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课堂 - 范文中心

探索生命的课堂

04/22

探索生命的课堂

做教师,当然离不开课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同样也离不开课堂。在环境日趋恶化、人们对生命越来越漠视的情况下,生命教育被很多有识之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上来。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迫在眉睫。作为生物学教学,更应该关注生命教育,因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么,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就成为我探索的主题。

几年前,我从网上搜索“生命教育”的时候,找到的多是台湾关于“生死教育”的文章,后来读到了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她强调“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肖川教授也说:“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但具体到学科教学,如何“把失落的人找回来”,明确“人是什么”、“怎样做才算是人”却并非易事。于是,生物教学过程就成为我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生物课堂成为探索生命的课堂。数年的实践,我总结出生命的课堂应该包含着三个层面:知识是有生命的;教学过程是生命的浸润过程;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

(一)教给学生“活”的生物知识

多少年来,我们的生物课堂就是传递给学生生物学知识,让学生记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记住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掌握一些实验的技巧,因为考试要考到这些。“今天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家鸽的外部形态„„下面讲第二个问题,家鸽的消化系统,„„然后我们学习第三个问题,家鸽的循环系统„„”,“请同学们记住精子和卵细胞在市输卵管中结合成受精卵,在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诸如此类的问题,把本来很生动的生物知识就被讲得枯燥、乏味、支离破碎,没有了美感,完全变成了死物教学,甚至直接就说“这个知识实际上没什么用处,但考试(高考或者中考)要考,你必须要记住、背熟”,如此的教学,怎能让学生热爱这个学科和你的课堂?反观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不也是在这种应付考试中传递给了学生一些机械、死板的知识?由此我想,要想让生物课堂变得富有生机,首先我们要传授给学生富有生命的生物知识,不能给学生死的生物知识。

如何让生物知识富有生命,首先要从生物知识本身理解生命的要义。如,从各种生物的生殖发育理解生命来之不易和生命的丰富多彩,从生物自身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生物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地球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日趋减少、珍稀动植物的灭绝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其次是要尊重和热爱所传授的知识,对所教知识充满感情和崇敬,这样才能让学生也感受到知识的伟大,进而也喜欢这些知识;让这些知识更多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强调“生活即教育”,就是说我们的教学不能脱离了实际进行。假如学生感到这些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是没有任何用处、

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的话,学生就不可能对知识感兴趣。比如,学习人的呼吸系统,让学生背熟膈肌收缩使胸腔下降、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升„„学生怎么也记不住,但假如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自己在深吸气、呼气时肋骨的运动、胸骨的运动,可能很难的问题一下子就在体验中解决了;赋予知识以生命的情怀,如,学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写一篇“假如我是仙人掌”的科普小文章,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后以“假如我是一粒小麦”为题写的拟人化的叙述作文,学习了人的生殖发育后采访母亲写的“我的由来”等都使单调的生物知识一下子活了起来。

(二)让教学过程成为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容器老师装容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缺乏主动地参与,因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的工作也就成为简单的、重复的机械劳动,没有创新和创造。如何将课堂变成一个师生沟通互动、智慧启迪智慧、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首先要研究教材、研究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案,将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到学生那里。如,什么知识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式,什么知识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什么知识可以采用探究式或者实验式„„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此一来,才能将复杂、深奥的知识轻松的被学生接受。如,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和考察的办法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通过探究的方法了解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和过程,通过阅读理解的办法了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但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模式和方法,都不能照搬别人,也不能仅仅是手段和花样的翻新,而是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既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其次,教学过程还应该是师生情感沟通、用智慧启迪智慧的过程。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真诚的欣赏与鼓励,一个善意的批评与指正,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次巧妙的引导,使得教学过程充满了智慧,学生就在智慧的启迪下迸发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学生对老师充满了依恋,老师把爱传递给学生,师生的情感得到愉悦、智慧不断生成、精神得到升华,可以说,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引领学生,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沟通的幸福,使教学过程成为借助知识的传递达到传递文化和文明、启迪智慧的目的。

(三)关注生命个体的尊严与价值

一方面,应该关注教师个人的生命价值,将教育教学过程变成自身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我们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对学生付出关怀和爱的同时也收获来自学生的关怀和爱。只有把自身的生命融入其中,重视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就会投入的对待每一节课,用约会的心情对待上课,才能真正使课堂富有生命。另一方面,作为教学的对象——学生,自然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为此,研

究学生、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和每一次评课,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大胆探索,启发学生敢于质疑,都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正是由于关注了学生个体,才使得姜琦同学对生物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设计实验自主探究,也才使得房磊同学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只有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才会潜心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也就是给学生的是文化,而不仅仅是知识;不仅让学生获得将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更能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在学校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和为生命价值的提升而努力的幸福。

当然,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甚至不同的环境会给我们的教学研究带来许多新的挑战。但无论如何,让课堂富有生命应该是我们老师必须追求的,虽然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生命课堂的模式和理论框架,我还缺少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我还处在探索和学习阶段,但我在探索中收获是巨大的。四十多万字的课堂教学随笔不仅为我的生命课堂探索积累了丰厚的原始资料,也为他人对课堂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为别的,只希望能给学生的生命成长打上靓丽的底色,也让自己的生命存在更有价值。

生命课堂感悟

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或者人,或者事。我们在保护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的时候,是否想过,别人也有最重要的东西,是不是也去尊重过别人最重要的东西?”从课堂的角度来说,我们就是要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也要尊重他们犯错误的权利。只有尊重,才能培育出有尊严的人;只有尊重,才能培养出会尊重他人的人,自己也才能得到尊重。

曾经,我想把班级里每个学生都变成优等生,后来我慢慢发现,这个初衷是好的,但结果是没有道理的。我为什么要把音乐家变成文学家,我又为什么偏要把数学家变成艺术家,我固执得期望每棵小苗都长成参天大树, 可是在人生这片茂密的森林中,需要的不仅是笔直的白桦树,挺拔的松树,也许更需要红灌木的点缀。我开始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外貌,更有独一无二的灵魂和思想。理解和尊重,才是发展每个孩子的重点所在。

关于《生命课堂》的讲座,更引起我诸多的思考。 我也一直在想,抽象的生命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善学习,会生活。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堂上感受到爱与关怀,不是冷冷的说教,不是忐忑不安的不安全感,正如一位名师所说,教育是温暖的。是温暖46个家庭的,不仅仅是眼神交流,更多的是生命的对话,是健康、快乐、轻松的生活方式的另一种延续。

站在教师的角度探索生命课堂,我以为,一方面需要教师用生命去备课(精心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包括教学内容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另一方面需要用生命去教学,也就是“生命在场”;

第三方面是用心关注、呵护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

一、用生命备课 ,从细节做起

用生命备课,不是拼着性命去备课,真正意义上的“红烛”和“春蚕”是不存在的,只有真正爱惜自己的生命,才能更好得服务于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用心、认真得吃透每一篇课文,将自己融入到内容中去,挖掘出更深刻的道理和启迪,并将其用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传输到学生这里。语文教学,不是表面的文字教学,方法教学,更多的,它是一种情感教学。一篇语文课文就是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人生海洋中的颗颗珍珠,不停寻找,不断擦拭,才能让其闪光点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就需要老师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为什么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老师手中,所挖掘出的亮点和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更多的问题,同时,将这份精神大餐献给学生。

当我们将教育置于生命中用心备课时,才会发现,原来所有知识并不只是固化在书页间的文字符号,而是鲜活的生活。本来,所有的一切文学作品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现在,我们将课堂生活化,新鲜化,活灵活现化,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充满青春的律动。知识是经验的固化,但教学不能只给学生固化的经验,而是要将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参与中学习。那么,老师的备课必然会将知识与生活连接起来,尤其是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于是,知识就复活了。能够将知识还原到生活中,给学生鲜活的知识,让学生感到知识并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符号,而是来自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这应是生命化课堂的具体体现。

所以在备课时,我会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感受这样的课文就是记叙我们身边的故事,比如《黄河大合唱》,我不仅介绍了冼星海,更重要的,认识九曲回肠的母亲河——黄河。体会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理解黄河纤夫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为理解黄河大合唱的历史作用做好了铺垫。还有在学习《青花》一课,介绍的是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首的青花瓷,学生没有真正接触到瓷器,理所当然不会理解瓷器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意义。中国,英语China瓷器的英语:china这说明瓷器就是我们中国的代表,是中国打开国门走入世界千家万户,走进文明历史,走进世纪风采的一个独特代名词。既然景德镇有四大名瓷,粉彩瓷,玲珑瓷,彩釉,这些就不得不让学生去了解了,最后让学生明白,瓷艺能够流传至今,只有一个秘诀:在超越中得到传承。了解了中国的瓷艺,作为一个中国人,何尝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呢?

真的用心备课,会发现社会、家庭、环境等处处都是教学的资源。身边的故事,班级里的小故事,学生的表现,都可以变成教学的资源,为我们的生命课堂再次敲响生命的鸣钟。

无论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还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都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是教学资源,也说明所有知识来自于生活,又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还能服务于生活,这是不是也是生命化课堂的具体体现?

二、真实感受生命所在

从空间上来说,教室是课堂,校园也是课堂,家庭、社会、大自然都是课堂,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只发生在教室里,也发生在教室之外的其他地方。但站在教育大背景下来看课堂,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空间的过程,是生命相互润泽的过程。而这一切,只有生命在场才能发生。

“在场”就是存在。或许有人说,我人在教室里,怎么能说我不在场?我们不妨这样来分析──上课的时候,学生都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讲或者练习,他们是存在的。但每个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未必都在用心听课。我们都知道,学生上课时有心猿意马、心不在焉的现象太正常不过了,那么,这时虽然他人是“在场”的,但只是作为自然人的身体(物)在场,而其灵魂(神)是不在课堂现场的,即生命不在场。由此我理解,生命在场,一方面应该是老师的生命在场,不是机械的完成知识的传输任务,而是用心授课,让生命完全投入课堂中和学生进行交流碰撞。包括老师对知识的敬畏和遇见新知识的那份惊喜,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未知世界的渴求与期盼,都始终洋溢在老师的脸上,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由此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向往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生命在场,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完成作业,不是简单的会做题考高分,而是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和老师对话和同学交流,让潜能得到发展。这种“在场”,可以使学生愿意主动将学习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主动求知探索,发现更多的知识,增长能力,让天赋得到最大发挥。由此可见,课堂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一个动态的生命场,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是一个生命不断成长的过程,它需要师生的生命在场,而老师在其中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营造好这个动态的生命场,并由教师的生命在场引发、促动学生的生命在场,这必然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用尊重换取尊重

无论成年还是幼年,成熟还是幼稚,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师关注或者呵护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孩子的生命成长规律,尊重生命的内在本质特征,也就能理解孩子,在此基础上的关注和呵护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才会有对儿童的善意与怜悯、同情与接纳。反过来,这份尊重,又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儿童的心灵,由此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也关爱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良师、诤友、父母也。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孩子。每个小小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个大大的梦想。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帮他们实现这个梦想,那么,请你,保护好这个梦想,不要破坏它,不要惊动它。我们平时教育孩子要尊重理解别人,真正的,给予孩子尊重,他们会感受到被尊重的喜悦和自豪。更好得利于教学,这难道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吗?

而面对着那一个个有着独特个性和特长的学生,我们需要呵护他们的求知热情,也要激发培养兴趣爱好。不要苛求每棵小树苗一般高,一般壮。他们有各自的追求,也许喜欢与蝴蝶为友,也许善于和清风为伴。放飞每个孩子自由的灵魂,让他们像风筝一样, 高高地飞。线,在你的手中,放心,他们不会偏离爱的航线。

尊重学生,尊重有独特个性的学生,也在日常的课堂中尊重每个学生。比如,提问学生之后,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是不是直视学生的眼睛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予以鼓励?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能不能以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愿意接受你的批评并自觉改正?

生命,简简单单两个字,没有人参透他的真谛。同样的道理,生命课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更是一次新的挑战,暴风雨中,我们不是想让海燕高傲的飞翔吗?

生命课堂,需要的是生命的鲜血,生命的脉动,生命的显性。让每节课都有生命,让每个孩子的生命因为你的课堂而找到生命存在的美好,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相关内容

  • 校本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工作会议和校本教研工作推进会精神,以新教体明电[2014]139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办‚均衡普惠.优质特色.人民满意‛的学校和道德课堂构建为目标,以‚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研究.实践 ...
  • 教研会总结
    教研会总结 ---穆家中心小学"实施有效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打造魅力课堂"主题教研会 同志们: 大家好!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了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效课堂的进度,破解高效课堂的难题: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 ...
  • 医学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感悟
    [摘 要]医学生物学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生命的现象,认识生物.人.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及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 [ ...
  • 一中 道德课堂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
    道德课堂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 汇报材料 一.基于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改革,达成科学的学习目标. (一)解读细化<课程标准>,为道德课堂建设提供依据. 每个学期之处,学校都要开展细化<课程标准>活动,为道德课堂建设明确 ...
  • 试谈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摘 要:"探究性学习"就是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提供的任务或目标,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阅读文章.观察生活.妥善表达,从而形成独立摄取知识.总结规律.具有良好的语文创新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一种学习方 ...
  • 第四讲 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第四讲  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主要内容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二.本课程要解决的 ...
  • 学校内涵发展基本要求
    学校内涵发展基本要求 当前学校工作,面临的不仅是外在的.硬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内涵发展.只有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才有更持久的生命力.为此,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方案. 一.规范学校管理,为内涵发展保驾护 ...
  • 在全市业务领导培训会上的发言20**年.10
    在全市业务领导培训会上的报告 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一个这样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的工作,希望大家能够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促进我们今后工作的完善和提高.从2013年开始,我们在各 ...
  • 20XX年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2016年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踏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第一线,参加工作已快二十年了,我立足本职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到敬业爱业,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改革课堂教学 ...
  • 国培第五阶段班级简报
    2015-公 主 岭 市 中 小 学 教 师 教 学 能力提升"送教下乡"项目----小 学数学学科研修班 班 级 简报 主编:程伟书 姜丹 编委:秦洪伟 李胜 张俊影 第五期 总第5期 (2016.04.06) 本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