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习题集 - 范文中心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习题集

01/18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习题集

绪论

(0-1) 试计算Z-8直升机的旋翼实度σ、桨尖速度ΩR和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桨尖M

数。

(0-2) Z-9直升机的旋翼桨叶为线性负扭转。试画出以桨距Ф7=11作悬停飞行的桨叶上r=

(0.29~1.0)一段的剖面安装角()分布。

(0-3) 关于反扭矩的是非题:

a) 尾桨拉力用以平衡发动机的反扭矩,所以尾桨的位置要比发动机高。 ( ) b) 尾桨拉力用以平衡旋翼的反扭矩,所以尾桨位置距旋翼轴很远。 ( ) c) 双旋翼直升机的两付旋翼总是彼此反向旋转的。 ( ) d) 尾桨没有反扭矩。 ( ) (0-4) 关于旋翼参数的是非题:

a) 旋翼的半径就是桨叶的长度。 ( ) b) 测量桨叶的根部宽度及尖部宽度,就可以得到桨叶的根梢比。 ( ) c) 测量桨叶的根部及尖部之间的倾斜角之差,就得到桨叶的扭度。 ( ) d) 台式电风扇实度接近1。 ( ) (0-5) 假定Y-2直升机在某飞行状态下,旋翼拉力T=1200公斤,试计算其CT值。(海平面

标准大气)

r

第一章

(1-1) 论证在垂直上升状态旋翼的滑流形状是图(a)而不是图(b)

(1-2) 假定Y-2直升机在垂直飞行状态发动机的功率有84%传递给旋翼,且悬停时悬疑的 型阻功率为诱导功率的一半,桨端损失系数к=0.92; a) 求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悬停时桨盘外的诱导速度;

b) 求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悬停时的诱导功率、相对效率和直升机的单位马力载

荷;

c) 若以V0=(1/3)v10的速度作垂直爬升,此时桨盘处的诱导速度多大?诱导功率多大?

若型阻功率与悬停时相同,旋翼消耗的总功率多大?

(1-3) 上题中,若飞行重量增大20%,除增大桨距外保持其他条件及型阻功率不变,那么

其悬停诱导功率及相对效率将是多大?

(1-4) 既然

a) 是否可以认为,只要把旋翼直径做得很大,就可以用很小功率的发动机做成重型直

升机?

b) 直升机的发展趋势为什么是p趋向增大?

(1-5) 试根据0的定义导出0与桨盘载荷p的关系。假定型阻功率与p无关,同一架机在

满载及轻载时,哪种情况下0更大些?

第二章

(2-1) 某翼型的

,Cmn0.02, F0.238,试将正确数据填入下表中的

1.2

(2-2) 如果把桨叶的变距操纵轴定在桨叶剖面的中点,当驾驶员向上提总距时,手感操纵

力会如何变化?

(2-3) 关于翼型特性的选择题:

a) 翼型的升力垂直于(翼弦、中线、相对气流);

b) 翼型失速后就变得(没有速度、没有升力、升力减小); c) 翼型的气动力矩指的是对于(前缘、压力中心、重心); d) 翼型的Re数越大,则(Cx,Cy,Cymax)越大; (2-4)

Y-2直升机在海平面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悬停时,总距

7

=

;假定桨盘处诱导速

度均匀分布,且取=0.92,求桨叶特征剖面(r=0.7)处的单位长度上的升力载荷(dy/dr)。(中间结果

V

dx

=8.15m/s)

(2-5) 利用叶素理论计算Y-2直升机以

V

=2.7米、秒垂直爬升时旋翼的需用功率,并将

计算结果与(1-2)题之c)相比较,指出差别的原因。(计算时取=0.92,J=1.18,K=0.96,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中间结果

K

p

=1.0,

C

T

=0.00696)

(2-6) 如果要求儒式桨叶的剖面升力系数为常数,那么桨叶的平面形状(宽度沿半径的变化规律)应是怎样的?

(2-7) 试根据滑流-叶素组合理论计算Z-9直升机在悬停时的旋翼诱导速度沿半径的分布。

如果桨叶无负扭转(△Ф=0),其诱导速度分布怎样?将上述两种分布画在同一图上进行比较,指出二者的不同。(为简化、取=1)。

第三章

(3-1) 用涡系来代表旋翼,两者在什么方面的作用是等价的?

(3-2) 示意地画出儒氏桨在悬停状态下桨盘平面处的轴向、径向和周向诱导速度沿半径的

分布规律。 (3-3) Y-2直升机悬停时桨距

7

=

,若取=0.92,

a) 求缩减系数B;(中间结果 b) 此时桨叶的环量

V

dx

=0.0435);

r和实际迎角r沿桨叶的分布;

c) 旋翼的拉力修正系数

K

T

和诱导速度修正系数

J

(3-4) 计算Y-2桨叶对于悬停状态的最优负扭度(可以利用上题的有关数据如B等)。

第四章

大作业:计算Z-8直升机的垂直爬升性能 补充资料

1.Z-8的有关数据

旋翼叶型 NACA 0012

2

垂直爬升时的当量阻力面积∑CxS=14.6米 旋翼转速 207转/分 功率传递系数 δ=0.84

发动机 三台透默ⅢC发动机 根部 r0=1.895米

2. 三台透默ⅢC发动机最大连续状态功率曲线。

3.其他数据,可参阅“直升机气动手册”第一、第二册,“7210办公室”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1978年5月(中间结果

C

7

≈0.012,计算时建议取J=1.18)

第五章

(5-1) Z-9直升机巡航速度V0=250公里/小时,作水平飞行,此时旋翼迎角

0=-50,求旋

翼的前进比μ、流入比λ0和旋翼反流区面积。

(5-2) 计及桨叶的径向速度分量时,桨叶在旋转中相当于具有变化的后(前)掠角。试写

出该后(前)掠角的表达式,并说明该角随方位角及径向位置r的变化规律。

(5-3) Z-8直升机的旋翼桨叶每片重109公斤,质量均匀分布。假定悬停时桨叶升力分布

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分布,求旋翼的锥度角a0。

(5-4) 某直升机的旋翼为右旋式(前进桨叶在右侧),当该机在地面作原地试车时突然有

左侧风吹来,旋翼椎体会怎样倾斜?

000

(5-5) 已知某直升机在水平飞行时а0=6,а1=-3,b1=1, a) 写出挥舞角β的一阶表达式; b) 算出挥舞角最大及最小处的方位角; c) 算出挥舞速度最大及最小处的方位角; d) βmax和βmin二者所在方位角之差△ψ=? (5-6) 试导出偏置铰式旋翼的挥舞运动微分方程应为课本(5-13)式。式中ε=? (5-7) 关于无铰旋翼的是非题:

a) 无铰旋翼因没有挥舞铰,所以桨叶没有挥舞运动。( ) b) 无铰旋翼因没有摆振铰,所以桨叶没有摆振运动。( ) c) 在无铰旋翼的等效铰(当量铰)处弯矩等于零。( )

d) 无铰旋翼的一阶挥舞运动的固有角频率等于旋转角频率Ω。( )

(5-8) Y-2直升机的旋翼桨叶每片重Gye=36公斤,质量均匀分布。在某飞行状态下a0=0.1

弧度,a1=0.06弧度,,b1=0.03弧度。如果没有摆振铰,在ψ=270处的桨叶根部将承受多大的哥氏力弯矩?

(5-9) 为使直升机迎风悬停,应在什么方向操纵驾驶杆?

(5-10) 某一中心铰式直升机在地面试车时,若操纵驾驶杆使旋翼桨距变化为

△θ=θcCOSψ+θsSINψ

试写出旋翼椎体的倾斜方向和角度。

(5-11) 尾桨桨叶一般具有较大的挥舞调节系数(例如K=1),试讨论其原因。

第六章

(6-1) 某旋翼在风洞中作吹风实验。已知风洞的风速V0=30米/秒,旋翼迎角а0=-10,在

后方远处测得滑流速度V=31.6米/秒,下洗角ε2=10.8。求桨盘处的诱导速度v1及滑流下洗角ε1。

(6-2) Y-2直升机在H=1000米高空作水平飞行,飞行速度V0=90公里/小时,桨盘迎角

=-7.5。求此时的诱导功率,并计算该功率与在同一高度悬停时的诱导功率之s

比。

(6-3) 直升机以速度V0作水平飞行,桨盘迎角为(-

s

),旋翼拉力系数为CT。假定滑流

速度近似地等于V0值,仅是方向偏转了一个下洗角ε2,求证

ε2=

sin

1



1TCOS(S)

22V0

(6-4) 如果以V0= v1作垂直下降(аD=90),则由课本(6-23)式会得到什么结果?试分析

其原因。

(6-5) 选择题:直升机在水平前飞状态,与悬停状态相比,其 a) 通过旋翼的气体质量流量(更大,更小,相同,为零) b) 旋翼的诱导功率(更大,更小,相同,为零) c) 每片桨叶的挥舞幅度(更大,更小,相同,为零) d) 挥舞运动消耗的功率(更大,更小,相同,为零)

第七章

(7-1) 前飞时旋翼桨叶的剖面迎角随方位角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既然迎角变化剧

烈,为什么对挥舞角的桨叶升力力矩能够保持不变?

(7-2) 假定前飞时桨盘处的诱导速度分布自前往后直线增大,即

Vr,V1arCos

1

dx

此时旋翼侧倾角b1大致如课本上图7-9的虚线所示。试从物理实质上说明为何与诱

导速度均匀分布情况的b1(实线所示)不同。

(7-4) 某直升机的旋翼轴前倾5。当该机以V0=140公里/小时作水平飞行时,机身姿态恰

好水平,且桨尖平面恰好垂直于旋翼轴。求此时的周期变距操纵量θ1及θ2(有关参数为:ΩR=210米/秒,CT=0.012,σ=0.07,桨叶洛克数γ=4,旋翼中心铰式且挥舞调节系数K=0,κ=0.92,桨盘上诱导速度均匀分布)

(7-5) 在上题情况下,利用课本(7-34)及(7-35)式进行计算应得到 ≌0,及CH=(1/2)

σμCX7。试做验证计算。

(7-6) 某直升机在悬停时旋翼锥角度为а0,桨叶后摆角为e0。若此时直升机改为以角速度

ωx作原地滚转,试将上述两种状态下的旋翼挥舞角及摆振角填入表中。(假定无周

期变距操纵)

第八章

(8-1) 已知桨叶附着涡的环量为

r,7

r5

1rsin

0.73

试求桨叶转过一个微小角度△ψ过程中所逸出的脱体涡的环量

△r段所逸出尾随涡的环量

和沿桨叶展向

。

r

1

(8-2) 有一刚硬的两叶螺旋桨(不能挥舞),无扭变,无变距操纵。桨叶相对宽度

以桨距

=0.1,

7

=10、桨盘迎角

=0在风洞中作μ=0.2的吹风试验。假定桨盘处的s

诱导速度分布为

vr,0.0312rCos

1

a) 试求其桨叶环量分布

r,及桨叶在横向位置(ψ=90及270)时的升力载

2

荷分布dy/dr,此处dydy/1/2R

R

2

b) 若螺旋桨中心装一挥舞铰,在上述状态下产生а0=0,а1=0.06,b1=0.02的挥舞,

试求此时在横向位置的桨叶上的气动载荷分布dy/dr。

c) 将上述两种载荷分布画在同一图上并进行比较,说明直升机旋翼为什么必须允许作

挥舞运动。 (8-3) 若要求Z-9直升机以V0=280公里/小时用

部分

=-15作水平飞行,已知桨叶无翼型 s

r

=0.28,假定KTO=0.98,翼型最大升力系数

C

ymax

=1.47,试检查是否超过失

速界限。

(8-4) 若桨叶环量分布如(8-1)题,且拉力修正系数定义为

K

T

1

30.702

1

2



Wxddr 7

试导出KT与μ的关系式。

第九章

(9-1) 某直升机重量为G=7000公斤,旋翼直径D=21米,旋翼转速n=180转/分,实度σ

=0.051。在高度H=1000米以巡航速度V0=120公里/小时平飞,若近似地取μ= V0,

废阻系数

,且已知旋翼轴前倾角,求 5S0.01sjCx

a) 废阻力和废阻功率 b) 旋翼迎角

s

c) 机身迎角sh并分析旋翼轴前倾安装有什么好处。 (9-2) 某直升机以最大巡航速度平飞。已知ΩR=200米/秒,

(其最大升力系数

=-15旋翼翼型为NACA0012s

C

ymax

=1.26),

a) 如图所示,旋翼桨盘上有三处区域升力不正常,试指出各自不正常的原因;

b) 此时飞行速度多大?

c) 若桨盘上迎角分布用下式近似表示:

C

y

5

1rsinr

r,Cy70.7试计算此时的Cy7。

0.7rsin

(9-3) 附图所示为某机在某高度的平飞功率特性,

a) 找出公率限制的最大平飞速度Vmax及最小平飞速度Vmin, b) 找出相对于航时最久及航程最远的平飞速度V时V程, c) 找出爬升速度最大的飞行速度V升, d) 如果在以Vmax飞行时发动机突然熄火,若要滑翔距离尽可能远,应该以多大速度下

滑?

(9-4) 某直升机具有足够的富裕功率,但最大飞行速度受到气流分离及空气压缩性的限制。

如果增加一片桨叶(保持直升机总重不变),是否可以提高最大飞行速度?为什么? (9-5) 前飞性能计算(大作业) 一、原始数据

a) 起飞重量:G=1200公斤 b) 旋翼参数:D=10米,Ω=38(l/秒),σ=0.05,κ=0.93,KT =0.96,KPO=1.0,J0=1.07,

翼型为NACA 0012,取c) 全机废阻系数

C

ymax

=1.2。

CS0.012

x

d) 油量:油箱容积106升,燃油比重γ=0.7公斤/升

二、计算内容

a) 平飞特性(包括由功率、气流分离或激波限制的极限速度) b) 爬升特性,各高度的c) 续航特性

V

ymax

及爬升时间(一次近似值)

t

max

L

max

(按H=1000米计算)

d) 自转特性,各高度的最小下降率及最小滑角

e) 按a、b计算结果,画出综合性能曲线,并给出实际动升限及爬升到该高度所需

的时间。

第十章

(10-1) 由滑流理论得知,悬停旋翼的拉力

T2R

2

v

210

即诱导速度越大则拉力越大;在地面效应中悬停时,保持拉力相同但诱导速度却较

小,怎样解释这种不同? (10-2) 已知Y-2直升机在无地效悬停时垂直吹风增重系数

K

=1.02.。若以同样功率

离地1.5米悬停(此时旋翼离地4.1米,机身离地2.1米)可以增装多少公斤载重?

(10-3) 垂直飞行各状态中,什么状态需用诱导功率最大?如果型阻功率保持不变,什么

状态总的需用功率最大?什么状态总的需用功率最小?

(10-4) 若把以理想自转作垂直下降的旋翼看作是不透气的圆形平板,迎风平板的阻力系

数取

C

x

=1.28,试导出其稳定下降率与桨盘载荷的关系为

V(10-5) 选择题:

稳定自转下滑的尾桨拉力,与水平飞行时的尾桨拉力相比较,

a) 大小(相等,更大,更小) b) 方向(相等,更大,更小)

(10-5) 在哪些情况下须作自转飞行?自转时怎样控制旋翼的转速?自转着落前应有哪些

必要的操纵动作?

第十一章

(11-1) 提高Z-8直升机飞行速度的措施之一,是将其旋翼桨尖处改为高速翼型。为研究

旋翼桨尖对其性能的影响,拟在试验段截面积为6×8米的风洞中进行吹风试验,

(11-2) 试对比风洞试验段的扩张锥角与扩压段的扩张锥角,二者的作用及大小有何不同? (11-3) 利用模型旋翼试验台及风洞,可以进行哪些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试验研究? (11-4) 对于下列两种不同的研究项目

A、 前飞时有旋翼气流干扰情况情况下的废阻力; B、 前飞时旋翼桨叶的动载荷

在设计模型及试验台时,各应从下列十项中选择哪几种? (1) 纯气动相似模型旋翼 (2) 气动弹性相似的模型旋翼 (3) 简化的机身模型 (4) 详尽的机身模型 (5) 旋翼自转及刹车机构 (6) 机身静力天平 (7) 旋翼静力天平

(8) 集流环及动态测试设备 (9) 载荷监控(安全)系统 (10) 数据适时处理系统

第十二章

(12-1) 某直升机重G=1600公斤,重心在旋翼轴线上,桨毂重心距重心的高度y=1.5米,

挥舞铰外伸量

l

hj

=0.2米,挥舞调节系数K=0,悬停时锥度角а0=6。为使直升机由

悬停转入前飞,驾驶员前推驾驶杆。若驾驶杆把手每移动1厘米使桨盘倾斜△а=0.5求此时旋翼的操纵功效

1



2

,此处为驾驶杆位移,单位为厘米,Mz为俯

仰力矩,单位为公斤•米。

(12-2) 关于平尾对纵向稳定性的作用的填充题 角位移

水平尾面对直升机的俯仰提供,因而有助于改善

角速度

直升机的稳定性,而且对平尾的有效性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而( )

(12-3) 增大旋翼的挥舞铰外伸量,对直升机的俯仰及滚转操纵性和稳定性的影响是(在下

表中选择正确答案):

立即将驾驶杆扳回中立位置并保持不动,试问 a) 然后直升机在横一航向将会作怎样的运动?画出其滚转角

偏航角

s

侧移距离△Z和

s

随时间的变化(上述三个参数按同一时间坐标轴画出)

b) 在垂直方向及俯仰方向是否会有运动?为什么? (12-5) Y-2直升机在悬停时

的操纵灵敏度(

9.5,ΩR=187米/秒,

77

dx

=0.0435,求此直升机上升

增加1所得到的

V

y

稳态值)及时间常数τ。

附表:国产直升机的常用数据

11


相关内容

  • 飞机升力问题的再思考
    飞机升力理论的再思考 区域供热杂志编辑部 沈卫国 摘要:传统的飞机升力理论,仔细推敲,疑点颇多,难以完美地解释飞机升力的产生.本文从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个问题,对飞行理论.飞行器的设计等等,也许会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飞机升力:空气运动速度 ...
  • _飞机结冰探测技术
    第27卷 第12期2006年12月 仪器仪表学报 Chinese Jo ur nal of Scientific Instr ument V ol 127N o 112Dec 12006 飞机结冰探测技术 张 杰 周 磊 张 洪 叶 林 * ...
  • 6.运动的描述总结复习
    [本章小结] 1-运动的描述 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1.质点 ...
  • 初二9单元集体集体备课
    第九章 力与运动 南湖二中 赵宇 课标要求: 1.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2.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考点提炼: 考点1.识别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考 ...
  • 喷气发动机原理
    喷气发动机原理 喷气发动机 喷气发动机(Jet engine)是一种通过加速和排出的高速流体做功的热机或电机, 使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气体高速喷射而产生动力. 大部分喷气发动机都是依靠牛顿第三定律工作的内燃机. 目录 喷气推进原理 牛顿第三运动 ...
  •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一. 前期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五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顿第三定律.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牛顿第一定律阐述了力 ...
  • "飞行汽车"
    美军历来重视无人驾驶飞行器研发和运用,先后推出十余种军用无人机投入战场前沿部署,成为世界公认的无人系统大国.同时,美军对于新型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研发探索也从未停止,"飞行汽车"就是要把直升机的空运作战能力与战术车辆的全地形 ...
  • 自动化专业概论
    浅谈自动化专业 姓名:丁一林 学号:[1**********] 一. "四旋翼飞行器"与自动化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四旋翼飞行器也称为四旋翼直升机,是指拥有四个动力组旋翼,通过不同方向旋转而进行完成飞行.悬停.转向等动作的飞 ...
  • 航空与航天尔雅期末考试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发展核火箭发动机的首要任务是().1.0 分A.解决核的安全问题B.提高核能的利用率C.提高火箭的速度D.提高推重比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我国于()年自行制造了第一架飞机.1.0 ...
  • 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的应用概况_王子卿
    ※气象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16, Vol.36, No.2 235 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的应用概况 王子卿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80) 摘 要:随着无人机技术和信息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由最初的军事用途,越来越广泛的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