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位理论到新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 范文中心

从区位理论到新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01/07

本刊特稿

生产力研究 No. 10. 2005

从区位理论到新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周天勇, 刘玲玲

1

2

(1.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 北京100091, 2.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100083)

摘 要 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考察了空间经济学研究的轨迹 从区位理论的发展到新空间经济学的生成。从研究目标看, 从区位导向的空间经济学转变为以利益导向的新空间经济学, 大大拓宽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文中最后研究了近年来空间经济学的最新应用领域, 指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新空间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6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2768(2005) 10 0005 02

一、古典区位论的发展

一般认为空间经济学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以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的学科。空间经济学泛指利用三维空间的向度研究经济的学科, 它本身是一个松散的学科群, 包括土地经济学, 环境(生态) 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 乡村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在我国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创新与技术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知识的生产、扩散与运用是其中的关键, 宁钟在 国外创新与空间集群理论评述 中分析了一般区域经济理论中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并用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区域经济理论与企业地理理论(空

[1]

间经济论) 。区域经济论强调基于聚集经济概念的空间环境, 并认为聚集经济主要出现在城市地区, 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可

(1932) 中提出了 城市区位论 揭示了城市的规模、功能和等级效应, 并且将城市的规模与等级的关系概括为正六边形模型, 提出了中心地系统与服务业最优布局模式; 廖什在 经济的空间分布 (1940) 中提出了 市场区位论 他把工业区位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 认为市场范围的排列网络中必定有一个大城市, 其周边则环绕着一系列市场区和竞争点, 将中心地理论与工业区位理论结合起来, 探讨工业及其市场区最优分布问题即形成一种 经济景观 。

此后, 空间市场理论、服务业区位理论以及城市内部区位问题与中心地理论继续走在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尤其是霍特林主街道区位模型开启了不完全竞争博弈论研究的新领域, 与张伯伦不完全竞争模型相互补充, 构成了不完全竞争理论的重要基础。到了20世纪60年代, 消费者区位问题的系统研究奠定了现代区位理论的基础。在与传统学科的融合上, 区位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互补发展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克鲁格曼利用区位论与区位均衡的思想, 革新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他的中心边缘模型把国际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的理想结构推向不完全竞争的现实格局之中, 同时这种成功也使区位论思想再次受到理论界的重视, 推动了区位论和空间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廖什从利润最大原则出发分析区位问题, 并将这一原则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结合起来。与杜能、韦伯的观点类似, 他也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运用抽象和演绎方法探讨了企业区位的决定因素。他认为, 如果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的主体, 那么其合理区位主要是由产品的需求量大小决定的。如果企业设在能够吸引足够数量的消费者的地点, 有足够的消费需求, 企业就能够获得利润, 反之, 这样的地点就不能成为合理区位。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需求量的种种因素。

艾萨尔德在企业区位理论古典体系的一般化研究中, 把地

通过物质交换的低运输成本实现, 聚集经济使城市活动更有活力, 更富有创造性, 聚集经济中组织所处的生产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的功能和效果。企业地理论反对古典和古典区位理论, 特别是反对古典区位选择小型单一企业为研究对象, 且公司区位选择完全由空间环境决定的观点。研究空间经济学分支 区域经济学, 在二战结束以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前身可

[2]

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形成的 区位理论 。在工业革命成果迅速传播的年代, 有德国著名学者创立的区位理论主要研究各类产业活动在空间分布的规律, 逐步形成了古典学派的四大支柱:杜能在 孤立国 (1826) 提出了 农业区位论 农业生产布局围绕消费中心形成一系列向外扩展的圈层, 韦伯在 论工业区位 (1909) 提出了 工业区位论 运用运费差异和原材料失重特性两个指标, [3]以费用等直线圈、结果圈作为分析工具, 论证了不同类型企业选择的最优区位, 并研究了运费、劳动力费和聚集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克里斯塔勒在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收稿日期 2004-11-22

作者简介 周天勇(1958-) , 男, 青海民和县人,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教授, 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和增长、劳动经济、金融风险、城市经济、农业经济等; 刘玲玲(1978-) , 女, 河北石家庄人,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 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

5

域空间变量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视野。认为任何经济事实上都是地域空间经济, 区位分析方法是基本工具。他引入市场边界函数, 把企业区位理论古典分析框架中的市场区位点和原材料供应区位点分析方法扩展到市场区域与原料供应区域, 并再次引入生产经济理论, 把企业区位理论古典分析框架中的单一生产区位分析方法扩展到多生产区位, 对古典区位论与生产经济理论进行比较与综合。从现代生产经济理论和古典企业区位理论中发展出若干概念作为区位分析工具, 使用这些基本概念把地域空间经济优化的一般原则以数理方式加以模型化。战后以来, 美国经济学家开始加入区域发展研究的行列。他们与欧洲学者一道在这一时期做出的突出贡献, 就是将古典区位理论进行综合而提出了 空间经济学 的概念。

重一定经济区域的资源布局和效率研究, 而忽视由不同区域相互联盟所构成的共同利益体系。上述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本原点, 即只要有共同的利益指向, 不同的空间单元就可以组合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或统一的经济区域。这些问题在战后兴起的新贸易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政策研究以及各国积极推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逐步得到了解决, 从而为 新空间经济学 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由于空间具有特殊性质, 因此, 难以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勒施说: 如果每件事共同发生, 就不会有发展。若每件事存在于同一地方, 就不会有特殊性。只有空间才使特殊有可能, 然后在时间中开展。 [4]20世纪90年代所形成的 新区域经济学 重新找到空间的重要性, 尤其是区位的重要性。克鲁格曼等人也

[5]

认为, 新经济地理理论 是第四次新经济理论的浪潮。它采用了受益递增 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

二、古典区位论的理论特征

古典区位论是区位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从其形成演变、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来分析, 可以进一步概括出古典区位论的理论特征:

1. 古典区位论研究了一般经济学所忽视的空间问题。传统地理学在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时缺乏在理论上的分析能力, 古典区位论研究了一般经济学所忽视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抽象的演绎分析方法,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构建了各种区位理论模型, 分析了企业的最优区位。

2. 古典区位论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空间配置原理。古典区位论研究的区位规律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位规律。随着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类企业布局实践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 并采用理性人的假设。由于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区位的选择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产生区位最优配置问题。

3. 古典区位论对区位的分析主要是一种局部的、静态的分析。古典区位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企业的最优区位问题, 很少设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布局问题, 而且具体分析企业最优区位时大量运用了静态或比较静态的方法, 并没有从动态角度去研究各个企业和部门的行为, 因此, 古典区位论主要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静态的资源空间配置优化理论。

4. 古典区位论主要是从经济因素方面探讨企业空间布局的原因。古典区位论对企业最优区位的分析, 一般重视的是经济因素的作用, 如原材料价格、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等。在各种区位因素中, 运输成本是各种古典区位论共同重视的一个因素。

总之, 古典区位论运用了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一般经济学所忽视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 是一种在微观层次上揭示市场经济中资源空间配置规律的理论。

变化过程重新考察, 其目的在于将经济地理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范畴之中。21世纪的经济学应当注重其实用性和应用性研究, 这个领域按其重要程度排序首推空间经济学及其所涵盖得广义范畴。

四、最近的理论发展

朱有志、蓝万炼所著 农业产业空间转移论 一书, [6]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农业产业空间转移问题, 同时, 它也吸收了国外农业产业空间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它从农业生产重心的空间变动和农业产业内部一级、二级生产部门、生产种类的空间变动的角度研究了农业产业空间转移, 既研究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因, 又从农村经济发展与演进的结果研究农业产业空间转移。Scott M Swi nton 在文献中, 定义了空间结构相对应的农业生态经济区, 使随机的模型空间退化影响变为可能, 并采用家庭调查数据进行抽样分析, 在农业生态地区层面上, 把发展模型分为两阶段:农民财产和农业自然资源退化, 并使之相联系。空间独立性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空间结构, 尤其在休耕模型中最为突出。这种空间独立性被消除在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 模型中。在分析OLS 模型中揭示了随机影响, 最终导致空间自动退化模型的产生。Giordano M i on 利用空间和时间数据评价空间利润分配市场联系中心, 为了检验理论和数据的一致性, 结构化地评估NEG 模型, 也给了一个空间外在性的延伸测量方法。Bjarne M adsen 应用普通的平衡经济模型 LINE 模型解释了理论性这一联系本质, 通过最近的发展观点, 讨论了相关的操作问题和策略, 并采用具体的应用模型来分析改变运输成本和桥梁通行费的影响。海洋生物学家认识到新的资源管理范例, 在开发系统方面意识到空间过程的重要性。在分析渔民行为对空间阻隔物的反映时, 大多数的储备模型用简单化的假设。研究表明:在现实中, 在描述渔民行为时, 通过强烈的调整来改变储备的结果。在分析不正式的渔场时, 通过估计完整的生物经济模型和生物经济模型的标准化来加强储备政策。我们的行为模型表明经济动机由参与者和当地渔民的选择决定。

三、新空间经济学的诞生

空间要素要求各区域经济主管部门在分析本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适时推进经济的空间发展, 使区域经济由不均衡向均衡发展。

反思传统的空间经济学可以看出它的如下局限性:(1) 注重国内区域分化和发展定位的研究, 而忽视从国际分工角度所引致的区域定位和发展模式; (2) 注重单个区域的要素聚集与扩散效应研究, 而忽视多个区域之间形成的合作与竞争格局; (3) 注

五、理论与现实意义

以资源配置导向的经济学在空间经济学体系中找到了其存在形式和实现结构, 如果说经济学是一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性学科, 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更重要的是, 经济学还是一门用经济理论指导主体行为、政策设计和战略行动的应(下转第25页)

违约概率p 对于资产价值波动率 V 变化的敏感性为 (-d 2) p N(-d 2) ^

==n(-d 2) V V V =n(d 2)

ln(V/F) +T+1/2T 2V

>0(24) 2

V 违约概率p 对于资产价值增长率(漂移项) V 变化的敏感性

^

^

^

本文提供了应用Black-Scholes-Merton(BS M ) 模型计算风险债务违约概率的具体方法, 该方法需要根据市场数据计算公司股权的漂移项, BS M 模型的这种拓展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可以应用于贷款组合的风险管理、投资分析的信用在险价值估计等。违约概率的比较静态分析为检验违约概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且这种静态分析为信用风险监管提供有用的信息, 因为它提供了资本结构和债务重组变化、商业风险变化、公司资产收益变化对违约概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lack. F, and Scholes. M. ,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rate liabili ties

ln(V/F) +( - 2V ) T [-() ]^

V p N(-d 2) ^

==n(d 2) V V V =-n(d 2)

违约概率p 对于债务到期时间T 变化的敏感性为

^

(25)

[J]. J ournal Poli tics Economy, 1973, 81:637-659.

[2]Bri ys, E. and F. de Varenne, Valui ng ri sky fi xed debt:An extension [J ].

J ournal of Fi nancial and Quanti tative Analysis, 1997, 32:239-248. [3]Cooper, L. , and A. Mello, The Default risk of s waps[J]. Journal of Fi

V ^ N(-d 2)

==n(d 2) V V ^ln(V/F)

=n(d 2) [+](26) -2 V T 2 V 4违约概率为公司资产与资产收益率(漂移项) 的减函数, 为公司资产波动率的增函数, 债务到期时间对违约概率的影响不确定, 要看(26) 式中的符号, 当下式满足时, 违约概率为债务到期时间的增函数:

V V ln(V/F)

>(27) +2 V T 42 V 11 V

T 2V

^

[-(

ln(V/F) +( -

2V 2

)T ) ]

nance, 1991, 46:597-620.

[4]Duffie, D. and K. Single ton, Modelling term structure term s truc turers of de

fault risk bonds[J]. Review of Fi nancial studies, 1999, 12:687-720. [5]Jarro w , R. and S. Turnbull, Prici ng derivati ves on financial s ecurities subjec t

to credi t ris k[J]. J ournal of Fi nance, 1995, 18:53-85.

[6]Longstaff, F. and E. Schwartz, A si mple approach to valuing ri sky fixed and

floating rate debt[J]. Journal of Finance, 1995, 50:789-819.

[7]Madan, D. and H. Unal, Pricing the ris ks of default[J]. Review of Deriva

tives Research, 1998(2) :121-160.

[8]Merton, R. , C. ,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the ris k s truc ture of inter

est rates[J]. Journal of Fi nance, 1974, 29:449-470.

[9]M erton, R. , C. , On the prici ng of Contingent Clai ms and the Modigliani-M iller Theore m[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 5:241-250.

四、小结

(上接第6页) 用性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空间经济学正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 我们所以强调

空间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因为经济发展首先要确定一定的空间位置, 不同的空间定位或布局对资源配置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效率; 其次还要选择不同的空间结构, 因为不同的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对发展的效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再次还要建立相应的空间组织形式和区域政策体系, 应当指出, 与区域发展相匹配的企业体系、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和管理组织形式对区域发展具有软硬兼施的制约作用。我国在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统一区域政策的构建, 以及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经济学界全力倾注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研究。

从需求角度看,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 资源在空间上所固有的不平衡性, 使得空间配置规律在剧烈的全球化、市场化竞争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加入WTO 后的中国, 如何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中解脱出来, 自觉顺应空间经济规律的要求, 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

[1]宁钟. 国外创新与空间集群理论评述[J]. 经济学动态, 2001, (3).

(责任编辑:X 校对:T)

[2]洪开荣.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J]. 经济地理, 2002, (1) .

[3]金相郁. 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J ]. 经济地理,

2004, (3).

[4]刘朝明. 新空间经济学:21世纪空间经济学研究主题[J ].中国软科

学, 2002, (3) .

[5]张可云. 空间经济学新论[J]. 区域开发理论与方法, 2003, (3). [6]汪金敖.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创新性发展 评 农业产业空间转移

论 [J].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3) .

[7]Capturing household-level spatial i nfluence i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using

random effec ts regres sion Scott M. Sw i nto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7(2002) 371-381.

[8]Spatial externali ties and empirical analysis:the case of Italy Giordano M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56(2004) 97-118.

[9]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i ssues i n sub-regional economic modelli ng, il

lus trat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INE model Bjarne Mads en, Chri s Jensen-Butler Economic Modelling 21(2004) 471-508. [10]Economic impacts of mari ne res erves:the importance of s patial behavior

Martin D. Smitha, _and James E. Wilenb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 no mics and M anagement 46(2003)183-206.

(责任编辑:X 校对:Q)


相关内容

  • 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作者:朱华友丁四保高斌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K90-06: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3)06-0001 -05 1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 新经济地理学不是一门完整的学科,其研究 ...
  •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了解自然资源.交通因素.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识记一些典型城市的名称和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正确 ...
  • 企业的区域经济属性
    第一章 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 的一般规律 对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进行 探讨,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开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 形成过程中,微观主体的自主选择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微观主体在利益最大化的 动机下进行自己的区位选择,从而 形 ...
  •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容积率的合理确定
    容积率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其合理确定是保证规划科学性和增强可操作性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目前容积率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指出应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容积率奖惩制度来科学确定容积率的大小 1 引言 容积率是西 ...
  •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 ...
  • 地理必修二知识框架构建整合(2)
    地理必修二 知识框架构建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两点分三段(对比课本32页世界城市发展阶段记忆)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世界:1.1999年10月12日,世界"60亿& ...
  • 泰州市产业结构及其主导产业选择
    摘 要: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以产业结构的变动为主,产业结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标志.区域经济要保持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合理优化,而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合理分析.本文先就泰州市产业结构 ...
  • 工业区位及其影响因素浅析-文章编号1673
    2005年10月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ocialScience) Oct.2005 第7卷第4期Vol.7,No.4 文章编号:1673-1387(2005) ...
  • 武汉市基准地价与土地出让区位分析
    第30卷第6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6月Vol 130 No 16 Journal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 (Nat ural Science Edition ) J un 1 2008 文章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