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四大颂歌 - 范文中心

路加福音四大颂歌

02/27

《路加福音》中的四大颂歌

《路加福音》是保罗的同工——医生路加,采用马可的材料、耶稣语录,加上路加自己独有的材料,于公元70年以后写成,此书最完整最全面地记载了耶稣生平,在四福音书中唯此书提及耶稣童年的故事。擅长于优美典雅的希腊文文风写作的路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基督教文学家,善于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和润饰等文学上的处理,又加上注重对耶稣事迹的细节刻画,使得情节演变衔接流畅,文风能与处境很好地吻合,妙趣横生,使读者身临其境,似有与耶稣仔肩附后紧紧相随之感。路加笔法娴熟,得心应手,表现在风格的多样性:有以散文叙事方式讲述耶稣降生,有以精美组诗表达向主颂赞的激情与深情,有以寓言故事的方式将浪子的故事、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有以人物速写的方式寥寥数笔生动呈现法利赛人与税吏在圣殿中强烈对比、鲜明迥异的祈祷。即使以今天的标准审视衡定,其艺术性到思想性都不失为优秀。

哈弥尔顿在《小说法程》里评论“浪子回头”篇说:“此篇虽作于千百年前,极合近代之短篇小说观念,仅500余言,所表现者,为人生重要之真理,其中人物表达皆甚明晰,阅者之所得,较长篇小说中之人或尤多”。

属灵的洞见,戏剧性的笔力,娓娓动人的情调,以及简洁洗炼的笔法,使《路加福音》在福音书中文学性最强,文学价值最高,是早

期最美的基督教文学,《耶稣传》作者黎南(Renan)称此书为“全世界最美的书”。

本文将重点分享这本“全世界最美的书”中的精美组诗--四大颂歌。这组激情澎湃的颂诗是被放在散文叙事中,韵散交融,韵味隽永,情文并茂,这种具文本上的“互文性”,很好地控制叙述节奏,形成结构张力,既紧凑洗炼又从容不迫,凸显“万绿丛中一点红”般的精致。这四大颂歌是尊主颂、撒迦利亚颂、荣耀颂、西面颂,汇聚了初期基督教诗歌的精华,充分展现圣经文学独特的艺术风姿与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其精湛的文学技巧背后的基督真理蕴涵与神圣智慧光泽,四大颂歌正是以这种极高的灵性价值与文学价值兼备而迥别于其他诗歌作品。

颂歌之一 尊主颂(路1:46—55)

路加福音1:46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 1:47 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 1:48 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 1:49 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 1:50 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 1:51 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 1:52 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 1:53 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1:54 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 1:55 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

这是一首直接与耶稣基督有关的圣诗,原是马利亚在亲戚以利莎伯的祝福之后受感而作的,拉丁文该诗首字为Magnificat,今仍沿用之为该诗的英文名称。这首颂歌是一首祈祷诗,是敬虔的灵修文学作品,是诗中精品。

耶稣的肉身母亲马利亚是出身犹太名门的,因她与祭司撒加利亚是亲戚,马利亚与约瑟都信仰敬虔,马利亚是富于灵感的母性诗人,从这首颂歌中就可看到。从内容可见,此诗由旧约“哈拿之歌”(参撒上2:l--10)演变而来,惟内中将憎恨和负面思想一扫而尽,更显出思想上的光明。由此可见,马利亚对希伯来旧约文学的钟爱且娴熟于心,以及她敬虔的心灵,诗般瑰丽的纯净。

在希伯来文学中平行体是一种基本的诗歌体裁,以“轻韵律,重逻辑”为主要特征,讲究诗行之间的内容对称、意趣和谐以及局部的相对完整。平行体有同义平行体,即诗的下句重复或同度类比上句的思想,加强上句的意兴;反义平行体,即诗的下句与上句相反形成对比的关系,使诗意更加鲜明突出;综合平行体,即第一句为前导,表达不完全,须有下句加以补充,才能完整,平行体有两句平行体,也有三句、五句、七句、八句等平行体。

此颂诗就较多地采用旧约希伯来文学平行体,当中46、47节组成同义平行体,51节为综合平行体,52节为反义平行体,行文多用平行体,激情洋溢,气势宏阔,这是圣经诗歌独有的艺术风姿,也是福音书文学的特色之一。

全诗辞采瑰丽,表达三层内容:(A)为上帝的“垂顾”而谦卑感恩:(B)为上帝的怜悯而满得安慰:(C)为上帝的信实而欣然高歌。

“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表达出马利亚的心思、情感和意志都以主救主为首位,即或牺牲自己,也情愿神的旨意成就在自己身上,以神为乐,以得着基督为乐,为从天而降的“大任”欢腾(“乐”原文有“欢腾”之意)。

“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他使“卑微”者升高,使顺服者“有福”。他要为他自己的圣名“成就了大事”。

“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敬畏神是智慧,是蒙神怜悯的“上策”。“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赶散狂傲者,不容狂傲者在他面前,“晋升”或“降级”在于他,他赐美物使你得饱足,他要叫“虚心”(心灵贫穷,心灵倒空,心灵饥饿)的人有福。而那些自以为富足一样都不缺的人,两手空空,赤身归回。

“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这是在高歌上帝的信实,信守上古圣约,向圣约之民兑现承诺。面对这样信实的上帝,我们岂能失信?

这首颂歌共十节,依次引用了《以赛亚书》六十一章十节、《撒母耳记上》一章十一节、《诗篇》一百二十六篇三节、《诗篇》一百零三篇十七节、《诗篇》八十九篇十节、《约伯记》五章十一节、《诗篇》一百零七篇九节、《诗篇》九十八篇三节。这足以说明马利亚对旧约圣经,对希伯来文学的娴熟,运用自如,出口成章。

按圣公会公祷书规定,在宣读旧约与新约之间唱颂此诗表征旧约的应许在新约应验。

颂歌之二 撒迦利亚颂(路1:68—79)

路加福音1:68 “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眷顾他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 1:69 在他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 1:70 (正如主藉着从创世以来,圣先知的口所说的话) 1:71 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 1:72 向我们列祖施怜悯,记念他的圣约。 1:73 就是他对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所起的誓, 1:74 叫我们既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 1:75 就可以终身在他面前,坦然无惧的用圣洁公义事奉他。 1:76 孩子啊,你要称为至高者的先知;因为你要行在主的前面,预备他的道路, 1:77 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到救恩; 1:78 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 1:79 要照亮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这是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再度说话后所唱的一首赞美诗,又称以色列颂。

此颂诗不断地采用平行体,72、73节构成同义平行体,68节、76节、77节均为综合平行体,76与77节是同义平行体与综合平行体合用,结构工整自然,韵律有致,气势贯通,意境高远(78、79节)。语言精炼而健劲,音调铿锵而清脆。

诗之内容将新旧约的真理连贯,可分两段:(A)说明以色列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因他曾藉诸先知所应许的,得了应验;(B)对主的先锋带有预言色彩的劝告,宣告救恩之根本、福音之真义,并说明光明的两层功用:照亮黑暗死荫里的人、把圣徒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颂歌上阕称颂上帝,因他在“大卫家中”兴起一位大能的救主,就是主基督,他是“拯救的角”,这是“从创世以来圣先知”所预言的,这是“他的圣约”对人的承诺之言。上帝一诺千金,履行了他的诺言。

颂歌下阕是对自己的“孩子”、“至高者的先知”施洗约翰作开路先锋的身份与使命所作的预言。要“行在主的前面,预备他的道路”,为和平之君的莅临在前面铺平道路,预备人心,心灵向主。只等那要登上人之心灵宝座的救主来到,施行拯救,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从“高天临到”,这“清晨的日光”为要驱散“黑暗”,这生命的光为要除掉“死荫”,行活人之路,走平安之路。

圣公会规定早祷宣读新约经训后唱颂此颂歌,也可由领祷人与会众以启应方式诵读。

颂歌之三 荣耀颂(路2:14)

路加福音2:14“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有古卷作“喜悦归与人”)。

荣耀颂是天使报告救主降生信息给旷野牧羊人之后的赞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神,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使之声”、“天外之音”。这是在第一个圣诞节献呈的第一场音乐崇拜,上达天庭,进入人心。

“至高之处”指神所在的地方,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他住在至高之处。上帝为着自己的荣耀创造人,人活着就是为荣耀造人的神,以神为乐。一切的荣耀从神而来,人不可作贼去偷上帝当得的荣耀,反倒应将一切的荣耀归给上帝。

所以主耶稣教导我们这样祷告,“因为„„荣耀全是你(指我们在天上的父)的。”以此作每日内省。怎样能“荣神”应是你我每日的功课。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不可将上帝的荣耀之光遮挡,要让明光照耀,效法基督,将神表明出来(参约1:18),使人能够认识神。在

至高之处的神确实在基督耶稣身上得荣耀再得荣耀,得到了最大的荣耀。

人将荣耀全归给至高者,至高者将他的平安赐予人,荣耀归神,平安归人,天地相连,天人和谐。上帝爱世人,将独生子赐给人,就是要对渴慕他显现的人说,“愿你们平安”,要让“他所喜悦的人”“讨他喜悦的人”都得这福音的好处,得享安息,离开罪中之乐,得享救恩之乐。这就是神的美意,神的美意本是如此。“他所喜悦的人”是一句希伯来成语,意即神美意的对象。平安归给这样的人,他是平安之王,平安之源。除他以外,别无拯救;除他以外,别无安息。“我的神,你是为了你自己而造了我,如果不能安息在你怀中,我的内心将无法安宁。”(奥古斯丁语)

这首颂歌表达神人谐和之境,令人神驰不已。后人将此赞歌扩充,成为一首庄严、隆重、雄壮的赞美诗--大三一颂,结构浑宏。

颂歌之四 西面颂(路2:29--32)

西面颂是犹太圣殿德高望重的老祭司西面,看见以色列的安慰者基督耶稣,心灵受感所作的诗歌,辞句宁静坦然,表现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坚决果断精神。

路加福音2:29--32“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这是三句综合平行体,第一句为前导,第二、三句加以补充,简劲雄健,圆润而清明,情感激越,抒情恳切真挚。

在西面这位信仰者看来,此生以看见基督、经历基督、得着基督为满足,为此上下求索,为此终日等候,有他此生别无他求,无他此生毫无意义。

这首颂歌的最大灵性价值不止于表达西面的信仰笃定、从容与虔诚而产生的意义,还在于上帝借西面之口对外邦人与以色列民发出基督耶稣作为救恩之主与世界之光的庄严宣告。基督是我们的“救恩”,是“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生命在他,复活在他。他“是照亮外邦人的光”,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以上这四大颂歌,被收录在亚历山大教区第四、五世纪所存最古老的手抄羊皮卷新约全书里(此手抄本(简称A字稿本),历史悠久,保存完好。


相关内容

  • 外国文学史考试题
    ?考试必备 第一章 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荷马史诗"两部作品的篇名是( ). A.<伊利昂纪>.<俄底浦斯王> B.<美狄亚>.<奥德修纪> C.<伊利昂 ...
  • 外国文学史+试题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荷马史诗"两部作品的篇名是( ). A.<伊利昂纪>.<俄底浦斯王> B.<美狄亚>.<奥德修纪> C.< ...
  • 关于跟党走的作文
    历史的清风,划过时空的隧道,扬起一片感叹的飞沙,见证永恒:浩瀚的长江,载着历史和诉说从时间中流过,笑看风云荣辱不惊.回首伟大祖国的历史足迹,我们发现始终闪烁着一面鲜明的旗帜,那是用青春.理想树立起来的旗帜,这面旗帜凝结着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为 ...
  • 林慈信主讲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 第10讲-问题解答2-1 教义的权柄-关键的教义-圣经无无论
    伯克富系统神学-导论 讲员:林慈信 第10讲 问题解答2-1 教义的权柄-关键的教义-圣经无误论 问:您一直讲到说,教义在信徒身上的权柄,是与它符合圣经的程度而决定的.(答:对!)但我们从历史来看,比如说天主教,它有一些很错误的教义,(答: ...
  • 马太福音24章隐藏的含义
    马太福音24章隐藏的含义 各位,我们应该将马太福音23,24,25章看作是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内容.若是理解不了23章就无法理解24章,若是不理解24章的背景那么25章十童女的比喻也无法理解,今天我要和大家讲解马太福音24章中隐含的意义 ...
  • 圣诞颂歌的读后感作文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金钱是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幸福的,要懂得知足.感恩.善解.和包容,有一些金钱就够了,不一定要非常的富有,也不能浪费呀!,关于圣诞颂歌的读后感如下,请大家欣赏. 圣诞颂歌的读后感作文 很少有人是像他一样,原本非常的小气,旦是后来 ...
  • 圣餐的意义
    圣餐的意义 林时新 哥林多前书11∶23-29 逾越节是记念上帝拯救以色列民出埃及.圣餐是记念主耶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救赎我们.主耶稣用圣餐来代替逾越节的筵席,因为逾越节属灵的意义都应验在主耶稣的身上.保罗说∶"我们逾越节的羔羊 ...
  • 一组献给祖国的颂歌(整理精校版)
    一组献给祖国的颂歌 作文辅导 0531 2142 一组献给祖国的颂歌(源自互联网) 祖国礼赞 ●绿萼 (一) 我用幸福的微笑,告诉亲爱的朋友,有诗只在祖国大地上吟诵,有歌只在祖国的爱抚中唱.我深爱着祖国. 祖国,让我选择最富于感情的词句,描 ...
  • 国庆节诗歌--[国庆颂歌]
    <国庆颂歌>原文 金秋十月,喜看菊金枫火. 阳春三叠,聆听乐柔鼓急. 寒冬腊月,笑捧梅红雪白. 柔肠百转,慢待乾朗坤明. 浩月嫦娥,惊羡联谊喜色. 赤地九洲,诚求股赤民欢. 国庆一日,笑夸强国盛世. 红尘六合,乐见旗红帜扬. 国 ...
  • 社区 "豪情庆七一·颂歌献给党" 文艺联欢会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七月的天空彩霞万里,七月的大地锦绣壮丽. (女)七月的阳光灿烂辉煌,七月的党旗鲜艳飘扬. (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