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酸反应规律的应用 - 范文中心

金属与酸反应规律的应用

08/09

金属与酸反应规律的应用

近年中考化学命题逐渐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些能力要求较高的计算题,同学们常感到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注意能力的培养。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研究解题技巧、分析和总结解题的思路,找出它们内在的联系––––即探索总结出规律,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下面将一些典型试题例析如下:

一. 规律的引出

1、等质量的不同金属分别与足量的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比值(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反应中金属的化合价之比)成反比。比值越大,产生的氢气质量越少;反之就越多。

2、金属分别跟足量的酸发生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时,所消耗金属的质量与比值(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反应中金属的化合价之比)成正比。比值越大,消耗金属的质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3、等质量的同一种金属与足量的不同种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4、等质量的同一种酸与足量的不同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二. 技巧的运用

例1. 把等质量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 铁 B. 铝 C. 镁 D. 锌

例2. 等质量的Mg、Al、Fe、Zn四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例3. 分别用Al、Fe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得相同质量的氢气,则消耗Al、Fe的质量比为( )

A. 9:28 B. 27:56 C. 9:56 D. 27:112

例4. 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两种,取5.6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氢气,则此铁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 )

A. Cu和Mg B. Zn和Al C. Mg和Al D. Zn和Cu

例5. 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向烧杯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物质完全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铝与铜的质量比是( )

A. 3:1 B. 2:1 C. 3:4 D. 2:3

例6. 等质量的两种金属M和N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和氢气。生成的氢气质量m(纵坐标)与反应时间t(横坐标)的关系如图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M大于N

B. 相对原子质量:N大于M C. 金属M比N活泼

D. 金属N比M活泼 例1、B 例2、Al、Mg、Fe、Zn 例3、A

例4、C、D 例5、A 例6、B、C。

图1

1. 为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铜、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镁溶液

B.铁、铜、氯化镁溶液

C.镁、氯化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D.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

2.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小球漂浮于液面,将足量的铁粉投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铁粉表面有 色物质析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塑料小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将足量铁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在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

A.硫酸铁 B.硫酸铜 C.硫酸 D.硫酸亚铁

4.小刚要验证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他通过实验观察到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 ,说明 。如果要验证铜与镁、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须补做的实验是 。

5.某兴趣小组对三种金属Mg、Ti(钛)、Cu的金属活动性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a:Ti金属活动性比Mg强;

b:Mg金属活动性比Cu强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速度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回答:

(1)三种金属中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

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不平整,易反应

C.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D.使温度相同,易反应

(2

6.为了测定某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1)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

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7.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

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弹簧秤的读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

(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弹簧秤的读数将 。

8、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猜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 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的结论是:(1)生铁中“不含”);(2)碳与稀盐酸 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 反应(填“能”或“不能”)。

9、有m克铜锌混合粉末, 放入盛有足量盐酸的烧杯中, 充分反应后过滤, 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冷却后称其质量仍为m克。则原混合物中铜、锌的质量比是

A.64∶64 B.5∶1 C.1∶4 D.4∶1

10、今有含下列杂质的铁粉5.8克, 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生成0.2克氢气, 则该铁粉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Cu B.Mg C.Zn D.Al

11、往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 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Cu B.Ag C.Cu和Ag D.Fe和Cu

答案:1、 D。2、红;Fe + CuSO4 = FeSO4 + Cu;变大3.D 4.剧烈;金属活动性Mg>Fe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其它合理答案均可)5.(1)A;(2)没有气泡放出。a;与酸反应时,Mg放出气泡的速度比Ti快;Mg>Ti>Cu。6.(1)1:4(2)52% 7、(1)变小(2)变大

8、气泡;二氧化碳(或CO2);澄清的石灰水;含;不能;能。9、D 10、A, C 11、B

2.解析:这是一道理化综合应用题。首先,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铜的前面,所以它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红色的铜,同时溶液颜色也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其次,由于生成的硫酸亚铁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因而形成的溶液的密度小于原溶液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塑料小球所受浮力将会变小,故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变大了。


相关内容

  •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广州市第五中学 黄昆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1.从必修1教材内容结构分析,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 化学科学:而第二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 ...
  • 人教社教材必修(2)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车 琳 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的周期性变化. (2 ...
  • 高中化学教案-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整理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 ...
  •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结构整理
    高中化学. 必修二 目录(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
  • 特征反应在无机推断题中的应用
    在化学习题的求解过程中,无机化合物推断题是学生感到较难求解的一类题目.它不像物质结构或元素推断题,内容范围窄,无论如何变化,总是1-18号元素中的几个常见的重要元素:也不同于有机推断题,规律性强.无机化合物内容多.范围广.知识零散,学生解题 ...
  •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012考纲解读]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 ...
  •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 一.原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概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叫做原电池. 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形成电能:非氧化还原反应的 ...
  • 化学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常见的酸和碱 一.基本考点 考点1.酸碱指示剂 (1)定义:跟酸或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是两种常用的指示剂,它们与酸溶液,碱溶液作用时显示的颜色见表 表10-22-1 ...
  • 化验员读本第七八九章
    第七章 化学分析法基础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离子.官能团和化合物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相对含量. 现代分析化学定 ...
  • 机械毕业设计题目20**年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单 吴懋亮 题目:平行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性能的模拟分析 毕 业 设 计 一 希望指导学生人数:1 内容介绍(目的.意义.主要内容)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利用氢气为燃料,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