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法教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 范文中心

农村普法教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03/02

农村普法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

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多年的普法实践证明,普法教育对于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制意识,增强全社会依法办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七月份我深入卢龙县双望镇三分村,就本村普法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村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通过这次调查,村民的法律素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懂法

型的,二是法盲型,三是半懂法型。

(一)懂法型的。在走访调查的100名村民来中,有15%的干部

村民属于该类型,他们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善于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与邻里发生冲突时,他们不主张用拳头而是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借钱要别人写借条,懂法型的村民,他们的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观看中央12和中央2频道等获得的,这部人中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占100%,能进行自我学习。

(二)法盲型的。这类村民对法律知识一点都不懂,在调查的

100人中约占27%,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几乎小学都没毕业,他们只认为自己做的对,什么事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懂什么是法,什么是违法,如在调查中我发现有一个村民因抢劫罪判过刑,据说当他因抢劫他人财物被抓时,问他为什么抢劫时,他却说是为了好玩。听起来简直是可笑。能约束他们的也只有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和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有的风俗习惯本身就是违法的。遇到合法权益被侵害时,他们往往是通过自家的亲友去协商,不成则采取对应的报复措施,

有的甚至不通过协商就使用违法的方式处理纠纷,他们不相信法官和

法律能为他们做什么。

(三)半懂法型。在调查的100人的村民中,这类村民占的比重

最大,约占50%。他们对法律知识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对法律条文

的规定往往断章取义,法律的威严在他们心中有一定的约束力,他们

一般不会轻易去违法,但他们也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如有一家村民有一天抓住了一位进屋盗窃的小偷,就把他给五

花大绑了起来,狠狠的打了一顿,然后又叫人给送到了派出所去,一

路上还大声辱骂并且给他挂上写着小偷的牌子。又如一家为了防止自

家的西瓜被偷就在地上拉伤了电网,并告知村民“危险”。这类村民

获取的法律知识往往是通过他人言传身教,处事方式一般是参考村里

的干部,遇到纠纷一般也先要去找村干部问问应当如何处理。

二、 制约村民法律意识的因素

虽然村民通过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对党和政府的农业、农

村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对党和政府的农业和农村政策给予

支持拥护,思想觉悟有所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时下大多数

村民对法律的学习热情不高,依法办事的意识不强,按传统、按习惯

处理权益纠纷比比皆是。

(一)村民对权利义务理解片面。在调查的村民中绝大多数村民

对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赋予的权利熟记于心,对自己应尽的义务则知

之甚少,有的村民知道自己应当履行义务,他们也不履行。如不主动

纳税、不赡养老人、不送子女上学、故意干涉婚姻自由、滥砍滥伐国

家集体林木。

(二)文化教育滞后。在调查的村民中近95%的村民从学校回家

后就没有再学习过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知之甚少,

对外界的巨大变化毫不知情,也不关心社会的发展进步,只限于现知

的技术水平和传统操作,思想守旧,做事墨守成规,对新生事物往往

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等待别人成功后才去学习思虑、才去接受。

三、 开展农村普法教育的对策

(一)深刻认识普法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意义 普法教育是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继续在农村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必须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治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首先,大力宣传普法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普法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积极开展针对农村、农民的法制宣传。大力开展以农业生产、农村市场经济为重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健全;大力开展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内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动员和激励社会各方面依法积极支持、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人人关注新农村建设、人人支持新农村建设、人人参与新农村建设、依法进行新农村建设良好局面的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然后,探索新思路,开创农村普法教育的新局面。

一是更新农村普法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普法教育,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普法育工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宣传形式上紧紧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思维习惯,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农民法制观念;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手段,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二是整合普法教育资源,注意发挥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农村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站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下村”活动;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普法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网络普法向农村延伸,也可利用普法宣传教育网站、远程教育、法律服务热线等手段开展普法教育,形成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普法教育网络体系,把多姿多彩的法治文化和法律服务送给农民,送到农村千家万户。

“五五”普法教育去年已规划出台,这将对农村普法教育提出更新的要求,普法教育应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认清普法教育工作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摆正普法教育工作的位臵,克服僵化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的新路子。这就需要普法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本职工作,用新理论、新观念武装头脑,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普法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商振合

2011年10月


相关内容

  •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摘要]民生是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山东大学"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调查小组对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亲情维系存在障碍.学习缺乏指导和监督.家庭抚 ...
  • 社会调查,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2年1月13日--2012年1月17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XX市XXX镇XXX村 调查对象:XXX村村民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查阅资料.观察 调查内容:通过对XXX镇XXX村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切实感受我们 ...
  • 研究报告范例
    <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现状分析 与指导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执 笔 人 课 题 类 别 所 在 单 位 保定市清苑县魏村镇魏村东街幼儿园 联 系 电 话 [1**********] <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创设环境现状分 ...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 关于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调查报告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 ...
  •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社会体制的滞后,使成千上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接受教育,农 ...
  •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前言 一.调查的背景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现在的农村,基本已经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正在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而农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开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予 ...
  • 劳动力现状及分析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课题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日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富顺 643200) 摘 要:富顺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劳务输出多的农业大县. ...
  •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调研报告
    为真实了解我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科学指导,我们组成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在专题调研中,重点解剖了思茅区.景东县.宁洱县.澜沧县的部分乡(镇).村(社区),与7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 ...
  • 天津市四所高中体育课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我国中小学很大一部分分布在县城及乡镇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尤为重要,而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开展又对学校体育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乃至我国竞技体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村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