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如何写 - 范文中心

深度报道如何写

08/13

深度报道如何写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

不过,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 重要性

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为社会热点透视、大众

话题评说。其次是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 完整性

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

(三) 深刻性

它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一) 综合性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各种体裁均可作深度报道,多种体裁的融合则更适于作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等。

(五) 知识性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知识,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 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综合概括、分析解释、提出问题、典型传播、热点透视、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提出问题类。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

其发展趋向等。

对比揭示类。通过两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揭示主题。

典型传播类。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二) 集合型

即是由多篇报道组成的深度报道。又可分成以下几种:

1、连续报道

即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类报道又有二种情况:

进行式连续报道。往往用来报道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处于“正

在进行时”的事件,以事物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先后为着眼点,不断地发表多篇报道。

反应式连续报道。往往是重要的、典型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报道出来。

2、系列报道

即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反映同一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是着眼于时间性和连续性,而是重在深入解剖、深刻透视。

3、组合报道

即围绕同一主题、同一主线、同一问题,将内容不同、形式和体裁不同、来源不同的新闻稿件编排组合在一起(同一版面上),从而形成强势,使报道深化、立体化。

四、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一)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

深度报道一般要选择重大的题材,不论单篇式还是集合式,往往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生活的迫切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问题等等。多为“三点”题材,即社会中的热点、工作中的重点、受众关注的焦点。

通过重大题材的选择,对新闻事件、人物或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从而揭示出重大的主题。

如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震惊了全国人民。100多名记者冲破重重阻挠,奔赴火灾现场采访,一改过去简单化地将“丧事”当“喜事”办,往往把灾情与错误变成“歌德”报道的做法,对火灾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连续性的报道,从引起火灾的表面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与“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到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弊端,进行了深层次的揭露。

(二)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既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又是宏观、微观兼备,还注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透视。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突出的个性。它要求对新闻“六要素”

中的“why ”和“how ”进一步深化,重在“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但在“when ”上,既要说明现在,又要追溯过去,还要预测未来;在“where ”上,既要报道现场情况,又要兼顾其空间的延伸和波及;在“who ”上,既要采访当事人、目击者,又要采访其他直接间接的有关人员

;在“what ”上,既要撷取典型的,关键性的材料,又要搜集丰富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其他细节。

因此,深度报道是全面的、完整的、动态的、立体的反映。写作时应忌片面、零碎、静止和平面化。

(三)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它既有直接叙述,又有主观议论,通常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可用思辨性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可用抒情性的议论. 在语言上,深度报道既要求准确、朴实,又追求生动、形象;既可写得庄重严肃,又可写得轻松活泼。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同时,应避免追求庄重严肃而成为“面目可憎”,追求轻松活泼而变得“花里胡哨”。

最后,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但也并非都要写成长篇大论,可大、中、小结合、并举。深度报道之所以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新闻之求新、快、短,有深度、厚度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的缘故。短而空不好,但片面追求虚假的“全”和“深”,搞“假、大、空”的深度报道,也是没有必要的。

关于深度报道的写法——预设、捕捉和集成

闫肖锋(《新周刊》总主笔)

深度报道在本文中被分为三段论:预设假说、捕捉事实和集成文章。

那么,令人困惑的三个问题是——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

编写报道跟写小说的分别又在哪里?

一、预设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简化为,去采访之前是否需要一个理论预设或逻辑判断?

当矿难之类突发性事件来临时,记者能具备什么样的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怎样的逻辑判断呢?显然,这是荒谬的。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记者无法先有逻辑判断的,只是一些想法的碎片,诸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人命不值钱之类的判断,如此而已。这些想法有待证实,而更丰富、更刺激的事实隐藏于未来采访之中,找出它们是一位记者最大的使命和挑战。待采访有效实施之后,最后自然成了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整理能力。如果采访只是为了印证某种假设,已经判断好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强奸事实的。

但另一方面,理论是捕捉世界之网。假如你对这个世界没有看法,注定也采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捕捉到什么。

关于是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孰先孰后,应视不同采访题材而定吧。事实永远比理论更精彩,变化总是超出个人想象。但如果没有理论或逻辑武

装,采访者便沦为吸尘器,抓到什么是什么了。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候在洞口的猫那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调查或采访。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论逐步逼近事实,消极地说,不可能完全捕捉到事实。但是,新闻采访与社会调查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调查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暂时搁置一切既定观念、看法、理论,保持某种清空状态来迎接事实的来临。尤其在采访过程中,切不可因自身成见,影响、干扰、左右了采访的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等于没有预先的理念或逻辑,只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要杜绝它们对捕捉事实的干扰,以便“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傻瓜化的比喻,采访/调查矿难中你不能这样问:“死了这么多人,您是否觉得矿主十分可恶?”

至于采访/调查需要逻辑循环链,则直接借鉴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逻辑关系。毕竟,新闻学不过百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那么,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自然可以拿来共享。这个调查

/采访的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以《新周刊》曾经做过的“同学会”专题为例,这样大型的报道策划,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终将导致方向散乱,采集上来一堆事实,难以让读者窥见全豹。对于该专题,我们曾做过一系列预设,比如:

1. 现阶段,同学会已经从感情维系发展到经济利益甚至政治裙带关系了吗?

2. 同学会是否出现阶层分化,是否清华、北大、吉大等名牌大学的同学会已形成C .W .米尔斯所谓“权力精英”?

3. 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同学会,那么,是哪个阶段的同学会起关键作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何异同?

“同学会”专题操作于5年前的2003年,当下中国社会更趋于板结化,以上预设应当说只是理论预测,对2003年的中国可能是超前了。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以上假设均为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中国社会则完全玩的是另一种规则或潜规则。但无论证明或否证,都是推进捕捉事实的出发点。

深度报道的采访带有较强的新闻策划性质,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不单指事件报道策划、大型专题策划,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并不会因新闻策划而牺牲掉传媒的客观性。吃新闻这碗饭本来就是门艺术,说科学有点抬举了,或者顶多是艺术加一点科学吧。

事实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可比之狗与尾巴的关系。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英语谚语所云:“有时候,尾巴也能摇狗。”事实与假设之

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都不是深度采访/调查所需要的。

二、捕捉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这个问题令人联想到量子物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均无一例外地会干扰到测量对象,而所得结果

已然不客观了。所以,悲观的认识论会说,这个世界的真相人类永远接触不到;乐观的认识论则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是研究了其一即自然世界,其二是更为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新闻人要做的事情,似乎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上看,任何社会观都是每个观察者的心理投射,见仁见智而已。哪个记者不是以个人的视角采访,哪个编辑不是以个人的兴趣裁剪素材,哪个主编不是以个人的偏好选择刊载哪类文章?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一次,好莱坞电影人乔治.克鲁尼答记者问时狠狠嘲讽了一把CNN 和BBC 所谓的客观报道,他说,在西方电视台上一条三位登山者遇险的新闻会循环播报几十次,而你知道,这个世界同时有无数的生命正在遭受侵害或面临死亡。你还能说 CNN 、BBC 代表着客观世界吗?

客观新闻主义无疑导源于西方,诞生了CNN 、BBC 。但这个“客观”太过西方中心主义了。只是,在采访或抓料、捕捉中,你尽量保持某种价值中立。新闻采访不只是话筒或录音机。而无论是麦克尔.华莱士与风云人物的唇枪舌剑、谈笑风生,还是人类学家潜入非洲部族、融入原住民生活细心体味,无不带有操作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心理投射。

电影《声名狼藉》对所谓“价值中立”式的客观报道方式提出挑战。电影讲述了西方“报告文学之父”杜鲁门.卡波特的另类故事。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托采写一则凶杀案故事,通过深度卷入案犯内心深处,竟然发现人性根本上有莫大的相似之处。卡波特最终写出来的《冷血》与其说是一份深度报道不如说是一部小说。但作者自已以为,这种小说式写作更“客观”地接近了案犯的心理事实。

综观新闻史,的深度报道除借鉴文学笔法外,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手法也是采取“拿来主义”。这里不妨穿插着盘点一下各种方法:

1. 民族志/田野法。此法关键在于进入角色,深度卷入又保持价值中立。人类学的通则之一就是:“只有当深度卷入另一种文明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的文明是什么。”实际上,这讲了一个事实与假设互为观照的辩证关系。

新闻报道的观察法/体验式报道相当于上述田野法,一

种诉诸采访者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的手法,取决于操作者的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

2. 直面采访法。即通常记者采用的拟好提问纲目、揣摩对方反应及时

调整提问的采访法。此法要求既要尊重对方又要防止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面对面采访,好奇心比技巧更重要,调查性话题就好像智力游戏,逐渐深度卷入。

直面采访或访谈法、访问法,是当前新闻记者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具有双向沟通、控制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曾经的“中关村第一记者”刘韧曾总结他采访“知识英雄”们时的法则,就是深度卷入的双向沟通。刘采访时并不作记录,而是将全部经历放在探讨问题、智力交锋上。往往是,一篇精彩报道要录几盘甚至十几盘带(当时用盒式录音机),而成文不过万言而已。通常,采访逻辑是通过预设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与高手交锋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是难以应对的。刘韧后来将这类采访集结成书《中关村方法》。

3. 电话采访。此法在美国新闻界被称为“快餐式采访”。如果按深度分级别,田野法的深度胜于直面采访法,而直面采访法又胜于电话采访,电话采访则胜于MSN 采访。但电话采访的好处也不言自明,可以大面积、大批量操作,可以省却舟车之苦和时间不便。对于难言的话题,电话的距离感反而能让沟通双方放松心态、畅所欲言。《新周刊》的电话访谈栏目“世界观”算是一个成功尝试,常使受访名人敞开心扉、将箱子底里的人生感悟都讲了出来。

4. 文献法/二手资料法,百度法/谷歌法。社会学意义上的文献是指一切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其本质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载体。网络发达的今日,上述文献纷纷搬上虚拟空间。搜索引擎网站的宏伟的计划就是在网上建无所不包的图书馆。可以不客气地说,百度法/谷歌法正使新生代传媒人越来越懒,新闻器官越来越萎缩。有些文章甚至是一批关键词搜索后整合出来的结果。当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现在实施任何采访之前,记者都能够通过百度法/谷歌法做足事前功课了。

5. 书面采访法。一般针对“大人物”或时间不便的重要人物。中国通常的情况是,由受访人物口授、助手或秘书帮助整理完成。与电话采访相比,书面采访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回答正规、措词谨慎。优点是突破时空限制,缺点是与一般新闻原则相背,不得已而为之。

6. 问卷法。由于抽样理论的发展,样本代表性、精准程度越来越高,使之

成为最科学的舆论调查方法。目前业已被报

刊、网络等媒体借鉴利用。例如,“新浪调查”甚至成为该门户网站的一项利器,使之一下子有了独立的民间价值,调查结果每每被传统传媒、学界、政府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问卷法的优势除突破空间限制外,便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将主观偏见、思维干扰降低到最小,使其科学性排在众多方法之首。且具有匿名性,是西方政治选举各方精心利用的武器,也是制定宣传策略的依据。当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也善用此道。

缺点是只获得有限的书面信息;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群体;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就新浪网上调查而言还存在着取样代表性的难题(仅代表愿意点击者而非网民全体)。所以,问卷法通常与典型个案采访/调查相结合,以得出互补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问卷法的抽样原则不独对问卷法有意义,对如何科学抽取采访对象也是重要的,否则,可能导致偏听偏信,被某类受访对象误导。抽样原理有专门论著,此处不赘述。

7. 座谈会法。市场研究学称为兴趣小组法,新闻学又名调查会, 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士,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对与会者进行采访。优点是头脑风暴、激发思路,缺点是多数与会者的看法易受意见领袖左右。

三、集成

素材采集上来后,编写报道跟小说写作的分别又在哪里?同样的原料在不同厨师手中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式,同样,即使一同去的采访,编出的稿子也是千差万别。

所谓好看的新闻要求二点俱佳:既要有丰富的细节,又要有严谨的逻辑,缺一不可。实际上,按细节与逻辑可分出四等文章:一等文章既有细节又有逻辑,二等文章有一堆细节但逻辑不清,三等文章有逻辑但干巴巴无细节,四等文章既无细节又逻辑混乱。

通常的比喻是记者要像蜜蜂和啄木鸟,而不是吸尘器、扫描仪,有选择地、精准地、代表性地挑选素材。但这只是第一道将垃圾挡在门外的关卡。第二道关卡在于如何编制这些素材使之成为端得出去的故事。在这一方面,记者又要向小说家或社会学家借鉴了。

曾经的“京城第一财经写手”王安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说,让乏味的题材生动化,少用解释经济术语,少用数据,要用也需显示所用数据的重要性,把经济报道写得有人情味,等等。这里又要提一下社会学想象力,如何将采访的素材与现场感觉、过往经验、宏大背景和相关理论关联起来,穿插于小场景与大时代之间,是颇考记者功力的,这也正是杂志这种报道方式优于电子视频媒体的关键所在。这里还要

提一下文学情怀,故事再好

,没有一定的渲染是不好读的,当然,文学化思维就免了吧。

名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其中不乏文学手法,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她经常运用想象力将原本不搭界的场景拼于一处产生强烈新闻效果。法拉奇是新新闻主义的成功实现者。

在国内财经类报纸上,你也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开篇:

最近,Linda 把一声响亮的“我靠”拍到了老板脸上,为此,她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接下来的时间,她感到悲惨和孤独。与上海淮海路写字楼里那些白领一样, Linda 在网上忧郁地打着字:“工作压力使我没时间找朋友倾诉;电子社会也没建起什么来。”„„(“探寻中国网络社交背后的现实社交模式:这么近,那么远”,《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4-09)。

可见,财经报道未必是干巴巴的大讲财经理论和逻辑关系。除文学化写作外,编制好看文章的要领早已被概括如下:

1. 利用好一手采访素材。新闻写作可以被看作是两次改写:被采访对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复述“事实”,记者再对这个复述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复述。记者通常处理方式是:将口语变为书面语,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话题体变成故事体;冗余部分删除,留下精彩个性表明立场的话语,经典处以直接引语形式出现。

2. 善于作要点笔录。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高强度的智力交锋与交流,全神贯注、穷追不舍、斗智斗勇式的细节式采访,为便于后期整理,要点记录是必需的。不可完全依赖录音机,有时录音是最能淹没真相的了。作现场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理顺故事逻辑的过程,使未来文章框架初具雏形。

3. 利用好二手资料。二手资料不仅可以交叉验证一手资料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后来的新闻作品比前作更扎实厚重、丰满完善。面对纷繁庞杂的二手资料,以事件为线索整理出编年;以人物为线索整理出简历。二手资料的穿插引述亦最见记者功底。新手往往对于庞杂的二手资料惘然不知所已。

4. 多次修改。第一遍修改为结构调整。确认小标题、段落前后秩序没问题后,注意力要放在自然段落间的先后秩序、语句顺序的调整。第二遍修改为字词句的润色。少用形容词、多用名词与动词、用虚词统

领文章节奏、被动句变为主动句、长句分割为短句,主谓宾均衡避免大头小尾,如此等等。通常,将文章放上一两天是有益的,让文章冷下来,让自己冷下来。只有脱离了写作时的激情状态,作者才可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

对文章进行冷静修改,一层一层剥开逻辑的核,并突出立场与观点。删除过激之语,使文章具有平和的文字美外,更具令人拒绝不了的逻辑力量。

结语

所谓深度报道、深度采写、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体验式报道,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深度报道像是完成一项侦探任务,先有假设推断,后有搜索证据,最终排除或确认凶手。整个过程需要胆识和勇气、嘴利和脚勤,还需要一点社会学的想像力。先是:你找到故事了吗?然后是:你抓到凶手了吗?

每采访一次社会事件就要剖析一个社会现象或潜规则,这个要求着实令记者们困惑。一次人质绑架事件解剖了社会人文生态,一次矿难揭示了地方利益关系链。那么,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呢?总不能再解

剖一次吧。但无论如何,吃深度报道这碗饭,读者的期待就是这样,否则,深度报道便无法与快速时效的新闻消息比拼。


相关内容

  • 特别的生日礼物深度报道策划案
    <特别的生日礼物>电视深度报道策划案 一. 策划背景: 2016年7月1日上午11时许,白果镇干部职工正在镇政府一楼接待室集中收看电视直播 "庆祝中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拄着拐杖步履 ...
  • 采访提纲范文2篇
    采访提纲范文2篇 一.采访目的:通过采访成功人士深化课堂理论教学,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通过采访,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通过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历程.经验等,深刻领会成人.成才.成功的关系,作一个全面发 ...
  • 对如何做好我市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意见
    县级新闻宣传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性新闻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基本单元.笔者认为,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县级新闻宣传工作,应把握好"五度". 一要把握好"热度&qu ...
  • 关于连续(系列)报道信息整合的思考
    关于连续(系列)报道信息整合的思考--兼评2001年度获奖节目 作者:吴 煜 关键词:系列报道信息整合┊阅读:442次┊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对获奖作品的分析,论述了电视连续报道信息整合的新理念及其可行的运行方式. [关键词]系列报道:信 ...
  • 深度剖析产业基金与PPP结合对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的影响
    一.PPP新政解读:亮点在于推出产业基金等切实可行的PPP融资新渠道 4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一是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 ...
  • [新闻学概论]小抄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题型: 填空题(10个左右):名词解释(5个左右,每个3,4分),简答题(5或6个30分,比名词解释更详细):辨析题(2个相互对立的观点):材料分析题1个:论述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要局限于老师所讲的内容,有 ...
  • 试论电视新闻真实性的几点要求
    试论电视新闻真实性的几点要求 摘要电视新闻通过可视形象表现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最迅速.最直接地和广大群众见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真实性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再现".同期声.现场感等方法可满足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的要 ...
  • 新闻报道策划1
    题目:大学生兼职的"内幕" 确定选题 现今大学生兼职的人数越来越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吸引了广大学生呢?大学生兼职有哪些好处呢? 兼职学生有人欢喜有人惆怅.兼职的学生大部分都获得的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实际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还 ...
  • 校园电视台20XX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是xx校园电视台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xx校园电视台在校领导和校主席团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宣传团委会的决策部署,为完成为xx校园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不足和问题 新闻的"二多二少&quo ...
  • 闭孔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进展
    第16卷第8期2010年8月 文章编号:1006-6233(2010)08-1010-03 河 北医 学 V01.16.No.8 Aug.,2010 HEBE!MEDIcINE 闭孔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进展 闫成智 (天津市宝坻医院泌尿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