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3_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资料整理 - 范文中心

历史选修3_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资料整理

11/18

历史选修3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动荡不安的世界

背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表现:①纠结军事集团②扩军备战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德国为争夺殖民地同英法矛盾尖锐

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①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②英德矛盾: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英国原本一直奉行“大陆均势”政策) ③俄德矛盾:争夺巴尔干

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于1882年成立,对付法俄

三国协约:1892年法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04年和1907年英法、英俄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1.三国同盟集团的形成

①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该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 ②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该同盟的核心 2.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

①1892年,为对付三国同盟,法国同俄国缔结军事协议,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②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 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巴尔干火药桶”

背景:列强对巴尔干的争夺:

①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②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

③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部因所的领土不均发生争吵)④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大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②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③主要原因:列强之间的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他们的对峙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④科技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⑤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间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主要国家间发生的战争,会影响到他们控制下的小国、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③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如何评价萨拉热窝事件?如果没有这一偶然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会不会爆发?

①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线,它是一个偶然事件

②如果没有这一事件,帝国主义大国还会找其他借口发动这场战争 ③可见,一战的爆发是必然的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欧洲的三条战线:西、东、南

△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场,西线具有决定意义

1.西线:英法联军与德国在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展开厮杀 2.东线:俄军与奥德军队在从波罗的海南岸到罗马尼亚一带展开对抗 3.南线:塞尔维亚军队在巴尔干地区抗击奥匈军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一)第一阶段(1914年)

1.德军战略企图: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力避两线作战,首先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通过速决战打败法国,然后再回师东进打败俄国。 2.具体战况

1)西线:①1914年8月,德军攻入法国,直逼巴黎,法军总司令霞飞抓住部分德军进攻过快,立足未稳的时机,及时调动英法联军展开反击。

②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双方以152万人的总兵力在马恩河地区展开了大战,结果德军被迫撤退。这次战役是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它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1914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2)东线:①1914年8月,俄军出人意料地攻入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军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 ②德军在反攻中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境内,同时俄军打败奥军,深入奥地利境内,双方也形成了对峙局面。

“凡尔登绞肉机”

(二)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德军的战略企图: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线,企图打败俄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同时寻机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 2.具体战况

1)东线:1915年,德奥军队向俄军大举进攻,但未彻底打垮俄军。 德国的计划再次落空,迫使继续两线作战。

2)西线:经过一年多的作战,双方都把1916年视为关键的一年,都想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这一年,战争的重心重新回到西线,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①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德军发动凡尔登战役,企图迫使法军退出战争;凡尔登战役前后历时10个月,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回落。这次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了。

“索姆河地狱”

②索姆河战役:1916年6——11月,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赛,英法联军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150个师,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双方伤亡达到 130多万人,但仍未分出胜负。

③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日德兰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舰队的损失虽大于德国,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大战变成了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

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但其兵员分散,装备较差,利于长期作战。

同盟国:军队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争准备充分,但其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利于速战速决。战争转入相持,显然对其不利。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美国参加(原因):

①早在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③德国实施的“无限制潜艇战”,德国潜艇袭击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中立国美国的船只也不能幸免。 ④为了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得胜利。 中国被卷入协约国阵营: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想同盟国宣战。 俄国退战:

①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议停战,并缔结和约。 ②1918年,苏联同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德国在西线进攻(被阻止):从1918年3月到7月,德军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最初的进攻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协约国很快阻止了德军的攻势。

协约国在西线的反攻:突破德军在德法边界一带修建的“兴登堡防线”。 德国内部的政治危机:

①德国基尔港水兵拒绝同英国海军交战,发动军变 ②柏林工人起义

③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逃亡荷兰。

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议在法国巴黎郊外一节火车车厢内签署。这一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①经济实力对比:在经济实力方面,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协约国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②军事战略方面:德国“施里芬计划”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导致其速战速决的破产,德军被拖入了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③同盟国集团的内部矛盾: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奥匈帝国境内的非德意志民族出现了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则以基尔港水兵起义为开端,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④国际力量对比:

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全失。 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同盟国。

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协约国方面获得了大量的兵力和战争物质补充;一批国家加入到协约国一边,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就整体来看(主要帝国主义列强):

目的: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力 性质:帝国主义性质非正义战争

就局部来看(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侵略、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 目的: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 性质:正义的民族解放斗争

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经济危机

①失去了大量海外殖民地②工业遭到严重破坏③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④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政治危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美日迅速崛起

——美国的原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

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原因:在大战中接收欧洲的大量订单;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际扩展势力 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四大帝国覆灭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苏俄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家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1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2个军事同盟:同盟国和协约国 3条战线:南线、西线、东线 3个阶段:

1914年 马恩河 东普鲁士

1915——1916年 凡尔赛 索姆河 日德兰 1917——1918年 美国中国参战 俄国退战 持续4年:1914——1918年

为什么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发展?

①一战期间,列强驱使亚非拉人民充当炮灰,从事劳役,掠夺财富,计划了与亚非拉人民之间的民族矛盾。 ②宗主国忙于战争,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巴黎和会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与对德国签订的和约有何相似之处?

这些和约与对德国的和约的相似之处主要包括:都对它们的领土进行了分割或重新安排,以削弱它们的实力和抑制它们的发展;都要求它们支付巨额的赔款,以战利品的形式加以瓜分;都对它们的军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削弱它们的军事实力,防止它们再度制造战争。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保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

由于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为了掠夺战败国和争夺战利品,这就决定了这个体系不会是和平的体系,而是一个在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由于它是靠帝国主义的强力单方面建立起来的,是在战胜国之间交易和妥协实现了平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只能维持国际秩序的暂时稳定。一旦被压制的国家要求突破压制,或战胜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国际秩序就会失去稳定。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和约

巴黎和会

一战结束

其它合约

凡尔赛体系调整欧洲非洲中东政治格局

国际联盟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体系调整了亚太地区的利益

构成国际关系新格局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巴黎和会仅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等地区的矛盾,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特别是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随着欧洲等地区矛盾的缓和显得日益尖锐起来。此外,帝国主义战胜国在一战后开始的海军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这些都使帝国主义国家觉得有必要再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加以协调和解决。而美国由于在巴黎和会上一无所获,决心在亚太地区寻求外交突破,所以,倡导召开了这次会议。由于美国主导了这次会议,所以美国收获颇多。比如在《四国条约》方面,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重大障碍。又如在《五国条约》方面,美国一方面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平起平坐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制约了自己的最危险的竞争对手日本海军,可谓是一箭双雕。再如在中国问题方面,成功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利益,而使自己多年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以实现,从这一政策中,使它可以利用自己的强大经济优势,争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可以说华盛顿会议是美国外交在亚太地区的全面胜利。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它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主要是由于它仅仅暂时地缓和了旧有的各种矛盾,实现了暂时的平衡。而它未能根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是在新的情况下重新开始。随着新的斗争逐渐激烈,原有的平衡逐渐被打破,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国际秩序将会被颠覆,和平将不复存在。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什么?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主要原因:社会的贫富悬殊造成社会购买力的下降;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与市场矛盾的激化;股票投机制造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股市的崩溃成为大危机来临的信号。

2)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将危机转嫁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了关税战等经济战;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影响到世界的发展。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状况;都受到本国军事、封建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

不同点:在德国,纳粹党通过欺骗宣传和拉拢社会各阶层,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取得政权;而在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依靠现存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来实现政权的法西斯化,通过由军部控制内阁来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而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

造成美德两国不同途径的原因

①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比较稳固; ②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稳固;

由于在国家统一时采取了王朝战争的方式,封建势力在国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第2课 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

①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

②为了共同利益的需要,德日要从东西两个方向牵制苏联; ③欺骗英法等西方大国;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

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 第三,它不能等候国际的援助,它的战争是孤立的。 第四,这是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

1936~1939年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被史学家称为“小二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在西班牙建立了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成立了共和国政府,采取了打击法西斯分子和保守势力的措施。 西班牙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作战,保卫共和国的斗争坚持了两年多。

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做法,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一种是西方大国名为不干涉,实为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另一种是苏联等国家和“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援助,表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法西斯侵略,但此时反法西斯力量还相对比较弱。以上三点,也是西班牙内战的特点。

第3课 走向世界大战

为什么丘吉尔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不必要的战争”?20世纪3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法西斯国家的最初扩张带有很大冒险性质,如果当时具有反法西斯倾向的国际力量能尽早作出强硬反应,是可以遏止法西斯的冒险行径的。

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问题是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斗争。由于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国力衰弱,无力单独取得斗争的胜利;而英法美苏等大国或绥靖纵容,或中立自保,未能及时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遂使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或归于失败,或勉力支撑,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了什么结果?

绥靖政策的表现:对希特勒破坏《凡尔赛和约》的行为视而不见;对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听之任之;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对意大利实行有名无实的“制裁”;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置若罔闻;在慕尼黑同侵略者进行公开交易。结果: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增强其实力;干扰或葬送了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暴露了英法的虚弱,最终将作茧自缚。

慕尼黑阴谋为什么是绥靖政策的顶点?请试说明理由。

绥靖政策是用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换取苟安局面并祸水东引。在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等问题上,英、法等国或貌似公允,或置身事外,但在慕尼黑,英法出于对战争的恐惧,不惜从幕后走到前台,抛开当事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由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都有无休止的扩张野心,在战争中各行其是,缺乏配合与协作,使各国的战略目标互相矛盾,漏洞百出,这也为反法西斯国家对其各个击破提供了机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其主要国家之间的配合十分密切。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尽管美国舆论对日本发动卑鄙的不宣而战无比痛恨,但美国军方仍然坚持此前与英国商定的大战略,即“先欧后亚”。事实证明这一明智的战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貌似强大的法西斯轴心国各怀心腹事,其狂妄的侵略野心正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苏军在战争初期作战失利的原因?苏联为什么能在蒙受惨重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

德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侵苏蓄谋已久;苏军编制落后,部署不当,指挥不力,对德国进攻疏于防范。但苏方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有何意义及作用?

同盟国的军事、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优势;轴心国之间缺乏必要的战略配合,如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同盟国有统一的战略,如英美确立的“先欧后亚”的原则。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盟国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骤,广大军民浴血奋战,实现了各战场的转折。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苏方: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顽强的抵抗;苏军将驻防西伯利亚的部队调往莫斯科加强防御;俄罗斯的严寒;德军缺乏冬季作战准备,非战斗减员大量增加,机械化装备威力锐减,战斗力大大下降;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入侵巴尔干以及战争初期希特勒对打击重点的转变,都延误了向莫斯科发动进攻的时间。

中途岛战役中美军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美方: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使日军对中途岛奇袭的效果未能达成;集中有限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日方:分散兵力;战术陈旧;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复杂且互相矛盾。

二战知识归纳“1、2、3、4”

1个阴谋: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2个集团:轴心国集团 反西斯同盟 3个三: ①三登陆:

北非登陆:与北非东路英军遥相呼应,使北非德意军队陷入两线夹击中,完成北非战场的转折; 西西里登陆:直接导致意大利投降 ;

诺曼底登陆:使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中,预示着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经为期不远。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②三突袭:突袭波兰 突袭苏联 突袭珍珠港

③三转折:中途岛海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阿拉曼战役 3个四:

四盟国:中 美 英 苏

四战场:苏德战场 欧洲第二战场 太平洋战场 北非战场 四会议:

开罗会议:中国人民收复领地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德黑兰会议:巩固了反西斯同盟,有利于战后世界和平的实现

雅尔塔会议:加快了战胜法西斯的步伐,决定了战后世界事务的重大问题,但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波茨坦会议:对战胜日本和维护战后欧洲和世界和平产生积极作用

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同盟国的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优势; ②同盟国之间军事配合密切;

③各国人民为自由、民主而战,士气高昂,作战英勇。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二)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侵略行径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及时制止。 (三)落后就要挨打。应始终跟上世界先进发展潮流。

(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爱好和平的力量必须团结协作,及时制裁侵略,才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定。

法西斯的暴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屠杀平民和战俘;使用生化武器; 在活人身上进行细菌试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主要的影响?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取代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科技进步。


相关内容

  •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一.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进程: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 ...
  • 巴以冲突--河北大学历史类选修课论文
    巴基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战略问题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的以巴冲突开始而持续至今的.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起冲突进一步激化,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盛行,俄籍犹太医生平斯克尔<自我解放>提出并兴起了犹太建国思想, ...
  • 面向21世纪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编写原则和特点
    经过自1994年上半年开始,至1995年底的一年半时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相衔接的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终于形成了送审稿.等待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审批后,将于1996年在全 国颁布试行.并根据此大纲,从1997 ...
  • 20**年山东卷文综高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 ...
  • 山东高考6大科目解读
    山东高考说明出炉: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英语听力 20日,山东省招考院正式对外发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据了解,今年,山东高考将采用"3+X"的模式,取消了基本能力测 ...
  • 历史答题方法
    2016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完全版 以下资料是我收集并且删选的资料,请相信东西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并且希望各位和我一样的考生注意,所有的技巧方法都是给我们提分用的.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 ...
  • 高二历史选修4练习题
    高二历史选修四 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秦始皇横扫六国,完成统一的客观条件有( ) 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②广大人民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秦国实力最强 ④秦国人才济济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 ...
  • 高中历史教学案1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2009-10-21 编辑: 小柔 [ 我来纠错 ] [ 我来说两句(1) ] [字号:大 中 小]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 ...
  • 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
    作为语文教师,教好一篇篇课文是基本要求,但仅仅能教好那一篇篇课文,却又远远不够.我们应该从教语文课文转变到教语文课程上来.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者.教材编写者和市级教研员,笔者近来对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作了一些田野实践.草根探索,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