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口退税免抵退税的理解 - 范文中心

关于出口退税免抵退税的理解

04/11

“免、抵、退”税的计算

1.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FOB*(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相当于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部分转出。

从征管上考虑,之所以不用进项来核算此部分的进项转出,是因为难以准确核算归属于出口货物部分的进项税额。

从核算角度,使用FOB 为基础计算转出数额也更为简便易行。

从分录上看是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从财政上考虑,国家取得部分税收收入的方式

2. 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进项(全部的进项)-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

的税额)-上期留抵税额=A

当A>0时,不存在退税的问题,直接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即可。

因为当期的进项税额已全部抵扣。

从原理上说,出口货物免税,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也应当转出,但在出口退税业务处理中,仅仅转出了一部分,也就是“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当A

因为此时的进项税额全部抵减内销后仍有余额,这一部分作为应退税额。

3. 免抵退税额=FOB*退税率=B

当A

1)|A|

2)|A|>B,应退税额=B

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出口退税获得的利益包括两个部分:

① 从税务机关实际获得的退税,即应退税额。

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② 允许抵减的出口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

免抵退税额代表的就是应当抵扣的全部进项税额,如果全部抵顶完毕,则不存在退税 如果内销不足以抵顶,则剩下的不足抵顶的部分进行退税

也就是说,不论如何,企业能够获得的总的利益就是免抵退税额。

因此,从免退改为免抵退对企业来说是有益的,FOB 总是要大于购进金额,即在相同的退税率下:FOB*退税率>购进金额*退税率

“当期免抵退税额”,也就是按照免抵退政策计算的当期应抵顶的进项税额,也可以理解为按企业当期出口额乘以所适用的名义退税率计算的名义退税额。为什么要说是名义应退税额呢?因为后面还有一个实际退税额。实际退税额,这是与名义退税额即当期免抵退税额相对而言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假设不实行免抵退管理办法而是该缴的缴该退的退的话,这部分所谓的免抵退税额就是企业应该收到的退还税款,而在抵顶制下,要先以这部分应退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抵顶之后还有剩余的,才退还抵顶剩余部分的税款。 至于在实际计算的时候,还要再作一个比较,就是看企业当期名义期末未抵顶完的与名义退税额孰低,然后以较低者为限实际退还税款。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确认有无抵顶额以及抵顶额为多少的过程,以进一步确定应退税额。

计算公式: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

抵减额;

免抵退税中的免抵税额含义的分析

2012-1-30 15:52:11东奥论坛字体:大小

一个生产企业,有内销也有外销的时候,内销会存在“应纳税额”,外销会存在出口应退的税额,也就是说会同时存在: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应纳税额(内销的) ,向税务机关申报退税(出口的) 。为了减化税收征管,税法同意以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与国家应退的税款相抵消,这就是“免抵税额”的含义。

由于免抵税额的存在,直接减少了企业当期内销的“应纳税额”,而企业应纳税额是计算城建税的依据,所以这个“免抵税额”应该作为城建税计税依据,不能因为征管方式的改变(简化手续) 而减少城建税的计数基数。

免抵税额没有实际意义,在会计处理上只为平衡会计分录。

当期免抵税额,是当期应交的内销增值税,抵减了应退的出口退税。

举个例子,假如企业对内销和出口分开核算。

本期内销的销售额=500万元,为内销而购进的货物=400万元

为外销而购进的货物为450万元,外销的出口额为450万元。退税率为13% 假如企业是分别核算的,则内销应交的增值税=500*0.17-400*0.17=17(万元)

外销的应退税额=450*0.13=58.5(万元 )

则企业本月要交17万元税款的“钱”,同时收到58.5万元的退税款的“钱”。综合来看,企业的“钱”是增加了41.5万元

如果按照“免、抵、退”计算

出口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450×(17%-13%)=18(万元 )

本期的增值税进项税=400*0.17+450*0.17=144.5(万元)

本期应交的增值税a=500*0.17-(144.5-18)=-41.5(万元)

本期“免、抵、退”税额b=450×0.13=58.5 (万元)

本期应交的增值税a

则按照较小的数41.5万元退税。企业也是收到了41.5万元退税款的“钱”

同时本期免抵税额=本期“免、抵、退”税额b58.5-41.5=17(万元)

可见这免抵税额17万元正是第一种方法计算时的内销应交增值税。

但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是退税额,免抵税额对企业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这个数额在财务上的最大贡献是平衡账务,因为实行“免抵退”政策实际有三种情况:

A 、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交增值税,这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 ,这时帐务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免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B 、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这时免抵税额为0,帐务处理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或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C 、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帐务处理为:

借:应收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免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分析,可看出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相关内容

  • 出口退税问答-深圳市国税局
    第二十三期:贯彻出口退税政策,提高风险管控 主持人 :欢迎来到深圳市国税网站在线访谈室,今天我们很荣幸请来了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何进先生就出口退税政策宣传与管理方面的工作内容与各位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参加访谈节目的还有深圳市 ...
  • 免抵退税申报表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注意事项
    问:我公司是生产企业,8月份出口的,9月做增值税申报时我把之前的进项税额转出额(也是实际的应退税额)都填到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第15行"免抵退应退税额"本年累计数里,现单证齐全了想做出口退税申报,请问我的增值税申报填报对 ...
  • 税收政策解读
    从2014年1月1日起,一批新的税收政策开始实施.这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执行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本报邀请税收中介专家作出详细解读. 受访专家: 中汇税务师事务所王冬生 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杨红裴庆芝郑娟陈鹏 北京中翰联合税务师事务所郝 ...
  • 出口收汇额度的计算方法
    汇发[2010]61号 核查系统出口可收汇额的计算: (1) 一般贸易出口可收汇额等于2008年7月1日(含)之后企业一般贸易项下逐笔出口 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 (2)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可收汇额等于2008年7月1日(含)之后企业进料加工 ...
  • 营改增的问答
    答:增值税是对销售或者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货物以及提供应税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具有以下特点: (一)增值税仅对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提供应税服务各个环节中新增的价值额征收.在本环节征 ...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填写要点(20XX年1月1日)
    一.纳税申报资料的主要内容 (一).文件依据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2号)和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3年第6号的规定,自 2013年9月1日起,全省所有增值税一 ...
  • 须挂账纳税人之外的其他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填写案例
    [案例]须挂账纳税人之外的其他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填写案例 某广告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实施日无期初留抵税额,主营广告设计和广告代理,2013年8月发生如下业务: 一.一般计税方法销售情况 业务一:2013年8月10日取得广告代理服务收 ...
  • 自营出口免抵退税申报流程
    自营出口免抵退税申报流程 默认分类 2008-12-17 11:02:41 阅读4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一节 自营出口免抵退税申报流程 自营出口企业必须办理完毕自营出口资格认证,报当地税务机关.核销外管局.海关等部门备案以后方可 ...
  • 免抵退申报的一般步骤
    一.生产企业申报系统的下载安装: (一) 下载地址:国税网站-全程服务中心-下载中心-生产退税申报V5_11_SETUP (二) 安装:下载退税申报系统后,点击后会自动解压安装,建议安装到D盘 二.生产企业免抵退申报的一般步骤 新办企业安装 ...
  • 生产企业免抵退申报流程
    (2007-08-17 17:11:44) 转载▼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绍兴财税 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申报流程: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 1.外经贸部门备案登记,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 2.自外经贸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