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 范文中心

浅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10/07

  【摘 要】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分前后期。前期创作显得蓬勃遒劲,振奋昂扬,笔锋犀利,语言铿锵,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后期是他艺术上的成熟期,他以娴熟的艺术手法,以精工典雅的辞章,悉心的画面布局,创造了浑融完整的诗歌意境,尤其是他关于山水田园的的描写,显得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意新境美,秀美恬淡,在有限的空间中争取更大的艺术空间,在寥寥数语中表达了不尽的意蕴,表现了较高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诗中有画”这方面谈一谈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王维;诗中有画;写景;艺术特色

  王维能诗会画,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前人所有论及,?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说:“诗歌就象图画”。王维生在盛唐时代,受当时灿烂文化的熏陶,有极高的美术和音乐修养。因此,当他创作诗歌时,就势必比一般人更能精确细致地感受到、把握住自然界美妙的景色,更会用辞设色将之表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了王维的“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的特殊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果,是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认识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雨后秋景,清新宜人,给人一种很美的享受。这些画面之所以清新、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得力于他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给人带来美感,首先就是它的形象生动。王维写景诗中数量较多并且最富有特色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他描写的无论是什么景色,都写得形象鲜明突出,气韵生动,不但将生活中常见的景物描写出不平凡的的外貌,而且每一景物仿佛具有灵魂和情感。那么王维的诗如何使画面的形象更生动的呢?

  一、写景细致,充满生气

  我国绘画名作《清明上河图》流传至今,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它之所以出名,首先就在于它的细致,作品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可见名画中的细致描绘是如此重要。王维用画家的心智和慧眼在诗中描写了许多细致生动地画面,达到了状物传神的效果。

  1.精心刻画

  王维的许多作品对描写的景物进行精心细致的刻画,以达到传神生动的效果。如《纳凉》:“乔木万余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作者首先描写远处大片的乔木,清澈的河水从乔木林中间缓缓流过。其次描写微微的凉风从乔木林对面的的大河河口吹过。在微风的作用下河中细小的水纹层层流动,慢慢流向远方,最后潜藏在水下的白沙中去了。河中白色的鲟鱼在粼粼微波的河水中仿佛在虚空中游动。在如此如画的景色中主人公仰面躺在盘石上,任凭翻滚的浪涛冲洗着自己的身躯,享受着纳凉的舒服感觉。主人公前面有个老头正在钓鱼,自由自在的鱼儿在连叶间嬉戏游玩,又有几条鱼儿愿意贪恋那诱饵呢?整幅画面从远景到近景,从景物到人物描写的细致生动,感觉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将景物整体外貌,细致变化描写得活灵活现,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优美舒适的风景,感受闲适的美好感觉,由此可见王维作诗之精细、用心。

  2.变换位置

  王维描写景物细致,他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景物进行刻画,展现这一景物在不同位置的样貌。从而给人一种立体空间感觉。如《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首联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一个终南山海拔高,延绵遥远的整体印象。“太乙”为终南山主峰,其高何许,诗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或是大概数据,一个“近”字,还有“天都”,将终南山的“高峻”勾勒出来了。“到海隅”有又令读者感到终南山延绵之广,视野之开阔,意境之宏大。颔联王维通过“白云”作衬,虚实结合;“青霭入看无”一句带读者进入神秘的终南山的氤氲之中。其观景视角又远及近,先白描出终南山的远景,尔后随着游踪的变化,景色也迥异。原先白云缭绕的山峰,此时却没有一点雾霭的踪迹。神秘之境在诗人的“引带”下“真相大白”,畅快之意油然而“升”。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此刻诗人着眼于终南山的各个子峰,“变”字道出了终南山的山峦起伏之大,子峰之多。接着王维巧妙的对“众壑”的阴晴对比,间接地把终南山的群峰相隔的距离点出,“殊”更意味深长的道出了“同山不同天”的奇异。王维从山的高处、低处、远处和近处不同角度描写终南山,句句紧扣,层层深入,展现终南山的样貌,将终南山描写的传神生动。

  3.运用动词

  王维描写景物时常常运用许多动词,不仅贴切自然而且仿佛给景物吹了灵气,将景物表现的活灵活现。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傍晚的村庄笼罩在柔和的太阳余辉中,安详静谧。夜色降临,归家的牛羊却一点也不着急,慢慢地,慢慢地,仿佛走在没有尽头的小路上。作者运用动词“归”,展现了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一群牛羊正欢快地走向回家的路途。柴门外,一位慈祥的乡村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念”字表现了老人对孩子的惦记,贴切地表达了老人的内心世界;“倚”字表现老人年事已高,需要拄着手杖,这两个动词将老人的内心世界和主要的外貌特征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秀”字将谷物吐穗开花形象自然的表现了出来,由此可见诗人用字水平之高。“眠”字生动地表现了蚕蜕皮之前的状态。全诗作者运用了“照”、“归”、“念”、“侯”、“雊”、“秀”、“眠”、“稀”、“至”、“语”动词,字字真切,词词生动,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充满了对田家生活的赞赏和爱恋。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文学2班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 一.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二.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简述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共同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 ...
  • 语文:1.王维诗四首 同步测试之达标训练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王维诗四首 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 我达标 1. 王维,字摩诘.唐代河东人,工书画.曾任尚书右丞,世称__________.笃于奉佛,亦称__________.他的作品,常常与孟浩然相提并论,史称为__________.王维是盛唐____ ...
  • [王维诗四首]学案教师版
    <王维诗四首>学案 山水田园诗基本知识介绍: 一.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 ...
  • 试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试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1)王维.孟浩然都以写自然山水而齐名.孟浩然生卒年均早于王维,但成名却在王维之后. (2)王.孟年轻时,均有建功立业以扬名不朽的思想,中年以后,均以山水田园诗名世.王维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他的诗境是& ...
  •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诗歌鉴赏二 [考纲点击]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高层次是赏析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一切文学作品的艺术体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冠冕的诗歌更是如此. ...
  • 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篇一:徐元杰湖上阅读答案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注释] 湖:即西湖.红树:开满了红花的树.乱莺啼:形容很多黄莺在鸣叫.平湖:指风平浪静的湖面.白鹭:一种水鸟.前两句说,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 ...
  • 初唐边塞田园山水诗教案
    高二语文 唐朝诗歌派别 使用时间2011年12月 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唐朝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及风格思想 2 把握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内容 第一章 唐代边塞诗派 所谓边塞诗,指的是那些以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为表现对象的诗. 边塞诗主要 ...
  • 浅谈如何欣赏古诗
    浅谈如何欣赏唐诗 赵波 摘要:在中国封建时期,唐代是国势强盛和经济繁荣的巅峰时代.其时,诗歌 创作更是前无古人,后难为继.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唐诗则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颗耀眼的明星.这是一个令人自豪.值得引吭高歌的时代! 明 ...
  •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书吴道子画后>诗中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亦应该于一定的教学原则 规范之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 ...
  • 高考诗歌鉴赏之古诗的人物形象
    (2006-09-11 11:31:14) 转载▼ 分类: 教师手记 1)鉴赏诗歌中的他人形象.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