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与人口对环境的区别影响 - 范文中心

浅谈人与人口对环境的区别影响

09/16

浅谈人与人口对环境的区别影响

作者:任 娟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1期

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世界人口、环境、粮食、能源四大危机的日益严峻,人类所生存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世界有目共睹的。然而,同时,我国的环境恶化,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导致环境恶化的众多因素中,人类活动和人口因素可以说是不容忽视的终极根源。显然,人类活动和人口因素是影响环境的两个方面,不应该混淆视之。笔者在此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分别阐述,区别二者对环境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首先,人对环境的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些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例如,为谋利益的滥砍滥伐,工厂向江河湖海的任意排污,汽车尾气排放,这些都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一些是可以在观念上改变的,有些只能减少到与环境相协调的程度。例如,汽车尾气的排放,目前还不能找到一种与现在的燃料效果和成本相同的替代物,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禁止汽车的使用,因为汽车的使用为人类带来的各方面利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人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通过创造和排放对环境施加压力,造成影响。部分地区由于不合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破坏了土壤结构,活化了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经济活动及生活废水导致严重的水体污染。过去经常说的“沙漠南移”,实际上是一些地方由于不适当的大量开垦,从而助长了沙漠面积的扩大,这样的后果便是现在内蒙古周边地区每年都要经历几次的沙尘暴。当人类进入21世纪,大量证据证明,人类活动对环境有巨大的影响。由于燃烧化石燃料,农业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温室气体浓度在20世纪持续增加,并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其历史最高记录,引起了“全球变暖”。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尽管人类也做了艰苦的努力,但仍然存在大量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正视由于过度向自然索取而造成的环境恶果,自觉地、积极地调整与自然的关系,使其达到一定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人口因素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谈到人口对于环境的影响,首先应该了解的是,人口的概念并不同于人或者人类。人口是有一定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的,而人或人类只是区别与动物的一种物种的总称。所谓人口对环境的影响,是指人口的变动(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等变动状况)对环境的影响,即当这些人口要素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所导致环境的相应变化。

人口变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对环境产生影响:一是直接影响,人口数量的增减、分布的变化、质量的提高或降低等都会直接对环境质量的变化产生作用;二是间接影响,人口变动会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科技水平以及政策等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又都会直接影响到环境状况的变化。

1.人口增长即人口数量变动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人口惯性的原因,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即使人口出生率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人口仍将在未来二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内继续增长。因此,未来几十年内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更加恶化,人口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将日趋严重。

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与破坏;二是环境污染加剧。人口的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很大,人们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人均土地面积逐年下降,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原本就低于世界水平,再加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污染、次生盐渍化及工业、城市发展占用耕地等,使我国耕地以每年47~67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形势严峻。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水资源中只有2%为淡水,而其中的88%为固态,剩下的12%,大多数为地下水,人类可以直接取用的只占0.014%。我国原本水资源就不足,加上用水额度高、效率低、浪费严重、地下水严重超采、围湖造田、大量地表水资源被破坏、水体污染严重等,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废水、废气、固废)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势必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

2.人口分布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分布一般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由迁移的模式,另一种是限制迁移模式,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对环境的影响显然是不同的。

(1)自由迁移模式。自由迁移模式是指,家庭或个人可以出于福利最大化的考虑而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从生态脆弱的地方迁移到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其他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较好,工商业发达,人们的收入水平较高,这样在总体上可以平衡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防止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2)限制迁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人口迁移受到限制,所以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不能自由地迁移到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一般来说,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生态脆弱地区的经济比较不发达,家庭户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生育率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由于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人口迁移又受到限制,造成人口规模的过度增加,环境受到较大破坏,并最终影响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

3.人口质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质量也随之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伴随而来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高的生活质量就意味着高的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消耗。实际上,


相关内容

  • 地理必修二知识框架构建整合(2)
    地理必修二 知识框架构建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两点分三段(对比课本32页世界城市发展阶段记忆)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世界:1.1999年10月12日,世界"60亿& ...
  • 生态经济全2
    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害,甚至生命维 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质财富 ...
  •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地级市是原来的地区行署演变过来的,一般受省政府的直接领导:县级市是一种比县大,比地级市要小的行政划分,但属于县级单位,受地级市领导. 地级市辖区,县 县级市下辖镇 原则上地级市无权辖县级市,但是现在全国有90%的地级市 ...
  • 初一地理复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万千米(坐地日行8万里,讲的就是地球的赤道周长) ▲读懂七年级上册P3图1.2,用图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 ...
  • 城市性质与城市 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在于他们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在国家或区域中的分工: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先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在于城市性质不等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城市职能一般指现状,城市性质一般指规 ...
  • 社会学 复习笔记
    考试类型 名词解释 4个 选择 15个 简答3个 论述1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社会学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社会运行的基础 1. 人口:指特定时间.特定区域所在的人口的集合,这样一种集合 ...
  • 旅游市场细分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May 1999 乡村旅游市场细分 --以葡萄牙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例 作者:Elisabeth Kastenholz Duane Davis; Gordon Paul 关键词:旅游 市场 ...
  • 20**年十堰市中考地理考试说明
    十堰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作者:李大明 文科综合考试地理学科说明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地球与地图 ⒈地球和地球仪 ⑴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①知道地球的形状,并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②记住地球自转和 ...
  • 黄宗智:中国农村的发展出路
    陈寿文/文 2014年7月,黄宗智教授继荣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最佳著作奖"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荣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最佳著作奖"的<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
  • 如何做好西餐菜品营销
    西餐和中餐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以意.法菜为主的西餐最为流行.西餐属于慢餐范围,为最求生活和时尚的人士所追捧.那么如果想要做好西餐菜品这个新兴产业在中国的营销,就要必然先要对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