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历史阶段特征 - 范文中心

4-历史阶段特征

10/04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1、先秦——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 2、秦汉——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封建大一统时期

• 3、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发展和民族融合

• 4、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

• 5、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封建社会继续发展

• 6、明、清(鸦片战争前) ——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一、 先秦

(一)夏商西周(前2070年——前771年)早期国家

特征:奴隶社会形成、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刀耕火种、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社会政治:国家: 早期国家制度: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

思想文化:甲骨文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郡县制雏形。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水利事业有较大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4、文化: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

二、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集权统一国家,秦的暴政。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关系和文化交流;西南和华南进入中国版图,并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3、对外: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技术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思科文艺:服务于政治大一统的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蔡侯纸;秦统一文字小篆,民间用隶书;汉楷书形成;汉大赋小赋。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1、政治: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灌钢法出现。

3、文化:承上启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擅长各种书体。四、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1、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2、经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表现)。对外交通发达。

3、思科文艺:全面繁荣:科技(火药、印刷术)、书法(楷书、草书)、古典诗歌、唐末文人画。

五、宋元时期(960~1368年):民族政权的并立、封建社会继续发展

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二府三司制,进一步分割相权。2、经济: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尤其是商业的发展)。3、思科文艺: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理学产生;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活字印刷、指南针外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文人画发展。六、 明清时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1、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军机处。2、经济: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对外: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康熙帝维护国家主权。4、思科文艺:产生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科技领域明显落后于西方;在文学艺术领域,则开始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的小说和戏剧作品;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 :宗法制、分封制(特点、内容、评价)

考点:古代中国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

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内朝、三省六部制、宋分割相权、选官制;元行省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原因、确立及发展过程、影响)

地位、作用、发展概况、发展特征

考点: 手工业的发展 地位、作用、发展概况、发展特征

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地位、作用、发展概况、发展特征

原因、内容、作用、影响

背景、各学派代表人物及观点、影响、及评价)

考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背景、内容、影响

化主流思 背景、内容、影响

想的演变 背景、内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影响

考点:中国古代 汉字与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与文学艺术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古代史部分

雅典民主政治 产生的条件、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影响

罗马法 产生及发展的背景、公民法万民法及自然法、影响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背景、代表人物及观点、影响

世界近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三个阶段。

• 1、手工工场时代:(14世纪~18世纪中后期)

• 2、蒸汽时代:(18世纪中后期~1866)

• 3、电气时代(1866~1914年)

一、手工工场时代:(14世纪~18世纪中后期)

1、经济:14、15世纪,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和西欧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17-18世纪)

2、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14~17世纪);宗教改革1517;启蒙运动(17-18世纪);牛顿和经典力学(1687年)

4、国际关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新航路开辟,打破了这一状况,使世界各民族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18世纪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大帝国。 民族解放运动在美洲兴起并取得胜利。东方亚洲封建国家走向衰落。最终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势。

二、蒸汽时代:(18世纪中后期~1866)

1、经济:工业革命兴起,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第一次技术革命,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它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从物质上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引起社会结构和东西方关系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政治: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俄、日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起飞;德、意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工业革命浪潮使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他们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3、思想文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亚当. 斯密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理论,因为适合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逐渐流行起来。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成为主要的经济思想。工业革命的深入,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9世纪,近代科学进入全面繁荣时代,各门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纷纷建立起来。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世界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美术作品以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主义绘画为主。

4、国际关系:对原料和市场的强烈需求,促使资本主义国家更加积极地对外扩张。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一方面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的社会体制。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亚非拉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局面。

三、电气时代(1866~1914年)

1、经济:1870年前后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使资本主义经济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在其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从此成为一种经济模式。资本主义进入到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美国和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垄断经济发达,再加上其它有利的条件,经济发展步伐最快,超过英国和法国。

2、政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国情不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出现了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走政治民主道路国家,以英、美、法三国为典型;第二类是走专制主义道路的国家,以俄、日、德三国为典型,这是帝国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运动有了新发展,表现为欧美国家工人政党和组织的相继建立,第二国际建立,并诞生了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3、思想文化:政治、经济领域里的巨大变化,反映在思想领域,原来支配资产阶级思想界的自由主义思潮日渐衰微。社会主义思潮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裂,在双方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在斗争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列宁主义。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理论的框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好频繁,取得了共同发展。音乐领域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立体派是当时美术领域的主要派别。

4、国际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乃至垄断的形成,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成为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共同要求。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帝国主义在经济上、领土上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最终形成了)。这表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在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中,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最终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导致了亚非拉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背景、内容和影响

背景、内容和影响

考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新航路的开辟 背景、过程和影响

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英国的殖民扩张 背景、过程和影响

背景、过程和影响

背景、过程及影响

考点:欧美代议制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背景、过程及影响

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过程及影响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

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背景、过程及影响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

• 1、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

• 2、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

• 3、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 4、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一、1、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

1、经济: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外资企业出现。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政治: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民族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反侵略,谋求民族独立成为仁人志士的重要任务之一。

3、思想: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林则徐、魏源,但影响不大。

4、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5、社会生活的变革:吃、穿、住上开始西化

二、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

1、经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诞生。列强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开始强烈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

2、政治: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半封程度大大加深。

3、思想:洋务思潮,早期维新思潮

三、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1、经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也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奠定了阶级基础。

2、政治: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战争,八国侵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中坚力量:由于康、梁的推动,维新思潮在19世纪末最终演变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维新运动的失败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孙中山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创性地建立了共和政体,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

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919年5月,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4年1月——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时期,突出特点——国共合作,主要成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思想: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主张政治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维新运动失败后,民主共和(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实业救国成历史主流;民主共和的有名无实使知识分子意识到有必要进行思想革命来进一步改造中国,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毛泽东思想的萌芽。觉醒、探索构成此时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四、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1、经济:国民党统治初期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好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挤压下,陷入绝境。

2、政治:1927~1937年,出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共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的的探索,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峙是重要特征;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战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1946年6月~1949年9月,国民党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开始。解放战争由防御、反攻、决战到最后胜利, 人民民主革命走向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3、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

考点:近代中 辛亥革命 背景、结果、影响

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主要阶段、各阶段主要矛盾及任务、革命策略及革命经过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初步与资本主义的曲

三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原因、表现、影响

背景、代表人物及观点、影响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背景、代表人物及观点、影响

背景、代表人物及观点、影响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进入现代史时期。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世界现代 史可划分为两个时期。

• 1、现代化转型——后电气化时代(1917~1945年)

• 2、电子信息时代:(1945~现在)

一、现代化转型——后电气化时代(1917~1945年)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兴起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资本主义处于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的调整和震荡期,之间有战争也有暂时的稳定。这一时期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酝酿时期。

1、经济:一战后到三十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罗斯福新政;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发展。

2、政治:经过一战后的短暂动荡,凡华体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30年代大危机爆发后,各国政治危机严重,德国法西斯扩大了影响。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39年二战爆发。

二、电子信息时代:(1945~现在)

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冷战共处 和激烈竞争的和平共处时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腐朽趋势共存的时期,是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时期, 也是民族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兴起和困扰同在的时期,它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及其对全球影响的深 化和扩展的时期。

1、经济: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对 第三世界的剥削掠夺,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发展为多国;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不大。

2、国际关系:政治格局:二战后两极格局逐步形成;六七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 80年代末,东欧剧变,90年代初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局面结束,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同时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在初期被美苏把持,70年代后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济格局: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建立,7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的滞涨和欧洲、日本的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

一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过程

考点:凡华体系下的和平 华盛顿体系

俄国十月革命 背景、过程、影响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背景、内容、评价

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背景、内容、评价

背景、内容、评价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 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背景、过程和影响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背景、内容和影响

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的过程

过程和影响

考点:二战后世界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

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发展 表现及影响

考点:二战后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量子论

考点:19世纪以来的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

• 1、过渡时期:(1949—1956)

• 2、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 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 4、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现在)

一、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1、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起步:三大制度、1954年宪法

2、经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工业化起步。

3、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教育指导方针确立;科研起步

4、外交:打破西方国家封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二、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1、政治: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及主要任务的正确认识

2、经济: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

3、思想文化:双百方针;国防科学发展显著

4、外交:中苏关系恶化;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关系

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1、政治:十年动乱

2、经济:“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但由于周恩来、邓小平及人民的努力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思想文化:双百方针被破坏;国防科技仍有发展

4、外交:对外关系重大突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四、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现在)

1、政治: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时期民主政治发展;一国两制

2、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3、思想文化:邓小平理论;“双百”方针、“二为” 方向;重视人才、科教兴国;科技大发展。

4、外交:对外推行“不结盟”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并取得重大成就。

考点:现代中国的

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化法制化发展的表现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三阶段经济 • 建设的具体表现及结果,影响

考点:中国特色 社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主义建设的道路 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及意义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内容及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背景、过程及意义

考点:现代中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及意义

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背景及意义

• 1978年后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发展阶段、各阶段背景、内容及意义

考点:20世纪以来的 毛泽东思想 发展阶段、各阶段背景、内容及意义

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发展阶段、各阶段背景、内容及意义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

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考点:中国近现代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社会生活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好用)
    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轮总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各阶段特征 一.19世纪中后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① 政治: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经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洋务运动标志中国 ...
  • 中级导游员考试试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 ...
  •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社会版) 中学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培养未来的历史学家奠定基础,还是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垒积其基本的素养?中学历史的课程内容是突出以政治为主的结论性描述,还是凸现人类能动地求生存. ...
  • 历史阶段特征
    一部分历史阶第特征 段 中国古代阶段特(征1-480) 一 原始.会(社 - -前270年)0 1.经济 (1)生产:力刀火耕种(耜))耕 .()2产生系关土:地属氏于族公公社有集,体种,耕均平配劳分产品动. 2. 政:治禅让:制系父家长制 ...
  • 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_王钰鑫
    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变化 与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王钰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摘102488)要:认识和把握我们党对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认识的演进和脉络,揭示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是我国发展 ...
  • 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与三步走战略的关系
    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特征与三步走战略的关系 21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南,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具体展开,明 ...
  •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2 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 ...
  • 印度逻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一般特征
    作者:邵强进 复旦学报:社科版 2000年03期 [中图分类号] B81-09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7-0289(2000)01-0101-07 古印度逻辑是世界逻辑思想发展的三大发源之一.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逻辑学 ...
  • 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基本特征
    2007 年第1 期 (总第324 期) EDUCATIONAL RESEARCH No. 1 ,2007 General ,No. 324 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基本特征 3 邬大光 [摘 要] 投资办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基 ...
  • 不忘初心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定稿)
    不忘初心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牢把握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