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教学设计 - 范文中心

乐高教学设计

11/28

乐高教学设计

设计概览

教学主题 怎样滚得远

涉及学科(领域) 数学 授课年级 四年级

前需技能(学生在开始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测量角的度数,会使用卷尺测量距离、会计算平均数。

课程概述(概括地描述使用乐高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架构,)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描述:

1. 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参照2011年版课程标准、高中参照所属省份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2. 知识点(结合教材与学科/领域内容的知识点)

3. 学习活动(活动主题与要解决的问题)

4. 学习目标(建议设置多维教学/学习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21世纪技能) 《怎样滚得远》是数学中少有的实践活动课,本堂课所对应的小学数学的课程标准是:

1、能主动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能晕哟过线段、角、垂线和平行线等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运用平均数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对一些生活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3、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教材安排的这次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获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发现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圆柱形物体可以滚得远一些。

课堂将通过分组合作,多次试验,整理数据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找出在什么样的角度下滚得远,并通过课后作业“滚得远和斜面的长有没有关系”价格课堂知识延续下去,使学生流畅自然的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将圆柱形物体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滚一滚,比较什么角度下滚得最远,来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哪种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问题收集、分析数据、获得结论的实践研究过程,能够根据所得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到问题结论,并发展数学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生活中蕴藏着用数学解释和研究的问题;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形成探究和合作意识。

关键词

滚得远,斜面,角度

教学或学习过程

说明:在描述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您一定会用到工具(乐高教具型号、乐高学习软件、演示文稿等信息技术工具)与资源(印刷、视频、网络资源等),请在用到上述工具与资源时,注明相应的文件名,并设置链接,以便浏览者方便查看相应文件。

Connect联系(联系学科内容和现实世界引入活动任务)

活动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5分钟 通过PPT课件展示:小军要将一桶纯净水从教室前面搬到教室后面,但他人小搬不动,这可怎么办呢?

提出问题:你想到办法了吗?(部分学生想到“滚”的办法)

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滚”的应用(出示教材图片)你见过上述的场景吗?为什么人类选择这样做?

利用斜坡上的“滚”可以省力,那你想过没有,滚得远还是近,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地面的光滑程度,山坡的角度等)

那山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物体会滚得远一点呢?是不是越陡就会滚得越远呢? 要想知道问题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用不同角度的斜坡来做实验,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来滚一滚,量一量,进行比较,这就是实验研究的方法。

观看课件

回答问题

接受任务

教学PPT,投影

Construct建构(指导学生进行搭建作品、程序设计)

活动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25分钟

讲解操作方法和需要注意规范的地方,结合说明在斜板上做好标记,每次要在同样的位置轻轻松开圆柱形物体,让其自己滚下去。

在各小组间巡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人员分配,是否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必要时给指导,并收集学生出现的好的方法。 小组活动

1、每组6人,其中3人搭斜坡(其中一人负责测量角度),1人滚圆柱,2人测量距离。

2、按这样的方法,先搭成和地面夹角30°的斜坡,反复做三次同样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平均数。

3、第二、三次分别搭成45°和60°的斜坡,做同样的实验,在表里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数。

4、最后每小组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做同样的实验,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数。 1块木板,1个合适的圆柱体,卷尺和大三角尺

Contemplate 反思(引导学生评价、反思和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

活动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10分钟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结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和自己从数据中得到的实验结论,并说明理由。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投影仪

Continue延续(在新授知识基础上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活动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5分钟

提出一个新的问题:

滚得远或近和斜面的长短有关系吗?是不是斜面越长就滚的越远?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根据本次实验结论大胆猜测:滚得远或近和斜面的长短有关系,但并不是斜面越长就滚的越远。

评价方法与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的评价工具,注明相应的文件名,并设置链接,以便浏览者方便查看相应文件)

学情调查 按以下指标设计了《学情调查表》

1. 学生知识结构

2. 学生动手能力

3. 活动的难易度

活动的趣味性

学生自评 纸质版《小组自评表》从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实验操作,结论获得等4个方面进行自评

学生互评 纸质版《小组互评表》从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实验操作,结论获得等4个方面进行自评

教师评价 纸质版《学生评价表》从小组的合作、协同能力,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其他评价

差异化教学策略(提出针对超前学生和滞后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措施,确保人人参与活动)

超前的小组,让他们多试验几个角度,;对于滞后的学生单独辅导,使全部学生都能都顺利完成实验,得到结论。

教学反思(请在实施后填写)

从哪几个方面来反思这堂课的实施,如: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效率是否最好、方式方法是否有效——是不是让学生快乐学习,等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原因、改进措施)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数学学习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操作要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了斜面的有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操作,进行信息交流等活动,主动丰富自己的认知,丰富自己的经验,从而获得知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的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相关内容

  • 怎样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篇一: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体育教学设计的要求,这就是从 教案走向教学设计的开始,文章论述了体育教学设计所包括的诸要 素的设计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设计:转变 体育教学设计的 ...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
  • 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
    机械机电类:1.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2.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3.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4.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5.实验用减速器的设计6.管套压装专机设计7.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8.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 ...
  • 浅谈教学设计模式
    [摘 要]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传统教学设计模式解决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则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式 知 ...
  •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辞海>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即对"无"的否定或对"有&qu ...
  • 设计概论全部自考
    绪论--(じ★ve冰封)1. 设计的含义?设计是围绕某一目的而展开的计划方案或设计方案,是思维.创造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最终是以某种符号(语言.文字.图样及模型等)表达出来.2. 设计可分为三类:(1)精神活动层面(2)造物活动层面(3)非物 ...
  • 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策略与成功保障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虽然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所构成,但归根结蒂学习是属于学生自己的事情.中国过去就有"师傅领进门,学不学在个人"的谚语,印欧语系中也有类似中国的"牛不喝水 ...
  • 信息化环境开展教学环节的优化1
    如何根据不同的信息化环境开展教学环节的优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日益深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媒体的日新月异.反过来讲,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媒体保障.现代教学媒体所处的媒体环境也较 ...
  •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应该从这些方面考虑教学前的实际状况.例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已经达到何 ...
  • 反思教师的教学生活
    当代教育科学 2005年第20期 反思教师的教学生活 罗儒国 摘要: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然而,由于教师的"物化",教学技术化.日常化.剧场化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学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被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