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之后话教育 - 范文中心

"减负"之后话教育

10/24

  摘 要: “减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令许多家长费解的议题。家长想让孩子更加刻苦地学习,甚至希望孩子一天到晚忙于学习以有利于更快地提高成绩。而教师则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更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现状,理性地分析了家长、学校、教师的困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 改革 减负 增效

  

  一日,我和在某中学当校长的朋友小聚,谈及目前的“减负”,他说了一个颇令人深思的事例。

  某学生家长在跟他谈话时说:“学校还是要抓中考、高考,升学率才是硬指标,学生学习成绩那么差,还讲什么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讲什么‘减负’,这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什么创新能力、健全人格、发明创造能力、动手技能,这些都是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都不如大学的文凭硬气。要想让学生成绩好,就得看得紧、多做题,不能给孩子们玩的时间。我看上私立学校就是好,那样能把学生看住……”

  诚如这位家长所言,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最“惯用”的手段,就是对学生集中进行灌、练、训、测,等等。在一些农村中学(包括县城里的私立学校),封闭式的管理正好为这些手段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为了提高升学率,更准确地说是为了提高升入重点中学的人数,学校常常不惜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把学生变为学习、考试的“机器”。

  那么,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及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的认识和一些学校的做法到底对否?我觉得应该说他们在认识上各有偏颇:

  其一,家长认为学校抓高考、中考,抓升学率是硬指标,是合理的。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是为祖国培养所需人才的地方,一所高中没有过高的升学率,岂不是误人子弟?那么多的莘莘学子苦读寒窗十余载,本想考一所名牌大学,既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又给自己谋得个美好的前程,这本无可厚非。家长的这种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否则,怎么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句古话流传至今呢?从古至今,“学而优则仕”一直是家长逼迫子女学习的主动力,更是学生苦读的内动力。古人云“十年寒窗苦、方为人上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真实的写照。但社会发展至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才的认识已经多元化了,除了对高学历的追求,还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比如:创造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健全的人格等。由于这些能力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甚至是中考、高考的时候还考不到的。这些方面,既没有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又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家长又怎么重视呢?最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剧增,加上用人单位对人才不再单纯看重学历,而是更注重能力的考核,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持这种看法的人会越来越少。

  其二,一些学校对升学率的追求,所采用的惯用手段是对学生进行灌、练、训、测等,甚至是采用封闭式管理的手段,把学生变为考试的“机器”。对于这种做法,我觉得应该辩证地看待。

  首先,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逼着学校出此下策。

  中国对教育的投入是严重不足的。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用有限的教育投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甚至是政绩,人为地办一些重点中学、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把最充足的资金、最好的教育资源投进去,配备最优秀的师资,甚至连学生也是优中择优地选进来的,如此一来,这些学校怎么会出现教育质量不好的现象呢?而那些非重点的学校,尤其是农村的偏远学校,资金、硬件、师资、生源处处处于弱势甚至是劣势,而上级主管部门却硬性规定升学指标,学校再把指标分解到班级、老师的头上,导致老师不得不把学生当作考试的机器。或许有人说,老师多做题,找寻好方法,就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了。请问农村学校的师资、生源和城里学校的师资生源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吗?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方法也需改进。

  回顾中国教育,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了,可时至今日,我也没看到多少素质教育的硕果。每年的各级教育工作计划都把素质教育说得震天响,可实际上很少能做得到。一边喊着给学生减负,一边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升学率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一边是喊着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一边是诸如“黄冈启东大试卷”等教辅资料纷纷飞到学生的桌面。应该说,中国学生是最勤奋的,中国的学生也是最累的,但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未必是最科学的。

  其三,中国的教育制度急需改革。

  首先,理性地看待义务教育阶段的升留级。

  按照相关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的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的确是中国教育的进步。可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贫穷地区,由于学校师资的不均衡,家庭教育的缺失(相当一部分家长外出务工,无法关注孩子的学习,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造成同一个班级内学生成绩的差距较大(还有一部分弱智的学生随班就读),给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如果硬性地不允许学生留级,将给下一年级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困难。为了保证所谓的升学率,对学生灌、练、训、测将在所难免。

  其次,更渴望教育的公平。

  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不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呢?不应该再把优秀的教师调往城市或所谓的重点学校,而是应该建立起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给农村学校配备更优秀的师资。应该像江苏省所搞的“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工程”、“农村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工程”那样,不断优化农村的教育资源,不分贵贱,配置一律平等,如能在师资配比上再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将更有利于改变上述事例中所述的现象。

  最后,对高中生应进行合理的分流。

  应进一步改革高考制度,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制度,让高中生尽快分流。对于确实智力超常,有成大才之希望的,进入重点中学进行培养。对于一般智力的学生,分流进入职业教育学校,学一技之长,尽快就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祖国的建设者,改变目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其四,努力改变人们对成才的认识,改变以往认为只有考大学才是成才的旧观念,淡化成绩,重视素质。教育主管部门站在新的高度改变对学校的评价唯“升学率“论,均衡教育资源;学校站在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的高度真正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加之全社会对成才观念认识的改变,才能真正解决事例中所提到的比较有共性的问题。


相关内容

  • 学校减负工作总结2
    麦田九年制学校 减负工作总结 一.成立学校减负督导小组 为使减负工作得到真正实施,切实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均衡学习发展的培养为目标,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特别成立了学校减负督导小组. 减负督导小组由校长单桂富牵头, ...
  • 减负万里行
    太仆寺旗第三小学 "减负万里行·第2季"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自 查 报 告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开展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 第2季"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
  • 太平小学减负工作制度
    太平小学减负增效提质工作制度 一.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 一.二年级一般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得超过1小时,要求教师认真研究作业的布置与设计,因材施教,分类区别对待,作业设计要求科学合理,不准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更 ...
  • 改革开放以来学业负担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作者:孟宪云罗生全 上海教育科研 2014年10期 一.历史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学业负担政策发展脉络 本研究中的政策文本主要参照何东昌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以及整理相关网站政策文本作为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包括改革 ...
  • 中国教育改变之我见
    中国教育改变之我见 作者:庄文军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04期 [摘要]教育的投入不够,使我们一个泱泱大国在世界众多国家中不可能真正崛起."科教兴国.教育立国"不应只是一句口号,我们的国家应采 ...
  • 减负承诺书
    解放街小学"减负提质十项规定"承诺书 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切实做好我校的"减负提质"工作,本人郑重承诺: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私自调课,上足课时. ...
  • 减负后的课外作业与
    减负后的课外作业与"STS"研究的深化 丘北县民族中学 赵启鸿 [摘要] 随着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选择自杀的个案日益见于报端, 减负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现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和转变观念是正确的,也是具有 战略意义的.本文着重 ...
  • 20**年学校减负工作计划
    学校减负工作计划 本学期,根据市教育局的工作意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计划开展"绿色减负"行动,切实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一.营造"绿色校园生活". 1.学期初,根据减负的 ...
  • 半夜里的悄悄话
    半夜里的悄悄话 南城二中盱笛文学社 初二8  崔倩 夜,已经深了,刚入睡的我,很快进入了梦乡.在半夜,我听到这么几句悄悄话: "嘿,书包老弟,你怎么那么胖啊!"这时,课桌正在跟书包讲话. "桌子老哥,我真的很胖 ...
  • 综合素质(小学)写作题
    写作题(一)请以"师德"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范文]师道在勤有这样一组塑像:描述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师者手持书卷,神情庄肃,目光深而平和:弟子则有列布四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