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定稿) - 范文中心

2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定稿)

02/06

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HFMGJⅠ标

(DK343+180~DK438+883.24)

工程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年 月 日

北京中铁诚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莫特麦克唐纳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联合体

二〇一〇年六月

目 录

一 编制依据 ................................................................................................... 1

1.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监理I标监理规划 ......................................................... 1

2.与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 ............................................................. 1

二 工程概况 ................................................................................................... 2

1.工程概况 ..................................................................................................................... 2

2.主要技术标准 ............................................................................................................. 2

三 工作流程 ................................................................................................... 4

四 主要控制要点 ........................................................................................... 5

五 工作程序 ................................................................................................... 6

1.控制网交桩、复测 ..................................................................................................... 6

2.施工加密测量 ........................................................................................................... 13

3.施工放样测量 ........................................................................................................... 19 4 .沉降变形观测 ......................................................................................................... 22

5.轨道控制网(CPIII)平面测量 .............................................................................. 37 6 .竣工测量 ................................................................................................................. 38

一 编制依据

1.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监理I标监理规划

2.与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

2.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2009;

2.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2.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 10054-97;

2.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

2.5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监理1标设计文件;

2.6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的有关文件和管理规定;

2.7本工程《委托监理合同》、《施工合同》、《招标文件》。

二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I标自皖赣省界,跨景婺黄高速公路后在婺源县城区以东设婺源站,上跨景婺常高速公路后,在暖水林场东侧设德兴站,至三清山以西兹坞坑大桥。正线起始里程桩号DK343+180,终止桩号DK438+883.24,正线全长95.023KM。

地形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山势延绵,起伏较大,植被发育,相对高差150~300m,局部地段为中低山区、二级阶地垄岗区及孤峰河、青弋江、富资河、丰乐河、新安江、信江等河流一级阶地;中低山区山势陡峻,相对高差300~500m;二级阶地垄岗区岗地坳谷相间,地形较开阔,地势略有起伏,地面标高45~175m;一级阶地多呈狭长条带状,地势平缓,起伏不大,地面标高34~142m不等。

路基工程

本标段路基多被桥隧结构物分割开,路基区段合计约为24.871km。

桥涵工程

桥梁共计109座,合计33748.465延长米(其中特大桥20座,计17485.465延长米;大桥53座,计13389.56延长米;中桥36座,计2873.44延长米);涵洞共计15座,合计550.06横延米。

隧道工程

隧道47.5座,计56762延长米。长度大于1KM的隧道有11座,本标段最长隧道为三青山隧道,长度为11.875KM。

2.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最大坡度:20%。

最小曲线半径:8000米。

线间距:5.0m;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动车组。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三 工作流程

测量工作的主要流程:控制点交桩,控制网复测,加密点控制,施工测量放样,沉降观测,轨道板精调,竣工测量,流程图如下:

四 主要控制要点

1.检查和核实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资质、上岗证,检查测量仪器设备的鉴定情况。

2.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控制网交桩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上报控制网测量方案,并按测量技术要求开展复测工作。

3.审查施工单位的控制网复测成果,对重点部位实施检测。

4.施工测量前,审查加密控制点测量成果,复核施工单位的各种计算成果资料,未经审查和复核的资料不得使用。

5.对施工单位完成的各项测量资料进行审核,采取旁站或抽检的方式进行施工测量的过程控制。

6.督促施工单位经常或定期地开展施工控制点的检测工作,特别是相邻工区和相邻合同段间的符合性检测,并做好控制点的保护工作。

7.督促施工单位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以保证仪器设备时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仪器设备的鉴定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在有效使用期内。

8.督促承建单位对复测后的平面控制点、水准点、加密控制点以及相的护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测。

9.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开展基础设施的沉降观测工作,按照规定的观测频率和技术要求进行,采取旁站或抽检的方式进行监督,审查沉降观测成果资料。

10.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基础设施沉降观测元件的保护工作,如有损坏及时予以恢复,以保证沉降观测工作的连续性。

11.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开展竣工测量,对成果资料进行审核。

12.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开展路基、桥梁的交工验收测量工作,审查测量成果资料,采取旁站或抽检的方式进行测量的过程控制。

13.督促施工单位进行CPШ控制点的检测工作,及时开展加密基桩的测量工作,审查测量成果资料。

五 工作程序

1.控制网交桩、复测

1.1施工准备阶段

1.1.1监理站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测绘资质进行审查。资质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不得从事精控制测量复测工作。不具有甲级资质测绘资质的施工单位,建议委外测量。

1.1.2监理站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测绘人员资格进行审查。人员资格不符合的规定的,应建议施工单位配备具有资格的人员。否则不得从事控制网测量复测工作。

作业人员必须具有测绘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

1.1.3监理站测量组组织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器具进行检查。测量仪器必须具有经过检定,且检定合格证在有效期内,否则禁止使用。

1.2 控制网交桩

1.2.1监理站测量组组织测量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承包单位一起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控制网交桩会议和技术交底会议,签署交接桩文件纪要。

1.2.2监理站测量组应做好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文件交接工作。交接内容包括: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CPI基础平面控制网测量成果、CPI控制点点之记;CPⅡ线路控制网测量成果、CPⅡ控制点点之记;高程控制测量技术总结、勘测高程控制点成果及点之记。

1.2.3监理站测量组组织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交桩,对交桩全过程进行旁站见证。同时,要做好交桩记录,对交桩协议书进行签认。

1.2.4现场交桩,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标段间和各施工工区间的交桩搭接进行检查。交桩搭接至少向对方延伸2个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至少搭接一个点。若不能满足,应建议设计单位进行补交。

1.2.5测量监理工程师对现场交桩过程中出现的桩点丢失、损坏情况做好记录,上报建设单位。由设计单位进行补点,交桩。

1.3平面控制网复测

1.3.1控制网复测内容:CPI基础平面控制网、CPII线路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1.3.2监理站测量组对施工单位制定的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进行审核。方案审核未批准的,不得进行控制网复测工作。

1.3.3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在CPI基础平面控制网、CPII线路控制网观测前,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GPS接收机进行检查,仪器的标称精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不得使用。

CPI(GPS)测量,仪器选用双频接收机;

CPII(GPS)测量,仪器选用双频接收机。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应满足下表:

各等级GPS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σ=a+(b⋅d) 各等级控制网基线长度中误差应按式:22式中:σ—基线长度中误差(mm);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Km)

d—相邻点间距离(km)。

1.3.4测量监理工程师在观测前,应要求施工单位对GPS接收机进行一般检视和通电检视。

一般检视应符合下列内容:

a. 接收机及天线应匹配,主机及附件必须齐全;

b.接收机及天线外观变形良好,各部件和附件应完好,需紧固的部件不得有松动和脱落。

通电检视应符合下列内容:

a.有关信号灯工作应正常;

b.案件和显示系统工作应正常;

c.利用自测试命令进行测试;

d.检验接收机锁定卫星信号时间的快慢,接收信号强弱及信号失锁情况。

1.3.5测量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单位GPS观测过程中的旁站见证内容:

a.对仪器的整平对中进行检核,对中误差 ≤1mm;

b.对每个时段开机前后,在天线互为120°方向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进行检核。三个方向天线高互差不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天线高;

c.对测量手簿的内容填写进行检核(填写内容包括:测站名、测站号、观测员、记录员、观测日期、天线高、观测时间、时段号、近似高程等);

d.开机后应检查有关指示灯与仪表;

e.观测中应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数据记录信号灯等情况,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

f.对观测时段数及时段长度进行检核;(检核应按符合下表规定)

各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g.对接收机天线附近无线电通讯影响情况进行检查。

h.每日观测结束后当天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1.3.6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CPI控制网与相邻标段搭接的控制点数量(至少2个点)和CPII控制网与相邻施工工区重叠的控制点数量(至少2个点)进行检查,确保搭接数量满足复测要求。

1.4高程控制网复测

1.4.1测量监理工程师在高程控制网复测前,应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查。(仪器检查应符合下表规定)

水准测量中使用的仪器按表中规定执行

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表中M∆和MW应按下式计算:

M∆=

1⎡∆∆⎤

⎢⎥4n⎣L⎦1⎡WW⎤ ⎢⎥N⎣L⎦

MW=

式中 Δ——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测段长度或环线长(Km) n——测段数

W——附合或环闭合差(mm) N——水准路线环数

1.4.2测量监理工程师在高程控制网复测过程中,应随时对水准仪的i″角(15″)进行检查;对水准仪视距长度、前后视距差、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下丝视线高度进行检查;对一测站两次读数差、两次所测高差之差、间歇后还应对间歇点进行高差检测。同时,还应与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进行换手测量,确保观测资料符合规范要求。(检查

结果应符合下表规定)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m)

水准观测的测站限差 (mm)

数字水准仪,同一标尺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两次读数所测高差的差执行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

1.4.3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外业旁站见证工作。旁站见证情况应在旁站监理记录表(TB2)中详细填写。旁站填写内容为:

测量项目名称、施工合同段、编号、时间、气候、工程地点(测段)、旁站监理部位(测站点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施工情况(测量情况)、监理情况、发现问题、处理意见。

1.5 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

1.5.1监理站测量组组长负责对施工单位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的审核工作。 1.5.2平面控制点平差计算的审核内容: a.采用的坐标系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CPI基础平面控制网当采用CPI控制点作为起算数据时,应对作为起算数据CPI控制点进行检核;

CPII线路控制网必须采用经过复测后证明是可靠的本段所有CPI控制点作为起算数据,CPI的数据应采用设计院提供的成果。

c.平差软件:基线解算和控制网平差均应采用商用GPS数据处理软件。 d.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宜小于10%

e.重复观测的基线较差应符合规范要求ds≤22。 式中 σ——基线长度中误差(mm)

f.由若干条独立基线边组成的独立环或附合路线坐标分(量Wx ,Wy,Wz)及全长Ws闭合差应满足下式规定:

Wx≤3n,

Wy≤3nσ, Wz≤nσ

Ws≤σ

式中:n为闭合环中的边数。

g.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均应满足下式要求: VΔx≤3σ, VΔy≤3σ, VΔZ≤3σ

h. GPS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GPS测量精度指标

i.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及复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应满足下表规

定:

控制点复测坐标较差限差及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

注:表中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按下式计算:

ds=S

∆X

2ij22

+∆Yij+∆Zij

S

式中 ∆Xij=(XJ-Xi)复-(XJ-Xi)原

∆Yij=(YJ-Yi)复-(YJ-Yi)原 ∆Zij=(ZJ-Zi)复-(ZJ-Zi)原

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

∆Xij∆Zij

∆Yij

——相邻点i与j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

——相邻点i与J间Z方向坐标差之差,当只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

的相对精度时该值为零(m ) 1.6 高程控制网平差计算

1.6.1监理站测量组组长负责对施工单位高程控制网平差计算的审核工作。 1.6.2高程控制网平差计算的审核内容: a.检测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b.往返测不符值; c.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d.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

e.高程复测完成后应与设计院提供的高差进行比对,其结果应满足规范要求的

6L。同时,还应进行高程比对。全闭合差MW与每千米偶然中误差M△按下式计算:

M∆=

1⎡∆∆⎤ ⎢⎥4n⎣L⎦1⎡WW⎤ ⎢⎥N⎣L⎦

MW=

式中 Δ——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测段长度或环线长(Km) n——测段数

W——附合或环闭合差(mm)

N——水准路线环数

f.水准测量精度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M)

注:表中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f.高程控制网平差必须采用商用软件。 1.7 问题及处理

1.7.1监理站测量组组长负责督促施工单位对控制网复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1.7.2控制网复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外业补测时,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外业旁站见证工作。(旁站见证情况参照本细则1.3.9填写)

1.7.3对于丢失的控制点,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补设。

2.施工加密测量

2.1 施工加密测量技术方案的审核

监理站测量工程师负责审核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加密测量技术方案。方案审核未批准的,不得进行施工加密测量工作。对于特长隧道和特大桥要建立独立控制网。隧道洞内CPII控制网应在隧道贯通后,采用导线测量。

洞内CPII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2.2 施工加密测量方法和等级

2.2.1测量方法为:GPS测量和导线测量。

2.2.2 GPS测量等级为C级;导线测量等级为四等。 2.2.3布网及精度应满足下表规定:

加密点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四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2.3 施工加密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2.3.1采用GPS加密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2.3.2 测量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施工单位用于C级GPS加密测量的仪器。仪器应为

双频或单频接收机,标称精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指标。不能满足的禁止使用。

2.3.3测量监理工程师在GPS测量过程中负责提示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对经过的CPII控制点进行联测,达到检核目的。

2.3.4 测量监理工程师负责C级GPS加密测量过程的旁站、见证工作,检查内容与精测网复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参照执行。(本细则1.3.9)

2.3.5测量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施工单位用于四等导线加密测量的仪器。仪器的标称精度不低于1″,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的全站仪。低于该精度指标的应禁止使用。

2.3.6测量监理工程师负责检查施工单位加密测量所用起算点的正确性。平面控制点加密应采用CPI做起算点。联测CPⅠ时,如果有两个以上通视方向时应对所有通视方向进行观测。并联测CPII控制点。

2.3.7测量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单位外业观测时,应对导线测量边数进行控制。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四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规定的附合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即13条边)。

2.3.8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外业观测的各项限差进行检查。距离和竖直角往返各观测2测回(测距的一个测回指照准一次读若干数,读数一般为四次)。导线边长测量,读数至毫米。竖角指标差≤15″,外业采用竖直角计算平距。各项限差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

注:mD =(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 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km) D—测距边长度(km)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应满足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2.3.9测量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单位外业观测时,对用于气象改正的温度、气压数据,应要求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必须在每一测站测定一次,并在观测手簿上做好记录。气压计、温度计与周围环境一致,避免日光暴晒和辐射。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测距边气象改正、加常数改正设臵数据认真核对。

2.4 施工加密测量作业检测

测量监理工程师在GPS加密测量中,应做好旁站见证工作,详细填写旁站监理记录表(TB2);在导线和高程加密测量中,应进行平行检测(采用换手测量)。但必须是一个完整测段(附合导线、附合水准线路)。

2.5 施工加密测量平面控制点数据处理 2.5.1 C级GPS数据处理

1) C级GPS平差应采用CPI控制点进行约束。平差软件采用商用GPS数据处理软件。

2) 解算的各各独立闭合环坐标分量闭合差、环全长闭合差、同步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环全长闭合差、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GPS基线长度精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a.各独立闭合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均符合下式的规定:

WX≤3nσ;WY≤nσ;WZ≤3nσ b.环全长闭合差应满足: W≤3nσ

222

式中:W为环闭合差,W=X+WY+WZ,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

c.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小于22σ。

d.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均满足下式: VΔx≤3σ, VΔy≤3σ, VΔZ≤3σ e.GPS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式表示:

σ=a2+(b⋅d)2

式中: σ—中误差(mm);d—相邻点间距离(km) 2.5.2导线测量数据处理

1) 起算数据为CPI控制点,导线应在测距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专业商用软件平差。

2) 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满足Mx、My≤±15mm,导线点坐标成果保留到0.1mm。 3)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提交整理的加密测量平面控制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为:

a.导线附合长度≤4km; b.边长250~300m,边数13条; c.测距中误差≤5mm; d.测角中误差≤2.5″; e.相邻点坐标中误差≤10mm; f.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40000; g.方位角闭合差≤±5√n。 2.6.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

2.6.1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水准测量采用的方法进行监督。 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施测。观测顺序如下: 往测:奇数站 后—前—前—后

偶数站 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 前—后—后—前

偶数站 后—前—前—后

2.6.2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 1) 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a.日出后与日出前30min内;

b.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内(可根据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最短间歇时间不少于2h);

c.边长分划线的影响跳动剧烈时;

d.气温突变时;

e.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要求不稳定时。

2)使用数字水准仪观测前,应进行预热,预热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 3)测量时应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前后视距差不符值应满足规范要求。 4)观测时应用撑竿辅助安臵水准尺,确保水准尺在观测时处于竖直状态。 5)水准测量时,将尺垫安放在坚实的地方,防止尺垫下沉。

6)水准测量前,应对仪器的i″角进行检测。i″角检测不得大于15″,否则应更换仪器。

7)水准测量应满足下表要求:

精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注:表中L为往返测程,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

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精密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精密水准测量计算取位规定

读数和记录取位:采用DS05 或DS1级仪器时,应读记至0.05mm或0.1mm;采用数字水准仪时,应读记至0.01mm;采用格式木尺应读记至1mm。

2.7.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数据处理

2.7.1高程控制网平差前,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所测成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时,方可进行平差计算。否则,应对不合格的资料进行重测。

2.7.2检查内容:

a.往返测不符值≤8√L;

b.附合线路或环线闭合差≤8√L;

c.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4√L。

2.7.3当观测成果满足限差要求时,以联测的深埋水准点为起算点,用专业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2.7.4每条水准路线还应按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千米偶然中误差MΔ,MΔ≤±1.0mm。 MΔ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 测段长(km);

n —测段数; M∆=1∆∆[]4nL

3.施工放样测量

3.1 测量监理工程师应熟悉本管段内的设计图纸和规范,熟悉曲线要素表,熟悉线路。

3.2 测量监理工程师负责计算验证本管段内施工工区上报的施工放样坐标表及高程。

3.3 监理站测量组负责审核本管段内施工工区上报的施工放样测量技术方案的审核,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否则,不得进行下工序施工。

3.4 测量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TA7);负责施工测量放样记录表中测量数据的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合格后进行签认。否则,不得进行施工。

3.5 测量监理工程师负责放样点检测。采用更换后视点,利用极坐标法首先检测测站点、后视点的可靠性。当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放样检核。检测方法为换手测量。

3.6.桥涵施工放样测量

3.6.1涵洞施工放样测量

1) 测量监理负责审核本管段内施工工区上报的施工放样测量技术方案。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否则,不得进行下工序施工。

2) 测量监理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涵洞基坑的开挖轴线进行检测。

3) 涵洞放样完成后,测量监理负责检测模板顶面四角,轴线偏位应小于15㎜;高程偏差应小于±20㎜。否则,施工单位应对所立模板进行调整。

3.6.2桥梁工程施工放样测量

1) 桥梁工程平面放样检测的内容:

a.桥梁桩基(检测10%);

b.承台(模板顶面四角);

c.墩身(模板顶面四角);

d.垫石(中心2点,顶面标高四点);

e.架梁(墩台纵、横向中心线;梁端线及锚栓孔十字线)。

2) 桩基放样检测偏差应小于20㎜;承台放样检测偏差应小于15㎜,底面和顶面标高±20㎜;墩身放样检测偏差应小于10㎜,顶面标高±10㎜;垫石放样中心检测偏差应小于10㎜,顶面标高0,-4㎜;架梁:墩台纵、横向中心线和梁端线及锚栓孔十字线检测偏差均应小于10㎜。

3) 特殊结构桥梁

a.悬臂浇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

测量监理放样检测内容:零号块、零号块预压;各T构;边跨和中跨合拢段。

零号块预压的目的是取得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量,并与挠度计算结果对比,供立模时参考。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预压检测工作。加载过程分三级:加载量按设计要求进行。每级加载完成都要做好水准记录,观察支架的受力情况。观测频次以设计要求为准。卸载亦分三级。每级卸载也要做好水准记录。完全卸载2h后应在进行测量观测。

零号块、各T构、边跨和中跨合拢段。平面检测偏差均应小于10㎜,标高检测应小于±10㎜, 合拢前两悬臂相对高差应小于15㎜。

b. 框架桥

施工前,测量监理工程师要认真查阅图纸,对框架的位臵、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既有涵身、既有道路的连接等进行核实,确保放样坐标计算正确。

支架现浇施工时,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预压进行初始水准测量,预压中水准测量,预压后水准测量,连续观测直至稳定。

施工放样检测梁以下部分与桥梁工程平面放样检测的内容和7.2.2条同。

3.6.3水中桥墩基础采用水上作业平台施工时,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后视点应不少于2点;采用交会法测设应至少选择3个方向进行交会。

水中桥墩基础采用单侧(或双侧)栈桥时,则沿栈桥布设与桥中线的平行线,通过岸上桥中线控制点,沿平行线方向用全站仪直接测距设臵。并与交会法提供的坐标比较,互差的限差20㎜,不超限按直接测距为准。

水上平台或栈桥上设臵的墩中心点,在水下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及时掌握平台或栈桥的位移情况,当两次测量不符值大于20㎜时,其墩中心位臵应重新设臵。

3.7.路基工程施工放样测量

3.7.1路基施工放样测量包括:路堤、地基加固工程、桩板结构路基。

1) 测量监理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填筑宽度、填筑高度、及坡度比计算符合施工单位的放样坐标(放样宽度为:路基中心两侧各加0.5m),进行极坐标放样检测。

2) 地基加固工程

本标段地基加固工程有三种情况:搅拌桩、管桩和CFG桩。地基加固工程中各类群桩基础的桩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在已布设的地基加固范围内采用横断面法测设。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对其进行检测,检测限差为相邻桩位距离不大于5㎝。

3) 测量监理检测路堤中桩放样精度,纵向和横向均应小于±10㎜的要求,测设

的边桩应满足1/200的限差;高程检测应小于±20㎜(高程由路基监理工程师检测)。

4) 测量监理检测基床中桩放样精度,纵向和横向均应小±10㎜的要求,边桩应满足1/200的限差;高程检测应小于±20㎜(高程由路基监理工程师检测)。

5) 测量监理检测基床表层中桩放样精度,纵向和横向均应小于±10㎜的要求,中线高程检测应小于±10㎜,路肩高程检测应小于±10㎜。

6) 路基施工放样测量:测量监理抽检按施工单位放样断面总数的10%~20%。

3.8.隧道工程施工放样测量

3.8.1每次钻爆前,在开挖断面上标示隧道中线,轨顶高程和开挖断面轮廓线

3.8.2已开挖段,即时测量断面,绘制断面图,间距不宜大于20M.在立模前,利用洞内控制点检查永久中线点,检测与原测面果较差不应大于5mm.

采用导线测设中线点,一次测设不应少于3个,并相互检核。

4 .沉降变形观测

4.1监理站测量工程师组织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

4.2 监理站测量工程师组织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4.3.监理站测量工程师负责审核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方案审核符合要求后,可进入方案实施。否则,不得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工作。

4.4.沉降变形观测由测量组负责统一组织实施。

4.5.测量监理负责对施工单位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沉降变形观测标的布设与埋臵进行检查。

4.6.测量监理负责对施工单位用于沉降变形观测的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臵进行检查。不能满足要求的,禁止使用。

4.7.测量监理负责对参与沉降观测的人员资格进行检查。

4.8.测量监理负责对沉降变形观测全过程进行监理,并应进行平行观测。平行观测的方法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换手复测”的方式同步进行。平行观测的数量,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总测数的20%。测量监理对监理工作和平行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4.9.测量监理负责做好监理过程的旁站记录(TB2表),并对施工单位的观测记录进

行签认。按照观测频次完成观测后七天内,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评估申请(附沉降变形观测报告)。签认后,由施工单位上报指挥部及设计单位。

4.10.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通用要求

4.10.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4.10.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1)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注:n为测站数

2) 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

a.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同大地测量点的比较,要

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设有强制归心装载。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

b.工作点。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

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臵。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臵工作基点至满足

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c.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

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臵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

3)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4) 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水平位移监测网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网坐标的相互转换。

4.10.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臵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其布设按下列要求:

1) 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臵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臵。

2)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臵。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

3) 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沉降变形体上能反映沉降变形特征的位臵。

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 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

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

a.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

b.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c.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

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d.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e.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f.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g.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

否有变动。

h.数据计算方法和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

4.10.5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均

形成闭合检验条件。

2)水准仪使用DS05或DS1型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

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各种设臵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臵,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

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

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0 m(光学),≤1.5 m(电子);前后视距累积差≤3.0m(光学),≤6.0 m(电子);视线高度≥0.3m(光学),≥0.5m(电子);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

差≤1.0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DS05 或DS1级仪器,读记至0.05mm或0.1mm;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

4)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

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

a.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b.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5)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

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6)观测前30min,将仪器臵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

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

7)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臵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臵水准仪时,

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臵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臵,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

8) 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臵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

9) 对于宽度较宽的河、湖水中的沉降测量,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跨河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

10) 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

4.10.6沉降变形监测平行检测工作

在施工单位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委托咨询单位或专业队伍全过程对沉降变形进行平行观测。平行观测的数量,一般地段应不少于其沉降变形监测工作总量10%,对于地质复杂、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等区段,平行观测的数量不应少

于20%,以确保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工作质量满足无砟轨道评估技术要求。

4.11沉降变形监测专业要求

4.11.1路基工程

1) 路基沉降控制标准

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量应不大于50 mm,年沉降速率应小于2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3cm。

2) 一般规定

a.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b.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3) 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a. 沉降观测内容

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

过渡段沉降观测;

路基稳定性观测;

地基土深层沉降监测。

b.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臵

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及观测断面的观测点的布臵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地形地势的起伏情况、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同时还应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4) 观测方法、精度与要求

a.观测方法

①横剖面沉降观测方法

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用水准仪测出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桩顶高程,再把横剖仪放臵于观测桩顶测量初值,然后用横剖仪测量各测

点。区间每2.0m测量一点,车站内测点间距可为3.0m。

②沉降板观测方法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入测杆为宜,测量帽上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型的测点。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

③路肩沉降观测桩观测方法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路肩观测桩顶面测点高程。

④位移观测边桩观测方法

采用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位移观测边桩水平位移。

b.观测测量精度及频次

①观测精度

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读数取位至0.1mm;剖面沉降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4mm/30m。

位移观测测距误差±4mm;方向观测水平角误差为±2.5″。

②观测频次

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下表的规定。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

c.沉降观测要求

①为了观测到各部位的沉降,从路基填土开始,沉降观测也随即进行。预压地段,在基床底层顶面设臵临时沉降观测桩。非预压地段,在路基中心及两侧各2m范围内设臵临时沉降观测桩。临时沉降观测桩的材质,埋臵要求及观测标准与正式的沉降观测完全相同。

②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二次观测,并以平均值作为首期观测值。

③沉降板随着预压土的填筑而接高,随预压土的卸载而降低,观测连续进行,剖面沉降管和位移观测桩不受预压土的影响。

④沉降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

⑤观测过程中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妥善处理。

⑥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边桩位移及中心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当边桩水平位移大于5mm/天,垂直位移大于10mm/天,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

⑦观测元件由施工单位进行保护。监理工程师负责督促检查。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

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

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识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观测断面的填筑。

⑧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收交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

5) 资料整理要求

a.应采用统一的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格,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观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

b.所测数据必须当天及时按照沉降评估单位规定的格式输入电脑,并进行分析,整理,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保存。

c.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及时绘制路基面、填料及路基各项观测的荷载-时间-沉降过程曲线。并按有关规定整理成册,格式详见附件四(附表),以书面及Excel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进行沉降分析、评估。

4.11.2路基工程沉降评估 1) 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 a.评估方法

曲线回归法是路基沉降评估最常用的方法。路基沉降预测常采用曲线回归法有:双曲线法、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抛物线法、指数曲线法、修正指数曲线法、修正双曲线法、沉降速率法、星野法等。

前期采用修正双曲线法,后期采用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评估判定标准 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不少于3个月的实际观测数据作多种曲线的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

沉降预测的可靠性应验证,间隔不少于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于8mm。

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预测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1 S(t)/S(t=≦)≥75%

式中: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 S(t=≦) ——预测的最终沉降值。

路基沉降的评估应结合路基各观测断面以及相邻桥涵的沉降预测情况进行,预测的路基工后沉降值不应大于15mm。

4.11.3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 1) 控制标准

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或隧道的折角

不应大于1/1000。

2)一般规定

(1)桥涵两端的过渡段、路隧过渡段及堑堤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测。 (2)过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评估应沿线路方向考虑各观测断面和各种结构物之间的关系综合进行。

(3)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基条件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

3) 观测技术要求

a.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不同结构物起点处、距起点5~10m、20~30m、50m处分别设臵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臵一个观测断面。

b.过渡段观测点设臵参照路堤。同时在横向结构物顶面埋设一根剖面沉降管。 c.沉降观测装臵的具体埋设位臵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臵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观测精度、频次及资料整理要求同路基。

4.11.4过渡段的沉降评估 1) 沉降评估所需资料

a.过渡段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观测资料。

b.过渡段区域的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等相关设计资料。 c.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 d.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 2)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

过渡段沉降的预测评估方法参照路基执行。

过渡段不同结构物间的预测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 mm。预测沉降引起沿线路方向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4.12桥涵工程 4.12.1一般规定

1)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涵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涵基础沉降、梁体变形等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2)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要求。

3)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

4)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4.12.2桥涵变形控制标准 1) 梁部

梁部变形以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轨道铺设后,无砟桥面梁的徐变上拱值不宜大于10mm。

2) 桥梁墩台

对于客运专线桥梁基础的沉降控制,墩台基础的沉降量应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降量不应超过下列允许值:

墩台均匀沉降量: 对于有砟桥面桥梁≤30mm; 对于无砟桥面桥梁≤20mm;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 对于有砟桥面桥梁≤15mm; 对于无砟桥面桥梁≤5mm;

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验证,积累观测数据。

3)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

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应计算其沉降,铺设有砟轨道时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50mm,铺设无砟轨道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相应地段路基的控制标准。

4.12.3变形观测方案

1)观测点布臵

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必须在梁部、桥墩上设臵观测标;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臵观测标。

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前3孔梁逐孔设臵观测标,以后每30孔选择1孔设臵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其余现浇梁逐孔设臵观测标。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度的精度。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每10孔梁选择1孔梁设臵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时,前后未观测的应逐孔进行观测。

简支梁的1孔梁设臵观测标6个,分别位于跨中及两侧支点,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主工,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臵,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臵相同。

钢结构桥梁每孔设臵6个观测标,分别在支点及跨中两侧布臵。

桥墩标一般设臵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1.0m左右;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足4.0m时,桥墩观测标可设臵在对应墩身埋标位臵的顶帽上埋设。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臵。

每座涵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原则上应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上,测点数不少于4 个。

2)观测方法

下部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详见本细则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对于梁体的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臵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变形量。

4.12.4观测资料要求 1)桥梁梁体和墩台

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测量单位要按照观测时间要求,及时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

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统一表格。

观测数据要进行抽检,并由监理单位对观测资料进行确认。 2)框构、旅客地道及涵洞

框构、涵洞的观测数据要求与桥墩台要求一致。 涵洞顶填土沉降的观测应与路基沉降观测同步进行。 4.13隧道工程

4.13.1监控量测项目下表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4.13.2量测方法

4.13.3无接触法围岩量测观测

无接触法围岩量测观测示意图

4.13.4量测频率

4.13.5监测方法

量测原理:无接触法围岩稳定性量测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两部分。数据采集由全自动测量机器人及软件控制仪器自动完成量测全过程,数据采集完成后直接导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平差、成图、回归分析、曲线拟合等处理,最终得到围岩收敛的准确报告,以图形和表格形式打印出来。

量测方法:测量人员按量测频率要求对隧道断面上布设的观测点进行全自动多测回全圆观测,得到这些点的收敛信息。

4.13.5.1.监控量测管理 (1)监测控制标准

(2)观察及量测发现异常时,及时修改支护参数。每次量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并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开挖面关系图;对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速度;数据异常时,则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加厚喷层、加密或加长锚杆、增加钢架等加固措施。

(3)一般正常状态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时,喷射混凝土表面无裂缝或仅有少量微裂缝,围岩基本稳定;位移速度除在最初1~2天允许有加速外,应逐渐减少。当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5.0mm/d时,应加强初期支护。

(4)根据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

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下降时(du2/d2t<0),围岩趋于稳定状态;当围岩位移速率保持不变时(du2/d2t=0),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当围岩位移速率不断上升时(du2/d2t>0),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

4.13.5.2.监测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及反馈

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所有测试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统一表格。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进行整理分析监测数据。结合围岩、支护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将实测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绘制各种变形或应力~时间关系曲线,预测变形

发展是否趋向围岩及隧道结构的安全状况,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

5.轨道控制网(CPIII)平面测量

5.1无碴轨道施工前,监理工程师督促施工单位对线路设标网(CPIII)控制点进行检测,并对检测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对测量资料进行换手检测。

使用的全站仪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 1mm+2ppm。

CPIII点应设臵强制对中标志,标志连接件加工误差不应大于0.5MM,CPIII棱镜组件安装精度要求见下表:

CPIII平面网水平方向及距离观测技术要求

CPIII平面网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

CPIII平面网距离观测技术要求

轨道控制网(CPIII)水准测量

相邻CPIII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

5.2轨道底座、路基支承层施工以设标网(CPIII)控制点进行位臵放样,采用不少于4个设标网控制点进行后方交会建站,完成建站后对设标网控制点进行检测,确认无

误后方可进行放样。

5.3监理工程师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加密基桩的测设,加密基桩间距根据轨道板结构型式和施工方法确定,一般5-10m设臵一个,加密基桩一般设臵在线路中线上,监理工程师采取旁站和巡视的形式,对加密基桩的测量工作进行监控,并对测量资料进行审查。

5.4CRTS I型板式无咋轨道,底座和凸形挡台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每个凸形挡台上沿中线方向重新设臵加密基桩(基准器)。

5.5道岔区在岔心、岔前、岔后位臵及岔前后100~200m范围内直股和曲股的两侧增设控制基桩,可按坐标直接测设,也可按岔心和直股与曲股线路方向测设,并埋设永久性桩位。

5.6轨道板精调时,要精确测量轨道板前后、左右和高低方向的理论差值,采用千斤顶进行反复测量调整,最终精确定出轨道板道的位臵,并精确测定安装精度,监理工程师对精调过程进行旁站,对精调安装精度资料进行审查。

6 .竣工测量

6.1监理站测量工程师负责审核施工单位竣工测量技术方案。方案审核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实施。否则,不得进行。

6.2 监理站测量工程师负责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测量成果资料及检查记录。 6.3 监理站测量工程师负责组织专项测量组和监理组测量工程师实施竣工测量工作。按设计图纸要求对完成的工程进行检测。

6.4 监理站工程部负责组织专项测量组和监理站测量工程师检查竣工测量的永久性控制桩和水准点设臵和保护情况。

6.5. 线路竣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5.1线下工程竣工测量前, 应按暂规水准基点测量的要求完成全标段二等高程控制网的互设工作。

6.5.2 竣工测量应进行线路中线测量和高程测量,并贯通全线的里程和高程。 6.5.3 线路中线竣工测量的加桩设臵,应满足编制竣工文件的需求。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和加桩,并宜钉设百米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50m;曲线上中桩间距宜为20m。

线路中线加桩应利用CPⅡ控制点测设,中线桩位线差应满足纵向S/20000+0.005(S为转

点至桩位的距离,以m计算)、横向±10㎜的要求。

6.5.4 线路中线加桩高程应利用二等水准基点测量,中桩高程限差应为±10㎜。 6.5.5 利用贯通后的线路中线,测量路基、桥梁、是否满足限界要求。 6.6.路基竣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6.1 路基横断面竣工测量在路基沉降稳定后进行。

6.6.2 横断面间距直线地段一般为50㎜,曲线地段一般为20㎜。

6.6.3 横断面竣工测量应在恢复中先后采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测量。路基横断面测点应包括线路中心线,路基面高程变化点、线间沟、路肩等。路基面范围各测点高程测量中误差应为±5㎜。

6.6.4路基面竣工测量成果应作为工序交接和无碴轨道混凝土支撑层施工和变更的依据。

6.7.桥涵竣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7.1桥梁竣工后应对桥梁墩台的纵、横向中心线、支承垫石顶高程、跨度进行贯通测量,并标出各墩台纵、横向中心线、支座中心线、梁端线及锚栓孔十字线。精度应满足下表要求。且将测量结果移交梁部架设单位。

桥梁墩台允许偏差

6.7.2梁部架设完成后,应对全桥中心贯通测量并在梁面标出桥梁工作线位臵。检查桥面平整度、相邻梁端的高差,桥梁长度和梁逢宽度,应满足下表的要求,且将测量结果移交轨道安装单位。

梁部允许偏差

39

6.7.3 涵洞主体工程施工完毕,涵顶、涵侧填土前,应对涵长、孔径、涵顶高程等进行测量,并据此推算板顶填土厚度,确定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7.4 桥涵竣工测量未详部分应按《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执行。 隧道竣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洞CPII控制网测量 2、 隧道二等水准贯通调整测量 3、 隧道内线路贯通测量 4、 隧道断面测量

隧道净空断面测量以竣工测量的线路中线为准,采用测距精度不低于5mm+2mm全

站仪测量,断面点测量中误差≤10mm。净空断面测量内拱顶高程、高程、起拱线宽度以及轨

顶以上1.1M、3M、5.8M处的宽度。

6.10.竣工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以下成果资料:

6.10.1 CPⅠ、CPⅡ、水准基点和维护基桩的坐标、高程成果及点之记。 6.10.2 内业计算资料及成果表,成果表宜按表1填写。

控制点竣工测量成果表

工程名称: 里程段: 表1

测量: 计算: 制表: 复核: 年 月 日

6.10.3 技术总结包括执行标准、施测单位、施测日期、施测方法、使用仪器、精度评定和特殊情况处理等内容。

6.10.4 竣工测量的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应在现场记录,不得涂改或凭记忆补记,基桩的名称应记录正确。计算成果应做到真实准确、格式统一,并装订成册和长期保管。

40


相关内容

  • 地坪漆施工合同定稿
    地下室停车场地坪 及交通设施施工合同 发包人:宁都同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承包人:赣州新明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经邀请招标,确定乙方为 华都豪庭 地下室停车场地坪及交通 设施施工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 ...
  • 污水管网专项施工方案-定稿
    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污 水管网一期建设工程 编制: 审核: 审批: 污 水 管 网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2016年7月1日 目 录 1编制依据 .......................................... ...
  • 文档发改局工作总结
    发改局投资科工作总结及计划 一.2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1.做好 20××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和资金平衡工作.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们多次与财政.建交.农业.卫生.教育.新城管委会.化工区管委会等部门衔接, ...
  • 施工项目三大目标控制与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三大目标(成本.质量.进度) 的控制措施与管理办法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1.占成本最大的就是工程材料.要想成本控制就必须对施工材料成本进行严格控制.A.无生产证书.合格证书的材料不购买B.施工材料价格控制(检验.采购.运输.出入库 ...
  • 7造价咨询服务方案
    造价咨询服务方案 目 录 1 造价咨询总体服务方案 2 造价咨询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造价咨询进度管理体系与措施 4 造价咨询人员组织管理体系与措施 5 造价咨询保密性与公正性管理体系与措施 6 造价咨询重点与难点分析与应对措施 7 造价咨 ...
  • 如东县城市规划公示办法定稿
    如东县城市规划公示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规范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强化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切实保障公众权益和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l ...
  • 总监办公室管理制度
    办 公 室 管 理 制 度 上海福达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东柯大道总监办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1 第二章.监理人员守则 ...... ...
  • 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页码:1/30 档案综合管理系统 技术方案 你一定成功 上海XXX 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2013-03-25 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页码:2/30 修 改 记 录 版权信息 本文件的版权属于上海XX ...
  • XX县第十三次团代会工作报告(定稿)
    肩负光荣使命 凝聚青年力量 在建设武陵山区经济强县和中心城市的 伟大实践中谱写青春华章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XX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XXX 2012年3月23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共青团XX自治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 ...
  •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 2006-8-3 14:46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简称"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规范监理行为,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