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法论文 - 范文中心

矛盾分析法论文

02/27

论 文 题 目: 浅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在社会中的普遍应用

目 录

摘 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绪 论 ...................................................................................................................................... 2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1.2 研究方法 ........................................................................................................................................... 2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 ............................................................................................................................... 2

第二章矛盾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析 ..................................................................................................... 4

2.1 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特点 ............................................................................................................... 4

2.1.1 矛盾分析法的内涵 ............................................................................................................ 4

2.1.2 矛盾分析法的的特点 ......................................................................................................... 4

第三章 当前社会中矛盾的现状分析 ................................................................................................... 6

3.1 矛盾在社会中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6

第四章 矛盾分析法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 7

4. 1 矛盾分析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 7

4. 2矛盾分析法在工作中的应用 .................................................................................................................. 7

4. 3矛盾分析法在民生问题中的应用 .......................................................................................................... 7

第五章 结论 ......................................................................................................................................... 9 致 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1

1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生活在社会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矛盾。如果矛盾处理不当将会引发不可收拾的结果。因此运用矛盾分析法来解决问题就先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一系列的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处理中体现哲学思想中矛盾分析法对社会矛盾处理的知道意义。

具体而言,研究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在社会中的普遍应用,有如下重大的意义:

(1)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矛盾。

(2)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社会问题的认知水平,该变自我对社会矛盾的不够成熟的看法。

(3)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提高整个社会的哲学文化水平。

1.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主要采用实践调查和书本知识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实践调查:实践调查主要抓取社会中出现的最平常的生活矛盾,社会矛盾。

第二,书本知识:主要来自高中课本和一些期刊杂志,社会分析。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

本文采用从实际出发,综合书本,分析现状,最后得出结论的研究思路。文章大体采用原理解释---举例分析---综合结论的模式,简洁明了。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图所示:

2

图1:本文的总体研究框架

原理解释 总结经验

原理深化

利用原理

分析现状

图1—1 本文的总体研究框架

3

第二章矛盾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析

2.1 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特点 2.1.1 矛盾分析法的内涵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括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说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一切事物从它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这就是说时时有矛盾。

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2.1.2 矛盾分析法的的特点

第一,矛盾具有普遍性。

第二,矛盾具有特殊性。 第三,矛盾具有客观性。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事物就是矛盾,所谓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认识方法,主要的就是教导人们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到解决矛盾的恰当方法,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同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黑格尔曾经说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存在这一个“中介”,他认为这一“中介”的作用就是把对立面导向调和直至消失,也就是“调和论”,而马克思认为这一观点否定了矛盾的客观性,,矛盾的本质不是理念中的统一,而是某种更深刻的东西,即本质的矛盾。(现实生活中的差别,对立和斗争,才构成了矛盾的本质。[1]

2.1.3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

第一,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就是要用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看问题。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一切矛盾的双方,无一不是相互依赖,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的。[2] 事物自身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事物本身都存在利与弊,对与错,是与非,因此,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可以更

4

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而列宁也说过:“对立的统一(一直统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看、绝对的一样。”[3]

事物自身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事物本身都存在利与弊,对与错,是与非,因此,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看问题。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一样的矛盾,如生物的新陈代谢,自然界的生物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如小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样貌会有差别。矛盾双方有各自特点,如在工作中生搬硬套,不懂灵活应用。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矛盾认识更深刻。

第三,抓住重点和主流

抓住重点和主流,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和主流,如果事物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颠倒了,那么事物的性质会改变。

第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一点论)或离开重点谈两点(均衡论),都是错误的。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事情,例如工作任务在同一时间下达,你就必须先选择重要的,需要及时完成的工作来做,但是也要在做完重要的,需要及时做的工作后,做好剩余的工作。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就是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这样才能统筹兼顾。

第五,矛盾双方是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

矛盾是一个相互的对立关系,矛盾有他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他们均是对立的关系。但是矛盾也有他的统一面,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矛盾论中有这样的两句话:一,事务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他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的统一性。[4]

5

第三章 当前社会中矛盾的现状分析

3.1 矛盾在社会中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当前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不论是生活上,学习上;个人,集体,社会;都存在着矛盾。有矛盾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了矛盾不去分析解决必然会扩大矛盾,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

学习中,特别是对于高三的学子。他们面临着很多矛盾,例如:学习任务的繁重与大学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父母老师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我自己的惰性之间的矛盾„„

工作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个人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事之间相处„„

民生,三农问题;当前国家走改革开放道路和西方“和平演变”的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的种种矛盾„„

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合作和摩擦„„

一切矛盾的存在都具有它的客观性,我们要解决矛盾首先就是要分析矛盾存在的现状,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6

第四章 矛盾分析法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4. 1 矛盾分析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事情,怎样正确对待学习,怎样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学生一直很困惑的问题。

运用矛盾分析法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认真学习的前提,这是学习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端正学习态度首先就是要明白为何而学,你可以是为工作而学,为美好生活而学,为获取知识而学,为开阔眼界而学。总之,态度正确了,学习才会有效果。其次是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题太难,单词记不住,不能背诵古文,这些困难是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不要一味把这些问题,困难看做是学习路上的绊脚石,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困难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会给你带来麻烦,但同时也让你在思考如何解决困难、问题,如此以来,可以提高你的思维能力。因此,用矛盾分析法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4. 2矛盾分析法在工作中的应用

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每个人都想大展身手,获得成功。然而现实中总是会有问题,例如现在有一个工作,只是做一般的工作人员,待遇不高,以你的工作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可这不是你梦想的工作,你是选择这个工作,还是继续等待好工作?矛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看你是如何解决。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难题,例如工作不上手,与同事关系不好,办事能力低,都会严重影响工作质量,这就需要用到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看问题,同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找到解决的关键,但不忽视次要的方面,做到统筹兼顾。

4. 3矛盾分析法在民生问题中的应用

民生问题是今年来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帮助人民解决就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如国家提供工作岗位,家电下乡,加强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等,一系列措施使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变。但真正要解决民生问题,重点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特别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就应该以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这样才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根据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抓住起支配作用的主要矛盾,国家能更准确制定方针政策,更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4.4矛盾分析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应用

一个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这两个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起主要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经济、政治

7

乃至思想文化领域的协调和谐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抓住重点,即提高生产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根据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的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具体表现,它是对立中的和谐。依据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为了完成新时期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同破坏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作斗争,如同恐怖势力、邪教、贪污腐败、盗窃、抢劫等作斗争。对影响社会和谐因素的斗争、克服,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 ,否则社会和谐无从谈起。

4.5矛盾分析法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 国家间的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在与别国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国家间共同利益扩大化,使相悖的利益缩小化。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运用矛盾分析法来看待国际关系,才能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

8

第五章 结论

矛盾分析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人们更有效的解决各种问题。不仅在学习生活中,在工作中,甚至在社会各个方面,矛盾分析法都是解决问题至关重要的一环!

经过对当前中国社会现状的矛盾分析得知,事务的矛盾无处不在,只有充分认识到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才能更好的处理各种矛盾。不断调节矛盾双方的关系,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懂得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则,就知道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不同具体事物的特殊性结合起来,仍然不能把握具体事物的规律解决具体的矛盾。[5]懂得矛盾分析法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

从论文中得知矛盾分析法对于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同时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对社会现状的深度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客观上提高了社会的知识文化水平。

9

致 谢

10

附 录

参考文献

[1] 叶汝贤 何梓焜,《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第45页

[2] 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M],人民出版社,第四章 第266页

[3]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第一卷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332页

[4]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第二卷 矛盾论 第327页

[5] 杨超,《唯物辩证法的若干理论问题》 [M] 人民出版社,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第129页

11


相关内容

  • 理性分析与议论文构思
    高中生写议论文常常苦于没有材料可写,在很多同学看来,只要有了三四则材料,文章就"内容充实"了.比如谈"责任",甲有责任,乙有责任,丙有责任,因而我们都要有责任:谈"选择",就例举出 ...
  • 高中语文议论文素材大全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集锦 素材一: 话题:"成功.勤奋""学习成就天才"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 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 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 ...
  • 郑州成为第八大古都后旅游业的机遇与挑战
    第19卷第9期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Voll9.No.92005年9月 JOURNALOFCHENGDUCOLLEGE0FEDUCATION S印.2005 郑州成为第八大古都后旅游业的机遇与挑战 董海伟1胡北明2 (1.四JIl大学旅游学院四 ...
  • 走出议论文写作的困境
    作者:刘吉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 2012年05期 议论文写作一直是高中教学和高考复习的重头戏,但收效甚微.近几年屡屡出现关系型议论文考题,更是让高三学子面露难色,头绪混乱,陷入思维的僵局.笔者在2011年福建省质检"有益与 ...
  • 二十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的嬗变
    [摘要]20世纪中国阶级论文学史观是特定历史情景下的产物,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较大影响.它可以溯源于五四新文学思潮,在与其他非主流文学史观的竞争中,因其革命性与政治性特征,流行于50年代,在60年代达到顶峰,最终走向瓦解.80年代之后,在检 ...
  • 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
    研究生培养 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 与常见问题 王 琪 摘要:论述了撰写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作用和意义,说明了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指出了文献综述撰写中的常见问题,同时简要说明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文献综述撰写步骤常见问题 作者简介:王琪 ...
  • 雅典民主如何导致雅典城邦的灭亡
    SHENZHEN MIDDLE SCHOOL 研究性学习论文 雅典民主如何导致雅典的灭亡 张柏豪 论文在线阅读链接 指导教师 年级 班级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黄睿 2013级 高二11班 zhang.baihao@foxmail.com [ ...
  • 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一: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二: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12分)理想的阶梯(节选)陈群①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②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九年级语文- ...
  • [西方文化概论]公选结课论文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学 院: 专 业: 班 级:学 号:姓 名: 本论文根据结课论文评分标准,应得分值课程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 ...
  • 唐诗宋词选讲论文
    专业: 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 题目:鉴赏本词,分析词风与唐宋哪位词人最为相近. 天香(近现代•陈曾寿) 壬申除夕,同君适自大连赴旅顺,车行百里,已昏黑矣.先是,上为僦一小楼,遍寻始至其处.门扃无人,彷徨久立,寒风砭骨,仆人觅屋主取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