摹的音乐诗人是如何做到描写的这么成功的?

思考讨论所写音乐的具体特点,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

诗句 特点 手法

【课后练习与提高】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京官谪官恨

音乐(琵琶声)。

4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第二课时

1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2(1)琵琶女羞怯。(2)急切。

3转轴调音 未成曲调先有情 大家风范 出手不凡 听者感受 弦弦掩抑声声思 抑郁不止 诉说心事

交代指法曲目 指法娴熟 演奏名曲 4诗句 特

点 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浊重轻细 急促清脆 叠音拟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婉转流

利 比喻摹声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幽咽冷涩 低沉暂歇 比喻摹声 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愁恨暗生回味无穷 感受烘托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激越雄壮 震撼人心 比喻摹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鸦雀无声绕梁不绝 环境烘托

课外拓展与提高

参考答案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2)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相关内容

  •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摘 要: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即要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动机.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采取创新化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创新教学 夸美纽思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
  • 20**年届高三一轮复习教学案名句名篇默写(人教版)
    名句名篇默写 考情大视界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本考点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能力层级为A . 名句名篇试题,在1999年至2001年停考了三年后,2002年到2009年又连年登 ...
  • 高中语文人教版课文中出现的倒装句
    倒装句 必修1-2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无礼于晋(正常语序:以其于晋无礼) 佚之狐言语郑伯(正常语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若亡郑而有益与君(正常语序:若亡郑而与君有益) <荆轲刺秦王> 燕 ...
  • 高考名句默写练习
    高考必备(语文版)高中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 高考必备(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 苏轼<赤壁赋> 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背名篇44篇 最新
    高中必背名篇14篇 1.虞美人 南唐 李煜 2.阿房宫赋 晚唐 杜牧 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 ...
  • 语文(必修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高2018届期末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一·必修三 理解性默写训练 <蜀道难> 1.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 , .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 ...
  •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简介 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 1. 学科专业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 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 ...
  • 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名句积累
    人教版高中语文1-5册(必修) 第一册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第二册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桑之未落,其 ...
  • 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
    作为语文教师,教好一篇篇课文是基本要求,但仅仅能教好那一篇篇课文,却又远远不够.我们应该从教语文课文转变到教语文课程上来.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者.教材编写者和市级教研员,笔者近来对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作了一些田野实践.草根探索,得 ...
  • 高中语文必备
    (1)<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