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 范文中心

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04/25

宁 波 大 学 文 件

宁大政„2010‟101号

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建设服务型教育教学体系的需要,学校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和创新型地方高校的目标,进一步明确我校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1.明确目标、深化改革

各专业应根据学校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框架,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体系(规格要求),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可实施、可评测的系统化描述。同时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与实验教学大纲,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目标的贡 —1—

献。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寓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

2.转变理念、优化体系

通过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内涵的理解,逐步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推进核心课程建设,调整学科大类教育平台的课程设臵,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3.大类培养、加强合作

全面实施按大类招生、一年级大类培养基础上进行专业分流的培养模式,调整学科大类划分,拓展专业内涵,力求实现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的培养。充实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与地方高校的服务特色,加强国际合作、校际合作与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学资源与先进教育理念,实施第二校园计划,推进适应地方需求的“双证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4.重视创新、加强实践

继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积极增设项目,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良性互动。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激励机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改革试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三、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教学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同时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和知识宽厚扎实的研究型创新人才。

我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熟练掌握沟通技巧、有效运用表达工具;

2.掌握科学的思辨方法,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的批判与质疑能力、一般的数量统计分析能力;3.具有合格的道德水准,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4.拥有均衡的知识结构,兼备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通识性知识;5.通过专业训练、职业证书培训、创新创业实践等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在学校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趋向。并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系框架(见附件1)下,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规格要求)。

四、课程结构体系及课程设臵

2010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继续保持“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每个专业的课程由思政与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构成,各部分内容及学分要求如表1。

表1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及其要求

—3—

(备注:以上课程学分划分以4年制本科为例,5年制本科可以适当调整)

1.思政与通识教育课程

思政与通识教育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各学院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暂时不写。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方案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具体方案另行发文。

大学英语实行分类、分层次教学。每学期同时开设各级别的课程,新生可以根据高考成绩修读相应级别课程。学生应修读至 —4—

少8学分的外语课程。非艺术体育类学生第一学期直接修读《大学英语四》和《大学英语口语四》,课程考试合格且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仍须修读至少4个学分的大学英语选修课;艺术体育类学生第一学期直接修读《大学英语3》和《大学英语口语3》,课程考试合格且通过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的,仍须修读至少4个学分的大学英语选修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级)实行分类教学,根据不同学科或专业修读相应模块教学内容与实验,学分为2学分。计算机二级课程归入各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中的本学科大类课程,为必修课,其教学内容根据各学科大类的要求设臵,学分为2-3学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修读较高层次的语言程序设计创新班,并与第二学期开设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打通,共5学分。

《军事理论》课程开课学期调整至第一学期。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臵旨在实现我校学生拓宽基础、沟通文理、增强能力、健全人格的目的,使学生全面理解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掌握各类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获得必要的能力训练,具备创新的综合素质。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修读要求将根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整,具体方案另行发文。各专业在本科培养方案中无需另行制订修读要求。

2.学科大类教育平台

学校以学科相近、基础融通为原则,已对部分学科大类做出 —5—

适度调整,整体方案详见《关于调整现行培养方案学科大类划分的通知》(宁大政„2010‟33号)。调整后的学科大类包括经济与管理类、法政文史类、外语类、基础教育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生物与化学类、艺术类、建筑规划类、医学类、航海类、体育类等12类。

部分学科大类课程调整方案见附件2。航海类、体育类、按照专业招生的专业及其他采取特殊方式培养的专业的学科大类课程设臵,由相关学院在学校课程结构体系框架下自行制定。

3.专业教育平台与专业方向模块

专业主要课程的设臵应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专业规范)的有关规定,并参照相关专业的评估与认证指标体系。有行业准入要求的专业,可以结合社会与行业需要,适当设臵一些与行业要求相关的课程。

参与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的相关专业应按照《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甬教高„2009‟222号)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学历教育内容与职业(执业)资格培训内容相衔接的“双证书”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以必修课为主,4年制本科专业学分数一般控制在37学分之内,一般在第3-5学期进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以选修课为主,4年制本科专业学分数一般控制在40学分之内,原则上从第5学期开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与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做出调整,但总学分不能超过77学分。5年制本科专业可以参照上述规定适当调整学分要求。 —6—

原则上每个专业设臵3个及以上专业方向模块,原则上每个模块学分数应一致。各专业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适时对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做出必要调整,调整方案应报教务处同意。各专业应保证开设足够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且不变相将选修课变为必修课。

4.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上机)、实习、综合设计与论文等。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学时)应占总学分(总学时)比例为:经济与管理类、法政文史类、体育类、艺术类、外语类专业不少于20%;自然科学类、建筑规划类、航海类、工程技术类、生物与化学类不少于25%,其中偏重应用型的专业不少于30%;医学类专业不少于30%。

各专业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逐步扩大综合设计性与研究性的实验项目比例,减少验证或操作性实验项目的比例,鼓励各学院积极开设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

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开展“顶岗实习”或“校企合作实习”等实习模式的试点,并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与方案。 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改革方案,学校另行发文。

最后一学期原则上不设臵理论教学课程,如确需安排课程教学,建议采取“自学+辅导”的课程形式。

五、课程设臵的其他要求

1.各平台、模块的课程根据修读要求分成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原则上,每个专业总学分中的必修课程与选修(包括限修)课程 —7—

比例控制在6:4左右。

2.每个专业须设臵4个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学分,构成学生毕业学分的必要组成部分。

3.鼓励课程小型化、多品种,课程学分一般不超过3学分。鼓励开设1.5学分及以下的课程,并可以根据需要集中在半学期或几周内完成教学任务。

4.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提倡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课程内容的交叉化与现代化。

5.为保证学位质量,要求每个专业在主要课程中选择3-4门(共9-12个学分)的课程作为学位课程(在课程名称前标注“★”)。学位课程应考虑与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础课或专业课的一致性,原则上安排在专业教育平台与专业方向模块中。

6.学校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各专业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及往年的实施效果自行选定参加自主学习的课程,课程教学规范具体参照《宁波大学自主学习学分课程教学管理暂行办法》(宁大政„2004‟112号)的规定执行。

7.学校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中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及师资情况自行选定双语教学课程,课程教学规范具体参照《宁波大学双语教学课程管理办法(试行)》(宁大政„2009‟15号)的规定执行。

8.为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原则上各专业每周学时数控制在28学时以下。学院应加强学业指导,学生每学期修读学分数 —8—

一般以25学分为宜。

9.学校实行课程归口管理,所有必修课程根据性质实行学院归口管理。课程按新的课程编号规则(见附件3)重新编制课号。

六、学习年限和学分设臵

1.学习年限和毕业学分

实行弹性学制,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制和5年制,可提前1年毕业,也可以延期1-2年毕业。

毕业以获取的学分来衡量,四年制本科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164。5年制本科专业毕业的最低总学分由相关学院自行决定。

2.学分计算

学分是表征课程的计量单位,它反映了学生修读课程所需的时间。学分按以下原则计算:

(1)课堂讲授课程:1周学时(或17学时)计1学分。

(2)大学英语听说、大学体育、实验、实训、上机等课程:2周学时(或34学时)计1学分。

(3)实习环节:如集中进行,1周计1学分;如分散进行,34学时计1学分。

(4)综合设计与论文环节:学年论文每次计1学分;课程设计一般1周计1学分;毕业设计(论文)8-10学分。

(5)学生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可获得创新学分、技能学分或素质学分。学分计算规则和方法按照《关于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宁大政„2007‟99号)执行。

3.学期安排

—9—

实行三学期制,即春季、秋季、短学期。春秋季每学期19周,其中授课17周,期末考试2周;短学期3周。

各学院应充分利用好短学期,根据专业培养要求集中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并安排教师带队辅导或开展社会调研。

七、辅修课程、专业、双专业、双学位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复合型人才,各专业应在制订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同时,制订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课程等方案。

辅修课程由学院围绕某一技能或行业证书的考试要求设臵,约10学分。

辅修专业的课程按照专业教育平台的课程和相应的先修课程设臵,约20-25学分。

双专业的课程为辅修专业课程+某专业方向模块主干课程(含毕业实习,不含毕业论文或设计)+其他的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相应的先修课程(必须包括所有的专业学位课程),约40-45学分。 双学位的课程为双专业的课程+毕业论文(设计)。

八、其他类型的培养方案

1.专升本、“2+2”专业培养方案及科技学院转入学生培养方案 现有专升本、“2+2”学生(以下简称转入学生)的专业,在修订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同时,也应同时制订或修订在我校学习阶段的专业培养方案。

对于科技学院转入本部相应专业学习的学生,其后两年在本部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可以参考现有的“2+2”专业培养方案来 —10—

制订或参照以下要求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

转入学生在我校本科阶段学习一般为两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毕业最低学分按照4年制同专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的一半计算,一般为82学分。转入专业为5年制本科专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由相关学院自行决定。

专升本、“2+2”的专业培养方案也采用“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由接口基础平台、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任意选修课程及创新创业训练等部分构成,4年制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要求如下表2,5年制专业参照该表及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来制订。原则上,其课程设臵与同本专业后两年或三年的课程基本一致,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也与同专业基本一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大致控制在1:1。

表2 4年制专升本、“2+2”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体系及

学分要求

转入学生应修读不低于10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已经在其他高校修读完成的素质类课程不能顶替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接口基础平台课程可以从本专业的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与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中选择,一般为必修课;专业教育平台除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外,其他课程应以选修课程为主,所设臵的选修课程

—11—

应与本专业的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一致;专业方向模块原则上应与本专业的课程设臵一致。转入学生在其他高校已修读完成的相关课程,如符合条件,可申请课程顶替。

学位课程的设臵、要求应与本专业一致,如果转入学生已经在其他高校或科技学院修读完成同类课程,可以申请免修,但分数如果未达到我校要求的应参加补考。 2.高水平运动队(员)培养方案

高水平运动队(员)的培养方案以学生选定专业的学院为主,会同体育学院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在满足本专业培养要求的前提下,须确保体育专项训练30学分。体育专项训练课程设臵见附件4。 培养方案也采用“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具体学分要求如表3。

表3 高水平运动队(员)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要求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与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适当作出调整,但总学分不能超过57学分。

考虑到高水平运动队(员)的实际情况,培养方案可以作出个性化处理。通识教育必修课中不安排“大学体育1-4”;大学英语(8学分)修读适合艺体类学生的大学英语2、大学英语口语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口语3;可以不设臵《大学数学》,以《自

—12—

然科学导论》代替,不设臵其他数学类课程;“专业英语”可以不设臵为必修课程;学位课程可以适当调整。 3.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

师范类专业的培养采用第一学年学科大类培养、后三年师范培养的模式,培养中学师资的专业在培养方案中须设臵的教师教育课程见附件5;培养小学与学前教育师资的专业可以在学校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总框架下,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臵,具体方案由教师教育学院负责制定。 4.其他特殊类型的培养方案

阳明班(暂定名)的培养方案,由阳明学院会同教务处另行制订。

国际合作项目或采用全英文授课专业的培养方案,由相关学院在参考现有同名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制订,须报教务处同意。各学院在制订国际合作项目培养方案时,应大胆尝试,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学资源与先进教育理念。双方学校签订的合作协议涉及学分互认的,应事先报教务处审核。如颁发我校学士学位,学位课应尽量安排在我校完成,特殊情况应报教务处同意。学校鼓励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或经学校批准学期,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或短期游学(包括夏令营活动),学校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学分认定,替代部分课程或创新创业学分。 留学生与港澳台学生培养方案可以在学校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总框架下,适当作出变通。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免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军事理论及军事技能课程,可以对通识教育课程作出

—13—

必要调整,不作创新创业学分要求,适当降低毕业总学分,但不得低于130学分。留学生与港澳台学生培养方案由接收学院会同教务处、外事处(港澳台办公室)、国际交流学院共同制订。 为了鼓励学生具有第二校园经历,我校将与国内其他高校开展交换生活动,原则上在各级重点专业中开展。 5.科技学院培养方案

科技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由科技学院自行制定。 6.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由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自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符合我校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总框架。同时,培养方案应明确规定3-4门(9-12学分)的学位课程,并与我校相关学院协商确定。

九、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修订

各学院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的同时,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与实验教学大纲,明确各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自主学习、作业、考试等)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具体要求另行发文通知。

以本指导性意见为依据制定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自2010级本科生起执行。

以前的规定与本意见不同的,应以本意见为准。本意见未涉及的内容,可以参照以前的做法。

本指导性意见经校教学委员会审核、第113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14—

附件:1.宁波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系框架

2.各学科大类课程设臵方案 3.宁波大学课号编制办法 4.体育专项训练课程设臵一览表 5.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臵一览表 6.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格式

二○一○年六月十日

15—

附件1:

宁波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系框架

1.本科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1.1某一专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体现本专业特点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应组织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中;

1.2人文科学知识——要求学生了解与人类社会发展精华有关的基本知识; 1.3社会科学知识——要求学生了解与社会责任、职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以及价值观有关的知识;

1.4外语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外语基本知识,能够简单交流、阅读与翻译; 1.5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掌握本专业后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知识,并有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2.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2.1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意思的沟通能力; 2.2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 2.3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2.4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2.5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初步审美能力; 2.6至少一种外语的基本应用能力;

2.7能够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的自主学习能力; 2.8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本科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 3.1思维敏捷、勇于创新 3.2诚实守信、爱国爱家 3.3刻苦务实、精勤进取 3.4志存高远、意志坚强 3.5身心健康、视野开阔

—16—

附件2:

各学科大类课程设臵方案

经济与管理类大类课程设置方案

—17—

法政文史类大类课程设置方案

—18—

艺术类(美术类)大类课程设置方案

—19—

外语大类英语类课程设置方案

—20—

—21—

外语大类日语类课程设置方案

—22—

外语大类德语类课程设置方案

—23—

自然科学类大类课程设置方案

—24—

工程技术类大类课程设置方案

—25—

生物与化学类大类课程设置方案

—26—

—27—

建筑规划类大类课程设置方案

—28—

医学类大类课程设置方案

—29—

—30—

附件3:

宁波大学课号编制办法

课号由9位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其中第4和第7位为大写英文字母A-Z,其余均为阿拉伯数字0-9)具体编制方法如下:

1.第1、2位为开课学院院号,院名与院号对照如下:

2.第3位为某种类别的课程,具体如下: A、思政与通识教育课程为0 B、学科大类课程为1 C、专业基础课程为2 D、模块课程为3

G、毕业实习(含教育实习)为8 H、毕业设计(含毕业论文)为9

3.第4、5、6位为不同课程名的课程序号,可采用A-Z或0-9(26个大写英文字母和10个数字。原则:第4位为大写英语字母,第5、6位为数字)编码。各学院在编制这三位序号时须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进行。建议分类的方法要有利于从课号判断出本课程所属的专业、专业方向、必修/选修等信息。例:信息学院的《多

—31—

媒体技术》课程,属图象与多媒体模块的课程,则可编为:103T01A。其中: 10:信息学院; 3: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T:图象与多媒体模块; 01:课程序号;

A:本课程的第一个版本(见说明4)。

4.第7位为教学内容(一般体现在课名上)相同但不同学分课程的序号,表示版本不同,用A-Z表示,第1版本为A。例如理学院课程《数学分析1》(5学分)编码为082Y01A;以后《数学分析1》的学分数如更改为4.5学分了,则可采用编码:082Y01B。前六位相同。

5.课号的前6位必须具有唯一性,不同课程的课号前6位必须不同,同一课程的课号前6位必须相同。

6.课号的编制与上课的学期和任课教师没有关系,和必修/选修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尽管可以在课号中体现出这些信息)。课号在不同的教学计划中必须具有一致性。 7.在编制课号前请先检查教务管理系统中相同课名、学分、学时要求的课程是否已编制了课号,若已有该门课程存在,则不要编新课号。

—32—

附件4:

体育专项训练课程设臵一览表

—33—

—34—

附件5:

师范类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臵一览表

—35—

师范生教学技能证书考核安排

注:短1即第1学年的短学期

短2即第2学年的短学期 短3即第3学年的短学期

—36—

附件6:

宁波大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趋向

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规格要求)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2.主要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学制 2.毕业最低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六、各类课程设臵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臵说明(此处各专业对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框架作一大致的说明,可以用课程类别名称和学分要求加以说明)

—37—

2.学分分配汇总表

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七、课程设臵总表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臵一览

九、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 十、有关说明。

主题词:教学 本科 方案 意见 通知 宁波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0年6月10日印发

—38—


相关内容

  • 福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一二年一二年十十月 2011 目录 ---------------------3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3 二.师资与 ...
  •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一.纸张和页面要求 A4纸,纵向单面打印.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 厘米, 左边距为,右边距为厘米. 二.论文装订页码顺序 1.封面(按标准格式装订) .论文摘要.关键词(中.英文单独成页,不标页码) 3.目 ...
  • 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第9卷第2期 潍坊学院学报 Vol.9No.2 2009年3月 JournalofWeifangUniversity Mar.2009 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李慎恒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3 摘 要:这几年大 ...
  • 湖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附件1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结构与内容要 1. 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2. 毕业论文(设计) ...
  •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手册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手册 目录 一.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简介 二.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三.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选课办法 四.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管理办法 五.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免修修订细则 ...
  • XX学院学生导师制管理办法
    XXX 学院学生导师制管理办法(试行)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决定在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本科生导师制是以学生学业指导为核心,坚持以 ...
  • 安康学院发展战略规划
    安康学院发展战略规划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校升本以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了保持我院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使我院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将我院建设成为 ...
  • 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师[2012]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部属师范大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 长期教 ...
  • 长沙理工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长理工大教[2009]88号 长沙理工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加强对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管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长沙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