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案 呼吸作用(1) - 范文中心

生物教案 呼吸作用(1)

04/12

生物教案 呼吸作用

一、主要内容: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包括: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呼吸作用的意义等四部分内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材中提及的呼吸的概念更加强调发生的部位在细胞中,氧化的底物不只是葡萄糖,还有糖类、脂类和蛋白质。

2、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

A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 。

B 、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 。

C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 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ATP 。

3、无氧呼吸

A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B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这一阶段完全相同,只是从丙酮酸开始它们分别沿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

5、呼吸作用的意义

教材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呼吸作用的意义,其一,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二,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进行各物质转化的原料。

二、课上练习:

1、关于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ATP 中含有C 、H 、O 、N 、P 元素

B .活细胞中ATP 与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

C .ATP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 .动植物形成ATP 的途径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2、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 摩尔的二氧化碳,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

A.1A 摩尔 B.2A摩尔 C.3A摩尔 D.4A摩尔

3、人在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的供能方式是: ( )

A.主要是有氧呼吸 B.主要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只进行无氧呼吸 D.主要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4、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 .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5、经测定,蚕豆种子在发芽的早期,CO 2的释放量比氧气的吸收量大3~4倍,这说明此时的蚕豆是( )。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占优势

C.只进行无氧呼吸 D.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占优势

6、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 3∶5,这是因为

A. 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 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 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 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7、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①、②、③表示,产生ATP 的阶段是__________,产生氢的阶段是__________,释放二氧化碳的阶段是__________,需要氧气参与的阶段是__________,需要酶来催化的阶段是__________。

8、有两只大小不同的密封容器,A 容器为2000mL ,B 容器为5000mL ,分别装入等量的混有乳酸菌的牛奶(牛奶和容器均经过严格消毒),经过一段时间后,牛奶首先变酸的是______________容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粮食贮藏进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

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图

中____过程;而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__过程。

(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 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


相关内容

  • 20**年八年级上生物教案3
    平川区魏家地学校初中第 学期教案 日期: 年 月 日~ 月 日 周次 第3周 周课时 共 2 课时 年级.科目 八年级生物 教师 李刚宁 教学内容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概述动物的主要特征 . 2.举 ...
  • 光合作用教案
    生物教案-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使学生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初步学习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 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 ...
  • 9[鲸]教案设计
    9 鲸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 ...
  • 七年级国防教育教案
    七年级国防教育教案 山东省的光荣革命斗争史 一.教学目标 1.山东省人民具有悠久的革命斗争传统 2.山东省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3.了解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末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历程. 二.重点难点 1.山东人民具有光荣的 ...
  • 安全使用煤气教案
    课题:安全使用煤气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使用煤气前应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使用煤气前应注意什么? 使用煤气必须注意是否有臭味,确认无漏气时再开火使用,并注意通风要良好. 二.使用煤气钢瓶应注意什么? 1.钢瓶要注意检验期限,并跗有检验合 ...
  • 新概念武器教案
    批准人: 2012年01月26日 <新 概 念 武 器>教案 教学提要 课 目:新 概 念 武 器 目 的:了解新概念武器的基本涵义,熟悉其独特性能,掌握新概念武器对信息化战争产生的主要影响,增强国防观念,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 ...
  • 浙教版_七年级上册科学_教案(第二章)
    第二章:观察生物 2.1 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目标: 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4.学会使用放大镜. 重点难点: 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 ...
  • 20**年小学六年级安全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 ...
  • 海陆变迁教案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课前2分钟自动播放配音乐的火山和地震的图片(即片头),让学生对海陆变迁有一些感性 认识.]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你们想了解火山和地震吗? 生:想. 师:那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第四节<海陆变迁> ...
  • 幼儿园水的故事教案
    篇一:水的故事教案 水 的 故 事(科学)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水的重要性.了解水的一些相关知识. 2.教育孩子们要节约用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多媒体.小实验材料 一. 引题--水的故事(小实验:浑浊水变净水) 小朋友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