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 范文中心

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04/18

《组合图形的面积》

一、教学目标:

1、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中,体会割补法的应用。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与组合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认识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隐蔽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四、教具准备:一些基本图形学具,PPT。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猜一猜:让学生从盒子中摸出图形并说一说以上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拼一拼: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拼一拼。

3、出示组合图形,引导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像这样,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组合图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新知

1、智慧老人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估计他家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地板。

2、如何准确计算出这个客厅的面积呢?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L”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3、小组合作探讨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4、学生板演汇报交流,将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用多媒体显示。

5、小结:将学生给出的几种方法归类总结。

第一,“分割法”即将上述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 第二,“添补法”。将图形补上一块,使其成为我们熟悉的基本图形再计算。

(三)拓展应用

课件出示习题:计算中国少年先锋队中队旗的面积。解决生活中与组合图形相关的实际问题,认识数学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

关于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89页“练一练”的习题。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分割法

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

添补法


相关内容

  • 怎样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篇一: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体育教学设计的要求,这就是从 教案走向教学设计的开始,文章论述了体育教学设计所包括的诸要 素的设计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设计:转变 体育教学设计的 ...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
  • 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
    机械机电类:1.压燃式发动机油管残留测量装置设计2.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的设计3.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4.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5.实验用减速器的设计6.管套压装专机设计7.可调速钢筋弯曲机的设计8.新K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 ...
  • 浅谈教学设计模式
    [摘 要]教学设计模式是教学设计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桥梁.传统教学设计模式解决设计中"做什么"的问题,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则主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式 知 ...
  •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 "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辞海>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即对"无"的否定或对"有&qu ...
  • 设计概论全部自考
    绪论--(じ★ve冰封)1. 设计的含义?设计是围绕某一目的而展开的计划方案或设计方案,是思维.创造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最终是以某种符号(语言.文字.图样及模型等)表达出来.2. 设计可分为三类:(1)精神活动层面(2)造物活动层面(3)非物 ...
  • 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策略与成功保障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虽然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所构成,但归根结蒂学习是属于学生自己的事情.中国过去就有"师傅领进门,学不学在个人"的谚语,印欧语系中也有类似中国的"牛不喝水 ...
  • 信息化环境开展教学环节的优化1
    如何根据不同的信息化环境开展教学环节的优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日益深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学媒体的日新月异.反过来讲,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媒体保障.现代教学媒体所处的媒体环境也较 ...
  •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应该从这些方面考虑教学前的实际状况.例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已经达到何 ...
  • 反思教师的教学生活
    当代教育科学 2005年第20期 反思教师的教学生活 罗儒国 摘要: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然而,由于教师的"物化",教学技术化.日常化.剧场化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学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被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