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证的治与禁 - 范文中心

湿热证的治与禁

09/02

湿热证的治与禁(吴智兵 副教授)

湿热证是由湿邪和热邪蕴蒸缠结为患所致的病证,可源于外感,也可因于内生,或外感与内伤相合所致。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于阻碍气机,困耗阳气,热为阳邪,易耗津伤阴;若湿邪和热邪分而为病,病机较单纯,如果湿和热相合为病,则热处湿中,湿蕴热外,如油入面,胶着蕴蒸,难分难解,病机往往变得复杂;辨证时不但要辨病邪所在部位,还要辨湿与热的偏盛;治疗时既要注意祛湿而不助热伤阴,又要注意清热而不伤阳碍湿,所以湿热证的治疗较寒湿证复杂。

薛生白指出“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病篇》),然而其治疗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温病条辨 · 中焦篇》),针对这种两难治疗境地,叶天士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分消上下之势”(《温热论》),薛生白提出“当三焦分治”、“以分利为治”(《湿热病篇》)等治疗原则,后世归纳为“分解湿热法”。那么,临床应怎么运用 分解湿热法,宜采取哪些具体治疗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拟根据历代医家都有关于湿热证的治则、治法与治禁的论述,结合个人的心得讨论如下。

一、明确治湿与治热熟为主

湿热证以治湿为主还是以治热为主?有人主张应以治湿为主,因为热邪是无形之邪,而湿邪是有形之邪,是导致气机阻滞和湿热证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湿邪得去,全证皆可顺水推舟,收功可待,故多数情况下应以治湿为侧重点。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应分析湿热证的来路和辨湿热的偏盛。

根据湿热的偏盛,按常规湿盛则祛湿为主,热盛则清热为重。另外还要结合湿热证的来路,具体分析湿邪是本邪还是标邪,如果湿邪是本邪,则应以治湿为主,如果湿邪为标邪则当以治热为主。一般来说湿热证 的形成有三种途径:一是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即刘河间所谓“积湿成热”;对于这种情况当以祛湿为中心,正如叶天士所说“热从湿中而起,湿不去则热不除也”、“热从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如果过于清凉容易伤阳;二是阳热怫郁,热蒸湿动而致湿热者,如刘河间说:“夫诸湿者,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也,„„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即停滞而生水湿也”(《宣明论方 · 水 湿门》),对于这种情况,应以治热为主,热去水安而湿自消,如果重湿轻热而过于辛散,则容易化燥入血。三是湿热本自来,即初感病因就是湿热病邪,这种情况下的湿邪也是本邪,多数仍应以治湿为主,必要时结合湿热的偏盛综合考虑。一般来说,由湿邪郁而化热而成湿热者多表现为湿盛,这种病人多平素脾运不佳而胃阳偏旺,发病方式可来自外感或(和)来自内生,病初无或少热象;因热蒸湿动而成湿热者多表现为热盛,起病多因于外感,初期无或少湿象;湿热本自来者大多也来自外感,由中气的虚实决定湿与热的偏盛。

二、宣通散发湿郁而防过燥

湿邪重浊粘滞,其主要的致病特点之一就是困阻气机,气机阻滞又加重湿邪的郁滞,所以调畅气机是宣通散发湿郁的关键。

在诸多调畅气机的方法中,宣通肺气显得尤为重要,其一因为“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其二因为肺在上焦,宣通肺气有“提壶揭盖”的作用,有利于水湿从下焦水道而出,即华岫云所谓“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

叶天士所说的“开泄”和薛生白所说的“辛开”是宣通湿郁的代表方法。所谓“开泄”,即以杏蔻橘桔等轻苦微辛之品,或香豉、枳壳、郁金等宣通气滞,开泄中上,以清源洁流,此即所谓“开窗牅”之理,这

一方法对于湿邪偏重,病偏中上,或初入中道者较为适宜,方如三仁汤、上焦宣痹汤、三香汤等。所谓“辛开”,就是以辛燥畅中之品如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藿香、生姜等,开达中焦湿郁,以上输下布,此即华岫云所谓培燥土之理,适用于湿邪偏盛于中焦、膜原者,方如加减正气散、达原饮等。对于湿热阻滞肌肉经络者,可用防己、木瓜、苡仁等宣通经络,方如二加减正气散、中焦宣痹汤等;对于湿热阻滞肠道气机者,可用枳实、槟榔、皂荚、蚕砂等导浊通滞,激浊扬清,方如枳实导滞汤、宣清导滞汤等;湿热蒙蔽心包、机窍者,可用石菖蒲、郁金、香豉等通窍开闭,方如菖蒲郁金汤、三香汤等。

当然,宣散湿郁、调畅气机要注意不要过于辛散温燥,一般湿邪一散即要减其制,或转以清热为主。另外,调畅气机不仅仅限于使用理气宣通之品,凡能使邪气郁滞减轻的方法都能起到调畅气机的作用,如利小便、发汗、通便等常用的驱邪方法,可驱除阻滞于气机道路上的邪气,使气机条畅。

三、清解蕴热而防伤阳化燥

清解蕴热的目的是使蕴结于湿中热邪透发消解。叶天士对于热邪偏重的湿热证,提倡用“苦泄”法,即以苦寒泄降之品,使热邪下趋,这一方法适用于病偏中下焦气分者;当然,苦泄之时多配合辛开,这样才更有利于使热邪从湿邪中透发出来而下泄。若病偏上焦气分者,可用栀子、豆豉、连翘、竹叶等清宣发越以消解。 刘仕昌 教授临床喜用青蒿和黄芩配伍,透解湿中郁热,取青蒿既可走表,又可入少阳走气分,还可入营血走阴分,能入能出、能清能透之性,黄芩归肺胃大肠经,既能清气分邪热,又能除中焦湿热,而湿邪终归中焦脾胃所以两者配伍,能透解上中下三焦湿中之郁热,刘老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每获良效,对于湿热证湿热俱重或热偏盛者尤为适宜。

但是,清解之品大多寒凉,甚至苦寒,不可过用。叶天士指出“„„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温热经纬 ·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也就是说寒凉太过易伤阳,对于由湿郁而成湿热者或湿热本自来者,尤为如此。此仅言及其一,过于寒凉或苦寒还有碍于化湿解郁,甚至导致化燥失润,因为水液得温则能运行流动,生理状态下机体水津阴液得阳气的温运则能布散全身,滋润营养四肢百骸,而寒性凝滞,过于寒凉则不但湿邪不能得到温化宣散,还可使正常水液凝滞不布,机体失润而成燥,此即王孟英所谓“阴凝则燥”(《温热经纬 · 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雄按),也是俗谓“苦寒化燥”的机理。

四、驱湿外出防伤正

驱邪是治疗外感热病的重要法则,邪气外出不仅能减轻病势,还能起到通畅气机道路,减轻气机郁滞的作用。对于湿热证,粘腻重浊的湿邪是阻滞气机的主要因素,如叶天士所说“湿热阻气”、“秽湿内著,气机不宣”、“湿久生热,气阻不爽”等,都是强调湿邪阻滞气机的重要作用,所以只有祛除体内的湿邪,才能更好地解除气机的困阻,使热从湿中分解出来,故叶天士有“清理湿邪,气机升降自安”、“湿走气自和”之论。常用导湿外出的方法有利尿、发汗和通下,合理使用这三法,对治疗湿热证有很大帮助。

① 利尿祛湿:张仲景指出“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金匮要略 · 痉湿暍脉证治第二 》),刘河间进一步指出“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病机论》 ) ,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 · 湿》按语中指出:“其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以苦辛温治寒湿,概以淡渗佐之”,说明无论是寒湿还是湿热都可使用淡渗利水法驱邪外出。而且,不论邪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都可使用,此乃华岫云所谓“开沟渠以泄之”之理,叶天士对于湿热初入肺卫即用芦根、滑石之流以渗湿于热下,使湿不与热相搏,观吴鞠通治方,无论是在上焦篇治湿热初起郁闭肺卫的三仁汤、上焦宣痹汤,还是中焦篇治湿热困阻脾胃、肌肉经络的诸加减正气散、黄芩滑石汤、中焦宣痹汤等,或是下焦篇治湿

热闭阻肠道、弥漫三焦的宣清导浊汤、茯苓皮汤等,都有淡渗利湿之品,这是治湿的大法。

虽是大法,也不可孟浪用之,叶天士针对“湿胜则阳微”的病机特点,提出“通阳”的治疗方法,而“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 《温热论》 ) ,正确理解这两句话,对合理使用利尿法治湿热证很有帮助,所谓湿胜则阳微,并非指湿邪盛就必定会损伤阳气而导致阳气虚弱(因阳虚不化而致湿邪内生者例外),应该有一个由困阳到耗阳的过程,初起主要是湿邪困阻阳气,阳气不能温运,所以不必温补,而应通阳,通阳的方法除调畅气机外,就是导湿邪外出,减少导致气机困阻的湿邪,畅通阳气运行之道路,导湿邪外出的最好办法就是利小便,所以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因为湿为阴邪,它不但会困阻阳气还会耗伤阳气,加上使用清凉剂,后期往往导致真正阳气虚微,此时应慎用利尿,正如喻嘉言所说“湿家当利小便,此大法也,而真阳素虚之人,„„以为湿热,恣胆利之,真阳无水维附,顷刻脱离而死矣,此法所不禁中之大禁也” ( 《医门法律 · 三气诸方 · 律十一条》 ) 。另外湿热证中的热邪易伤阴,而利尿亦会伤阴,所以阴虚之人利尿时,亦应细察精详,一般只宜甘淡之品。总而言之,临床利湿之法的运用,应结合湿热偏重、阴阳偏虚等具体情况,湿重者多以茯苓、猪苓、通草、薏苡仁、大腹皮、泽泻等,热重以滑石、淡竹叶、车前草等,阴伤者以芦根、白茅根并配以益气养阴之品,阳虚者伍以温运之品。另外,湿热证利小便,以小便通畅、气机得通为度,过犹不及。

② 发汗祛湿:张仲景提出“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法当汗出而解”,而吴鞠通则将发汗列为湿温病治疗三禁之首,告诫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 《温病条辨 · 上焦篇 · 湿温》 ) ,叶天士也引张仲景之意告诫说“湿家大忌发散,汗之则变痉厥”。临床上湿热病证确实不宜随意发汗,发汗不当易致如下弊端:其一伤阴,其二伤阳,其三引湿邪上蒙,其四致痉。但湿热证并不是绝对禁汗,正如喻嘉言所说:“凡治湿病禁发其汗,而阳郁者不微汗之,转致伤人,医之过也” ( 《医门法律 · 三气诸方 · 律十一条》 ) 。一般发汗治疗目的在于解表退热,而湿热证因湿与热胶着蕴结,热很难因汗出而解,反易变生它证;湿热证发汗的直接目的主要是驱逐湿郁,伸展表阳,解除表郁,调畅气机,使气化湿亦化,湿祛热孤则易消解,此乃“开窗牅”之理。

湿热证发汗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一般是外感湿热,邪尚在卫表或肌表、或刚由口鼻走中道,表阳受郁时,才好使用;第二,以微微有汗为度,不宜发汗太过,湿热证患者常有自汗出,但汗出不畅、粘腻如油,汗出不解,若正确发汗,往往汗微身轻神清,如张仲景所说“若治风湿,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如华岫云所言“„„此论外感之湿邪,著于肌躯者也,此虽未必即入脏腑,治法原宜于表散,但不可大汗耳,更当察其兼症,若兼风者,微微散之,兼寒者,佐以温药,兼热者,佐以清药”;第三,发汗不是非用辛散不可,有时通过调畅气机,也能达到此目的,这是治湿热证的关键,如用于邪在卫气分的三仁汤,使用得当可使气通湿散,自然汗解。

③ 通便祛湿:下法亦是吴鞠通湿温病治禁之一,湿热证禁下理由有二,一为湿未结于肠道,下之无益;二为湿邪易困耗中阳,若苦寒攻下,中阳更损,遂致洞泄不止。但湿热证亦有可下之时,如叶天士所言:“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即湿热之邪结于阳明胃与肠道,气机滞阻,致大便不通或溏垢不爽者,应当下之。还有一种情况是湿已完全化热,燥结于阳明,当用承气辈急下存阴,另当别论。

湿热证下之目的有二,一为通滞调畅气机,二为导邪外出,从叶天士以湿邪尽还是未尽判断该下还是不该下来看,主要是为了导湿外出,使湿热分解。湿热证下法亦有其特点,即叶天士所说:“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章虚谷总结为“轻法频下” ( 《温热经纬 · 叶香岩外感温热论》章按 ) ,湿热证下之宜轻是因并无燥实热结,不必峻攻,有时轻得可以不用攻下药,如治湿热郁阻肠道气机,致大便不通的宣清导浊汤;宜频是因湿性粘滞不能一攻而告成,临床多以枳实导滞汤轻其制而用之。湿热证下法之度有两点,一为大便由溏转为成形,此因湿邪已

去;二为大便由不通或粘滞不爽转为通畅,此因郁滞得解。

概 念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

方剂,统称为祛湿剂。

… 立法依据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素问·至 真要大论》)。

“燥可祛湿”(《十剂》)

… 适应范围 湿滞脾胃、呕恶自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淋浊、痰饮,黄疸、痿证、带下, 以及湿温、风水、风湿等证。

… 分 类 (1)化湿和胃——湿浊内阻,脾胃失和证。

(2)清热祛湿——湿热外感或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病证。

(3)利水渗湿——水湿内停所致病证。

(4)温化水湿——寒湿所致病证。

(5)祛湿化浊——湿浊不化所致病证。

… 注意事项 (1) 分清内湿、外湿以及邪气之不同分别治之。

(2)本类方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品组成,易耗伤阴津,故素体阴 亏、体虚、孕妇应慎用。

(3)病后脾虚水肿及孕妇水肿者,宜慎用,若必要时宜配健脾、安胎之品 以顾正气。

一、 化湿和胃:本类方剂主要由苦温燥湿或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具有芳香化湿,辟秽祛浊的作用。适用于湿浊内盛,困阻脾胃之证。

二、 清热祛湿:本类方剂主要由清热利湿药或清热燥湿药组成,具有湿热两清的作用,用治湿热外感、湿热内盛、湿热下注之证。

三、 利水渗湿:本类方剂主要由利水渗湿药物组成,具有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作用,使水湿从小便排除,用治水湿壅盛之证。

四、 温化水湿:本类方剂主要由温阳药与利湿药组成,具有温阳化湿作用,用治湿从寒化和阳虚气不化水之证。

五、 祛湿化浊:本类方剂主要由祛湿化浊药组成,具有祛湿化浊作用,适用于下焦湿浊不化病证。

六、祛风胜湿:本类方剂主要由祛风胜湿药组成,具有祛风胜湿作用,适用于风湿在表所致的头痛身重, 或风湿侵袭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膝顽麻痛弊等证。

一、填空题

1. 祛湿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类。

2. 平胃散主治__________证,临床运用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证治要点。

3. 藿香正气散是治疗__________所致霍乱吐泻的常用方。

4. 黄疸有阴阳之分,茵陈蒿汤所治的黄疸属于__________黄,以 ___________为特点。

5. 八正散主治__________证,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证治要点。

6. 三仁汤主治证病机是__________;甘露消毒丹主治证病机是__________。

7. 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和五皮散均治水肿,小便不利,其中五苓散适用于

__________证;猪苓汤适用于__________证;防己黄芪汤适用于__________证,

五皮散适用于__________证。

8. 苓桂术甘汤中桂枝的配伍意义是__________;真武汤中芍药的配伍意义是__________。

9. 真武汤是治疗__________之水肿的主要方剂。

10. 荜薢分清饮主治__________之白浊;完带汤主治__________所致的带下。

二、判断改错题

1. 寒湿困脾之证可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平胃散。

2. 藿香正气散治疗上吐下泻,恶寒发热等证,病机是胃肠失和,运化失司。

3. 三仁汤中用杏仁、桃仁、瓜蒌仁宣上畅中渗下,使邪从三焦分消,湿祛热清,诸证自愈。

4. 三仁汤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热重于湿的方剂。

5. 湿温、疫毒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治宜用清瘟败毒饮。

6. 二妙散由黄柏和牛膝组成。

7. 防己黄芪汤主治皮水,防己茯苓汤主治风水。

8. 下焦虚寒,湿浊不化,小便频数,白如米泔,凝如膏糊,治宜防己茯苓汤。

9. 湿热下注带下,色黄稠气臭秽,治宜完带汤。

10. 温化水湿的代表方是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

三、问答题

1. 藿香正气散、葛根苓连汤、保和丸、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理中丸、真人养 脏汤八方均治泄泻,如何区别使用?

2. 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茵陈四逆汤均可利湿退黄,其组成、功效、主治病证有何异同?

3. 对三仁汤证的治疗,为什么要宣上、畅中、渗下三法并进?

4. 小蓟饮子、八正散均治淋证,在功效、主治上有何异同?

5. 二妙散、完带汤、龙胆泻肝汤三方均可治妇女带下,有何不同?

6. 五苓散为利水之剂,为何能治烦渴欲饮?与白虎汤的烦渴有何不同?

7. 桂枝在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汤、金匮肾气丸、桃核承气汤中的配伍意义,有何不同?

8. 实脾散和真武汤在组成、功用、主治上有何异同?

练习答案

填空题参考答案

1. 化湿和胃 清热祛湿 利水渗湿 温化水湿 祛湿化浊

2. 湿滞脾胃 脘腹胀满,舌苔厚腻

3.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4. 阳 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桔子色

5. 湿热淋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数

6. 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 湿温、疫毒邪留气分,湿热并重

7. 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及水逆证 水热互结,邪热伤阴 表虚湿盛之风水 脾虚湿盛,气滞水溢肌肤之皮水

8. 温阳化饮 利小便以行水气,柔肝以止腹痛,敛阴舒筋以止筋惕肉瞤

9. 脾肾阳虚,水气内停

10. 下焦虚寒,湿浊不化 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

改错题参考答案:

1. ×寒湿困脾→湿滞脾胃

2. ×胃肠失和,运化失司→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3. ×桃仁、瓜蒌仁→白蔻仁、薏苡仁

4. ×热重于湿→湿重于热

5. ×清瘟败毒饮→甘露消毒丹

6. ×牛膝→苍术

7. ×皮水→风水 风水→皮水

8. ×防己茯苓汤→荜解分清饮

9. ×完带汤→龙胆泻肝汤

10. 对

问答题参考答案:

1. ①藿香正气散重在化湿解表,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泄泻,以头痛、恶寒发热、胸膈满闷、脘 腹疼痛、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②葛根苓连汤重在解表清热,主治表证未解,热邪入里之泻痢,以身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苔黄脉数为证治要点。③保和丸重在消食和胃,主治食积停滞之泄泻,以脘腹痞满胀痛、恶食嗳气,舌苔厚腻,脉滑为证治要点。④痛泻要方重在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之泄泻,以腹痛泄泻,泻后痛减,反复发作,舌苔薄白,脉弦缓为证治要点。⑤参苓白术散重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夹湿之泄泻,以面色萎黄,四肢乏力,脉虚缓为证治要点。⑥四神丸重在温肾暖脾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泻,以五更泄泻、食不消化、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证治要点。⑦理中丸重在温中补脾,主治中焦虚寒之泄泻,以畏寒肢冷、溲清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或迟缓为证治要点。⑧真人养脏汤重在温中补虚,涩肠止泻,主治泄泻日久,脾肾虚寒,以大便滑脱不禁、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证治要点。

2. ①茵陈蒿汤重用茵陈为君,配以栀子、大黄,清热利湿并重,适用于湿热俱盛之黄疸。②栀子柏皮 汤是茵陈蒿汤去茵陈、大黄,加黄柏、甘草,清热之力大于利湿,适用于热重于湿之黄疸。③茵陈四逆汤即茵陈加四逆汤而成,具有温阳利湿退黄之功,适用于寒湿内阻之阴黄。

3. 三仁汤证,乃因湿温伤人,留恋气分,郁遏不达,波及三焦,而致上焦肺气不宣,中焦脾气不畅, 下焦肾和膀胱气化失常。若仅用辛宣苦燥之品,易助热化燥伤阴;若纯用苦寒泻热之剂,则湿邪留恋不去。 惟宜芳香苦辛,轻宣淡渗之法,宣上以通水道,畅中以健脾运湿,利下以疏导下焦,使三焦通畅,湿温分消。如此则邪气尽去,正气不伤,宣上,畅中,利下三法并进,合乎病情需要。

4. 小蓟饮子和八正散均能利水通淋,主治淋证。①小蓟饮子长于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下焦瘀热, 损伤血络之血淋,以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证治要点。②八正散长于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蕴结膀胱之热淋、石淋,以尿频涩痛,舌红苔黄,脉数实为证治要点。

5. ①二妙散主治湿热下注之带下,色黄稠、味臭,小便短黄,舌苔黄腻;以清热燥湿为法。以苍术 燥湿,黄柏清热,使热清湿去而带下自止。②完带汤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之带下,色白清稀无臭,面色恍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以补中健脾,化湿止带为法。③龙胆泻肝汤主治肝经湿热下注之带下,并见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小便短少,舌苔黄腻,脉弦数有力;以清肝泻火除湿为法。

6. 五苓散证中有烦渴欲饮一症,原因是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所致。所以应渗利蓄

水,加强气化,使小便通利,水去津布而口渴自止。本方用泽泻、猪苓、茯苓利水渗湿,配伍白术健脾以运湿,桂枝以助膀胱气化。白虎汤证之烦渴,为热盛津伤之故,以清泄阳明气分热邪为法,用石膏、知母相伍,以清泄里热,配合甘草、粳米养胃生津;使热邪去而津液得保,自可上滋于口,烦渴自除。

7. ①五苓散主治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桂枝既解太阳之表,又助膀胱气化,合苓、术、泽泻,共奏 化气行水之功。②苓桂术甘汤主治中阳不足,饮停心下之痰饮病,桂枝温通中阳,配茯苓则温阳化饮,与甘草同用,辛甘发散,行阳以散水气。③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证,桂枝宣通卫阳,解肌祛风为主,佐芍药以调和营卫。④金匮肾气丸主治肾阳不足证,桂枝与附子合用,意在微微生火以生肾气,且运用在一派滋阴养肾药物之中,取“阴中求阳”,少火生气之意。⑤桃核承气汤主治太阳病邪热循经人里,与瘀互结于少腹之" 蓄血证" ,桂枝通行血脉,配合桃核、大黄以破血祛瘀。

8. ⑴组成上,二方均有茯苓、白术、附子、生姜。①实脾散尚有干姜、厚朴、木香、草果仁、大腹子、 木瓜、甘草、大枣。②真武汤尚有芍药。⑵功效上,二方虽均有温暖脾肾,助阳行水之效。①实脾散偏于补脾暖土,兼以行气导滞。②真武汤偏于温壮肾阳,兼以敛阴缓急。⑶主治上,实脾散主治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之阴水证。真武汤主治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肢体浮肿,心悸,头眩,肌肉瞤动之水气内停证。


相关内容

  • 湿热体质的表现
    3.滋补不当 如吃很多银耳.燕窝.冬虫夏草.乌鸡白凤丸等,滋补不当,滋补过度会催生或者加重湿热体质. 4.肝郁气滞 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 5.环境 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如广东.亚健康状态多见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 1.截断滋生湿热 ...
  • 小儿风湿热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小儿风湿热是比较常见的病.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可能对这种病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家长处理不当,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日常中,如果出现小儿风湿热,家长一定要多多关注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注是孩子健康的保证,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儿风湿热的主要 ...
  • 芡实怎么吃 大肠湿热吃薏米芡实有用吗
    芡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但是大家知道芡实怎么吃吗?大肠湿热吃薏米芡实有用吗?药材君来为你解答,继续往下看吧. 大肠湿热吃薏米芡实有用吗 大肠湿热多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临床上之痢疾.泄泻均以本证为多,治疗当以祛邪.其 ...
  •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 感冒 1.风寒束表证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等. 2.风热犯表证 风热犯表,热郁肌腠, ...
  •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 ...
  • 中医辨证论治练习题
    题1: 谢某,男,60岁,退休.2010年6月7日就诊. 患者近2年来咳嗽咳痰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4个月.近1周加重,痰多,咳声重浊,痰出咳平,痰粘稠而厚,色白,于每天早晨起床后及进食油腻甘甜食物后则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纳少,神疲 ...
  • 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的症状 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但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 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 ...
  • 牵牛子治疗水肿的文献研究_时洪娟
    第35卷第3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Vol.35,No.3May.2011第35卷第3期 年20115月2011年5月 牵牛子治疗水肿的文献研究 时洪娟 (南京中医 ...
  • 青县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常规(脾胃科)
    青县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常规(脾胃科)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 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涉及肝.脾.急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 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 ...
  •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六)
    第十三章  治燥剂 概   念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适应范围 燥证.燥证有外燥与内燥之分. 外燥是感受秋令燥邪所致的病证,因秋令气候有偏寒.偏热之异,故感邪后所表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