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鉴赏家]阅读 - 范文中心

汪曾祺小说[鉴赏家]阅读

03/07

汪曾祺小说《鉴赏家》阅读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批把。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人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椽。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

“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人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

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大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 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

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

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匍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

“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

“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17.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你认为有什么用意?(4分)

18.小说写了叶三是鉴赏家,写了四层,按照下面的示例,对另外三层进行简要概括。(3分)

示例:叶三看画

19.“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这句话写出了季陶民怎样的性格特点?这对叶三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5分)

20.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小说的结尾,你认为这个结尾合适吗?为什么?(100字以内)(6分)

17.答案示例:小说写果贩叶三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一种乐观的(或热情的、诚实的、有智慧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叶三有审美情趣(2分),为下文写他是个不谄媚、懂艺术的鉴赏家做出铺垫。(2分)

18.答案示例:叶三懂画叶三评画 叶三与画共存亡(一空1分)

19.这句话表现季陶民的清高(或雅、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2分)。这与他对叶三另眼相看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叶三既不像那些庸风雅士假名士那样假充内行(或不懂装

懂)、也不谀媚的特点(3分)

20.答案示例:这个结尾很好,是全文的升华。因为本小说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重友谊、重知已。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6分)。 答案示例:这个结尾不合适,是全文的败笔。因为叶三把画带进棺材,不过是文化痼疾之一:自私。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将《兰亭序》带进坟墓,这只是满足了他个人的占有欲望,却让作品永远不见天日。(6分)

答案示例三:这个结尾是神来之笔,将前文的赞赏化为了莫大的惋惜。因为叶三把画作带进了棺材,体现的是文化痼疾之一;封闭狭隘。在《胡同文化》中也曾有类似写法,文尾以“再见呀,胡同”体现对封闭的胡同文化的清醒认识。(6分)

(角度不拘,有无具体例子均可,言之成理即可)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三出去买果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卖果子的时间还用得多。因为走路多,他很少得病,熟人多,见多识广。

B.季匋民爱画荷花,有意将季匋民和李复堂所画的荷花进行对比,突出了二人画风的不同,也将褒贬寄予其中。

C.季匋民的“紫藤花开”“老鼠上灯台”“红花莲藕”三幅画着力于工笔写实,色彩绚烂,生动形象,具有诗化的意境。

D.日本人辻听涛很想花大价钱买叶三珍藏多年的画,却被叶三一口拒绝,这说明叶三比对方更了解季匋民画的价值行情。

E.这篇小说用朴素的语言讲述叶三和季匋民两人身份迥异却意趣相投的故事,寄寓了深厚的人文理想,引导读者感受生活中的美。

小说的题目是“鉴赏家”,开篇叙述叶三卖果子有什么作用?(6分)

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叶三的性格特点。(6分)

小说结尾写叶三的儿子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的安排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1.(25分)

(5分)选E给3分,选A给2分,选B给1分,选C、D不给分。

(6分)照应题目,突出叶三挑选果子的眼光独到,暗示主人公的另一种才能。为后文的描述作铺垫。叶三作为“鉴赏家”对季匋民的画独具的敏感和见识,恰恰是源于卖果子时逐渐获得和养成的对生活中美的鉴赏力。丰富人物形象。叶三虽是个地位卑微的果贩,却凭着对生活的朴素理解,用眼睛,更用心灵品味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分)

热爱生活,有朴素生活经验,勤劳能干。具有艺术欣赏眼光,能从细节中准确地判定、评价画家的画。人品高尚,不谄媚、不奉承、不卖弄。真心爱画,重情义,不为金钱所动。(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8分)(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观点一】合适。更好地突出人物关系:鉴赏家与画家是知音,叶三让画与自己生死相随,酬知己。深入刻画人物性格:叶三不为金钱所动,谨守信用,人格高尚,是真正的鉴赏家;深化主题,显出平淡朴素中的深长韵味。叶三深明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丰富。(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观点二】不合适。情节赘余。故事已经讲完,画蛇添足,显得多此一举。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产生负面作用。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叶三自私、顽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占有欲。不利于丰富主题。埋画虽在某种角度上体现民族大义,但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反映了国人思想意识的封闭狭隘,使主题显得单一。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一 ) 指导思想 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 ...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 比较?探究 阿长与 ...
  • 沈从文_汪曾祺创作风格比较_邰宇
    2003年5月 第19卷 第3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JiangsuInstituteofEducation(SocialScience)May,2003Vol,19 No.3 沈从文.汪曾祺创作风格比较 邰 宇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
    2.分析<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我"的形象 答:吕纬甫:作为曾今热爱于辛亥革命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新生活理想及人生追求.但随着革命的失败,社会陈腐,在看不到社会的出路和人生的价值而倍感无望, 因此颓唐消 ...
  • 初一孩子的课外书目推荐
    推荐给孩子们的阅读书籍 <唐诗三百首> <古文观止> 吴承恩<西游记> 罗贯中<三国演义> 吴敬梓<儒林外史> 刘鹗<老残游记> 鲁迅<朝花夕拾>.< ...
  • 最新征稿通知
    征稿启事 为了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提升其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使其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中学生学习报·语文周刊>(高中版)从本学期开始开设"阅读与写作" 专栏,现向广大读者朋友征稿,稿酬从优.具体要求如下 ...
  • 人教版八年级端午节的鸭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 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 ...
  •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_语文_课标解读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5课标解读 一.构成 语文必修5由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四个单元构成. 二.要求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下八个方面的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 ...
  •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年总目录
    现实中国 徐文涛:60岁,点燃激情(报告文学)----刘国强  1·32 一个人的滇池 保卫战(报告文学)-----叶多多  2·4 一个中国女孩和101个国家谈恋爱(报告文学)-----洛艺嘉  3·4 探秘火山口上的温州-----王伟举 ...
  •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