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化肥的合理施用 - 范文中心

含氯化肥的合理施用

05/26

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含氯化肥

的合理施用

一、 氯是植物必须元素

氯是植物的第16个必须元素,排在微量元素的第七位,一般植物的含氯量在0.2%~2%(干物质计),含氯10%的也不少见。

- 在植物营养学中氯是植物的必须元素,但直到1954才被确定。氯主要以Cl 的形式被植

物吸收。在植物体内也主要是以Cl -的形式存在,其在植物体内移动性非常强,只有少量在植物体内被结合进有机物,例如Cl 4-IAA 是一种内源生长素类激素。对促进植物生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植物对氯的吸收很少,仅需m g ·L ,而盐生生物含氯相对较高,约70~100 m g ·L -1。

在光合作用中Cl -参加水的光解,叶和根细胞分裂也需要Cl -的参与,Cl -还与K +等离子一起参与渗透式的调节,如与K+和苹果酸一起调节气孔开闭。缺氯时,叶片萎焉,失绿坏死,最后变为褐色;同时根系生长受阻、变粗,根尖变为棒状。

氯离子的主要功能:

①、适当的氯能促进K 和NH 4的吸收,当然当氯离子浓度高时,将会影响NO 3和H 2PO 4的吸收。这就表明氯对阴阳离子态养份吸收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也取决于氯的浓度和比例。 ②、由于特殊的理化性质,氯离子(Cl )在维持细胞渗透压、保持电荷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根系养分吸收的过程中,Cl -通过自身浓度变化来维持共质体内外渗透压,和电荷的平衡。调节气孔保卫细胞的开闭,维持细胞膨胀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点来看,其有一定调节抗旱能力。

③、 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反应(非常重要),起辅助作用,使光合磷酸化增强。 ④、提高豆科作物的结瘤固氮,可以激活一些酶类。可以与某些有机物结合,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⑤、有一些报导说可以氯离子可以提高抗病能力,我也翻阅了两篇文献,但都未表明氯对病害有直接作用,有可能通过营养平衡,或者离子平衡来缓解病害。

二、土壤中的氯

土壤中的氯主要来自肥料、降水、海水、含氯灌溉水,含氯地下水及含氯农药和母质等。农家有机肥中含氯2 mg/kg。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主要农区耕地土壤含量平均为59.4 mg/kg,其中含氯量低于100 mg/kg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90.7%,含氯量低于50 mg/kg和25 mg/kg的样本数分别占总样本数的72.1%和40.3%,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域土壤中含氯有较大差别。华北地区潮土、褐土等含氯量中等水平,土壤含氯量平均值为69.5 mg/kg,草甸土平均 31.7 mg/kg,盐渍土平均607.1 mg/kg,碱土296.1 mg/kg。华北地区褐土垂直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耕层0~20cm ,但从上至下各层次的含氯量差异小于30 mg/kg,随土壤层次的加深,含氯量明显下降,在一定层次时则稳定在较低的含氯水平。土壤氯的移动和积累:Cl -在土壤中移动的主要方式是扩散和淋失。长期试验表明:氯的年积累率是一个常数,而不是累加效应;氯的积累与耕地的水分状况有关。旱地大于水浇地,水浇地大于水田(如天津的蔬菜试验进行了7年13季,0~60 cm 的土层氯离子无积累,这与菜地浇水次数多、量大有关) ,为避免氯离子积累,含氯化肥和非含氯化肥应交替使用。

以下是一些地区的氯含量,我做的一些小结,以供参考。

-++---1

表一、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含氯量

地区 土壤性质 含氯量 备注

华北地区 潮土、褐土 69.5 mg/kg 平均值

华北地区 草甸土 31.7 mg/kg 平均值

华北地区 盐渍土 607.1 mg/kg 平均值(滨海地区,盐碱土壤 华北地区 碱土 296.1 mg/kg 平均值 条件下应特别注意) 西南地区 四川钙质紫色土 48.0 mg/kg 范围为(10~128)mg/kg 西南地区 四川中性紫色土 37.1 mg/kg 范围为(9~96)mg/kg 西南地区 四川酸性紫色土 13.6 mg/kg 范围为(6~47)mg/kg 成都平原 潮土 47.8 mg/kg 范围为(18~105)mg/kg 湖北 潮土 28.7 mg/kg 范围为(11~68)mg/kg 陕西南郑 黄褐土 40.3 mg/kg 范围为(19~157)mg/kg 南方地区 贵州乌江红黄壤 5.1 mg/kg 范围为(2~15)mg/kg 南方地区 江西红壤 13.4 mg/kg 范围为(4~25)mg/kg 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植物的土壤氯容量概念,即以植物的耐氯临界值减去土壤含氯量之差值作为植物土壤氯容量。所以某个地区某种作物的氯容量越大,则施用含氯化肥的可能性和用量越大,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不同作物类型、不同土壤区域、施用不同含氯化肥,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I 型:中、低含氯量土壤 (50~150 mg/kg) ,绝大多数作物都可以按照作物氮、钾需要施用NH 4Cl 、KCl 肥;只有耐氯力很弱的莴苣、烤烟等不宜施用 NH4C1,但可适量施用KC1。

Ⅱ型:高含氯量土壤 (200~300 mg/kg),多数作物可以施用 NH4Cl 、KC1;耐氯力弱的作物

不宜施用含氯化肥。

Ⅲ型:含氯量特别高的土壤(400~600 mg/kg),多数作物不宜施用含氯化肥;只有耐氯力特别强的作物(甜菜、菠菜、谷子等) 可以施用NH 4C1、KCl ;耐氯力强的作物可以适量施用KCl 。

应当着重指出,根据作物的土壤氯容量选择含氯化肥种类和品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土壤含氯量<50 mg/kg地区,氯容量>100 mg/kg的作物都可以按作物钾素营养需要施用 KC1。如烤烟、薯类、果树等耐氯力弱的作物都可以按其需钾量施用KC1。

三、 过量Cl -(主要指氯容量为负值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氯不会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但应特别注意一些滨海地区,盐碱土壤,以及对氯较为敏感的植物等条件下施用氯应特别注意。不同的植物对氯有不同吸收阀值,所以氯元素对植物的伤害,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问题,得考虑到土壤中的氯离子含量,土壤的水分含量,土壤pH ,植物的耐氯性等各个方面。

许多文献报导过施用氯素过量而造成植物氯中毒现象。不利影响如下: ①、Cl -能抑制硝酸根(NO 3-)与磷酸二氢根(H 2PO 4-)的吸收,有研究认为根系在吸收以上两种离子的过程中,氯离子(Cl -)比它们更具优势。所以以浓度的优势使得以上两种离子吸收不利,产生拮抗现象。这点金安世,Cram W J J等人以报道过。

②、Flower 认为,高氯可抑制脱氢酶活性,而脱氢酶是植物代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酶,所以有可能引起植物的代谢紊乱,氯也可以抑制(NR )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前者是植物对氮素吸收的重要酶,所以高氯会抑制作物的对氮素的吸收。而过氧化物酶是植物在遭受伤害时体内的保护酶类,所以证明高氯已经使植物收到了伤害,同时过高的过氧化物酶能使植物体内的一些激素发生分解,细胞停止生长,从而限制了植物的发育过程。 ③、高氯能破坏植物体内一些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的破坏:例如线粒体内膜模糊,脊结构

破坏,细胞壁基质质地不均匀,细胞质壁分离,叶绿素含量及其光合强度降低。

④、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使植物的品质下降,中国烟草总公司要求烟叶中含氯量应该小于1%。如果含氯量大于1%,则燃烧性和品味将受到很大影响。通过下表可以看出施氯量对烟草各个器官含氯量的影响。

毛知耘 1996 土壤农化通报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施氯量达到240mg/kg时,烟叶的品质已经开始受到影响。当然由于烟草的抗氯能力差,所以会影响其品种,当然也有一些增强作物品种的报导。

⑤、影响农作物产量,我国不少试验表明,施用氯化铵能使某些作物增产。郭鹏程等(1987)试验结果,施用氯磷铵比等氨磷量的尿素磷铵使水稻增产9.2%。当然也有相反的报导,如周则芳等 (1988,1990) ,在中性紫色土上 ,以等氮量硫酸铵作对照,施用不同浓度氯(CaC12) 进行盆栽试验,结果列于下表。

当施氯浓度超过作物耐氯临界值时,作物开始产生氯的毒害症状 ,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缓慢,植株矮小,叶片少,叶面积小,叶色发黄,严重时叶类呈灼烧状,叶缘焦枯,向上卷筒,老叶死亡,并提前脱落。氯浓度很高时根尖死亡,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氯过量时种子吸水困难,影响发芽。氯对作物的影响主要在产量上,对品质的影响由于Cl -和NO 3-的拮抗作用较小,一般不如对产量影响大。

综合笔者所掌握的一些资料,得出一些看法:

①、从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在高氯地区,例如盐渍化地区,滨海地区,还是应该尽量减少氯元素的持续施加。

②、应该建立对铝敏感的植物名录数据库,以便在种植,施肥时更多的考虑氯的危害性,而减少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③、提高化肥工艺技术进行等级分类,从而根据不同情况在施肥过程中有选择的进行。即节约了农民的资金投入,有更多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 植物对氯的抗性分类

如下列表中所示

作物 忍耐力 耐氯浓度 其他

水稻 强 740~950(mg/kg)

棉花 强 800~900(mg/kg)

红麻 强 650~750(mg/kg)

菠菜 强 750~840(mg/kg)

甜菜 强 600~1600(ug/g) 毒害值为73200(ug/g) 玉米 强 400~800(ug/g) 毒害值为2000(ug/g) 高粱 强 400~700(ug/g) 毒害值为1600(ug/g) 谷子 强 400~800(ug/g) 毒害值为1800(ug/g)

大麦 中 400~500(mg/kg)

蚕豆 中 400~550(mg/kg)

大豆 中 400~550(mg/kg)

豌豆 中 400~450(mg/kg)

萝卜 中 400~500(mg/kg)

玉米 中 370~490(mg/kg)

油菜 中 300~450(mg/kg)

小麦 中 270~430(mg/kg)

甘蔗 中 270~370(mg/kg)

番茄 中 400~600(ug/g)

亚麻 中 200~500(ug/g)

马铃薯 中 200~500(ug/g)

甘蓝 中 400~500(ug/g) 毒害值为800(ug/g) 毒害值为700(ug/g) 毒害值为900(ug/g) 毒害值为700(ug/g) 花生 中 200~400(ug/g) 毒害值为800(ug/g) 水稻 中 200~400(ug/g) 毒害值为600(ug/g) 菜花 中 200~350(ug/g) 毒害值为500(ug/g) 葡萄幼树 中 200~400(ug/g) 毒害值为500(ug/g) 山楂幼树 中 200~350(ug/g) 毒害值为450(ug/g)

甘薯 弱 180~280(mg/kg)

烤烟 弱 140~160(mg/kg)

莴苣 弱 100~140(mg/kg)

白菜 弱 100~300(ug/g) 毒害值为400(ug/g) 苹果幼树 弱 100~250(ug/g) 毒害值为350(ug/g) 草莓 弱 100~250(ug/g) 毒害值为300(ug/g)

五、含氯化肥的施用方法

河北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所的提出岳增良提出一下方法,值得参考。

5.1、含氯化肥优先用于耐氯力强的作物

经对不同施氯水平30多种作物耐氯力进行系统实验研究 ,按等质、等产的原则确定耐 氯临界值 ,将作物耐氯力类型分为耐氯力强(A级) 作物,即耐氯临界值>600 mg/kg 、轻度 毒害值(相对产量为对照的80%~90%)>800mg/kg 、严重毒害值(相对产量为对照的50%)>1 300 mg /kg 的作物有甜菜、菠菜、谷子、红麻、萝卜、菊花、水稻、高粱、棉花、油菜、黄瓜、大麦等。其中菠菜、甜菜、谷子属耐氯力特强的作物(A+) ,其耐氯临界值>1000 mg /kg ,轻度毒害值>1500 mg/kg ,严重毒害值>3 200 mg/kg 。耐氯力中等 (B级) 作物指耐氯临界值300~600 mg /kg 的作物;其中耐氯中等偏上的作物 (B +) ,即耐氯临界有450~600 mg/kg 、轻度毒害值>650~750 mg/kg 、严重毒害值>1 500 mg/kg 的作用有小麦、玉米、番茄、茄子、大豆、蚕豆、豌豆、甘蓝等。耐氯力中等偏下的作物(B-) ,即耐氯临界值300~450 mg/kg 、轻度毒害值>450~600 mg/kg 、严重毒害值>700~800 mg/kg 的作物有甘 蔗、花生、芹菜、亚麻、辣椒、大白菜、小油菜、草莓、花椰等。耐氯力弱 (C级) 作物指耐氯临界值为150--300 mg /kg 、轻度毒害值>300~400 mg /kg 、严重毒害值>600 mg /kg 的作物有马铃薯、甘薯、苋菜、莴巨、烤烟等。

5.2、含氯化肥应优先施用于含氯量低的土壤

在中低含氯量的土壤(50~150mg /kg) 上绝大多数作物可以按照作物氯、钾需要使用氯化铵和氯化钾肥料,只有耐氯力很弱的莴巨、烤烟等不要使用氯化铵,但可适量施用氯化钾。 在高含氯量(200~300 mg/kg) 的土壤上,多数作物可以使用氯化铵和氯化钾;耐氯力弱的C 类作物不宜使用含氯化肥。在含氯量特别高(400~600 mg /kg) 的土壤上,多数作物不宜使 用含氯化肥,也不适宜进行种植。

西南大学的毛知耘也列出了一个关于含氯化肥使用表,如下:

参考文献:(略)

党甲军(2009-3-25)


相关内容

  • 含氯化肥合理使用准则
    ICS 备案号: DB51 含氯化肥合理使用准则 Rules for chloride-containing chemical fertilizers application (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
  • 化肥业务员基本知识
    第一部份 大量元素肥 一.氮肥: nitrogenous fertilizer 氮肥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 ...
  • 蔬菜施肥技术
    大棚蔬菜科学施肥技术 大棚蔬菜若施用肥料不当,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引起蔬菜肥害,而且还会使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大棚蔬菜生产上,一定要慎施化肥,科学施肥.大棚蔬菜科学施肥应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一.农家肥要腐熟:大 ...
  • 甜玉米种植法
    春季鲜食甜玉米种植法 发布时间:2008-03-10 13:22 来源:河北农业信息网 摘要:新鲜甜玉米大家都喜欢吃,市场容量大,产量高,效益佳,从播种至鲜穗条收约90天左右,种好春季甜玉米,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选良种 甜玉米品种可选超甜 ...
  • 复合肥工艺及特点
    复合肥生产工艺一般有以下几种: 掺混肥.滚筒造粒, 喷浆造粒,氨化造粒,高塔造粒,缓控释肥 一.掺混肥料 又称.BB 肥.干混肥料,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 是以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 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制成,在 ...
  • 一些基本的肥料概念
    硝硫基复合肥 硝态氮是从生产复合肥氮源出发的,以尿素为氮源的就是酰铵态氮,以液态氨.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为原料的就是铵态氮,而以硝酸铵为原料的就是硝态氮:而钾来源又有氯化钾及硫酸钾,在含硝态氮的同时,以硫酸钾为原材料,或者氯化钾 ...
  • 什么是脲甲醛肥料?
    脲甲醛简介: 尿素与甲醛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又称脲甲醛树脂.英文缩写UF. 脲甲醛又称脲醛肥料,1955年最先由BASF生产,是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缓释氮肥.它由尿素与甲醛缩合而成,为白色,无味粉末或颗粒状.根据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不同,可以制成 ...
  • 基于化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探索研究
    基于化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探索研究 摘要:在农业生产中,过量和不科学地施用化肥,会使大量肥料流入环境中,对土壤.大气.水质造成危害,同时化肥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还会在植物中形成积累,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健康.针对这些,本文从当前农业环境污染的基本现状 ...
  •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练习题
    第八单元 1.用铁锅煮菜是最理想的炊具,主要原因是 ( ) A. 价格便宜 B. 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C. 导热性比较好 D. 容易加工 2.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 A .不锈钢 B .玻璃 C ...
  •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