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来不卑微阅读及答案 - 范文中心

爱,从来不卑微阅读及答案

02/04

爱,从来不卑微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选自《小品文选刊》,作者杨进,有改动)

1、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2分)

(1)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是

(2)为什么说老人的生命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的血脉”?

2、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了答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困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3分)

答:

3、文章前面部分多次写“我”对拾垃圾老头的“不屑”,后面却说“我”对老头的行为感到“惊讶”、“震撼”,并产生了“敬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答:

4、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地站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2分)

答:

5、有人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利和冷漠,但人性的光辉却在汶川大地震中熠熠闪耀,每时每刻都有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发生。请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爱,从来不卑微”的理解。(3分)

答:

〔链接〕

材料一:报道称:企业家们一掷千金,出资亿元,为灾区孩子建“震不垮的学校”;明星大腕成龙、李连杰慷慨解囊,捐赠千万,并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

材料二:爱心传递中的感人画面:一位残疾姑娘坐在轮椅上高举善款投向捐款箱; 一个头发花白的乞丐将讨来的零钞换成大票捐给灾区。

答案:1、(2分)(1) (1分) “消瘦”原指身体瘦弱,这里指感情淡漠(或真情逐步丧失)。

(2)(1分) 因为老人是把帮助他人当作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而不是所谓的“义务”。(表述可以不同,只要意思对即可给分)

2、(3分)前一问:“我”被人生有无价值、人间有无真情等问题所困扰。(1分)

后一问:从拾垃圾老人的举动中,“我”认识到人间真情仍在,只要我们自己的心不“冷”,世界就会充满爱,人生也会焕发出光彩。(2分)(只要文本有据,言之成理,表达简明通顺即可给分)

3、(2分)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爱从来不卑微”的文章主题,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行文也显得有波澜。

4、(2分)(开放性题,无标准答案,只要符合语境和情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5、(3分)从文章和链接材料可以看出,爱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富贵”如明星大款,还是“贫贱”如拾垃圾者或乞丐,只要真诚地帮助、关爱他人,都是高尚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


相关内容

  • 郭枫[坐对一山青]阅读答案
    坐对一山青 郭枫 我真愿永远这样静静地坐着.静静地.静静地,坐对一山青. 坐对一山青,把心灵开放,向着一个绝俗的世界,真美.采集风景的人们到哪儿去了?竟把这一片宁静的山水,独留给我.这样最好,在冥坐中,我才能摄得两眼青青的山色!我,愿望只有 ...
  •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 ...
  • 德国人独特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孩子逆反和闯祸怎么办?
    德国的孩子 德国家长善于把游戏和教育结合起来 □杨佩昌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孩子大声叫喊. "嘘,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说着 ...
  • 小升初语文复习阅读题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 ...
  • [孟子两章]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1.<孟子·告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3.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 4.使„„坚韧 .奋起,有所作为 . 被举用,被选拔. 在外面,指国 ...
  • 梦想从来不卑微
    他的噩梦从三岁那年开始. 那天,母亲终于从亲友们"贵人行迟"的安慰声中省悟过来.抱着浑身瘫软的他坐上火车直奔省城的儿科医院.大夫无情的诊断打碎了母亲最后一丝希望:"重度脑瘫,这种情况目前尚无康复的前例.&quo ...
  • 爱情从来不卑微
    16岁那年,她在北京舞蹈学院上学.学舞蹈的女孩都是万里挑一的美女.虽然她长得并不差,但是,不爱刻意打扮的她在校园里,就像是一滴水落在了大海里,很难找到.然而,最糟糕的是:她竟然暗恋上了一位男孩儿. 她与那位男孩是在那年元旦联欢会上相识的.至 ...
  • 诗歌教学:从古诗词到现代诗
    诗歌教学:从古诗词到现代诗 前言: 由观摩<将进酒>课堂视频发散开去的语文教育学作业,鸣谢太胜哥的诗歌启蒙,鸣谢伊格尔顿的<怎样读诗>. 之前写的发言提纲,其实最想说的是第四部分(虽然解读版权不是自己的,但当时听得一 ...
  • 蝉和贝壳教案
    1 <蝉><贝壳>教案与反思.说课与实录 <蝉><贝壳>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1.学习先抑后扬及细致入微地描写小物而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2.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 ...
  • 小学阅读题答案
    一. 参考答案: 1.提示:核心意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这篇短文的核心意思: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小草,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时间:这首古诗是: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尽兴,庄重. 4.啧啧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