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范文中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05/16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 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a ×b=b×a 乘法结合律:(a×b) ×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 ×c 】

除法: 除法性质:a ÷b ÷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 ×a 可以写作a ·a 或a ,a 读作a 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2

20、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 被减数=差+减数 ,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除数 ,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 所以,X=„是方程的解。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 ×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字母公式:C=(a+b)×2 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 ÷2

【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自己看书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就行。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3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4 5 3 0 0 0

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5、身份证号码:18位

41 0 7 03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南省 新乡市 卫滨区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 ...
  •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一单元 准备课(共2课时) 第1节 数一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3页习题1-2) 教材分析 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而且画面中的数量并不是 ...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 ...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有理数有关知识,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学会整式的加减法.一元一次方程等的运算.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初步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学会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及一元一次方程 ...
  •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人教版) 2016-01-18 :681 手机版 我设计的试卷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终试卷.试卷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数学广角.共分六大板块 ...
  •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 ...
  • (说课稿 改)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利用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朱广云,我是来自大榆树镇中心校的一名数学教师.今年能够参加本次"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 ...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课练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课练参考答案 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 [点击课堂] 第1页 二. 5厘米 第3页 二. 1. A 2. C 三. 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 4. 12平方米 5. 30 ...
  • 怎样上好四年级上册数学
    怎样上好数学课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 2007-12-28 下午 01:50:55 | By: suhongmei ] 怎样上好数学课 数学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为了克 ...
  •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济宁市文昌阁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课型 授课时数:68课时 授课教师:陈争艳.陈慧.张绪丽.郑春梅 [课程总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