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范文中心

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04/09

基金项目: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2015ZZ152]

法治湖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贺进 贺志明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

摘要: 《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将“法治湖南”提升到法规层面,无疑对湖南来说意义重大。正因为法治湖南指数的内涵不能一昧的套用国际上已有的法治定义,而必须符合湖南法治实际,所以,选用“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执政、司法公平正义、权利依法保障、监督体系健全、民主政治完善、全民素质提升、社会平安和谐”八项法治湖南的总体目标作为此设计中具体的法治湖南面相。

关键词: 法治湖南;评价体系; 建构

正因为法治湖南指数的内涵不能一昧的套用国际上已有的法治定义,而必须符合湖南法治的实际,所以,选用“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执政、司法公平正义、权利依法保障、监督体系健全、民主政治完善、全民素质提升、社会平安和谐”八项法治湖南的总体目标作为此设计中具体的法治湖南面相。

一、“党委依法执政”。

这是湖南法治的基础。湖南依法执政包括:通过法律的执政;法律范围内的执政,或法律之下的执政;遵循法律程序的执政;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执政。在民主湖南和法治湖南

的条件下,党委依法执政,是按照法治湖南的要求进行,是法治湖南对政党活动的基本要求。结合湖南实际,要求湖南基层党组织必须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进一步确立党执政的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政府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时的基本准则,政府依法行政在湖南,则反映了从人治湖南向法治湖南的历史性转变。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不能走向法治,固然要看公民能不能守法;否则,必然降低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破坏法治的统一。可见,政府必须依照法治湖南的要求,完成职能的转变,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司法公平正义”。

司法公平正义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要要求。司法公正分为“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司法是保障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保障社会公正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司法公正是法治湖南的目标和要求。湖南各司法机关尤其应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强化司法职能作用,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权利依法保障”。

权利是现代法律秩序的基石。现在,湖南权利保障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如农民工问题、城乡低保户问题。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新型城镇化中土地征收

问题。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对政府的要求,湖南政府必须重视对湖南人民各项权利的保护,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对征地农民和农民工的法律保护。

五、“监督体系健全”。

法律监督是法律运行不可或缺的法治湖南维度。它是保证法的实施的贯穿性机制,是法的统一、权威和尊严的保障性机制。不仅涉及广义的涵盖一切政治或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而且重点在狭义上教案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政、司法等法律运作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要求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强化党委的组织监督职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以及发挥社会、民主与网络舆论监督,提高监督的效能。

六、“民主政治完善”。

坚持民主湖南与法治湖南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改进执政方式,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由活动,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强化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执政的合法性。

七、“全民素质提升”。

着重关注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和政府法治宣传教育的力

度。树立公民的法意识:(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依法办事的意识、正确的诉讼意识等;(2)培养公民的法律情感;(3)形成公民对法律的普遍信仰。

八、“社会平安和谐”。

社会平安和谐是指一种极为和谐的社会秩序,是法治湖南所欲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表现为较广的群体性暴力行为、公众有较强的安全感、社会矛盾冲突可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或缓和、人们对未来生活预测并相对乐观等方面。这些特征中既有法治社会的客观表现,也有人们对法治湖南效果的直观感受,引用来直观的评估湖南地区的法治水平。同时,这就要求继续深入打击违法犯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努力创建平安湖南,维护社会统一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徐汉明. 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法治化[J]. 法学. 2014(11)

[2] 鲁楠. 世界法治指数的缘起与流变[J]. 环球法律评论. 2014(04)

[3] 江必新,王红霞. 法治社会建设论纲[J].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1)

[4] 张保生,郑飞. 世界法治指数对中国法治评估的借鉴意义[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06)

[5] 侯学宾,姚建宗. 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思想维度

[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05)

[6] 顾培东. 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J]. 法学研究. 2012(03)

[7] 李蕾. 法治的量化分析——法治指数衡量体系全球经验与中国应用[J]. 时代法学. 2012(02)

[8] 钱弘道,戈含锋,王朝霞,刘大伟. 法治评估及其中国应用[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4)

[9] 高小平,盛明科,刘杰. 中国绩效管理的实践与理论[J].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6)

[10] 克利福德·科布,克雷格·里克斯福德,宾建成. 社会指标的历史教训[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05)

[11]陈海燕. 构建法治南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延边党校学报. 2012(03)

[12]冯家亮.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建构路径[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作者简介:

贺进(1986-),湖南宁乡人,管理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软件设计师, 湖南大学软件学院2014级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软件工程;

贺志明(1963-), 湖南宁乡人,政教部教授,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


相关内容

  • 关于法治城市建设的宏观思考(续一)
    http://www.yfzs.gov.cn/gb/info/xsll/2008-08/14/1653170325.html 二.把握实践理性推进法治城市建设 实践证明,法治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世界上具有国际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 ...
  •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思想趋向之述评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思想趋向之述评-- 陈朋 内容提要社会转型使得社会管理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必须 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管理的部署经历了不断 ...
  • 中国纵向政权组织法治体系的解构与建构
    作者:江国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09期 一.引言 就其核心内容而言,所谓纵向政权组织法治体系,即中央与地方政权之间的权限划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法治化总称,其不仅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行政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亦内 ...
  •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11月18日至11月22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科学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参加这次大会的应到代表733人,实到代表71 ...
  • 20**年湖南省七五普法,练习题及答案
    2016湖南省七五普法练习题及答案 宪法的前世今生 1.我国"宪法"一词来源于(日语)(单选题) 2.宪法的内容包括(1.确认公民的权力义务2.确认国家政体 3.确认国家社会制度4.确认国家组织形式)(多选题) 3.英国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
    陈斯喜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郑重宣布:"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 ...
  • 张文显法理学讲义
    张文显法理学讲义1 第三章 法理学概述 第一节 法理学释义 初学法理学的人无疑都想知道,法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术界对法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和解释.我们总结历史上关于法理学的种种解释,并从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 ...
  • 强世功: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法律移植背景下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性考察
    人文与社会 提交 2011/01/15 阅读: 11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05-24 摘要:本文以法律移植与现代国家转型为背景,考察了最近20年来法理学思潮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到法律文化论和法律现代化论的内在发展逻辑,作者提 ...
  • 论中国法治建设
    论中国法治建设 摘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着重大意义.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然而我国仍处于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