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见领袖"是怎样炼成的? - 范文中心

"网络意见领袖"是怎样炼成的?

03/21

作者:曹劲松

党的生活 2011年12期

  互联网时代,网民的“众声喧哗”使得传统的政府把握舆论导向、引导公众舆论的格局被打破,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开始得到充分表达,并受到更多关注。面对汹涌的网络舆论,政府和官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话语权优势,有效利用博客、论坛、微博等网络传播方式,努力成为网络意见领袖,促进官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意见领袖的四种能力

  一、见解力。意见领袖必须能够在杂乱的现象和声音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理性的判断。

  二、批判力。批判和质疑可以说是网民的天性。

  三、人格力。一些特殊的公众人物,即使不发表任何见解,仅仅是转发博文,也可能在网民中引起围观,并形成舆论热点。这主要是源于他们的人格力和知名度。

  四、沟通力。影响网民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态度,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播信息、发表意见,还需要深谙受众心理,开展有针对性和技巧性的沟通。例如,2010年北京警方成立公共关系领导小组,通过网上开博客和微博、沟通联系意见领袖、与网民面对面交流互动,使公安部门与普通百姓的关系从“警民”转变为“网友”。在聊天交流与互动中,不少市民的问题解决了,疑虑打消了,抱怨平息了,对公安的信任与理解也加深了。

  恰当处理官员的双重身份

  首先,要官民合一。在网上,无论是官员还是一般民众,其身份都是网民。网络上不存在现实社会中的等级差异,官员的身份地位无法成为在网络上引导舆论的有效资本。因此,官员要成为网络舆论领袖,必须重视官方与草根的身份融合。只有平等对话交流,才能赢得认同。

  其次,要知行合一。官员上网,其目的不在于作秀或刻意成为“网络明星”,而是要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互动,解决民众的合理诉求,更好地履行政府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人们对于那些官员意见领袖,更多的是期盼他们实现“网上说”与“现实做”的统一。

  再次,要抑扬合一。自2003年启动官员问责风暴以来,网络世界动辄把官员的问题置于公众舆论的聚光灯下。对于拒绝认错道歉的官员,网民无一例外地穷追猛打;而对于知错即改、勇于认错的官员,多数网民还是持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认错改错成为官员先抑后扬的进步阶梯。

  官员要成为网上意见领袖,在对待某一事件或问题时,一定要有敢于自我批评、敢于担当责任的胸怀。正如云南省红河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伍皓所说:“以人格的力量赢得公众,以坦荡的力量赢得网络,以求真的力量赢得信任。”

  成为意见领袖的准则

  过程比结果重要。要成为网络意见领袖,首先必须及时、准确地披露群众关心的相关消息,从而提升网络公信力。第一时间发布或回复,告诉网民已经关注此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姿态。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不能等到原因、结果和问责等所有细节都清楚了才发布信息。

  行动比态度重要。在网上和网民交流,听取网民的意见呼声,如果仅仅局限于“听”的层面,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样的“听众”与“看客”无异。网民更希望通过反映问题,而使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官员要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必须想网民所想、急网民所急,真正为网民办实事、做好事。

  例如,南京的公安微博正在逐渐改变公安机关传统的执法模式。南京警方的微博已不再是单一地向市民宣传公安工作的平台,而是成为发现案件线索、了解百姓需求、提供便民服务的平台,成为网上监督和网络服务的新窗口。

  沟通比说服重要。与网民“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可以让政府更加深入了解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矛盾,也让普通民众觉得受到尊重,进而理解政府的工作。双方在沟通交流中增进理解和感情,共同完善政府举措。

  纳谏比自省重要。关门自省虽然也能改进工作,但是会被群众认为态度不谦和、工作不到位。在面对网民的批评时,不要简单地推卸责任,而应详细地告诉网民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并认真听取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发言人的工作量加大了,但能让网民感到更亲切,更愿意听取网络发言人的建议,而不是形成互相批评甚至对阵的局面。

  讨论比定论重要。网民关注的问题很多,要成为意见领袖,一是要及时发现热点问题,做出分析研判。对于涉及自己所在部门的工作、容易形成热点的话题,要积极参与讨论,提供可以帮助网民做出正确判断的信息和意见。二是要主动引导网民的讨论,而不是给出结论。将一个已经形成的定论灌输给网民,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网民会千方百计地挑刺和否定。让网民参与某一个热点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引导他们接受最终讨论的结果,进而形成共识,并提高分析辨别能力。

  (有删减)


相关内容

  • 政务微博的舆论管理
    当微博已上升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化媒体,微博改变了舆论的生成.演变机理和传播生态(参见图1:微博舆论的生成演变机理图).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公民记者的特殊传播生态,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使得社会舆 ...
  •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以"呼格案"为例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以"呼格案"为例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介入在我国已悄然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集中反映最广泛民意的新闻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审判的公开透明.在"呼格案&qu ...
  • 生产消费者对品牌塑造的价值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促生了各类新型的商业模式,在其中活跃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生产消费者就是在这样一个技术与社会发生巨大改变时产生的特殊消费群体.只有正确理解生产消费者内涵及产生原因,才能把握他们对于品牌塑造 ...
  •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在这个标签化的大数据时代下,你知道如何运营好自己的个人品牌吗?-- www.xinli001.com "我想与众不同"."我就是我"这样的网络词不断涌现,每个人都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标签, ...
  • 一位90后SNS轻度患者的自白
    为多元的视角. 写在前面:其实很不爱贴标签,所以特别明白不想代表和被代表的心情,所以写这篇文章也没有出于想要铁肩担道义代表全世界的宏大目的,只是记录下一个成长在网络兴起年代的90后对于社交网络的真实体验,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犹记高中背的昏 ...
  • 市场营销单选题及答案
    选择题 1. 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 A. B. C. D. C ). 现实购买者 潜在购买者需求 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数量的乘积 2. 市场营销的核心是( C ). A. B. C. ...
  • 设计的主体与客体
    设计主体与客体的辨证关系 吴 晖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设计的主体与客体在物质社会过渡到非物质社会的变化,阐述了设计主客两重性和多元性,论证了设计主体与客体的辨证关系,从而揭示设计的研究朝纵深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设计,非物质社会 数字化设计 ...
  • 驻村工作队强基惠民工作三年规划
    ××县××镇××村工作队强基惠民工作 三 年 规 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党委,××地委和××县委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各项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工作,按照××县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领导小组的总体安排,我工 ...
  • 量贩式KTV营销技巧-口碑营销
    量贩式KTV 营销技巧 口碑营销是KTV 营销策略中成本最低.操作性最强.效果最明显的营销方法.俗语说:"一传十,十传百""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见"口碑"在KTV 营销过程中有多么 ...
  • 西方政党基层党员责任意识的缺失与唤醒
    一个组织为了其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以及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都程度不等地赋予其组织成员某种角色担当,要求其履行一定的义务.承担必要的责任,否则组织便一刻也无以存在和发展.这就是说,成员的责任担当是组织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党员责任总是与党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