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中的潜对话 - 范文中心

"废墟"中的潜对话

08/25

  【摘要】诞生于战后“废墟”时代的电影《小城之春》被认为是电影叙事心理及诗化表达的典型。整部电影仅运用了四个场景、五个人物,就生动展示了战争年代男女青年矛盾而冲突的感情故事。复杂的情感纠葛、细腻的情节设置以及音响、旁白、光影和道具等的运用别具匠心,被赋予了极强的隐喻性。本文将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男女主角语言中的潜对话,验证特定语境下潜对话带来的电影语言张力以及延展性的意义。   【关键词】恋人 对话 潜对话 隐喻      抗战胜利后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是左翼电影时期开辟的现实主义电影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时期。电影《小城之春》正是诞生于这样一个“废墟”的时代,该影片被认为是“电影叙事心理及诗化表达的典型”①,讲述了战后江南小城中的一段欲罢不能的凄美爱情故事。   影片通过女主角周玉纹的内心旁白、人物对话以及场景设置展开叙述,运用四处场景塑造了五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旧情人周玉纹与章志忱独处交谈的场景共十处,不同程度的强化了男女主角的情感发展与变化,其中的内在语言结构所产生的吸引力充分体现了导演和编剧的语言技巧与艺术。隐喻式的叙事特点,体现了潜对话审美功能的价值,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旧时恋人间渴望爱情却又挣扎于内心情欲和道德伦理的抉择之中。本文将对电影文本中部分对话进行解构,挖掘其潜对话,分析电影文本在特定电影语境下是如何体现其隐喻性的。   一、对话与潜对话   电影隐喻性不仅依靠蒙太奇的表意、画面的景深来表达其功能,电影文本也发挥着重要的隐喻作用。罗兰・巴特在讨论《少年维特的烦恼》时指出,情话的感悟和灼见从根本意义上说是片断的、不连贯的。影片在音响、旁白、光影以及道具的隐喻情境烘托下,周玉纹与章志忱的这种“情话”则很明显的体现了这种隐喻性:   (一)潜对话的双层含义   潜对话相对于公开对话而言,在同一情境中,内心期待与外在言行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这是潜对话双层含义的体现,潜对话的双层含义往往贯穿渗透在对话的各种要素之中。   对话双重性。战后久别相逢,旧日恋人单独相见的晚上,镜头呈现了周玉纹见章志忱时步伐缓慢并带有停顿的脚步特点,暗示了她内心的迟疑,产生了以下试探性的对话:   章志忱(以下简称:忱):我们有十年没见了吧?   周玉纹(以下简称:纹):老黄倒给你预备好洋蜡了……   纹:我不知道来的客人是你,你床上还短点东西。   忱:不短什么了。   纹:短一床被单,一条毯子,天还冷呢!   忱:我不怕冷。   纹:我去拿。   忱:不用了,不用了啊   纹:我给拿去,我就来,我就来。   忱:你别为我忙了。   纹:不我就来。   再次来到屋内:   忱:你开灯干什么?   纹:一会就灭了。   忱:你请坐会儿吧(停顿)这盆兰花很香的。   纹:是吗?   忱:请坐。   “我们有十年没见了吧?”对应了“老黄给你预备好洋蜡了。” “你开灯干什么?”则对应了“一会就灭了。”这样看似平行,所答非所问的对话潜藏着有作为的知识青年男女心照不宣的直觉与心理暗示。经过一番试探性对话后,女主角得到了答案,主动地送来被单和毯子,并再三重复:“我给拿去。”、“我就来,我就来。”“不,我就来”,这样的潜台词表达了双方情感追逐的欲望,摄像机镜头速度也随之加快进行呼应。   叹词。周玉纹和章志忱的对话中频繁出现“噢”“啊”“嗯”等叹词。如:志忱来到戴家的第一天:   忱:可是你千万别告诉他   纹:噢!(停顿)你明儿再给他好好看一看   忱:嗯   纹:明儿见   忱:噢 (简短片刻,志忱欲言又止)   纹:啊   志忱约玉纹去城头见面时:   忱:早啊   纹:早啊   (嗯 嗯 嗯 嗯…)   纹:吃个早饭,撒个谎,到城头上去找我   忱:干嘛?   (嗯..)   纹:干嘛?   忱:你去买菜去?   纹:嗯   男女主角在很多过程中没话找话,频繁的出现 “嗯” “噢”“啊”这些叹词,这些叹词是有潜在意义的。玉纹说:“明儿见”,志忱说:“噢”,但说完玉纹并没有离开,志忱也没无相送之意。志忱欲言又止,玉纹敏感地说:“啊?”,希望再次引起关注。心事越是压抑在心,双方的对话越是不着边际,对话的双重性越是明显。   恋人追问。礼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周玉纹向章志忱替妹妹提亲,周玉纹口头不答应,但是内心依然想以此来证明章志忱对她的心意,两人在城头的对话:   纹:照你的意思,十六岁的姑娘,是可以提亲了,你说你愿意吗?   忱:…我真后悔,当初我为什么不知道找个媒人   纹:你为什么不,你为什么不知道,当初你又不愿意当初…   忱:愿意,当初我愿意。   纹:那你为什么不呢?   在对话中,尽管周玉纹一再追问为什么当初章志忱不带她走?表面上是对感情稳固性的质疑,事实上她仍相信章志忱是爱她的。   情感掩盖。周玉纹和章志忱的爱情挣扎于两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观念的约束中。如:章志忱和戴秀从城头游玩归来:   忱:答应我,以后别在瞒着礼言见我了,行不行啊?   纹:我有事,我有话要问你。   忱:什么事啊?   纹:今儿个你们俩上哪儿玩来着?   忱:在城头上。   纹:好玩吗?   忱:不是你带我去玩过的吗?   纹:看样子,你跟妹妹已经很熟了。   忱:她是我看着她长大的。   纹:她今年十六岁了。   忱:还是个孩子呢!   纹:是个孩子你就带着她满处跑,你们俩还瞒着人。   忱: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不懂了。   纹:他是礼言的妹妹,我是她嫂子,我得管…   周玉纹看到章志忱带着戴秀出去游玩,充满醋意,但却没有直接表露。周玉纹不断地玩弄丝巾,并用丝巾半遮面,表达恋人举棋不定。她在斟酌她究竟应掩盖几分自己的痴情,要暴露多少自己的情欲和痛苦。总而言之,是自己嫉妒的感情。②恋人间对情感的掩盖从本意上讲并非真意的掩盖,而是想让对方知道隐瞒的爱意,这正是恋人传达给对方的信息。   戴秀生日后,两人最终用13个字及丰富的肢体语言结束了对于感情的无可奈何,内心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周玉纹:“让我进去!”,章志忱:“回去!别进去!”,章志忱将周玉纹锁在屋内,周玉纹情绪失控砸碎玻璃。直到章志忱给她进行伤口包扎后,周玉纹道了一声:“谢谢你!”,两人整部剧的独处对话结束。周玉纹砸玻璃的举动,对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传统女性来讲,表达了其期望却又无法对真爱的追求。   (二)道具与细节的象征意义   除了对话与潜对话外,影片还通过细节动作、道具、服饰及情感等因素来描述人物内心的挣扎,表达方式使情节简单,意义深刻。   兰花。章志忱到戴家的第一个晚上,老黄送去一盆兰花,他开始毫不在意,当老黄说起是少奶奶让送来的时,摄像机给了兰花一个特写镜头。恋人间礼物的符号意义是“纽带”,通过礼物的信息传递将联系双方,表达了男女主人公独特的沟通方式,是“爱的隐喻”。   服饰。周玉纹和章志忱第一次在屋内谈话时,周玉纹取完床褥再次来到章志忱屋内时间仅隔几分钟,但是服饰很明显有了调整,这种调整显然是恋人对自身的修饰。服饰能够引起恋人间的种种感触,久违的恋人见面对双方而言都是激动不安的。   肢体语言。整部影片中,周玉纹和章志忱共有五次手的接触,如:四人在城头上行走,章志忱多次拉住周玉纹的手,周玉纹也不由得拉住,这种配合就是一种应答,用肢体向对方表达爱意,表达认同;章志忱屋内,两人手指无意触碰,迅速做出收回手并默契地凝视对方。对于恋人来讲,每一次的肢体接触都是一次探询,是恋人间对爱的信息确认。   这种潜对话是对话的超越和进一步深化,是人物情感真实状态的表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整部影片通过对话、道具和细节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看似清新淡雅,却意味深长。   二、潜对话与语境   《小城之春》文本中旧日恋人的潜对话与特定的历史语境有密切关系。如果把分析视角从文本与文本之间、镜头语言、构图等转移到文本与语境之间的分析中,潜对话的意义依然是存在的。它的存在有自身的审美价值:   首先,特定语境下潜对话强化了语言张力。这种强化是指特定语境下潜对话赋予了人物对话深层含义,增强了对人物心理的暗示。《小城之春》是电影叙事心理及诗化的表现,导演通过精湛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潜对话的运用,将表层对话聚焦于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中,并发挥对话、动作、道具、服饰方面的隐喻作用,暗示效果油然而生。   其次,特定语境下潜对话体现了延展性。在电影特定的语境中,潜对话的使用使文本、人物乃至文化背景变得丰富与多样,产生意味深长的延展效果,对剧情的发展和延伸产生了直接作用。用空间的变化确保时间的流动是电影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定语境下的潜对话和时间空间相整合为叙事的延展性服务,使电影叙事保持良好的流畅感,并若隐若现的展示人物“内心独白”和“心理活动”。   最后,特定语境下潜对话产生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对话直接反映事物,潜对话则需要想象这样的中介来完成对事物的间接描述。潜对话留给受众的空间是通过个人的想象和理解去诠释电影。潜对话的表述意义多重,电影自身的意义价值也随之增加。《小城之春》中导演和编剧巧妙地制造潜对话,如章志忱离开小城后,周玉纹和礼言再次走向城头,周玉纹引导礼言看着指向远方的手,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中国的经典电影,《小城之春》充满了现代特征和民族风格,细化的电影叙事方式为“废墟”时期注入了时代的活力,潜对话开始对电影意义进行有效诠释。潜对话是影片中男女主角独特的情感传递方式,揭示了在思想禁锢的历史情境下电影人物保守的感情折磨和心路历程。电影语言遣词造句巧妙地体现其现实的折射作用,潜对话所构成的深层意义也促进了受众欣赏自觉意识地形成,整部作品的隐喻性也因潜对话而更具有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①丁亚平:《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325   ②[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P33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内容

  • 废墟的召唤
    3.<废墟的召唤> 一.教学目标 1.描写.议论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 2.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二.教学重点 重点: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讲述为主 五.教学过程: Ⅱ.课前准备 ...
  • [借我一生]读后感
    <借我一生>读后感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是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 是他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 通过秋雨先生的回忆,我们得以对其在 ...
  •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已经掀开了它美丽的面纱.是苦?是乐?个中滋味惟有我们知晓!青春正值,我们明白初一正是我们人生大厦的基石.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 ...
  • 地震感人事迹
    篇一: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1.老师身体断成两截仍紧握两学生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 ...
  • 高考散文式议论文思路结构例谈
    1.标题点题,在题目中体现出文章立意,做到题目"明"即点题.有时几个事件或者几个人物的组合等,并不能很好的表现出中心思想,需要仔细安排. 2.开头点题,提出中心思想.能直接点题,领起下文并与下文相照应. 3.精于选材,每 ...
  • 汶川地震小英雄
    汶川地震小英雄 小英雄刘潮:地震发生时,略阳县高台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潮正准备上课.房屋剧烈震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纷纷向室外跑去.然而,已走到门口的刘潮突然发现一名有腿伤的同学还在座位上,他回过头背起这名同学就向外跑,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 ...
  • 似假如真的幻象
    1897年,当西洋的电光影戏开始在上海滩的茶楼进行放映的时候,那公主.裸女.马路.电车的西洋奇观,无疑带给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茶楼消费者一种现代性的震惊体验.当时的影评写道:"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 ...
  • 五年级上听写词语
    五年级上册词语听写 1<窃读记>:偷窃 招牌 炒菜 贪婪 惧怕 环境 知趣 光顾 隐藏 充足 理由 屋檐 皱眉 一碗 支撑 书柜 鼓励 倾盆大雨 饥肠辘辘 依依不舍(20个)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顺 绿林好汉 ...
  • 最喜欢的文章
    还生命以过程 ●余秋雨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 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 图书需要上塑. 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 重施 ...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 (人教版五年级上) 执教: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 周明玉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读得很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