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全2 - 范文中心

生态经济全2

12/14

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害,甚至生命维

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质财富,但是世界性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向人类敲响了生态环境危机的警钟。随着世界上第一次掀起了旨在拯救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运动。对此,理论界围绕着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形成了“百家争鸣”

境变化关系,是一门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A 悲观派:以美国麻省以1972年的《增长的极限》为代表。认为经济、人口增长是造成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坚决主张经济与人口的“零速增长”。B 乐观派:美国未来学家赫尔曼 卡恩为代表人物,以《世界经济的发展—令人类兴奋的1978—2000》为代表。认为工业发展、经济增长不会停滞,必须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并且这样有利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C :现实派:以美国的阿尔温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为代表,主张国家正确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有效地干预、调控、使经济增长、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朝着生态经济和谐方向发展。认为不受约束的新技术将威胁人类与地球生存,必须

接触生态经济问题。国内研究重点是对严重生态经济问题进行描述和揭露,尚未深化和理论分析 。主要标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研究》编辑部于1980年联合召开了我国首次生态经济问题座谈会。会后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生态经济学论文集《论生态平衡》。标志着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创始2)1980—1984年,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初创时期:正式提出中国创建生态经济学的任务和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1982年11月,中国社科院等单位与一些自然科学家共同发起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讨论会(在南昌),会上70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生态经济基础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探讨。中国生态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朝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发展。1983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生态研究组创办了《生态经济研究》(内刊),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份生态经济刊物。1984年2月,世界上第一个生态经济学术团体——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同年12月,学会创办了《生态经济通讯》(内刊)。3)1984—1992年,学术交流空前频繁,飞跃发展时期:明确创立“生态经济必须协调发展重要理论”。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交相辉映,互相促进。198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设置了生态经济研究室,研究工作涉及整个生态经济学领域。这是我国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研究机构,对于生态经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87年,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和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生态经济》正式创刊,这是世界上第一份公开发行的生态经济学术刊物。4)1992年至今,确定实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完善与实践阶段。1994年,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率先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明确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996年出版《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中国生态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主要研究问题:生态经济农业;

林区摆脱生态经济危困;山区解脱贫穷;黄土高原综合开发治理等。中国生态经济学研究正面临着一个十分广阔的领域。

生态经济系统,主要是人类社会经

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复合而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②研究其矛盾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生态经济问题,阐明它们产生的生态经济原因及 系统性(整体性)

、综合性、协调性、战

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核心组成部分。⑵特殊的生态经济模拟法⑶综合效益评价法

环境结构单元,是一开放系统。

组合而成的统一体。宏观经济学角度:指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所构成的国民经济统一整体或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有机结合体。微观经济学角度:指社会再生产过程

3

价值增值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单1. 生态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

3. 技术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中介

直接(技术)、间接(经济措施、A 增加(或减少),引起成分B ,称为正反馈;若成分

A 的增加(或减少),称为负反馈。

1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类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二是予:把人类社会的一些有用经济物质或废弃物给予自然界。2)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分为两种关系类型:一是适度利用改造型: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一直保持在维持生态平衡的限度内。二是破坏性改造型: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耐受度或生态阀值而发生系统失衡或瓦解的情况;2经济活动与技术手段的关系:1)技术手段依依赖于人类活动(技术手段是人的创造物;技术手段类型取决于人类经济活动目的;技术手段的高低及工具改造的程度受到人的能力的限制。)2)技术手段对人类活动具有限制作用;3技术与生态

系统的关系:1) 技术影响并强化生态系统2) 生态系统对技术

1原始型:一般发生在自然半自然经济条件下、其依靠自然的帮助完成运转、资金要素基本上不参与生态经济结构的形成、起中介作用的技术手段简单效率低、对生态系统作用速度慢规模小,并在生态阈值内进行2掠夺型:出现在以化石能源利用为主的发展阶段、经济占主导性,生态基础要素的定向演替靠经济技术要素的变动来实现、消耗资源巨大、环境要素快速消耗,污染严重3协调型:生态与经济

系统各要素互补互促的关系、包含一部分对维持现状多余的能量、不危急生态环境

为结点形成的交叉链索关系。

1链式结构:是由食物链、生产

2

面式结构:面式结构是生态经济系统中链状结构以相互平行和交叉的方式形成的平面组合。3立体结构:是指生态要素、技术要素和经济要素依据各自的特性,配置在不同的空 1要素择优配置2限制性要素优先5立体配置原理6

系统结构复制原理

1自然物流的循环层次:生—即生态系统之间矿物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之间的交换和循环。2经济物流的循环层次(1)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自然物流进入经济系统,经过人的生产劳动的多次作用,改变了自然物流的形态,变成人们需要的经济物质产品。同时,产生的废弃物返回自然界,参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流通中的物流(又叫商品流)具体指经济物质产品在交换活动中,要伴随商流发生包装、发货、保管、库存管理、运输等物质流通过程。(3)

消费过程中的物流指人们进行生活消费和最终产品的消费,在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将产生的“废弃物”

1. 物质不灭与守恒律。尽管各具体物流存在形态千变万化,其元素种类及其在地球生物圈存在的数量是一定的。2. 能量守恒与熵定律:有效能在做功中不断减少,转化为熵,但做功能量和熵值之和是守恒的。信息流作为消除系统无序化状态与熵对立,称其为负熵。但一定信息在系统传输过程中,也会不断丢失。3. 价值

增殖复利率:经济系统中价值流增殖与物、能信息运动规律截然相反,它不守恒,不衰减,而是增殖的。其增殖过程之长与经济系统同步。原因是:一是人类劳动更新过程;二是经济过程复利增殖;三是价格与价值背离。 1取果实的转化方法。该转化方式从原始人类到现在从未间断过,所不同的只是生产劳动的方式和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在农业中的转化:农业是将自然物流转化为经济

物流的基础性产业。主要通过生态食物链关系实现自然物流向经济物流的转化。3在工业和采掘业中转化:工业及采掘业部门是直接将自然物流转化为经济物流的重要部门。一些进行沉积循环的元素和生命有机体,在特定条件下富集并演1农业经济物质力量,经济、技术投入参与了自然物质循环2工业经济物流向自然物流的回归:工业废水向自然界的排放,工业废气向自然界的排放,工业废渣向自然界的排放3生活消费物流向自然物流的回归:城市居民的消费品,如粮食、肉类、蔬菜、禽蛋等,无论在加工过程中还是在烹饪过程中都有不少东西被当作垃圾扔掉。作为垃圾的东西运往处理场,经过

好气性或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变成无机物或沼气等自然物质。

1生态系统交流功能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3)生态系统的信息流;2生态生产功能2. 交换功能3. 价值增殖功能:是

宏观调控和管理

1. 化学潜能和有机物质交流渠道

4. 矿产资源的循环渠物质、能量的建成过程2.

物质能量物质、能量的储存、积累过程4. 价物质的无限循环原理. 水、碳、氮、:定向转化的含义是指同一部分能量不能被反复用来做功。这其中包括如下原理:1. 熵值最小原理2. 价值流增殖的无限复利过程3. 能流衰减与价值流增殖的协调。三、价值增殖:这是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原理的主导性内容。价值增殖是与物质无限循环和能量定向转化是融合为一体的。后两者是前者的物质承担者,表现为具体的使用价值,因此,必须结合起来分析。包括:经济财富的劳动控制,加环增殖,即长链增殖,减环增殖、又叫短链增殖,差异度增殖。四、生态经济信息控制功能原理 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是借助于信息传递、控制过程来完成的。信息控制是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功能。1. 生态信息控制功能原理2. 社会、

经济信息控制功能原理(宏观调控、防范调整、反馈调节、复制调节)

) ,

由于其价格或生产的边际

质、能量更新量的稳定性,即有一个上限阈值,而经济系统

1生态生产力更新的长2

单纯适应经济增长的技术与恢复生态平衡技术滞后之间的矛盾。3生态系统要素的自然有序与经济系统要素社会有序之间的矛盾4 1是某种生态要素(生物资源、即在一个时间系列中不断上升2

是这种成本变动又导致价格不断上涨。3是成本价格变动必须是真实的,即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真实成本和价1能源的技术替代决策2

不断发生驱动力的消费需求立体空间(

物质资料的需求;精神产品需求;生态需求) 1)D/D1(D=0,D1=0),此时 2)D/D1(D=0,D1>0),此时比值为0,生态资源更新增量△S 全部转化为供给力输入了经济系统,现存量St 既无增加又无减少。但是满足消费需求所需生态资源多于从生态系统实际输入量,说明经济需求过旺,为了满足经济需求,必定要进一步消耗生态资源现存量。3)D/D1,(D=0,D1〈0) ,其比值为0,其含义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更新量全部输入了经济系统,但经济发展没有全部利用这些资源,这是浪费型供求关系,需要减少—△St 向R'Pt 转化的数量,即减少开发量。

4)D/D1,(D〉0,D1=0)此式无意义。在满足经济需求后,仍有一部分新增量使资源现存量增加,这是稳定的生态经济供求良性状态。

5)D/D1,(D〉0,D1〉0) ,生态平衡,但未能满足经济需要。需要充分开发资源。6)D/D1(D〉0,D1〈0) ,其比值为负值,其含义为经济系统未能有效地利用从生态系统输入的资源,或者说,经济发展落后于资源的自我更新力。

7)D/D1,(D〈0,D1=0),此式无意义。尽管获取的资源正好满足了需求,但这是在用“库存”发展经济,是恶性生态经济供求状态。

8)D/D1,(D〈0,D1〉0) ,其比值为负值,由于需求提高引起产品需求过旺,从而从生态系统输入了过多的物质和能量,使其现存量不断减少,这是恶性的生态经济供求状态。

9)D/D1,

(D〈0,D1〈0) ,其比值为正值,这是一种极端情况,即一方面输入经济系统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另一方面由于

E=(△St/St)/(△Pt/Pt) E —生态经济弹性系St —前期现存总量△Pt —经济需求增长量Pt —前期需求总量

当E=1时,即生态经济弹性为1,生态资源增长率适应经济需求增长率。当0〈E 〈1时,生态资源供给力缺乏弹性,供给已不能满足需求。当E 〉1时,

是有弹性的生态供给与需求,即任何高于经济需求的生态资源增长,都会给生态系统稳定带来潜力。当E=0时,是无弹性的生态资源供给力,消耗的0。

定的内在力量);生态弱场强化(发展新技术,提高更新量;寻找适当替代资源;利用国内外经济有利时机,良性生态进口)

指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

就是指从国民经济总体上反映的社会人力、物力、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能够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地发展的状态。

给量与经济需求量相抵或略有剩余以形成非平衡的生态供给

1静止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状

结构成分缺损和结构成分改变2. 生态D=0,证明新增量与流失量相见这是生态平衡与失衡的临界点。

当D>0,RSt>r1St,资源库中的物质能量的新增量大于流失量,现存量随时间的变动率是上升的,现存量不断增加,物能不

1) 静态平衡(简单再生产的平衡)2)

动态)

)

当D 〈0时,意味着生态系统失均未达到生态经济平衡状态,因为D 值为负表明经济发展以消耗生态资源的“本金”为基础,故未达到稳定状态。

2) 当D=0时,D1=0,表明生态系统净增量为0,现存量不变,经济系统的需求正好被满足。达到了暂时的输入与输出相抵的生态经济平衡状态。D1 〉0时,表示经济系统输入的资源尚未满足经济系统对资源需求。没有达到生态经济平衡状态。D1〈0时,表示生态经济系统未能有效地利用输入的生态资源,是浪费型的生态经济平衡。

3)D 〉0时,D1=0,生态经济平衡状态。D1〈0

,浪费型的生态经济平衡状态。D1〉0,经济系统对资源需求过旺。超过生

最小消耗原则:在生态经济系统佳组合与产品产出的最佳持续获取量,坚持经济要素最小消耗的节约原则。2) 坚持全面发展,立体开发,多级生产,综合利用的原则。3) 取予平衡,

用养结合。4) 综合效益原则。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三者统一。

其中劳动占用包括物化劳动量(

一般指固定资产) 及必须的原材料储备。劳动消耗指生产过程中实现消耗的劳动量,包括活劳动消耗与物化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是人们通常说的净收益和纯收益,主要指企业在总收入中扣除物化劳动消耗和包括活劳动消耗在内的全部消耗后剩下的

和再生产过程中,一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和统一。或表示为经济的产出与

1. 种群优势效益2. 环境优势效益3. 品位Ef=Rn·Re 可知,提高生Re ,一是提高生态效益Rn 1. 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是调动一切技术、经济、管理手段,降低成本(劳动消耗) 。具体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由公式Re=Ts/Ti可知,由4条:

(1)提高产出量Ts ,而投入量Ti 不变;(2)提高投入量Ti ,而产出量Ts 有更大提高

(3)产出量Ts 不变,降低投入量Ti ;(4)提高产出量Ts ,同时降低投入量Ti

据Rn=Nr/Tn有4条:

(1)提高物质、能量被转化量Nr ,而总输入量不变。(2)提高输入量Tn ,被转化量Nr 有更大提高。(3)提高被转化量Nr ,而降低总输入量Tn 。(4)被转化量Nr 不变,而降低总输入量Tn 。

假定任意一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改善途径组合,都可导致生态经济效益提高,则生态经济效益提高的途径则有16条。使这16条途径可行,需要有一前提条件,即Re 的提高不以Rn 降低为代价。因为Re 提高以Rn 为代价,正是传统经济战略的缺陷,是不可取的。

Rn 的提高,以Re 降低为代价,这是现代经济社会所不能接受的。

生态经济能值分析

1)效益指标:净能值产出率=产出能值2)承载力指标:能值投入率=经济投入能值

/自然环境能值3)集约度能值指标4)能值来源指标5)1)收集资料2)绘制能量系统图和能值图

4) 能值分析指标测算5)系统模拟6)决1)资料收集2)绘制能量系统图3)

构建系统的能值综合结构图5)建立7)系统发展评价和策略分析 1)国家和地区的能值分析方法 应用能治的贡献与影响,评价环境与经济发展前景及国际贸易关系,为正确制定发展方针和策略提供依据2)评估森林综合效益3)农业综合生产4

)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能值分析5)海涂、湿地自然保护区

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构成

生态弹性力、资源承载力、态系统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生态足迹体现了试图将确定人口或经济规模的资源消费和废物吸收水平,折算成生态功能性土地面积,并统一加以度量的理念。它首先计算经济实体间的能量和物质流动,然后将他们换算为能够支持他们的土地面积或水域面积。对于了解一地区人类对资源、环境利用程度及对资源短缺程度,从而对该地区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十分有意义。假设:1)人类可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产生的废弃物数量2)这些资源和废弃物可以转化为产生这些资源和同化这些废弃物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陆地或水域面积3)各类土地在空间上互斥4)不同地域土地的生态生产力可用相同单位衡量5)人类生态消费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空间和自然界提供的生态承载力空间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

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

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

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人均生态足迹计算a 确d 计算生态足迹2)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a 计算该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实际面积b 计算生产力系数c 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3)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绿GDP 可采用实物量和价值绿色GDP 可同时用市场估价法、类似市场估价法以及非市场估价法,而传统的GDP 不能用非市场估价法;价值认同上,在核算绿色GDP 时可直接将

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

加快开展绿色GDP 的核算试点。

1国际组织主导型2国家中央4民间机构的生态补偿基金。按生态补偿交易方式分:1财政性补偿2建立信贷补偿额度3国际贸易补偿

4直接补偿。按补偿支付原则分:1污染者付费2

1

项目具体化评估与实3政府大力推动1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精普遍认可3对利益方政府的约束及政府意愿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相关内容

  •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推进社会发展方式变革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推进社会发展方式变革 作者:罗光敏 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5期 摘 要:生态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的全新选择,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以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重强调人 ...
  • 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恶化进一步加剧 我国在获得巨大经济发展的背后,却付出了更大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和生 态成本.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消耗甚至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生态退化的局面不但没有得到扭转反而更加严重,如果继续实行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 ...
  •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_意义及其路径_宋言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4期 双月刊2008年7月出版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路径 宋言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100732)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端正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 ...
  • 农业生态学论文宋俊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农业生态学 学 院: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专 业: 农学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宋俊桦 指导老师: 杨吉瑞 成 绩: 2015年11月25日 论文题目: 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201 ...
  • 生态文明论文
    环境与生态文明 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 ...
  • 确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
    作者:舒基元 中华工商时报 2003年09期 资源区域均衡分配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均衡发展有赖于区域间的生态转移支付.生态环境其实是一种可耗竭资源,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这种补偿包括东部对西部的补偿,因为我国的 ...
  •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崔元磊(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 摘要:本文就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现状和保护.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保护 渔洞水库 昭通渔洞水库 ...
  • 浅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036-02 最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理念不断应用,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很大调整,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 ...
  •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宁夏社会科学院 李晓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生态和人类发展之间是一种竞争而非互补的关系,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之间有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因此在生态脆弱地区继续使用传统扶贫方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