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范文中心

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1/05

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河北省沧县李天木回中 王向东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也是教学研究的长期课题,更是每一个教师终生关注的热点。对学生而言,学生兴趣在不同的时期其兴趣是不同的,这是社会环境、社会科学发展、教学内容决定的,因此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时期就需要不同的方法。浓厚的兴趣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数学美,教学评价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无疑兴趣是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很多刚进入七年级学习的学生,对各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没过多久,兴趣就消失了,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刚刚步入初中大门的学生客观上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生活环境改变,远离父母,由过去的依赖父母到现在的独立生活,课程负担加重,教学内容加深,教学方法相应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小学阶段数学较好的学生,此时的数学成绩反而不怎么理想,甚至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这些学生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如何利用这些优势,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搞好起步教学,关键是要创造性地利用新教材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在近几年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发现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处理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热爱学生,增加感情投入

面对七年级学生,我们既不能用小学的眼光看他们,也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我们一旦发现他们的长处,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对待他们的缺点,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比较顽皮的学生,教师应加强与他们的感情交流,增进与他们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只有当学生把你当做朋友时就能较自然的过度到喜欢你所教的学科,甚至还会把此学科作为自己奋斗的终生事业,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二、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利用好学生中的小老师,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计算器使用比赛、三视图绘画比赛、小组解题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到路就在脚下。人人争当小老师。这样他们就会兴趣大增、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

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三、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七年级数学教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了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在课堂中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引起学生好奇与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情景,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冀教版第一章“从不同方向看”这节内容时,我们是这样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的,上课开始,老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宋代诗人苏试的《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朗读完,老师问同学,谁来告诉我这首诗的意思呢?因为这首诗同学们都很熟悉,同学们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于是纷纷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老师示意同学们把手放下,点了一名学生回答,这名学生说:“这首诗的意思是从前面看,觉得庐山是一座又开阔又高大的山岭;从侧面看,有觉得庐山是一座险峻陡峭的高蜂;再从远处和近处从高处和底处看庐山,总觉得它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我实在说不出到底什才是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自己就在庐山中呀!听到这里,老师说,这为同学讲得太精彩了,这首诗正是诗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景观的结果,我们这节课也模仿去用诗人的眼光从不同方向

观察同一物体,我想我们也会有惊人的发现,这么一提,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了,紧接这,我们把准备好的一个热水瓶,一个茶杯、一个乒乓球放到了教室的中间位臵。让同学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图象画在一张纸上,然后再经过几分钟的观察,同学们都把图画好后,老师从不同的方向各收一幅拿到黑板上展示,然后提出问题,黑板上这几幅画为什么它们不一样?图1、图2、图3、图4、图5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图象?同学们通过这些认识以后,都一一作了回答,回答完后,老师进一步陈述,同学们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操作,我们会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得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我们重点学习三个方向上看到的图,即从正面看到的图我们称之为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称之为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即叫俯视图,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几何体的三视图,把你们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摆成课本第二十一页的形式,然后要求学生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并分别画出它们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本节课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直到下课时,同学们的兴趣犹在。这节课活动性原则的突出运用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堂生活,使原来枯燥无味的讲解转变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视图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实现了直观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和人文性原则不同程度的运用,也对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

四、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在“数学问题生活化”和“让数学走进生活”这一全新的课

程理念下,逐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通过富有新意的问题情境,身边熟知的实例和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整堂课都处在一种兴奋和教师的“引力”之中,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机地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内部动机的有效方法,例如:第二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节,利用一副扑克牌完“24点”游戏,本来完扑克牌是人们用来休闲娱乐的一种工具,老师们是禁止学生完扑克牌的,但我们为了教学把扑克牌的游戏规则改变一下,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规定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 、Q 、K 分别代表11、12、13。在这四张牌之间添加+、-、×、÷括号等括号运算,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这种游戏既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概念的理解。

五、让数学美的独特魅力征服学生

课本第1章最后一道习题也是极其精彩的,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和两条平行线构思出新的图案,课本样图是“两盏灯”和“等式”,布臵学生回去思考后,结果他们的创造性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有几十个图案都极为成功。最典型的有“婴儿车”、“吊环”、“团结友爱”、“上篮”、“眼镜”、“落日余晖”、“看齐”、“谈心”等,主题鲜明,栩栩如生,真正地将圆、三角形、平行线这样简单的图案赋予了动感、情感和生命力。

课本第一章《阅读材料》中有关于七巧板的介绍,这是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学生学习后,自己又摸索出一些不同于书本的七巧板图案,做得精美绝伦,完全可以参加展览。通过这些生动内容的学习,体现了数学的美,数学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奏出感人的乐章。

六、推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将评价作为达到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如利用情感、态度、学习过程评价表);既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的变化与发展;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的评价(如评语),学生也就不会谈虎色变了。还可以吸取体育课上的跳远成绩评价方案(允许跳三次,取最好的一次的成绩)。多样化的评价,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当进行这种评价时,学生都非常高兴。他们也经常主动提出要求,重新考试。这种“推迟判断”,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

学生在课堂上听课,做作业及课外活动中都会表现出各种积极向上,创造性的精神,一旦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结以肯定、鼓励,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微小的进步和成功之处,(特别是中下等学生,我们都要经常给予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使学生会有一种经常的成就感,使他们从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例如,学生的这次作业如果比前次的做的好,则教师可在作业上批上:“比以前有进步”、“你

是一位好学生,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好的成绩的”。如果学生做题时,有独到的解法,则可以批上“解法独特,解题思路不同凡响,思考能力强”,短短的评语,简单明了,对学生充满了爱意,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能力,这些学生受到了评语后倍受鼓舞,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新的学习动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成绩,使学生对于自己取得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恰如其分的自我欣赏和陶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学习兴趣不是学好数学的唯一条件,但却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教学中要开动脑筋,利用新教材、新观念、新方法,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内容

  •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一单元 准备课(共2课时) 第1节 数一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3页习题1-2) 教材分析 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而且画面中的数量并不是 ...
  • 奥数兴趣小组教学总结
    小学四五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教学总结 时光流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在这整整一学期的小组活动中,我认真负责地进行辅导,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本学期,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许多学生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而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 ...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
  •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方案一: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目的意义 1.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是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数学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的学 ...
  • 小学中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_课题
    小学中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 椒江区海门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家庭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必 ...
  • 二年级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探索性操作,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基本上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 ...
  • 培智班主作.教学工作总结
    培智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承担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自己的经验匮乏,能力有限,所以始终坚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其他有经验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 ...
  • 基于学情分析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0031-02 在教学中进行准确的学情分析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
  •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济宁市文昌阁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课型 授课时数:68课时 授课教师:陈争艳.陈慧.张绪丽.郑春梅 [课程总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