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 范文中心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10/16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政治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教训: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求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主张学习外国的军事与科学技术,以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后来,一些人士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开始具有一些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有改变或推翻腐败的封建专制社会制度的趋势。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

3,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权,更没有去发动群众。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答: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答:(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资产阶级的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诞生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说,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党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党诞生的思想基础。总之,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这个历史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战斗经验科学概括。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启示:1,让处于劣势地位的一方保持有生力量。

2,改变敌我力量对比。

3,,战略性转移。

4,立足于中国国情

5,加强理论创新

6,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7,抓住机遇,处理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名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名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作用: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第二问: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

答:从历史上来说,封建制度已经腐朽不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说明了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可能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后来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取得的胜利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从人民来说,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让人民饱受受压迫、受剥削的痛苦,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不仅没有完全促成中国人民的觉醒,没有实现民族的独立,反而将中国陷入战乱。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革命,建立了人民统一抗战的战线,坚持了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建立由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新中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人民的选择。

四大选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三个只有: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八个民主党派: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2,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3,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4,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5,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6,中国致公党(致公党)

7,九三学社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三个进行:1,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

2,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的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折,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迄今为止,我们党找到并走了三条路:农村包围城市,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点:1,资本主义制度是个剥削制度,侵略制度。

2,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在批判资本主义(资本论)。

3,建国时期资本主义名声已经臭了(1840年以来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列强一直侵略和瓜分中国)。

4,所以社会主义好,更适合中国国情,而资本主义必然会被党摒弃。(最终党摒弃了资本主义而选择社会主义是为什么?)}

遵义会议解决了 军事问题,组织问题。

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把党和人民推去十年内战的血海。 资本主义国家充满着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种族歧视,而我们党坚定倡导民族平等。

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推动下才在中国被传开。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1953-1956):“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三改”要改变生产关系: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

什么是社会主义: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


相关内容

  • 历史第四次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讲义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一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单元特征] 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近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 ...
  • 川教版八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知道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记住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的暴行:了解太平军抗击 ...
  • 中国近代史知识要点(三条主线)
    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任务:反帝反封建 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 中国近代现代史 上册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部分 第一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形成 一.列强侵华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原料和市场 ...
  • 高中历史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考纲要求](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情分析]中国近代历史 ...
  •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美版)
    中 国 近 代 史 纲 要 1. 如何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解答: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 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
  • 高一历史第五.六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一历史第五.六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五.六章单元测试题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 ...
  •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集锦1
    中国近代历史知识集锦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中英鸦片战争 知识要点: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 ...
  • 历史答题方法
    2016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完全版 以下资料是我收集并且删选的资料,请相信东西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并且希望各位和我一样的考生注意,所有的技巧方法都是给我们提分用的.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 ...
  • 历史选修3_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资料整理
    历史选修3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动荡不安的世界 背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表现:①纠结军事集团②扩军备战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德国为争夺殖民地同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