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艺术家主体性(1) - 范文中心

保持艺术家主体性(1)

03/11

浅谈在艺术市场中艺术家如何保持主体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市场化步伐的加快,艺术也在人们心中开始市场化,这并不是一个坏事,但是随着市场化的进行,许多人却抛弃了艺术的灵魂,把市场作为主体,这些导致了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中的主体地日趋下降。所以为了能让艺术家保持在艺术市场不得不好好反思。 艺术家主体性的威胁主要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一下艺术绘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艺术的灵魂。总体而言,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审视:一个是图像式绘画的泛滥。所谓“图像式”绘画就是当代艺术家仅仅把艺术当作一种图像化的生产。如今,最简单区分艺术家之间的方式就是看艺术家之间的图像有什么不同,比如某某是画光头的、某某是画假山的、某某是画女红卫兵的……。尽管少数批评家从理论上提出了当代绘画的“图像转向”趋势,但我觉得,对“图像”问题的讨论必须要将其还原到当代艺术的生产机制中。因为,在我看来,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从生产——传播——接受的整个生态链上已经失去了主体性的地位,像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将艺术家当作绝对的创造主体是不现实的。相反,今天大部分艺术家的创作都是由艺术市场所决定的,艺术市场才是真正的主体,绝对的主动,而艺术家反而成了客体,是“被动的”生产者。所以,“图像”在这个语境下就有了新的价值和功能:首先是个人识别的符号。图像就像各种商品必须有自己的商标一样,对于艺术家来说,图像就是一种身份标识,

是一种与他人区分的工具。其次,由于任何图像都有着自身的符号学意义,所以一切图像都能于周遭的社会、现实、文化找到一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这刚好符合了庸俗社会学的批评阐述方法,因为,在某些批评家眼中,只要是图像式的绘画就都具有某种社会学的意义。第三,图像式的绘画便于艺术家的复制。换句话说,只要一个当代艺术家能创造一个新的图示,他就有可能成功,而一旦这种图示或图像被艺术市场接纳以后,艺术家其后的创作最快捷的手段就是直接复制这个符号。于是,图像式的绘画用图像的复制消解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同样,一旦图像被样式化后,艺术家并不是在卖作品,而是在卖“符号”。事实上,“图像式”的绘画在今天已经泛滥成灾了。另一个问题是,当代架上绘画的“媚俗化”。在中国美术批评界,高名潞先生是最早批判“媚俗化”的。沿着他的思路,我曾将这种媚俗性的绘画分成三个类型:“泛政治波普的媚俗”、“图像的媚俗”、“文化的媚俗”。当然,这种观点肯定会招来大量的批评,同时也会得罪很多艺术家,因为讨论当代绘画的“媚俗”问题自然会影响到艺术家的市场利益。同时,这这观点也可能会得罪一些批评界的前辈,因为他们为了市场的利益不得不推出一些还没有进入艺术市场的新人,一旦新人进入市场,一旦个人图示被市场收编,新人就成了“老人”了。当然,最终的后果是中国当代架上绘画整体的媚俗化。总体来说,我对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但乐观并不是说当代艺术就没有自身的问题,就个人的理解,对这些问题提出批评性的意见远比片面地赞颂当代艺术的

成就要有意义。

其次我们更要了解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市场。今天人们面临的问题显然是:市场泡沫被粉碎之后,人们应该在何种维度上讨论艺术(品)市场?在很多场合,大多数人会这样问道,“市场现在好点了没”?答案往往是,“不好”。显然,大多数人提“市场现在好点了没”这样的问题是以前几年充满泡沫的市场为参照的。倘若以前几年充满泡沫的市场为参照来观察现在的艺术(品)市场,那么人们会变得愈来愈悲观。然而,在我看来,泡沫被粉碎之后的艺术(品)市场恰好是正常的艺术(品)市场——艺术品的价格和拍卖行的姿态趋于正常。艺术作品(艺术)在离开艺术家的工作室后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命运:一种是“艺术作品(艺术)——展览(前卫画廊)——阐释、批评(批评家的阐释、批评)——美术馆——艺术史——博物馆”,另一种是“艺术作品(艺术)——画廊(商业、营利性画廊)——拍卖行——商人、藏家”。这“两种不同的命运”事实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人们不妨将这“两个艺术作品(艺术)循环系统(产业链)”视为类似火车双轨一样的东西。众所周知,铁路的两条轨道缺一火车必翻。艺术的推进也一样,不管是缺失“画廊系统”还是缺失“美术馆系统”,艺术的推进都是不健康的。甚至可以戏谑地说,缺失“美术馆系统”的中国当代艺术注定会翻车。而事实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翻车了。就中国严重缺失“美术馆系统”(或说是“前卫画廊系统”)这一现实状况而言,执意鼓吹艺术(品)市场——高扬

资本已经霸权的批评者显然已显现出大脑故障。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显然不是确立艺术(品)市场(金钱、商人)霸权的问题,而是面临建构(或说是修好)另一条铁轨——“美术馆系统”(“前卫画廊系统”)的实际工作挑战。用快速行驶的火车来喻指中国当代艺术的推进最好不过。或许速度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已不成其为问题,而接下来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是如何让高速行驶的火车内的乘客感到平稳而安全。然而,火车在断掉一轨的铁路上行驶怎么能让乘客有安全感?翻过一次车的火车怎么能让乘客们继续安心乘坐?这很成问题在我看来,受专制政治意识形态操控的艺术(比如文革艺术)和受金钱、商人(资本)操控的艺术(比如中国90年代以来的艺术)本质上是一丘之貉。人们不能说从艺术臣服于政治到艺术臣服于金钱是很具进步意义的。问题是,中国的艺术还需要不需要主体性和自主性?只要牵扯到艺术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那么中国当代艺术首先应挑战专制政治意识形态和金钱、商人的双重操控。就此而言,青年人、新人首先应该认识清楚市场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与学术的关系。也就是说,青年人、新人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品)市场?显然,我们需要的是良性运行的艺术(品)市场。然而,只有“美术馆系统”(“前卫画廊系统”)和“画廊系统”良性交替运行的艺术(品)市场才是健康的艺术(品)市场,只有“双轨齐备”的当代艺术才是有希望的当代艺术。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家只有把握这些才能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怎样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前几年“天价艺术品”和“天价艺术家”的风靡一时给很多人的大脑中植入了一种“潜意识”——很多人已习惯于做“天价梦”。在很多场合人们同样不难碰到“侥幸”的艺术家——尤其是刚出道的艺术家或艺术学院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会这样想,“我要再坚持画两年,两年以后等市场好转了就好了,我就可以活下来”。然而,这样的想法是何等的天真,那一天有可能永远都不会到来。在我看来,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那些致力于“交易”而并不致力于艺术的“投机者”不可能有辉煌的明天。如果说年前大多数人对待艺术(品)市场的态度是情绪化的责难或赞扬的话,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接近尾声的时候人们已有了理性讨论艺术(品)市场的大环境。我曾在多篇文章中提到我所看到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实状况——整个艺术(品)市场运转呈恶性循环状: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商业、营利性画廊——高价售出(这时艺术作品的价格是艺术家的主观标价与画廊老板的主观涨价的总和)或送去拍卖行拍出天价(一下子将作品的价格拍死,按理来说商业、营利性画廊是不能将拍卖行所拍出的作品价格作为自己出售作品的参考价格的,相反拍卖行、藏家应该以商业、营利性画廊出售作品的价格作为参考价,因为商业、营利性画廊是一级市场而拍卖行是二级市场)——更年轻的艺术工作者以天价艺术家(市场的宠儿、学术的弃儿)为榜样生产商标艺术、LOGO艺术 ——美术馆——艺术史——博物馆……这显然是一种畸形的循环模式(产业链),在这一循

环模式(产业链)里,金钱、商人纯然左右了艺术(当代艺术)的推进。相反,中国的“美术馆系统”没有起丝毫作用。或许没有人会想到,靠金钱、商人扶持起来的艺术(当代艺术)会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那么不堪一击。这不是讽刺金钱、商人,而是说今天人们应该理性认识资本(金钱、商人)和艺术以及学术的关系。“他们”通过一种特殊的路径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我们”同样能通过那种特殊的路径成功。在我看来,新生艺术家首先需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方向,不应将自己的作品进入艺术(品)市场视为唯一的出路。只有这样的思想才是适合艺术的思想。

总之,为确保艺术家的艺术市场主体性,我们会遇到很多难题,也必须有很多清楚合理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艺术市场,才能确保技术家的主体性。

浅谈在艺术市场中 艺术家如何保持主体性

艺术学院

08级五班

08090145

管祥娟


相关内容

  • 康德美学思想的现代化意义
    一.关于康德思想 我们认为康德美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性意义,并不想用当下时尚的(审美)现代性观念去圈定康氏的美学,将它作现代性的某种类型的化约,从而得出康氏美学如何现代性.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创始人,其深远影响是无可置疑的. 在美学史上,康德是 ...
  •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 ...
  •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道德与文明 1999年第3期 文化建设 #35#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p 赵继伦 内容提要 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消闲和娱乐, 但也不能远离道德, ...
  • 民俗动物造型艺术的特征
    摘要:从古至今,人与动物一直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原始社会中,原始人就认为与动物有着血缘关系,图腾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甚至对动物的崇拜胜过了对人本身.人类对动物形象地描绘与刻画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其艺术造型成为中国传统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 ...
  • 哲学与人生选修课教学大纲(初稿)
    哲学与人生选修课教案 第一讲 哲学是什么? 一.哲学是什么? 二.人生是什么? 三.哲学的价值? 四.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第二讲 哲学的思想方法 一.逻辑 二.语言分析 三.现象学 四.诠释学 第三讲 哲学探寻 一.人活着:出发点 二.如何 ...
  • 文学理论3
    一.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1.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仍然是生产劳动,经济物质的生活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的制约文学的发展水平 2.而其他的一些社会因素有时会更直接地影响文学的发展,如上层建筑中的政治.道德.宗教与哲学等观念,以及一些涉及文 ...
  • 高考语文试卷
    珠藏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6)班语文测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无主体熟人社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代表着中国传统精华的乡土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 ...
  • 景观工程作业
    景观工程与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摘要:城市是一种人为活动影响比较强烈的景观,其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人口流及信息流等非常活跃.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城市景观膨胀和自 ...
  • 论书法创造性思维的认识.特征和品质
    论书法创造性思维的认识.特征和品质 吴 鸿 影 书法创造性思维,就是书法家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创"和"最佳",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古今中外的书法家们,其思维活动的共同特点 ...
  • 关于摄影文学基本特征的反思
    作者:傅腾霄 河南大学学报 2002年12期 近年来,作为学科的文艺理论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文艺理论越来越边缘化,普通读者对理论望而却步,大多数作家和艺术家则感到当下的理论似乎与创作并不相干,甚至文艺批评家们也自觉不自觉地与文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