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李煜诗词的悲剧之美 - 范文中心

小议李煜诗词的悲剧之美

10/16

  摘要:李煜一生具有很大的戏剧性,利用充满悲剧意识的人生观,才华横溢的天赋为我们谱写了一首首千古绝唱。文章将结合李煜人生经历及其性格特点,对其作品中存在的悲剧之美进行分析,希望为其诗词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李煜;诗词;悲剧美;文学艺术;

  一、引言

  悲剧美是美学范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体现在音乐等艺术中,诗词方面也有其表现,一般来说,诗词中的悲剧美能够引起人们更深层次上的审美感受。李煜作为北宋著名词人,其诗词中包含着浓郁的悲剧美,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李煜诗词中悲剧美的来源及其悲剧意识

  (一)李煜诗词中悲剧美的来源

  李煜的诗词中之所以充斥着悲剧意识以及悲剧美,和其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其人生,可以说李煜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人物,如果李煜不为君王,其必然是一个才子,但是造化弄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在其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其人生轨迹。不过,正是李煜充满悲剧性的人生铸就了其充满悲剧美的作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是指思考的内容及时空,而化正是对于这些内容的表达,而对于李煜来说,其身上的悲剧性使其在“文”方面达到了常人所难以理解的深度,而其高超的文笔又构成了其“化”,这也就是指其用诗词作为载体表现出了其悲剧色彩。

  (二)李煜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是一种将一切都归为悲剧结局的思维方式,使用当前的范畴对其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将其划分到人生观的层次之中,它是李煜作品中悲剧美的所有来源,在这方面可以参照笔者的《浅析浮生六记的文学魅力及创造力》,其中沈复的思维方式就是积极地,和李煜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里不对李煜如何形成这种人生观进行详细分析,仅分析这种悲剧意识给其作品造成了何种的影响。李煜的悲剧意识表现在悲天悯人、优柔寡断以及至善的品格之上,具体来看可以总结为繁华落之后的苍凉、人群之中的寂寞。

  三、李煜前期及后期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之美

  李煜的诗词可以很清晰的分为前期作品以及后期作品,以其生活经历进行划分的话则可以分成亡国之前以及亡国之后。整体来看,前期作品多描绘奢侈淫靡生活,凸显出非常空虚的生活状态;后期作品则表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无论其前后作品,悲剧意识是一致的,只是前期较为隐秘,而后期则表现的林淋漓尽致。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李煜前期作品中隐性的悲剧美

  李煜前期作品中隐性的悲剧意识构成了其作品的悲剧美。具体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痛苦、敏感的灵魂。从表面上看,李煜婚姻美满,生活悠闲,整日沉迷于声乐之中,但是,对其作品进行细细的品味就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悲剧色彩,以其早期《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为例进行分析,其中包含着一种不安以及不舍的情绪,而另一篇早期作品《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则表现了快乐至极时所产生的悲伤怅惘,仿佛李煜当时就意识到了万事悲凉这一结局,这种悲剧性是来自于李煜惊人的理智,他对一切都怀疑,即使现实生活,他也有一种“魂迷春梦中”的感觉,对于他来说,只有将一切暂时忘记,才能够感受到一些模模糊糊的幸福。

  (二)李煜后期作品中淋漓极致的悲剧美

  李煜后期的作品中,其悲剧美表现的更为淋漓极致,体现了人生巨大的失落与缺憾所带来的内心深重的创伤,正是其作品中存在着这种充沛的感情,使其所有的经典作品都来自于这一时期。

  以李煜代表作《相见欢》来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其中的艺术手法和其哀愁凄凄的感情交融在一起,配合清秋、残月、小院的场景,可谓是千古绝唱,笔者认为此篇的艺术成就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可谓是不相上下。

  另外,亡国意识是李煜后期作品中悲剧意识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构成其作品中悲剧美的重要因素。对于李煜来说,亡国和其本身性格中的“善”“优”“淫”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优柔寡断为北宋南侵提供了条件,而其迷信佛教也导致其不理政事,置百姓于水火之中,加速了亡国之路。

  李煜这些性格特质使其成为了亡国之君,也正是这些性格特质使其在亡国之后选择利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等流传千古作品中所蕴含的愁思相对于前期作品更为充沛,也使得更能够使读者被感染,带给读者感动,是以后人称之为“南面王”。

  无论是从主观上看,还是从客观上看,李煜的悲剧意识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而其人生经历、感情经历也使得其作品更加丰满,有血有肉,或悲痛,或忧伤,或温柔,或缠绵皆成不朽之经典。

  四、结语

  李煜是“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惜薄命做君王”。其一生充满了悲情,他亡国的结局虽然让我们不禁感叹,但其留给我们的作品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美感,让我们不断的回味。是以笔者依然相信,一篇文章成功与否关键还是在于此文章中是否具备充沛的感情,是否能够感染读者。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内容

  • 中华诗词之美期末考试
    中华诗词之美期末考试 (88.00分) 选择题(60分) 1.关于配词的燕乐说法正确的是 (2.00分) A .融合胡乐 B .自隋唐开始流行 C .集合六朝清乐 .都对 2.关于<人间词话>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分) A ...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 比较?探究 阿长与 ...
  • 七年级八九年级必背诵的古诗词60篇
    1.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 ...
  • 多愁善感的李煜
    但我还并不知道他就是一代才子帝王,就是词帝.--题记 当我知道他就是一代才子帝王,并且是乱世中的才子帝王时,对他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不能不位他的一生扼腕悲叹了.( 书村网 www.mcqyy.com ) 你不应该生于乱世,你不应该生于帝王 ...
  • 鬼才诗中的悲剧心理与幽冷意境
    鬼才诗中的悲剧心理与幽冷意境 吴莹 (贵阳学院 08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 要:李贺是中唐一位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创作诗作以 奇谲瑰丽的诗篇展现着鬼才的人格魅力.然而这位天才诗人短暂的一生却充满了不幸,深刻 ...
  • 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标 题:<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作 者:童光现 通讯地址: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红岩中学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1**********] 416806 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红岩中学 童光现 ...
  • 对杜甫[登高]的误读与新解.docx
    古典诗词中,悲与秋有着天然的联系,每当看到秋日里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景象时,古代诗人们借以清秋的意象传达所感的人生的愁烦.生命的忧患,这就是"悲秋"作品.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在对前人悲秋意识的继承上,又显 ...
  • 速记 | 古诗中常用的8个意象
    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中国人说话讲究含蓄美,多用意象表达,古诗词更是这样,因此要读懂古文,就一定要先读懂这些意象的意思. 诗词君收集.整理了一些诗词常用意象,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 ...
  • 文学知识问答~
    文学知识问答 选择: 1.<笑傲江湖>中的乔峰,身世埋在雁门关下.雁门关在: A新疆 B宁夏 C山西 D陕西 3 2.我们常称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为"半老徐娘",这个"徐娘"原是指一位?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