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失衡 - 范文中心

国际收支失衡

12/24

我国

邓先宏:劳动力要素价格偏低和国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10日指出,劳动力要素价格偏低和国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邓先宏在北京举行的《财经》年会“2008:预测与战略”上说,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国际因素主要是国际产业转移,一方面亚洲一些国家对美国和欧洲的顺差转变成中国对欧美的顺差,另一方面国际需求旺盛,导致中国出口大规模增长;国内因素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劳动力要素价格偏低,历史上的体制和政策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年以来,中国涉外经济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更为突出,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135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31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129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174亿美元。

邓先宏介绍说,今年以来,外汇管理部门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严格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主要措施包括允许境外机构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整合不同保税区外汇管理政策,完善贸易外汇结汇政策。邓先宏表示,下一个阶段,外汇管理部门将加强对跨境异常资金流动的监管协调,加大对非法资金流入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促进贸易健康发展的环境

我国外部经济的失衡其根源在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所致,内部经济的不良状况在开放的条件下向外延伸引起外部的不均衡,同时外部失衡又反过来影响国内的经济均衡,双失衡由此加剧

国际收支失衡概述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国际收支最后总是平衡的,这种平衡是会计意义上的平衡。但在实际当中,国际收支经常存在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disequilibrium)的含义。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是衡量国际收支长期性平衡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个人或经济实体为了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而自主进行的交易。一国在一个长时期里自主性交易平衡,无须再依靠调节性交易来调节与维持,就可以说该国国际收支达到了实质性平衡。

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变的情

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3.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

2.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这就增加了外汇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导致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其国内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会被占领。 3.次序顺差会使该国丧失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

4.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

5.一些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动调节,二是人为调节。

(一)自动调节 指国际收支在失衡后一定时期内可自动恢复均衡。

1.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图1-1 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其基本思想是:各国只要遵循游戏规则,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和物价的涨跌而自动取得平衡。

所谓游戏规则:

(一)规定货币含金量并以铸币平价决定汇率;

(二)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三)各国不采取任何抵消黄金流出入对本国货币供应量影响的货币政策

(四)自由商品市场,不以任何政策加以干预,物价上个具有完全弹性,各国之间处于完全竞争、充分就业状态。

2.纸币流通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固定汇率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图1-2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2)浮动汇率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图1-3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编辑]

(二)人为调节

在纸币流通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因为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正常运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效应往往难以正常体现,尽管人为的调节也具有一定的负作用,但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予以运用。

1.支出变更政策:指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经济中支出的总水平,进而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以此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政策。它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汇率政策:指一个国家通过调整汇率改变外汇的供求关系,由此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资本流出入的实际收益,进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政策。

汇率政策的运用受到一些条件的约束,比如:进出口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3.资金融通政策:指一国通过动用官方储备和使用国际信贷便利而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政策。主要用于解决临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

4.直接管制政策:指一国对国际经济交易直接采用严格的行政管制,主要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直接管制的弊端:阻碍了市场机制,容易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是暂时的政策管制,使庇护者有依赖性,会阻扰将来政策的改变。

5.国际经济金融合作政策

总之,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是多样化的,每一种政策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与调节功效,一国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取舍。取舍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应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具体原因选择调节政策;

第二,应多通过政策搭配方式来调节国际收支;

第三,选择调节国籍收支失衡的政策,应尽量不与国内经济发生冲突或尽量减少来自他国的压力,以免影响国际间正常的经济关系。

1)海尔安营扎寨模式:海尔是国内企业较早走出去的企业,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这种模式是在中国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生产基地,直接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当地企业形象,以便更好地更多地销售自己在当地和中国所生产的产品,避免更多的关税壁垒等,如海尔在美国、巴基斯坦等国所建立的生产基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获得所在国消费者的信任和欢迎,提高销售,可以回避关税,但挑战是成本较高,难以扩大,如何才能像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能竞争过GM等美国的主流企业。

2)TCL品牌收购或共享模式:TCL的模式是一种品牌收购或共享模式,即将自己在国际上不知名的品牌和国际上知名的品牌结合,带动国内产品走出去,如TCL和德国斯耐德,特别是和法国汤姆逊及阿尔卡特等品牌的结合,来带动TCL 产品的出口,同时期望带动TCL品牌的提升。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品牌的共享,但风险也很大,特别是国外品牌的团队和文化的整合,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特别是缺乏国际化的团队,难度很大。

3)联想借船出海模式:联想的模式是一个以小博大的一个赌注,其核心是借船出海。收购IBM个人电脑部使联想一跃跨入世界500强行列,虽然借IBM的品牌只有5年的使用期,目前已过多半。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联想获得了IBM在国际上成熟的团队和销售渠道。不过,借船出海最终能否成功最大的关键还在于双方企业文化的融合和联想国际化团队的整合能力。联想国际化的进程准备已有一段时间,从联想英文更名到成为奥运的顶级赞助商,联想为出海作了大量的铺垫。这种蛇吞象的模式最大的挑战是两个公司文化的融合和国际人才的使用。从目前来看,联想还不能说已经度过危险期。联想最近在北美市场上的业绩下滑和新一轮的裁员显示联想的这种创新模式还有一段艰难的历程。

4)华卫中兴技术领先,农村包围城市模式:华为和中兴的摸索是一个中国企业注重建立和开发自己的技术体系,有明确的国际市场目标,先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后大力出击发达国家市场,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的拳头产品和优势,国际销售已占到公司的销售的60%-70%,华为研发人员占到48%,市场部人员占到38%华为国际化战略:一家公司只有从管理体制、流程、供应链、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国际化,才能最终实现市场的全面国际化。供应链、管理体制、市场、研发的国际化。这种模式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较为成功的一种技术导向的模式。其模式的挑战性是如何更进一步的技术创新而又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5)长虹产品代理或代工贴牌模式:长虹的产品代理或代工贴牌模式从形式上来看,是中国在现阶段相当多企业走出去一种主要的模式。国内许多企业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海外的代理和贴牌。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产品出口有现成的指引或渠道,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缺陷是企业自有的品牌不突出,有时过于依赖海外代理或他人品牌,有时甚至有回收货款的风险,如长虹和APEX代理的纠纷。

6)中石油、中海油资源互补模式:中国目前还有不少国有大中型国有企业在石油,天然气、矿石和林业等资源方面需要走出去寻找新的资源来支撑国内经济更大的发展。这种模式一般是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为主,是中国为自身需要企业在海外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投资额较大,其挑战是如何加强可行性研究,加强监管,搞好国外政府和院外活动的公关,如何避免决策上的失误和损失。

7)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借鸡生蛋模式:中国企业这些年来,还有一种也可称为走出去的模式就是到海外上市。中国目前已有上百家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移动、中联通、中石化,中国银行,建行,工商行等一大批国有企业,也包括新浪、搜狐、百度等一大批新经济的企业。这是中国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外资的一种更有效的新方式,不仅靠走出去借助国外市场带回了新的资金,也带回了更加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8)温州义乌星火燎原模式: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些年也出现一种方兴未艾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温州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利用在海外的亲戚朋友或其他网络,把中国的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推销到世界各地,如温州鞋、义乌小五金、温州打火机,分水中国制笔之乡等,产品燎原到全世界。这种自发的,经常是家族同乡网络型的企业往往有着非常强大的灵活性和活力,是中国中小企业大面积走出去的开始,具有中国特色,是一种值得鼓励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挑战是如何加强行业协调,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理解,遵守所在国的法律规定,协调在海外有序的管理,避免出现象西班牙烧鞋或最近在意大利事件的发生。

9)广阔天地对外承包工程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模式,主要是到海外更大的市场去承揽工程。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中国政府对此也比较重视,也培养出了一批在国际上能排上名中国跨国承包公司,如中建、中土、路桥、港湾公司等。中国有建筑施工方面的优势,国际承包市场还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10)大有作为劳务合作模式:劳务合作模式是中国企业可以组织劳务出口的一个有巨大潜力的事业。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的资源大国,中国在向海外派劳务人员、海员、护士、研修生、厨师、甚至家政服务人员方面都有巨大的潜力可挖。现在农民工都可以进城务工了,中国也可以鼓励素质高的劳务人员大踏步地走出去。中国在过去20多年中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

不过,除了这十大模式,我还想提出两点新的模式,这就是:

11)和跨国公司联姻走出去: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直都是外国公司走进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甚少。现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跨国企业都进到中国来了。应此,我们有了现成合作伙伴,就在家门口。外国企业20多年来,特别是在来中国初期,全靠与中国企业结成三资企业走进来,为什么中国企业不能和外国公司结成三资企业走出去。我们以前对跨国公司有一句口号叫做一市场换技术,现在我们也应当可以以市场换市场,而这很重要的就是要和国外企业结合起来共同走出去,这可以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新方向。

12)中国企业非控股走出去:中国现在有许多的企业资金充足,国家外汇储备也到达历史新高,但外汇储备只靠购买美国国债是不明智的。中国企业或政府的外汇资金可以拿出来,比如购买全球1000家最好企业的部分股权,不用控股,也不向我们有的企业那样国际化做得如此辛苦。这样一来,既得到了高于债券的高回报,还能进入国外企业的董事会,直接了解国外企业在世界各地的运作,增加中国企业在国外的管理经验,风险还小得多。

其实,中国企业要想在大江里面游的更好,首先要在海里面游的更好。国内一些企业说我们不希望走出去,中国的市场已经够大,我们就把中国这个市场做好就不错了。但产品和很多标准都是在国际市场上摔打的。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经过和国际企业的较量,它在中国来势必也将是没有竞争力的,因为中国已经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如果不在国外市场有竞争力,就无法在中国市场也有竞争力。

走出去是中国企业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民族复兴、经济腾飞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互化”的过程,而不是与世界经济的单向融合。如果只被人家“化”,就会面临被“锁定”在国际分工底层的危险。只有立足自身,放眼全球,坚定地“走出去”进行“互化”,大胆开展跨国经营,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特色、确立优势,最终实现双向融合、共生共赢


相关内容

  • 高等学校财务收支失衡风险及其防范
    高等学校财务收支失衡风险及其防范 [提要] 高等院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是指一个高等院校的财务状况在进行长期平衡的过程中出现失衡现象.高等院校作为事业单位,在总体财务状况失衡方面与企业有所不同,不太可能出现破产现象,但其流动资金是有可能短缺 ...
  •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分析中国经济
    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分析中国经济 张莉莉 [1**********] 大约从2002年开始, 国际上关于经济不平衡的议论进入了新一轮高潮.渐渐地然而也是不容推辞地, 中国被拉到中心, 成为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到2004年, 在主要的世界论坛上 ...
  •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摘要 2001年11月11日,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掀开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篇章.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双边关系的主体,它如何演变发展对中美双边关系有着重大影响.长期以来,由于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 ...
  • 美元为何贬值
    美元为何贬值 一.美国国内战略 1. 完成美国的债务重置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通过一个固定的比价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在这一体系下,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几乎是高度稳定的,各国贸 ...
  • 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新动力
    中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新动力(转型动力) 文/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教授 辜胜阻 < 人民论坛 >() 如果把过去从低收入国向中等收入国的转变称为第一次转型,那么中国经济面临着第二次转型.在未来的10年乃 ...
  •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与财政政策转型
    总229期 第1期贵州社会科学 2009年1月Guizhou Social Sciences Vol. 229,No. 1 J anuary 12009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与财政政策转型 李 颖1 梁 军2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 ...
  • 次贷危机成因及其传导机理分析
    [  作者: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黄宇红    点击数:240    更新时间:2009-5-22    文章签发:duhui ] 摘  要: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国际社会至今还无法准确判断它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从宏观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视角来 ...
  •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
    直接标价法:又称价格标价法,指用1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表示汇率 间接标价法:又称数量标价法,指用1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表示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内容: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单误差 ...
  • 国际经济协调与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作者:贝宁志 中国政治学院学报 1995年09期 近十年来,"国际经济协调"一词常见于西方经济学家的文章与著述之中.有人否认国际经济协调的实际意义,多数人则认为,国际经济协调是缓和矛盾,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并 ...
  • 国际收支理论
    第6章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金融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是为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