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作品 - 范文中心

林语堂作品

11/19

作品年表:

1928:翦拂集 上海北新书局

1930: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and Wartime Essays(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读本(三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英文文学读本(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文法(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1:Reading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现代新闻散文选)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3:语言学论丛 上海开明书店

1934:大荒集 上海生活书店

1934:我的话上册(行素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5:开明英文讲义(三册)林语堂、林幽合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1930-1932(英文小品甲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Second Series: 1933-1935(英文小品乙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子见子南及英文小品文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193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1936:我的话下册(披荆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6: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China(中国新闻舆论史) 上海别发洋行

1936: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 Reynal & Hitchcoca, Inc., (A John Day Book)

1938: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1939: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With Love & Irony(讽颂集)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1:语堂文存(第一册) 上海林氏出版社初版

1942: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国印度之智慧) Random House 1943:Between Tears & Laughter(啼笑皆非)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4:The Vigil of Nation(枕戈待旦)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7: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苏东坡传)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Chinatown Family(唐人街)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The Wisdom of Laotse(老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1950:on the Wisdom of America(美国的智慧)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1: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寡妇,尼姑与歌妓: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2: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3:The Vermilion Gate(朱门)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5:Looking Beyond(远景) Prentice Hall

1957:Lady Wu(武则天传)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8:The Secret Name(匿名)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1959:The Chinese Way of Life(中国的生活)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9: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信仰之旅)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0: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帝国京华:中国在七个世纪里的景观) Crown Publishers

1961:The Red Peony(红牡丹)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2:The Pleasure of a Nonconformist(不羁)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3:Juniper Loa(赖柏英)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4:The Flight of Innocents(逃向自由城) G. P. Putnam\'s Sons 1965:无所不谈一集 台北文星

1966:平心论高鹗 台北文星

1967:无所不谈二集 台北文星

1973: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当代汉英辞典) 香港中文大学

1974:无所不谈合集 台北文星

1976:红楼梦人名索引 台北华冈

1978:《语堂文集》 开明

1986:《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 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1986:《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 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8:《中国人》(杂文集) 浙江人民

1988:《赖柏英》(长篇小说) 湖南文艺

1988:《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湖南文艺

2002:《圣哲的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内容

  • 曾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作家
    曾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中国作家 诺贝尔奖诞生一百多年来,虽然中国作家们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多次亲密接触,但至今还没有一位作家以中国人的身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曾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中国文学家 鲁迅: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 ...
  • "一代怪杰辜鸿铭"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代怪杰辜鸿铭 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各种新思想如潮涌动,各色新派人物也纷纷登场,整个校园充满活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常常会出现这样一副不和谐的图景:一位老者头戴瓜皮小帽,身穿枣红长袍天蓝青褂,斑斑油腻浸染其上,脑后拖着一根又细又长的辫 ...
  • 人生的盛宴阅读答案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书的艺术林语堂 宋代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 ...
  • 论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的生命意识
    摘 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此书中,他对生命中许多看似矛盾的对子诸如短暂与永恒.荒诞与庄严.虚幻与真实.悲与喜等有着通透的认识,从而进一步领略到生命的诗意,并在寻求与超越"自我"中领悟生命的 ...
  • [中国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性格·理想·精神 --林语堂对中国人的解读 摘 要 <中国人>又名<吾国与吾民>,<中国人>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文 ...
  • [回忆鲁迅先生].
    执教:张沧梅 教学目标: 1. 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 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由<纪念刘和珍君&g ...
  • 云也退 : 迎春花开在坟地时的初恋回忆
    智量先生每年要在医院里住两三回,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心脏坏了,心还没坏." 这两年我见过他好几次,每次电话联系,总是很乐于听到那一声"喂--"老人是没什么东西可以伪饰的,表情.语气.语调.口头禅,样 ...
  • 中国著名作家[1]
    中国著名作家 1.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
  • 专题:走近鲁迅
    专题:走近鲁迅 鲁迅是谁 钱理群 这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就好像问"我是谁"一样.老师可能会告诉你,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有革命家,这都不错.不过,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看看鲁迅是怎么称呼自己的 ...
  •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时年39岁. 李叔同 1917年,美术家姜丹书的母亲患胃病去世,姜丹书请李叔同为其母书写墓志铭.李叔同答应了,但迟迟没有动笔.一直到1918年的8月185日晚,方才恭恭敬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