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和主旨 - 范文中心

材料和主旨

12/25

写文章首先要解决“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而“内容”的核心就是材料。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例如,我们读过的文章有写人的,记事的,状物和写景的,所有这些人、事、物、景等,就都是文章的材料。

材料来源于生活。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直接材料:而读过的书籍、文章等,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间接材料。现在,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获得写作的材料。只要我们平时能事事留心,眼勤手勤,注意搜集、记录各种写作材料,那么,日积月累,它就会成为你写作的“材料库”。当然,在所有材料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我们对它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写起来自然能得心应手。积累材料时,还应及时进行归纳整理,例如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栏目分门别类,这样才便于查找或使用。总之,全部材料工作的四个环节是占有、鉴别、选择和使用。对它们的要求则分别是占有求“多”,鉴别应“精”,选择宜“严”,使用要“活”。

积累了众多写作材料,并不等于写成了文章。这很像盖房子,光有一大堆水泥、砖瓦、木材等,还不行;它们必须为一定的目的,按一定的设计,有步骤地加工组合起来才能成为房子。这里的“目的”最为重要,它是建筑设计、施工的指导。主旨就是我们“建筑”文章的“目的”。人们写文章总是有目的的,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立论说理,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而这也就是文章的主旨了:它是作者通过全篇内容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见,也就是整篇文章情感思想的基本走向。

文章的材料和主旨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材料,主旨就没有了表达的凭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没有了文章;没有主旨,只有一大堆材料,这样的东西是没有“统帅”的一批乌合之众,依然不能称为文章。

文章的主旨从哪里来呢?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感悟中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事,得到了大量的实际材料,获得了多方面的切身体验。对这些材料和体验,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仔细地进行分析研究,就会逐渐形成一些初步的认识,这种认识在进一步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若能强化并明晰起来,就会形成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一旦确定,就对材料起统率作用。它指导写作中对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占有的材料多,却不一定都写进文章中:凡是跟文章主旨无关的一概不要;跟主旨相关的也要分清主次,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主旨的重要、典型、生动的材料详细展开。只有这样,才能把文章主旨表达得鲜明、突出,达到写作目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文中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环境,写到的人有“我”、长妈妈、闰土的父亲、书塾里的先生和同学等,写到的事有园中捕鸟、拔何首乌、长妈妈讲故事、入学、读书、逃学、画画等,反映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许多方面。作者选择的材料虽多,却都是从正面或侧面为一个目的服务的──赞美自由自在的生活,反对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为此,作者详写了百草园中的生活、有趣的景物、捕鸟活动、课堂上秩序的杂乱、逃课的乐趣,略写了离开百草园到书塾的过程、拜师以及画画等,所以文中写到的材料虽多,却绝不散漫芜杂。

同学们作文时,在处理主旨和材料的关系上,常见的毛病有这样几种:

一、缺乏具体材料,只是空空洞洞地做了一点概略介绍,不能反映人、事、物的具体情况,虽然也有主旨,但全文写得“空”而不“实”,苍白无力,不能感动人。

二、没有明确的主旨,光是把看到听到的情况一一罗列出来,说到哪里算哪里,或者从头到尾记了一本“流水账”,说了半天读者还是不知道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

三、有了材料,也确定了主旨,却不能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有的材料和观点不相适应,有的材料使用时详略不当,以致影响了主旨的表达。

要克服这些毛病,除了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养成分析事物的习惯外,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读书看报,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文章研究一下它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选择和使用材料的,久而久之就会学到一些写作要领。作文时,要把所表达的主旨想清楚,再考虑为表达这个主旨应选择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按照自己对文章的设计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按提纲一步步写下去。只要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勤加练习,就能处理好材料与主旨的关系,写出有内容、有中心、能感动人的好文章。


相关内容

  • 公文写作能力.
    快速掌握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是转喻的方式雅各布森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基本深层机制. 所谓隐喻和转喻,简单讲,就是我们表述某一个东西的时候,不直接说出事物本身,而是用别的方法表述这件事物.说某人:这头 ...
  • 2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
    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B卷) 给定资料: 资料1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的经典论述和故事,<论语.颜渊>中,子贡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足食"有足够 ...
  • 电大实用写作作业答案提示[1]
    <实用写作>作业(1) 学前教育--蔡菁 一.填空 1.主旨. .结构和 是一切文章的构成要素. 2.公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____性:(2)____性:(3)____性:(4)____性:(5)_____性. 3. 20 ...
  • 听力 短文部分
    一.命题特点 四级考试短文听力的命题特点主要包括: 1. 形似阅读理解,难度相差悬殊.听力短文在形式上与阅读理解基本相同,都是根据材料所包含的信息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但听力短文材料的难度比阅读理解小得多,只相当于一般的口语材料. 因此考生完 ...
  • 20**年广西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年广西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年广西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告 职位表 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 职位表下载 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http://v.htexam.com/guangxi/cg/ 2013年广西大学生村官考试交流 ...
  • 深度阅读常用解题思路与技巧
    深度阅读理解常用解题思路与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规定,阅读理解测试的主要要求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也理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集锦
    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对偶.反语 三.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象征.联想.想像.烘托.反衬.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 ...
  •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 ...
  • 寓言类材料作文导引
    作文题型精讲 领会寓意,发掘蕴涵 --寓言类材料作文导引 一.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楞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 ...
  • 电大专科行政管理专科[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
    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作业1 一.结合教材,从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实用型文章的特征.P2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