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 范文中心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12/26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策略探微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闫晓枫

中年级开始,我们在单元导读、课后练习中,常常会读到“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这一要求呢?笔者尝试以语段教学为例,来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课文语境至关重要

“含义深刻的语句”一般是在事件的情节推进中,或是作者自己或是依托文本主人公,将深刻的思想以“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我们思考,引发我们感悟。所以,文本就是我们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的有效语境。联系文本情境,结合彼情彼景,落脚到细致的语言上,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含义会渐渐洞察,疑惑会迎刃而解。

课例一:三年级下《和时间赛跑》,原文段落:“①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②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③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④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以上是爸爸对我的问题——“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所做的回答与解释。我们发现,爸爸说的话共四句,结构清晰,含义深刻。首句是中心句,爸爸言简意赅地直接回答了我的问题。但这句话既抽象又富有哲理,文中的“我”不是太明白。于是爸爸又用后面三句话做了具体解释。哪些事物不会回来了呢?你的昨天、爸爸的童年、外祖母的生命,这些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四句话的顺序是先总述后分写,先提炼精要再展开具体解释。如此语境就是最

好的体会策略!我们可以从语段内容出发,让三年级的小读者在一遍一遍的读中去逐渐领悟句子的深刻内涵,试设计如下教学步骤:

1.读本段,句①红色呈现,思考:爸爸说的是哪些事物不会回来了?请在文中划出。

2.交流后,分句导读体会。课堂设想:

(1) 读句②,说说理解。(只是初步的感悟,可能学生不是很明白。)

(2)爸爸知道我们还不能真正明白,于是他又举例说:

读句③,对爸爸来说,再也回不到童年意味着什么呢?

出示图片(妈妈怀抱婴儿;爸爸肩负孩子;孩子在游戏„„)最初看到这些图片,你什么心情?(开心、快乐、想到自己小时候)

但如果想到,你永远都不能再回到童年了„„你此时的心情呢?(难过、忧伤、说不出的滋味)

带着这种体会读文,读出这说不出的滋味。

(3)爸爸接着又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深深触动了作者幼小的心。自己轻声读句④,说说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体会:我们都是时间里的事物,在一点点长大、一天天变老,终有一天要度过自己所有的时间,就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就是“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4)齐读句①,体会时间真的一去不返了。

(5)关注用词。语段中有一些词反复出现,发现了吗?(永远 再也 了)读到这些词时,试着放慢速度,体会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惋惜。学生再体会读。

(6)梳理结构,了解顺序。

②③④句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围绕中心句展开)

②③④句的顺序可否打乱?(有顺序)

合作读,体会结构上的特点。

如此设计,以首句为“抓手”统领全段,后三句句句回扣。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读中,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逐渐由模糊懵懂走向清晰明了。这个渐进过程,是依托文本语言来实现的。同时,围绕首句的层层感悟,使学生逐步清晰了本段的段式,感受了反复用词的特点,既理解内容,又学习表达,二者水乳交融,使学生文意兼得。

二、深入探究作者意图

文以载道,写文章就是在表达思想。每位作者都在通过一行行有生命的文字,尤其那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向我们传递着自己的思想和志趣。那么,行走于文字之间,了解作者,了解他写作的初衷、写作的背景,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语言文字背后的讯息,深入探求作者的内心感受,体会作者丰富深沉的情感。

课例二:四年级下《生命 生命》原文语段: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以上是作者杏林子从“飞蛾绝境求生”“瓜苗困境生长”“静听心跳”几件小事中,获得的生命启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豁达,表达了杏林子对生命意义的郑重思考和她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文字究竟出自一位怎样的作者笔下,她为何在如此平凡的小事中能获得生命的启迪,进而发出生命的宣言?如果我们链接作者杏林子的生平资料,就不难理解这样一位饱受病魔摧残的女子,是在用自己所遭受的身体苦难来体验生命的礼赞,是在用手中的笔来

讴歌生命的美好。在教学中,链接哪些资料?何时来链接,可以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笔者细细思考,尝试在如下品读处链接:

1.在感悟“飞蛾绝境求生”事例后,提出问题,作者为何会对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发出如此震撼和慨叹?——链接杏林子的病痛资料,感受作者从绝境中求生的飞蛾身上给予力量,不断地鼓舞自己。链接——

杏林子,台湾作家,自12岁起,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完全无药可治,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在死亡之前是无尽的疼痛。疾病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她在轮椅上坐了50年,在病痛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2. 在感悟“瓜苗困境生长”事例后,再次追问,作者为何会对小瓜苗的生长如此震撼和慨叹?请学生结合杏林子的处境谈谈,感受她不怨天尤人,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3.在阅读“静听心跳”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时,链接杏林子的写作成就,诠释她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启迪学生追求生命的更高境界!(资料略)

如此的阅读感悟,不仅引导学生沉潜在作者的语言文字中,还透过文字看到了背后的那个人、那颗心。这样就真正读懂了文,读懂了作者想要言说的意旨。

三、链接原文必不可少

作家作品在选入教材时,编者因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篇幅的长短等原因,会不同程度地将文本进行删改。所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本准确、短小、精炼。但有时这恰恰是我们深入解读文本,理解含

义深刻语句时遇阻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原文当时的具体情境,学生读这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就会浅尝辄止,难以感同身受。这时,就很有必要链接原文,引导学生进入到彼情彼景中,去理解感受,深入体会这些语句的准确内涵。

课例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原文语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

以上是作者肖复兴在叶老家做客,叶老和他交谈后的真切感受。但文本选入时将交谈内容删略了。阅读本段后,学生脑海中自然会出现这些问题:当时见面的情景是怎样的?怎样的感觉就是融洽?“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这一句话更让学生想知道,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会让小作者小小的心有被融化了的感受„„这一系列的问题,正是学生阅读这一语段的疑点。此时,链接原文语段是帮助学生解开疑点的关键!

我们可以相机链接原文“叶老已在院中等候……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 作的秘诀、要素活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 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去阅读原文片段,心中的疑点会渐渐消除。叶

老像一位邻家老爷爷一样早已在院中等候,他并没有把我当孩子,而是像会见大人一样握手、问候,像老朋友!他亲切地与”我”交谈时,不谈写作,更没有传授文学创作的秘诀。而是询问“我”各科学习成绩、鼓励“我”多读各科书籍,这交谈的内容有关切的询问,有认真的教诲,有诚挚的期望„„这是一位七十岁高龄的老人对于新一代少年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就是“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就是这样的关切、期望、教诲,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只要链接原文语段,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

四、联系生活读出意义

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步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是中年级学生的主要思维特点。这一时期,学生意识中存有许多现象经验,是他们深入理解文本语言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凭借。在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时,如能及时链接学生的生活,与其在头脑中积累的具体现象经验链接,及时打通陌生化与熟知世界的通道,必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

还以《生命 生命》为例,原文语段: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这是作者静听心跳后发出的慨叹:“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怎样做叫“好好使用”,怎样做就是“白白糟蹋”?抓住这含义深刻的语句启发学生,让他们与自己脑海中的具体人、具体事件联系起来,引导其在脑海里浮现一位位“好好使用”生命的人物,深入感悟他们生命的价值。如,演绎“千手观音”的残疾姑娘,

被称为“宇宙之王”的霍金,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作者等等。如此联系,学生就不仅仅是在阅读作者的感悟,而是在自觉疏通与自己已知经验世界的通道,读出文本之于“我”的意义。这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

以上列举,只是简约梳理,相信联系语境、链接资料、联系生活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的方法,应该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阅读策略,因为它能顺利将学生带到作者面前,与之对话,揣之心意,明其志向。

(载于《小学教学》2012年第1期)


相关内容

  • 这片土地是神圣3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六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 这篇文章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 ...
  • 初中语文阅读考试技巧总汇(一)
    初中语文阅读考试技巧总汇(一) --针对不同文体的答题方法 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 1."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 2.尽量用原句, ...
  • 17[触摸春天]说课稿(1)
    <触摸春天>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组第17课<触摸春天>. 二.说教材 <触摸春天>是一篇精读课文,同时又是一篇短小精悍.语 ...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及高年级阶段目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
  • 优质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
    优质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 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 他家做客, ...
  • 语文四年级(下)教学目标
    语文 四年级(下)单元教学目标 2014.4 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 2 2.< ...
  • 初二记叙文阅读)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 ...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1.理解 B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 ...
  • 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象征的艺术手法. 2.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在整体感知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 2.能指认并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了解学习北方抗日军民 ...
  • [讲自己的故事]阅读教学设计
    <讲自己的故事>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品味含义丰富语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交流.品析.归纳中使同学们积累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