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及格式模板 - 范文中心

创造学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及格式模板

11/17

创造学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及格式模板

一、课程设计内容

自行选择两个感兴趣的题目通过专利检索完成两个创新性设计。

二、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网

 http://www.sipo.gov.cn/sipo/zljs/

 要求:按照专利检索网中公开的专利申请书格式书写;  不同的是:需要对该项目国内专利现状进行综述(很重要);  不得抄袭,雷同者均为0分;

 A4纸打印(包括图表)、格式规范。

 课件及课程设计具体要求下载地址:创新实验学院网站资料下载栏目 http://chuangxin.dlut.edu.cn,密码:888888  课程设计需上交纸质材料和电子版。

 上交时间、地点:

11月5日前,纸质材料交到创新实验学院办公室(研教楼816),电子版发给czfmzx@yahoo.com.cn

 电子文档名称为:姓名+学号.doc 如:张三+20099999.doc

三、模版

创造学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模板——试电笔(见下页)。

创造学基础(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设计

作品名称:

姓 名:

所在院系:

专 业:

学 号:

身份证号:

电 话:

E--mail:

试电笔

1.发明说明书

1.1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

1.2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的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1.3 国内同类专利综述

经检索,与本项目类似且已获得国家专利的项目有 项,其中张三发明的XXX采用XXX,

有什么特点和先进之处,存在什么问题(提不出问题可不写),李四发明的XXX采用XXX,……

1.4 发明内容:

1.4.1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

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1.4.2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1.4.3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

1.5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测试触头 ,2.绝缘外壳,3.弹簧 ,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 ,7.识别电极 ,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

1.6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

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层(12)。

2 说明书附图

图1是

图2是

3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4 说明书摘要

一种能够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它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并加有一分流电阻支路,使分流电阻一端与测试触头电连接,另一端与识别电极电连接。人体仅与手触电极接触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人体同时与手触电极、识别电极接触测试被测物是否带有危险电压。


相关内容

  • 大学生商业计划书(创业大赛)模板(格式)
    --银河影视公司-- 银河影视公司 选手姓名:李郑帅 商 业 计 划 书 --银河影视公司-- 公司logo 光影为媒,传播文化,引领新高 --银河影视公司-- 前 言 在这个"人才至上"的年代,为了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
  • 高校慕课环境下创新创业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慕课将优质课程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共享教育资源,提供免费的.开放的教育资源与完整的学习体验.高校创新创业慕课平台的特色即体现在以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规律为依据,契合创新创业这一主题形成进阶式课程体系.建设策略包括:综合运用各种网络 ...
  • 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宁 波 大 学 文 件 宁大政„2010‟101号 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建设服务型教育教学体系的需要,学校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
  • 社会招聘求职信范文
    江苏人才求职,企业招聘首选网站 个人简历 篇二:求职信+范文 求职信 范文 求职自荐信是毕业生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的书面材料,是毕业生所有求职材 料中至为关键的支柱性文件,其写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择业的成功与否.因 此,自荐信被称为毕业生求 ...
  • 高校建设_众创空间_模式与对策研究_张瑞
    高校建设"众创空间"模式与对策研究 张 瑞 李静芳 400074)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摘要: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人才众多,科研氛围浓厚,具备建设"众创空间"模式的独特优势:结合 ...
  • 承德技师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承德工业学校 专业建设项目规划 2016.12. 第一部分 专业建设背景 一.政策支持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同年&l ...
  • 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
    专题: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谢强 导读 国务院2017年1月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课程介绍: 近几年,教育界一直在探索创新教育问题,我们学校也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开展了以创新为主题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反映了高校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培养创新人才的开拓精神 ...
  • 20**年1020_电子商务专业剖析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剖析报告 青岛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是本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已有毕业生近千余人,在校生约200人.电子商务专业现有教师11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教师分别于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
  •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创课教学研究_姜娜
    大众文艺·文化教育· 三.创课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的整合.在创课 的自然的学科融合,而并非刻意为之. 2.通过"体验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体验教学当中,学生是中心,教师起到辅导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