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从古诗词到现代诗 - 范文中心

诗歌教学:从古诗词到现代诗

05/07

诗歌教学:从古诗词到现代诗

前言:

由观摩《将进酒》课堂视频发散开去的语文教育学作业,鸣谢太胜哥的诗歌启蒙,鸣谢伊格尔顿的《怎样读诗》。

之前写的发言提纲,其实最想说的是第四部分(虽然解读版权不是自己的,但当时听得一个震撼~)。

只能陈述观点但没时间阐释的感觉确实不太好,不过好在书写亦是陈述行为,重要的是自己想明白了。

-------------------------------------------------------------------------------------------------------------------------

诗歌教学:从古诗词到现代诗

一、差异:

1、朗读手段:音乐性——与反音乐性

相对于古典诗词来说,现代诗不适合朗读,或者准确地说,不适合吟诵。甚至有的诗,刻意地要反对音乐性。

2、理解障碍:字词障碍——体会障碍

诗歌的理解障碍已不再是具体的字词,而是如何去体会。古诗词难看懂,但容易被吸引;但现代诗从字面来说没有什么理解障碍,但读的时候却常常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去感受。

3、表达方式:抒情——反抒情

将进酒的抒情性无疑很强,而现代诗与之相比,情感却会显得内敛与节制许多。比如卞之琳的诗就存在着反抒情的倾向。有很多现代诗人擅长用叙事来写诗,比如希尼,9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等。希尼就有首诗,是怀念他去世的母亲的,诗歌全首只是记叙了他和母亲一块儿叠被单的事情,基本没有抒情的句子,但却在节制的叙述中传达出深情的力量。

4、审美障碍:美——丑

这点不多做说明,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现代主义的审美观是很开放的,欣赏美的事物自然会产生愉悦,但现代诗人却常常从丑的事物中提炼出美来,那么理解这样的诗,我们首先得转变的,就是审美的观念。

但不管差异如何,只要是好诗,就肯定蕴含着一种真诚的表达欲望,而理解诗歌的核心,也就是去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与理念。所以无论用何种方式来讲述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阅读作品,体验诗歌。

二、操作方式:

因此,我比较欣赏新批评的观点,读诗应该从遭遇文本开始,诗歌之外再无其他。没有什么是在文本背后的东西。诗歌本身就具有自足性。

而所谓遭遇文本,固然可以一遍一遍地直接读,但也还是有一些技巧性的手段可以使用。这就是从形式入手。因为形式才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东西,而思想、情感,言外之意物外之象等等,都要依附于形式存在,才不致沦为无根之水。

而观察形式,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二,一是抓住一些可以关注的角度,二是盯住特定对象。

1、观察角度:

语调、情调(音高、音色、音强、音长)——其实通过不断朗读,就能增进对诗歌的理解,其背后的道理,也就是这个。

强度,速度,节奏。(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看英文原诗的话就能发现,其实全诗就是一句话,一句话不断地跨行,就仿佛迅猛的西风一样刮向读者,让人在极高的速度与强度之中,感受到澎湃的力量。)

纹理(声音的感知模式)

押韵

句法、语法、标点——结构方式/章法

含混与悖论

习见的观察角度:

表达方式(抒情、叙事、描写、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比喻、拟人、象征……)

意象

2、观察对象:

整体(首先把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诗行(我觉得诗歌如果要找基本单位的话,诗行可以算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词汇

语音

单位间关系(前面4个,其实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单位,而还有一种很容易被忽略的观察对象,就是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比如词组、跨行、结构、互文)

3、比较有意思的阅读方式:

(1)去除作者的阅读——当你盖去作者,盖去时代背景等等附加在诗歌上的资料后,其实反倒离诗更近了。这样一种阅读方式,能使读者直接面对诗歌,而且还会产生一种推测的欲望,去想作者是谁。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在进行风格的鉴赏与识别,虽然会存在给作者贴标签的倾向,但类型化是个性化的前提,我们对一个人的认识越全面,其实换个说法,只是我们给他贴的标签越多而已。而且,在推测之后再知道答案,印象会更为深刻。

(2)比较阅读:

同一作者的不同诗——诗人的多样性(郭沫若);诗人的成长轨迹(戴望舒);

同一作者的相似表达——看一首好诗是如何诞生的(当你老了,在学童中间,丽达与天鹅)(叶芝与茅德冈,求而不可得,永恒的追求,就常常出现在他的诗里)

同一主题/类型的不同诗

(3)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结合阅读

现代主义的诗人很多也同时具有理论家的身份,他们的诗歌写作,具有实践诗歌理论的特点,实验性很强。

(4)不同情境下的反复阅读

自我情绪投射其中,以诗歌来观照自我。前三者看的是诗,这一个看的是自己。

三、诗歌教育的优势:

1、在有限的课时下,诗歌比散文、小说、戏剧更适合课堂教学——阅读的完整性,保证体验。

2、诗歌更能锻炼人的信息捕捉能力——让人敏锐起来。

3、诗歌让人警惕语言——好诗首先好在表达方式,而不是主题观点正确,诗歌的精致、个性追求使其尤为不能容忍陈腐的语言。——引申:反思反省能力

4、诗歌最反映内心的文学样式——发明本心(写诗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读诗是倾听他人内心的钟鸣)

5、诗歌的审美教育功能优势——精致的艺术品

6、诗歌的情感教育功能

四、案例: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故土

我们不把它珍藏在香囊里,佩戴在胸前,

我们也不声嘶力竭地为它编写诗篇,

它不扰乱我们心酸的梦境,

我们也不把它看成天国一般。

我们的心灵里不把它变成

可买可卖的物件,

我们在它的身上患病、吃苦、受难,

也从来不把它挂念。

是呵,对于我们来说,它是套鞋上的土,

是呵,对于我们来说,它是牙齿间的沙,

我们踩它、嚼它、践踏它,

什么东西也不能把它混杂。

可是,当我们躺在它的怀抱里,我们就变成了它,

因此,我们才如此自然地把它称为自己的家。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 词汇:破旧、疲惫、熏黑、干瘪、失修、驳船、深深——形容词特别多,情感给人的感觉是附加上的,而不是内置的。或者说,通过这样的一种大量形容词的刻意修饰,作者强化了自己的情感,可能原先只有7分,但现在却吼出了12分。

2、 以第一人称“我”来写,关注到的是个人的情绪。

3、 排比句,排比段的运用,尤其以——祖国啊!做每一段结尾,这是一种形式上的有意设计。排比的气势固然有很好的表达效果,但正是因此,排比句也是很多现代诗人很警惕的表达方式。因为在使用排比的同时,诗人本身也很容易反过来被排比的气势控制,排比写的越多,就越容易为排比而排比,失掉了真情实感,或者夸大了原有的情绪。

因此,从排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首诗的音调很高,音量很大,而且表现为层层上扬的状态,到了最后一段诗歌的情绪已经非常的激动了,所以这里是控制不住的使用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这样短促有力但也是缺少反思的排比句式,一直到最后一句,作者忍不住来了一个重复“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仿佛除了高喊,再没有其他形式能够表达情感了。另外,诗里过分地使用了感叹号,这也是其高音量高强度高速度的一个符号表征。

小结:不否认作者怀着对祖国苦难的同情与无法忍受的情绪在写作,但在朗诵的时候呢?情感是否还是真实的,就不得而知了。这首诗决断的抒情方式,体现了朦胧诗早期的做法,其实还是属于贺敬之郭小川那一派的,也就是说,反对者和被反对者都是一个路数,无论是7、80年代那个迷茫的我,还是5、60年代那个光明的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时代不允许使用特定的语词罢了。

而且,这首诗在各种朗诵会上被广泛地使用,也就是说,它承担着其自身本不应该承担的功能,这样的朗诵会,是广场宣传式的,而不是私语和交流,是政治的朗诵会,而不是文学的朗诵会。而这首诗很容易被宣传所利用,究其根源,就在于形式,或者说措辞出了问题。过分抒情是情感的夸大,高喊的语调与层层推进的语速是对反思与内省精神的背叛,更重要的,这首诗中没有足够的新鲜感,依靠词汇排列而成的诗,所体现的,更多是语言本身的价值,而不是诗人的价值,这个抒情的我,可以强加到任何人身上,那么一首诗歌所依凭存在的独特经验,也就不复存在了。这样的诗,太容易被复制,也可以删去其中的一些句子而不影响表达。

故土

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

1、 主语用的是“我们”。

2、 一直在说“不”,体现诗人对情感的压制力,也体现出对一种浅薄的意识形态的拒绝态度。这是在疯狂的年代里的逆反,仿佛是刻意与狂热分子对着干,在质问道:你们口口声声喊着爱国,是真的爱国吗?还是只不过是情绪的宣泄与迷乱而已?

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己心爱的东西被别人抢走了,于是只能赌气地说,反正我也不稀罕。

3、 土,沙。踩它,嚼它,践踏它。这与一般歌颂祖国的诗不同,采用的是贬低化的比喻和象征,而不是崇高化。卑微,但坚韧,干净。

4、 “可是”是情感转折的标志,作者在不断的自我压制之后,还是忍不住要说爱,要正面表达,情绪,但这两句也非常的平静。就如诗中的用语一般,是如此自然。

小结:这首诗的语调是低沉的,但也是反抗的,语速迟缓,情感更为复杂,但也更符合人情的正常状态。爱国之情,并不像这两个字表面上写的那么简单,各种单一情绪交织在一起,有爱,有恨,有愤怒,有怨怼,仿佛想远远地躲开,再也不见也就无所烦忧,但终究又很自然地心有挂牵,正是所谓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一言难尽。

虽然这首诗中依然还有宏大叙事的阴影,而现代诗的一个倾向可能是反宏大叙事而更倾向私语的,但不管怎么说,它拥有反英雄主义的表达方式。再换言之,这首诗更能体现诗人的主体价值与独特经验,而且在写法上也具有一定难度,不是那么容易被轻易模仿的。


相关内容

  • 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 教学目标 1.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 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 ...
  • 诗歌的学习
    诗,不仅仅是诗,更是一种意境.就像天空中的云,有的淡,有的浓,有的点缀着蓝天的明丽,有的则将漫天染成暗淡.在天空下漫步,抬头仰望它的阴晴,品味各种云的滋味--品诗,不仅仅在读,更在于对意境的一种追寻与向往.本学期我班"语乐频道&q ...
  • 戴望舒[雨巷]的教学实录
    xgj123456 | 我的口袋 | 小纸条 (1个未读) | 退出 | 奇虎问答 | 360首页 首页 | 我关注的 | 我推过的 | 随便翻翻 xgj123456的口袋 http://koudai.qihoo.com/u/2792662 ...
  •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长沙师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是为培训湖南导游人员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解决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导游人员的需要,规范加强全省的导游教育工作.使导游人员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 ...
  • 地方课程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 春日(共3课时) 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
  • 我的语文教育观
    我的好课观 上世纪80年代,我的好课观,可用16个字概括,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一.书声琅琅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熟读精思" ...
  • 轻叩诗歌的大门
    课 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加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热点能搜集并按一定的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感受诗歌魅力. 过程与方法 策划. ...
  • 试析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重要目标,高度重视诗歌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中追求教育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捍卫母语教育民族尊严 ...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精河县第一小学:何波 斗转星移,近一学年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在精河县一小扎实有效 的开展着,我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从最初的理论学习到现在的运用 理论,从有些邯郸学步式的效仿学习到自己摸索式的教学实践,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