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假如真的幻象 - 范文中心

似假如真的幻象

01/05

  1897年,当西洋的电光影戏开始在上海滩的茶楼进行放映的时候,那公主、裸女、马路、电车的西洋奇观,无疑带给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茶楼消费者一种现代性的震惊体验。当时的影评写道:“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像,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电影是什么?是机械齿轮的发条装置,还是打在银幕上的诡影重重?是本来的清净虚无,还是墙壁上的大千世界?这种震惊体现超越了当时观众的心理经验,所以1897年的中国影评以佛学《金刚经》的奥义来释证电影,“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如蜃楼海市,与过影何以异”,倒也触及了电影从诞生之后一直被人们所思考的理论问题。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事实,还是一种表象?影像中的虚构,存在一种可以称为客观的东西吗?关于电影的本质,这个奇幻的魔法究竟是什么?一种理解为有,一种理解为无。或者,可以说电影是客观的,也可以说电影是主观的。影像是事实,也是神话。   电影是现实还是神话?   电影因为能够再现真实使人惊骇,由于似动效果在银幕上产生了一种活的影像,所以造成了《火车进站》首映时候观众的恐惧(虽然影像是黑白的而且没有声音,不过后来爱因汉姆解释这是由于观众的格式塔心理的补偿,成为了一个完整现实)。所以克拉考尔说电影是“物质现实的还原”,所以巴赞提出“电影影像的本体论”,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乃是电影美学的基础,只有电影,能完整复活人们再现真实情节的“木乃伊神话”,有了电影,我们不必有金字塔和香料,就可以保持生命,崇拜神灵。而远古的仪式,也为现代的大众神话所取代。   摄影术在19世纪中期出现的时候,作家龚古尔说:“有时候我想,有朝一日所有现代国家都将崇拜美国式的神,这个神应该是像一个人类那样活着,很多有关他的事情会被大众报刊谈论:这个神的影像会被张贴在教堂里,不是像各位画家可能对他做出幻想的那种想象性的画像,不是浮动在绘有耶稣头像的衣服上,而是被摄影永远地固定下来。是的,我预见一个被拍摄下来的神,戴着眼镜。”许多年后,面对着好莱坞所造就的大众神话,这些预言不幸地都实现了,电影明星成为了现代人的神的替代品。我们对他们顶礼膜拜,尊奉他们带给我们的任何价值。   在技术上,电影在不断地发展,从有声音到同期录音,从静止到运动的长镜头,巴赞认为这是一种艺术手段的进化,所以法国影评人对于《公民凯恩》、《郎基先生的罪行》等电影中能表现一个真实空间的长镜头,以及巨大的景深推崇备至。战后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因为在废墟之中诞生,所有的环境场景完全还原战争,电影也在废墟中拍摄,罗西里尼《游击队》中全部实景,全部方言,全部的群众演员,涉及的也是饥饿、犯罪等战争问题。在巴赞看来,这是纪实美学的最高体现。直击现实,触及了电影的本质———如果说,电影存在一个本质的话。   最近学术界讨论得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是:“电影作为记忆与见证”,电影是真实的,直接拍摄到的就是那个历史学意义上当时的在场。所以《战舰波将金》是十月革命的证词,《偷自行车的人》是二战灾难的证词,《逍遥骑士》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嬉皮文化的证词,谢晋电影是那个错误而又灾难的年代的证词,因为有些电影的确揭示了那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可是电影能否值得作为时代的证词,实在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因为电影作为叙述的语言,是一场制造谎言的叙述者。这涉及了电影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元素:叙事。   叙事性是外在于电影性的因素,因为它涉及戏剧、小说或者日常的对话,叙事体系形成于电影之外,且早于电影之前。这些故事,这些叙事的体系运作于电影之中,但是严格地说起来,它们并不构成电影的特性。是叙述,使得电影成为了荷马史诗一样的现代神话。就像古代的神话一样,规定了我们所有的禁忌与利益。我们遵循而不能违犯的东西,一切都在经典好莱坞的电影之中,灰姑娘与王子的老套故事,西部牛仔勇敢的阳刚之气,从来都是英雄拯救世界的童话,充满了脉脉的温情和一股中产阶级价值观的酸腻之气。约翰韦恩说:“演了这么多年的西部牛仔,除了马和女人,什么都没换过。”这是好莱坞神话叙事的程式化,当然可以用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来固定出几个原型人物、叙述单元进行动作分解。   柏拉图的“洞穴预言”和电影极为相似,一群洞穴里的人看着自己的影子在狂欢,以为这墙壁上虚幻的东西就是事实和真理。自从柏拉图之后的许多哲学家,都想抛开影像的迷雾,怀疑一切眼见为实的东西,可是显然,现代社会重新掉入了对影像的迷恋和崇拜之中。费尔巴哈在其《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前言中谈到“我们的时代”时说,它“重影像而轻实在,重副本而轻原件,重表现而轻现实,重外表而轻本质”。在这个现代社会,影像强有力地定义了我们对于现实的需求。   电影是他人还是自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梦境。而梦境的感知和电影的感知极为相似,都是“受压抑的欲望的达成”,所以分析梦境的弗洛伊德理论同样适合电影。同是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学说讨论了关于“主体”如何确立的问题: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建立起一种心理模式,一个人从婴儿开始并没有能实践能思考的主体的意识,“我”的概念是通过观看和模仿他人建立起来的。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了“我”的位置。电影学者博得里强调“镜像中的婴儿”的状态和电影观众之间的状态有着双重的相似性:镜子与银幕的相似、婴儿的运动机能低下状态和电影设置导致的观众处境相似。这两个条件导致了个体“自我的想象性的形成”。他通过研究电影的播放与观众的观看机制,通过相似性找到了和拉康、弗洛伊德的契合之处:电影,是柏拉图的洞穴,也是拉康的母腹,也是弗洛伊德的梦境,我们进入了影像世界,也就接受了影像所给予我们的位置。认同“我”这个主体所认同的一切价值、一切意识形态。   而这种经验,不是某一个个体的,而是社会性的、群体性的,所以有必要再思考这个整体的意识所构成的结构。这种意识形态性的东西,可以统称之为语言结构,或者话语结构。罗兰巴尔特将之定义为“社会性的制度系统”。这种语言结构是语言的社会性部分,个别的人是不可能单独地创造或者改变它。它是一种集体性的契约,只要人们进行交流,就必须完全地受到支配。所以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制度,而这,也代表了一种秩序。我们所有的语言、文化,都是如此,都像电影一样,早有了一个位置在等着我们。当然,这些理论很难理解,可以去看电影《骇客帝国》,那一个一个的巨大的包裹着个体思想的子宫,是这些结构主义理论的通俗版本(而最有趣的是,电影开场,主人公读的书竟然是鲍德里亚的《拟仿物与拟像》)。   电影的叙述过程塑造了观众,帮助观众建立了存在的意义。电影的叙述,不仅仅反映了外在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它要促使事物发生。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新电影成了改良启蒙的工具,40年代的左翼电影成为了革命的号角,而当今的大片们,也把广告和主旋律,爱国主义和剑南春白酒混搭在一起,大家不妨认为这振兴了民族电影产业,其实是又卖钱又卖广告又卖意识形态。这些东西,能反映真实吗?我们对于电影的溢美之词,最高评价无外乎是:“反映了历史,正视了现实”。然而,现实本身真的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而且无关紧要的东西,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而不是现实。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确实消极悲观了些。不过实在很像坐井观天的寓言,看到的也只是井口,而不是天,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天的妄想,然而天是看不全的。所以,研究电影的表述,不是看它如何反映在外的现实,电影除了记录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机制,还要看它怎么样“促使事物发生”,这也是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功能。   在这个影像所造就的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必须获得一些思考和了解的工具,来反思这种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有必要了解我们自身因何而存在于这幻象之中。这是理论所存在的必要。   关于本书   电影理论在最近几十年改变很大,当电影的艺术手段、哲学本质的研究问题开始消耗殆尽的时候,开始了文化研究的转向。这个转向使得电影研究放下大师的经典文本,开始通过大众文化来思考性别、种族、阶级等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秉持传统文化价值的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对此有辛辣的嘲讽:“文学批评如今已被‘文化批评’所取代:这是一种由伪马克思主义、伪女性主义以及各种法国/海德格尔式的时髦东西所组成的奇观。西方经典已被各种诸如此类的十字军运动所代替,如后殖民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族裔研究,以及各种关于性倾向的奇谈怪论。如果我出生在1970年而不是1930年的话,我就不会以文学批评家和大学教师为职业,就算我有十二倍的天赋也不会作此选择……”(《西方正典》序言)。可见,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而言,扎实地阅读经典文本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法国理论批评界,兼具理论的精致深奥与批评家的精英主义趣味,这一点和美国文化研究的恶俗截然不同。有人说电影理论终结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可能是因为70年代构成了经典电影的终结与消亡,之后再没有什么电影运动或者电影流派能企及伯格曼、费里尼这样的高度。所以法语理论界仍然钟情于那些逝去很远的电影文本,不会为翻云覆雨的新潮所动。在之前出版的雅克奥蒙的著作《电影导演论电影》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大师研究和作者电影的趣味,而这本《现代电影美学》,思考的是艰深晦涩的理论,从卡努杜到爱普斯坦、路易德吕克,从爱森斯坦到巴赞、克拉考尔一直到雅克拉康,这些重要的理论构建了整个学术界对于电影的思考,虽然艰涩,却是任何一个试图研究和了解电影的人很难躲避的。书的题目标明了“美学”,可是此书中的美学是很宽泛的,不只定位于艺术和审美。这本书先是从技术的发展讲起,声音和画面的诞生带来了对于电影本质什么样的思考,继而第二章探讨蒙太奇与长镜头,电影最重要的空间概念。然后讲述了电影的叙事学基础,为何观众需要故事,电影如何形成一个故事等等。接着第四章探讨电影与语言符号的关系,电影如何构成一个表意体系。最后一章探讨了电影的观看机制,电影与影片观众如何构成认同,这个认同在心理学意义上如何塑造观众,详细阐述了拉康的理论。概括得非常精到,是一部难得的理论读本。译者崔君衍是电影理论翻译界的前辈,他翻译的《电影是什么》滋养了无数学人。此书虽然更加艰涩,但是译文仍然准确凝练。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责任编辑刘昕亭)


相关内容

  • 香樟树[散文欣赏]
    香樟树 夏至 相遇在转角 遇见未知的不知可否的幸福 断桥的歌声里 白素贞觅到了心念的许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不离不弃 山盟海誓写不完心里的誓言 四季的风声交杂着 不被祝福的爱 注定不会有好的 ...
  • 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
    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 想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也只有在想你的时候才会显得那么孤独而美丽-- 初冬的夜心里有点潮,静静的听着自己的呼吸声,静静的想你-- 似乎已经好久不曾听你唤我一声"姑娘" ...
  •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论文关键词]拉康:欲望理论:隐喻:换喻:客体小a [论文摘要]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欲望理论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上,也体现在欲望的表达方式上.需要(need)和要求(demand) ...
  • 悦读|陈雪[迷宫中的恋人]
    微信ID:iwenxuebao 『 文学 点亮生活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疾病与爱情为主题,台湾女作家陈雪在<迷宫中的恋人>里用31万字的篇幅书写生死.爱情.命运和信仰,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小说延续了陈雪写作中一贯深入. ...
  •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句子理解
    <卖火柴的笑女孩>重点句子理解 ①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这是故事开头的第一句话,这句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大年夜.对一般人而言,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故事接下来却是一个小女孩的 ...
  • [大雨如注]:让大雨浇毁人生的面具
    内容摘要:毕飞宇的短篇新作<大雨如注>(<人民文学>2013年第一期)里,我们清晰地看到"面具人"是如何将正常人打败的.在经历了无数的面具化生活之后,脑膜炎患者姚子涵醒转而来,躺在病床上的她,竟全 ...
  • 艺术类摘抄[1]
    艺术类摘抄 <一个后现代主义的谋杀> 相似的时代渐趋终结.它没有留下什么,除了它的种种游戏.这些游戏的魅力源自相似物和幻觉之间的新的类似关系.肖似的怪物在各处隐约出现,但它们是被当作怪物来辨识的.它是一个逼真绘画的时代,一个喜剧 ...
  • 灵魂不死科学家从量子力学证实
    死亡对人意味着什么?一了百了?还是一个新的生命旅程的开始?虽然民间都认为灵魂(元神)不灭,人有轮回转世,但科学界因一直找不到证据而予以否认.最近,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兰萨教授依据量子力学证明灵魂不死的全新论述被全球媒体广泛报导,受到人们普遍关 ...
  • 常用成语中的佛教典故
    郑非凡  (2010-09-30) 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想入非非",大家都可意会,但是,"非非"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成语呢? 其实,"想入非非"这个成语出自<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