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年-20**年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 范文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年-20**年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试卷(解析版).doc

09/21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八年级(下)

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的新生命开始于( ) A .婴儿出生

B .精子形成

C .受精卵形成

D .卵细胞形成

2.“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说明了自然界中存在着( ) A .变异

B .进化

C .遗传

D .繁殖

3.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月季枝条扦插长成植株 C .酸枣枝上嫁接大枣枝条

B .胡萝卜根尖细胞培养成幼苗 D .大豆种子发育成幼苗

4.苹果花凋谢后不久,结出了苹果.发育成苹果的苹果花中的( ) A .花瓣

B .花药

C .花柱

D .子房

5.在一次生物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讨论中,阳阳同学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 .①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6.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C .蝌蚪、青蛙都用鳃呼吸

B .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D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7.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青蛙具有不同的体色,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 ) A .水体染色的结果 C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过度繁殖的结果

8.下列关于鸟的生殖与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鸟卵胚盘内含有细胞核

B .鸟的卵细胞包含卵白和卵黄 C .母鸡产的卵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D .各种鸟卵的孵化期相同

9.鸟卵卵黄的功能与菜豆种子中哪个结构的作用相似( ) A .胚芽

B .胚根

C .子叶

D .种皮

10.下列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认识错误的是( ) A .苍蝇﹣体内受精、完全变态 C .家鸽﹣体内受精、卵生

B .家兔﹣体内受精、胎生 D .蝗虫、蜜蜂﹣发育过程相似

11.属于人类男性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并且分泌雄性激素的是( ) A .睾丸

B .附睾

C .精囊腺

D .输精管

12.在人的生殖和发育中,受精的部位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 A .输卵管、卵巢

B .输卵管、子宫

C .输卵管、卵巢

D .子宫、子宫

13.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下列正确的是( ) A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C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14.W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鹅的白毛和黄毛

B .羊的黑毛和短腿 D .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 B .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D .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C .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

15.下列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 .玉米中出现白化苗

B .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 C .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 D .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

16.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 、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染色体>DNA >基因 C .、细胞核>DNA >染色体>基因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B .生物性状常由一对基因控制 C .生物性状都由显性基因控制

B .、染色体>细胞核>DNA >基因 D .、染色体>DNA >细胞核>基因

D .每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

18.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22对常染色体+2条X 染色体 C .22条常染色体+1条X 染色体

B .22条常染色体+2条X 染色体 D .22对常染色体+1条Y 染色体

19.有耳毛这种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不可能传给女儿或孙女,据此推测这个基因最有可能在( ) A .性染色体上

B .细胞质之中

C .X 染色体上

D .Y 染色体上

20.某对夫妇一胎生下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男孩的性染色体只有 Y 染色体 B .生女孩取决于母亲卵细胞的类型 C .生男孩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 D .若这对夫妇再生一胎,一定是男孩

21.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病,这种病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是通过( ) A .血液传染

B .血友病基因

C .接触传染

D .空气传播

2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其主要原因是(A .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B .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C .在道德上不能容忍

D .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几率

23.通过米勒实验和其它实验或事实,人们普遍认为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 A .原始陆地

B .原始大气

C .原始海洋

D .原始土壤

24.地球上出现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 ) A .古代两栖类 B .古代鱼类

C .古代爬行类

D .古代鸟类和哺乳类

25.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是( ) A .生存竞争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人工选择的结果

D .过度繁殖的结果

26.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利变异是指( ) A .对人类有利的变异

B .可以传给后代的变异

C .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D .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 27.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A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C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D .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28.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是由类人猿逐步进化而来的

B .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 .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多 D .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29.目前人们不能完全接受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A .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C .转基因食品的味道不好

B .转基因食品的质量差 D .转基因食品营养物质含量低

30.克隆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克隆是生物通过体细胞进行繁殖的过程 B .克隆技术可以用来快速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畜 C .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D .植物的扦插、压条以及植物组织培养都属于克隆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31.正常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 (判断对错)

32.为了使子代保留亲代优良性状,可用嫁接、扦插、断对错)

33.染色体或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判断对错) 34.人的皮肤细胞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 (判断对错) 35.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三、识图填空题(3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36.我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是以“蚕宝宝”吐出的细丝为原料织成

的.

(1)请填写如图家蚕各个发育阶段的名称:

A ;B ;C ;D ;

(2)将序号按家蚕发育顺序排列: .家蚕幼虫的 和 与成虫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

(3)蝗虫和蟋蟀的发育类型是 发育,发育过程与相比没有 这个极端.

37.2016年4月6日,正定(南楼)首届桃花节在东里双村拉开帷幕,万亩桃花竞相绽放,静候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1)桃林中花香四溢,成群蜜蜂在花间采集花蜜,由此得出桃花是 媒花.此外,蜜蜂还能帮桃花 (填“传粉”或“受精”)

(2)小娟观察到桃花结构如图所示,可判断出桃花是 (填“两性花”或“单性花”)桃花的主要结构是 和雄蕊.雄蕊由[ ] 和[][]胚珠内的“桃胡”内的种子.我们平时吃的桃的“果肉”是[ ] 发育而来的.

(3)技术员说:“这颗桃树不同的枝条上将来会结出黄桃,大久保、水蜜桃等多品种桃子,在此之前需将黄桃、大久保、水蜜桃等的枝条 在毛桃的砧木上”.请将下列合理的选项的编号填在该空中:

A 、扦插 B 、嫁接 C 、压条 D 、组织培养

此技术的关键是:将不同品种桃的接穗和毛桃砧木的 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8.某同学了解到他们社区内3个患有白化病家庭的情况(如下表),依据相关政策有的家庭生了两个孩子,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

(A 表示正常基因,a 表示白化病基因)

(1)1号家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2号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3号家庭第一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1号家庭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2号家庭第二个孩子带有白化(2)

病基因的可能性为 .

(3)某同学从表中的情况总结出母亲患白化病,子女一定会患白化病,你认为 (对或错);父母双方都带有白化病基因,子女就可能患白化病,你认为 (对或错).

(4)如果3号家庭再生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2号家庭第二个孩子的基因组成为 ,如果他与基因组成为AA 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八年级(下)

期中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的新生命开始于( ) A .婴儿出生

B .精子形成

C .受精卵形成

D .卵细胞形成

【考点】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

【解答】解:A 、人类的新生命开始于受精卵,而不是婴儿,故A 错误.

B 、精子是睾丸产生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就不能形成生命,故B 错误;

C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故C 正确;

D 、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生殖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就不能形成生命,故D 错误; 故选:C .

2.“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说明了自然界中存在着( ) A .变异

B .进化

C .遗传

D .繁殖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世界上没 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叶子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现了变异的普遍性.故选:A

3.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月季枝条扦插长成植株 C .酸枣枝上嫁接大枣枝条

【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解:ABC 、月季枝条扦插长成植株、胡萝卜根尖细胞培养成幼苗和酸枣枝上嫁接大枣枝条等过程中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符合无性生殖的概念,属于无性繁殖. D 、大豆种子发育成开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结成果实,是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D

4.苹果花凋谢后不久,结出了苹果.发育成苹果的苹果花中的( ) A .花瓣

B .花药

C .花柱

D .子房

B .胡萝卜根尖细胞培养成幼苗 D .大豆种子发育成幼苗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分析】一朵花受精后,花瓣、花药、萼片都逐渐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 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解答】解:子房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

可见,子房发育成果实. 故选:D

5.在一次生物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讨论中,阳阳同学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 .①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考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花的结构.

【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解答】解: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②④⑤符合题意. 故选:B

6.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C .蝌蚪、青蛙都用鳃呼吸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A 、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的受精是体外受精,A 错误;

B 、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B 错误;

C 、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C 错误;

D 、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D 正确; 故选:D

B .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D .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7.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青蛙具有不同的体色,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 ) A .水体染色的结果 C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过度繁殖的结果

【考点】生物进化的原因.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环境对青蛙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B .

8.下列关于鸟的生殖与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鸟卵胚盘内含有细胞核 B .鸟的卵细胞包含卵白和卵黄 C .母鸡产的卵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D .各种鸟卵的孵化期相同 【考点】鸟卵的结构.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鸟卵的结构及功能,如右图所示,其结构和功能依次为: (1)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2)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胚胎.

(3)卵壳膜﹣﹣有内外两层,两层卵壳膜围成的空腔叫气室,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4)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 (5)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 (6)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解答】解:A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胚胎.A 正确;

B 、鸟的卵细胞包含胚盘、卵黄、卵黄膜,B 错误;

C 、母鸡产的卵不是都可以孵化出小鸡,只有受精的卵才可以孵化出小鸡,C 错误; D 、鸟卵的个体越大孵化期限越长,个体越小孵化期越短,D 错误.

故选:A .

9.鸟卵卵黄的功能与菜豆种子中哪个结构的作用相似( )

A .胚芽 B .胚根 C .子叶 D .种皮

【考点】鸟卵的结构;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分析】菜豆种子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子叶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在鸟卵的结构中,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解答】解:鸟的卵黄功能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菜豆种子当满足萌发的条件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此时将营养物质运输给胚根、胚芽和胚珠.所以鸟的卵黄功能跟菜豆种子的结构中子叶相似,A 正确.

故选:C .

10.下列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认识错误的是( )

A .苍蝇﹣体内受精、完全变态

C .家鸽﹣体内受精、卵生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B .家兔﹣体内受精、胎生 D .蝗虫、蜜蜂﹣发育过程相似

【解答】解:A 、苍蝇体内受精,发育过称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正确.

B 、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卵生,体内受精,正确.

C 、家鸽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C 正确;

D 、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蜜蜂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蝗虫、蜜蜂﹣发育过程不同,D 错误.

故选:D

11.属于人类男性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并且分泌雄性激素的是( ) A .睾丸 B .附睾 C .精囊腺 D .输精管

【考点】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解答】解: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

故选:A

12.在人的生殖和发育中,受精的部位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

A .输卵管、卵巢 B .输卵管、子宫 C .输卵管、卵巢 D .子宫、子宫

【考点】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胚胎发育过程.

【分析】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解答】解: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

故选:B .

13.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下列正确的是( )

A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C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B .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D .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分析】本题考查胚胎的发育和营养的有关知识.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解答】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的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胎儿在母体内:

所以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为: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故选:C

14.W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鹅的白毛和黄毛 B .羊的黑毛和短腿

D .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 C .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解:A 、鹅的白毛和黄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A 正确;

B 、羊的黑毛和短腿,是羊的毛色和腿的长短,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B 不正确; C 、菜豆和豌豆是两种生物,因此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不是相对性状,C 不正确; D 、兔和猫是两种生物,因此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不是相对性状,D 不正确.

故选:A .

15.下列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 .玉米中出现白化苗

B .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

C .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

D .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不可遗传的变异.解答时可以从变异的概念和原因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玉米中出现白化苗、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D .

16.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 、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染色体>DNA >基因

C .、细胞核>DNA >染色体>基因

【考点】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基因在DNA 上,DNA 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

【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 分子,染色体是由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 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其次还有RNA .细胞核、染色体、DNA 、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如图: B .、染色体>细胞核>DNA >基因 D .、染色体>DNA >细胞核>基因

故选:A .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B .生物性状常由一对基因控制

C .生物性状都由显性基因控制

D .每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

【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 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 分子.一个DNA 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 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

【解答】解:A 、基因一个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一个DNA 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A 正确; B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B 正确;

C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C 错误;

D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是一定,D 正确. 故选:C .

18.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22对常染色体+2条X 染色体

C .22条常染色体+1条X 染色体

【考点】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B .22条常染色体+2条X 染色体 D .22对常染色体+1条Y 染色体

【分析】此题考查了人体内性染色体的类型,人体正常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属于常染色体(与性别无关),第23对是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 ,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 .

【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22对+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22条+X;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或22条+Y.

故选:C

19.有耳毛这种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不可能传给女儿或孙女,据此推测这个基因最有可能在( )

A .性染色体上 B .细胞质之中 C .X 染色体上 D .Y 染色体上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

【解答】解:①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②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 染色体的和含Y 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 染色体的;如果含X 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 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 ,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 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 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 ,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由此可见,父亲传给儿子的是Y 染色体,因此假如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位于Y 染色体上,那么这个性状就只会总是从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

故选:D .

20.某对夫妇一胎生下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男孩的性染色体只有 Y 染色体

B .生女孩取决于母亲卵细胞的类型

C .生男孩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

D .若这对夫妇再生一胎,一定是男孩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解答】解: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

A 、男孩的性染色体有X 和Y 染色体,不是只有Y 染色体,A 不正确;

B 、生女孩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而不是母亲卵细胞的类型,B 不正确;

C 、生男孩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C 正确;

D 、若这对夫妇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D 不正确.

故选:C .

21.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病,这种病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是通过( )

A .血液传染 B .血友病基因 C .接触传染 D .空气传播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血友病是一种X 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分为血友病A 和血友病B ,分别是凝血因子Ⅷ和凝血因子Ⅸ质量或数量异常所致

【解答】解:血友病是X 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所致,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 所以只要有一个血

友病隐性基因即患病,而女性要有两个血友病隐性基因才会患病,所以是通过基因传递的.

故选:B

2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其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C .在道德上不能容忍 B .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D .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几率

【考点】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解答】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故选:D

23.通过米勒实验和其它实验或事实,人们普遍认为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 A .原始陆地 B .原始大气 C .原始海洋 D .原始土壤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故选:C

24.地球上出现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 )

A .古代两栖类

C .古代爬行类 B .古代鱼类 D .古代鸟类和哺乳类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分析】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

【解答】解:如图生命树

可见,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可见在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

故选:B

25.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是( )

A .生存竞争的结果

C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过度繁殖的结果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解答】解: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桦尺娥的后代个体中,体色存在着深色和浅色的变异,其天敌小鸟对桦尺娥的体色起着选择作用;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不易被天敌发现,能够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时,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吃掉,失去了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后代个体与环境颜色

100不一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少.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

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B .

26.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利变异是指( )

A .对人类有利的变异 B .可以传给后代的变异

C .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D .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有利于它的生存,叫做有利变异;有些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

【解答】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生物只有不断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有的变异对生物个体本身有利,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是有利变异;对个体生存不利的变异是不利变异.如玉米的子代有高杆和矮杆的变异,高杆有利于玉米的生存,是有利变异,矮杆不利于玉米的生存,是不利变异.

故选:D .

27.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A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C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D .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分析】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A 、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A 正确;

B 、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B 错误;

C 、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C 正确;

D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D 正确.

故选:B .

28.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是由类人猿逐步进化而来的

B .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C .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多

D .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考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分析】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造不同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生活在距今20﹣1万年前,已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致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能够狩猎.并在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语言的产生,是人类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解答】解:A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A 错误;

B 、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B 错误;

C 、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C 正确.

D 、D 错误.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故选:C

29.目前人们不能完全接受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 )

A .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C .转基因食品的味道不好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B .转基因食品的质量差 D .转基因食品营养物质含量低

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目前,全球的科学家们还无法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成绩在短工夫内下一个定论.

【解答】解: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看法,如今的科学技术、检测技术还不能肯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无害性,但随着研究的展开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辩论大概会有一个后果,我们当今的科技技术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将来带来的损害.目前很多转基因食品是可以食用的,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番茄等. 因此目前人们不能完全接受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故选:A

30.克隆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克隆是生物通过体细胞进行繁殖的过程

B .克隆技术可以用来快速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家畜

C .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D .植物的扦插、压条以及植物组织培养都属于克隆

【考点】克隆技术的应用.

【分析】克隆原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克隆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在生物学上,克隆是指选择性地复制出一段DNA 序列(分子克隆)、细胞(细胞克隆)或是个体(个体克隆).

【解答】解:A 、植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属于个体克隆,A 正确;

B 、克隆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故可快速繁殖优良性状的家畜,B 正确; C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不可以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C 错误.

D 、克隆原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D 正确;

故选:C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31.正常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判断对错)

【考点】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解答】解:在正常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猪的体细胞内有20对染色体.在正常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32.为了使子代保留亲代优良性状,可用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判断对错)

【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1)压条是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和新芽后,再与母体分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一般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用此方法繁殖.如桂花、石榴、藏报春等.

(2)扦插:一般是指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然后枝条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如杨树、柳树、菊花、葡萄、月季、蔷薇等.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成功的关键是确保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解答】解:压条、扦插、嫁接等都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遗传物质不容易发生变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后代能较好的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所以,利用压条、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花卉或果树的最主要的优点是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3.染色体或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染色体或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染色体或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而不是“不可遗传变异”.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34.人的皮肤细胞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判断对错)

【考点】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人体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共有46条(23对),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为23条,精子内23条,卵细胞内也是23条.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的受精卵含有的染色体是46条(23对),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来的各种正常有核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都是46条.

【解答】解:人的皮肤的细胞属于体细胞,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与受精卵中的一样,也是46条(23对),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一对是性染色体.故人的皮肤的细胞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5.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判断对错)

【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析】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每个DNA 上有多个基因.

【解答】解: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基因也随着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单存在的.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三、识图填空题(3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36.我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是以“蚕宝宝”吐出的细丝为原料织成

的.

(1)请填写如图家蚕各个发育阶段的名称:

A 成虫 ;B 蛹 ;C 卵 ;D 幼虫 ;

(2)将序号按家蚕发育顺序排列: CDBA .家蚕幼虫的 形态结构 和 生活习性 与成虫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完全变态 .

(3)蝗虫和蟋蟀的发育类型是 不完全变态 发育,发育过程与相比没有 蛹 这个极端.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图中A 为成虫,B 为蛹,C 为受精卵,D 为幼虫.

结合图示进行答题.

【解答】解:(1)图中A 为成虫,B 为蛹,C 为受精卵,D 为幼虫.

(2)家蚕的发育过程为:C 受精卵→D幼虫→B蛹→A成虫四个时期,家蚕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明显的差别为完全变态发育.

(3)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的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所以比蝗虫多了一个蛹期.

故答案为:(1)成虫 蛹 卵(或受精卵) 幼虫

(2)CDBA (顺序颠倒不得分)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完全变态

(3)不完全变态 蛹

37.2016年4月6日,正定(南楼)首届桃花节在东里双村拉开帷幕,万亩桃花竞相绽放,静候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1)桃林中花香四溢,成群蜜蜂在花间采集花蜜,由此得出桃花是 虫 媒花.此外,蜜蜂还能帮桃花 传粉 (填“传粉”或“受精”)

(2)小娟观察到桃花结构如图所示,可判断出桃花是 两性花 (填“两性花”或“单性花”)桃花的主要结构是 雌蕊 和雄蕊.雄蕊由[ 2 ] 花药 和[ 3 ] 花丝 两部分组成.桃花的受精过程是双受精,其中一个精子与[ 6 ]胚珠内的 卵细胞 结合发育成胚,

胚珠将来发育成“桃胡”内的种子.我们平时吃的桃的“果肉”是[ 5 ] 子房壁 发育而来的.

(3)技术员说:“这颗桃树不同的枝条上将来会结出黄桃,大久保、水蜜桃等多品种桃子,在此之前需将黄桃、大久保、水蜜桃等的枝条 B 在毛桃的砧木上”.请将下列合理的选项的编号填在该空中:

A 、扦插 B 、嫁接 C 、压条 D 、组织培养

此技术的关键是:将不同品种桃的接穗和毛桃砧木的 形成 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分析】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图中1柱头,2花药,3花丝,4花柱,5子房,6胚珠.

【解答】解:(1)桃花是虫媒花,不能自己传粉,必须依靠昆虫传粉,蜜蜂还能帮桃花传粉,提高产量.

(2)桃花的一朵花中即有雄蕊又有雌蕊,所以桃花是两性花,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雄蕊由2花药和3花丝两部分组成.桃花的受精过程是双受精,其中一个精子与6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胚,胚珠将来发育成“桃胡”内的种子.我们平时吃的桃的“果肉”属于果皮是5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3)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因此,桃树不同的枝条上将来会结出黄桃,大久保、水蜜桃等多品种桃子,在此之前需将黄桃、大久保、水蜜桃等的枝条嫁接在毛桃的砧木.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将不同品种桃的接穗和毛桃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故答案为:(1)虫 传粉

(2)两性花 雌蕊 2 花药 3 花丝 6 卵细胞 5 子房壁

(3)B 形成

38.某同学了解到他们社区内3个患有白化病家庭的情况(如下表),依据相关政策有的家庭生了两个孩子,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

(A 表示正常基因,a 表示白化病基因)

(1)1号家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Aa ,2号家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Aa ,3号家庭第一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aa .

(2)1号家庭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25% ,2号家庭第二个孩子带有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为 100% .

(3)某同学从表中的情况总结出母亲患白化病,子女一定会患白化病,你认为 错 (对或错);父母双方都带有白化病基因,子女就可能患白化病,你认为 对 (对或错). (4)如果3号家庭再生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100% ;2号家庭第二个孩子的基因组成为 Aa ,如果他与基因组成为AA 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中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0 .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A 表示正常基因,a 表示白化病基因.【解答】解:(1)白化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根

据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因此1号家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Aa .2号家庭父亲正常,母亲和孩子均是白化病,因此父亲的基因一定是杂合体Aa .3号家庭均是白化病,因此控制的基因均是aa ,因此后代均是白化病,3号家庭第一个孩子的基因是aa . (2)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1号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子女,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显性基因外,都携带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

因.若用A 表示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a 表示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 ,所生后代的基因组成的可能情况是:AA 或Aa 或aa .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因此1号家庭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5%或1/4.

2号家庭丈夫肤色正常,基因组成为Aa ,妻子为白化病,其基因组成为aa ,含有基因a 卵细胞与含有基因A 和含有基因a 的精子的结合机会是均等的,即该对夫妇每生育一个子女,其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几率是100%.如图所示:

(3)某同学从表中的情况总结出母亲患白化病,子女一定会患白化病,这种认为是错误的,因为由2号家庭母亲患病,孩子有50%正常的可能;右3号家庭可以判断,父母双方都带有白化病基因,子女就可能患白化病是正确的.

(4)由于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父母均是白化病,因此他们的基因都是aa ,如果3号家庭再生第二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100%;根据2号家庭遗传图解可知,第二个孩子的基因组成为Aa .

故答案为:

(1)Aa ;Aa ;aa ;

(2)25%;100%;

(3)错;对;

(4)100%;Aa ;0.


相关内容

  •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年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河北辛集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 ...
  • 20**年-20**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3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7分) .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10分) ①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 , ...
  • 20**年-20**年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上期期中五年级语文试卷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1. 抄写下列句子,书写要正确.端正.(3分) 2bi àn 几( ) ( )别 ( )论 ( )子 l à ( )月 ( )烛 毒( ) ( )下 m í ...
  • 上海八年级物理下册考试试卷(含答案)
    2008-2009学年上海市金山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分)(2015•柳南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钢丝钳 B . 起子 C . 羊角锤 D . 镊子 2.(3 ...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年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5届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A .2+i B .2﹣i x =( ) C .﹣1﹣2i D .﹣1+2i 2.已知集合P={0,1,2} ...
  •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表格中(共45分) 1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 ...
  • 20**年届第一学期初二(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13届第一学期初二(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阅读语段,完成相关练习.(3分) 孩子们对未来的ch ōng( )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家园破碎的狼j í( ) ,亲人战死疆场的è ...
  • 河北省最新征地区片价格表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征地区片价的通知 冀政[2011]141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修订征地区片价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发展建设用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 ...
  • 金外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金外 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第 二 学 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 ( ) A. x +y = 5 B.3x +y 2 =1 C.xy = 3 D. 1x + y =2 二OO 七学年度 2. ...
  •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空2 分,共60 分) 1.山东又称"齐鲁大地",这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