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期支教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 范文中心

大学生短期支教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08/07

大学生短期支教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论文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核心便是教育问题,它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综合表现。管理行为主体又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换言之,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一个行为主体或层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涌入城市,青壮年劳动力中又有极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已婚青年夫妇,他们往往会把子女留在农村,这样就导致大批留守儿童产生。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也是大学生奔赴乡村支教的重点扶助对象。随着近年来这种“重点关照式”的支教盛行,人们在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同时,也开始留意这些“外来临时教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14年暑假,在学校组织下我们奔赴新乡市裴寨社区进行暑期实践,支教就是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在“心愿墙”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在外面身体健康”、“希望有一天去市里跟爸爸妈妈在一起”„„这些都是他们贴出的心愿单。对此,我们通过布置话题作文、家访等形式与这些留守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访谈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结合支教中的针对性观察,探究大学生短期支教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农村发展现状,留守儿童数量不断攀升。由于父母关爱及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成为弱势群体,易产生亚健康心理观念。

教育是兴国之本。自1995年我国确立实施科教兴国以来,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支教,以缓解农村教育压力,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但这种背景下开展的支教活动存在着暂时性、短期性、机械性的特点,这就使得当地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心爱护后又回归“无人管教”的家庭教育模式,这种心理落差对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作为远近闻名的先进农村社区代表,裴寨社区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与其党总支书记裴春亮的访谈中,裴书记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裴寨的明天靠他们”。据了解,裴春亮为鼓励当地孩子上学受教育,出资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对考上学校的孩子奖励2000到10000元不等。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及发展渐进性的限制,当地留守儿童的教育仍是不容乐观的,大学生短期支教或多或少又加剧了这一问题。

二、问题探析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往往比普通儿童更加敏感,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情感方面的诉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裴寨社区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约85%的孩子有“父母不关心我”、“我是捡来的”和“他们不爱我”等看法。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数性格比较内向,且易产生依赖性。另外,调查显示留守女童的问题更为严重,这与女孩自身性格因素有很大关联。在裴寨,有约65%的留守女童会在上课期间出现较偏激的情绪或行为,而留守男童出现此类情绪或行为的只有约35%。留守女童对支教大学生的依赖程度更甚于男童。大学生短期支教对儿童的影响无疑与留守儿童自身关系密切,但同时,作为支

教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对此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年来,大学生进行短期支教活动明显增多,参与支教的心理动机也日趋复杂。由于动机不纯,一些支教者把支教当作是忆苦思甜、洗涤心灵的过程,甚至是旅行娱乐。这种动机下的支教行为对支教事业发展极其不利,势必会造成“人走茶凉”。

三、影响剖析

总体来看,大学生短期支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影响可分为两方面。

(一)积极影响

大学生支教不但会辅导儿童学习科学知识,还会结合自身才艺,开展一些唱歌、跳舞、绘画、跆拳道等多形式教学,不仅能培养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弥补偏远地区由于教学资源短缺造成的素质培养缺失,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指导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这一点在留守儿童身上表现明显。观察发现,裴寨社区在跆拳道教学练习结束过后,孩子上课时注意力比往常上课要集中得多,且与支教大学生的课堂互动更积极,表现更为自信。

另外,通过裴寨当地一些留守儿童本人以及家长的反映,在我们来到这里支教后孩子吃饭、睡觉等生活习惯较之前有很大改善。其中,郭奶奶特别指出,孙女不像以前那样过分内向了,会给爷爷奶奶们讲上课发生的趣事,逗他们开心。

(二)消极影响

短期支教的最大问题便在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法实现

教育本质。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坚持不懈才能取得优秀教育成果。但从调查情况看,裴寨当地大约90%支教大学生表示自己并未带来太多实质性东西。一些学生坦言,支教活动刚开始时比较激动,一个礼拜过后,就觉得没太大意思,甚至是感觉到“被熊孩子们折腾得身心疲惫”。

在列举问题原因时,约80%的学生表示,支教地区的教学质量和生活条件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差很多,心理上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造成严重心理落差;约60%的人表示,事先没有全面了解情况,致使自己难以适应当地生活;另有55%的学生表示,有些留守儿童比较偏激,不仅不会积极配合正常教学活动,甚至还会故意捣乱;此外,还有32%的学生表示难以和支教地的村民、教师进行有效沟通。

四、建议解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核心便是教育问题,它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综合表现。管理行为主体又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换言之,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一个行为主体或层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鉴于大学生支教这一团队的特殊性,它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影响表现更为典型,这就表明支教的大学生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发展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因而我们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短期支教规范机制,促进大学生短期支教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要完善前期宣传、组织建设、评价监督、考核管理等机制,建立具有专业态度、充满责任感的大学生支教队伍,杜绝“支教不负责,人走皆成空”现象发生,使支教活动合理化、规模化和常

态化。

参考文献:

[1]朱光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1.

[2]孙婧.关于建立大学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1.

[3]袁亚婕. 大学生短期支教志愿者培训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14.


相关内容

  • 大学生短期支教利大于弊 一辨稿
    一.定义 1. 支教:支教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支教本来是某些个人或团体出于某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自发进行的公益行为. 2. "支教活动"是针对教学环境差.又缺少老师的山区小学. ...
  •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摘要]民生是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山东大学"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调查小组对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亲情维系存在障碍.学习缺乏指导和监督.家庭抚 ...
  • 支教策划书-
    河源XX小学暑期支教 活动策划书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机电工程系.外语系 第一部分 活动总概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意见& ...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
  •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社会体制的滞后,使成千上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接受教育,农 ...
  • 云南观察:分享云南扶贫事业的网络数据
    分享:云南扶贫事业的相关数据 文/观察君 近段时间,云南"精准扶贫"的话题在网络中频繁出现.一方面是中央对于实现小康目标,解决贫困地区脱贫问题的发力,一方面是云南本地来自底层百姓的需求和呼声. 从中央政策看,精准扶贫涉及 ...
  • 大学生村官述职述廉
    大学生村官述职述廉 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亲切关怀下,领导.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我严格按照村第一书记职责要求,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双学双争"和创建"市级大学生村官 ...
  •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学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教学管理还背负着过于功利的目的而又走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回顾昨天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论白猫黑猫,只要逼鼠就是好猫"的俗成思维定势,已被编织 ...
  • 关于缩小城乡教师差距的思考
    目前,农村教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他们经年累月默默地耕耘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是他们的爱与坚守,扛起了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一片天.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国培计划"."特岗计划"."义务教育学校 ...
  • 劳动力现状及分析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课题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日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富顺 643200) 摘 要:富顺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劳务输出多的农业大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