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 范文中心

20**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10/25

2012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7至9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范围,体现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为语文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部分。其中,语文知识与运用约占全卷总分的19%,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17%,现代文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28%,写作约占全卷总分的36%。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结合在“语文知识与运用”中考查。

(二)题型: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类,其中,客观题约为20%,主观题约为80%。题型可有选择题、填空题、图表题、病句修改题、文言文翻译题、问答题、写作题等。

四、考查内容与要求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 正确识记教材所涉及的常用汉字的音、形、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2. 汉字书写规范、正确、端正、整洁。

3.正确使用词语。

4.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识别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5.正确仿写句子。

6.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7.了解7——9年级课本涉及到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及其所处时代、作品等常识。

(二)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

能根据情景,清楚、连贯、文明、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不偏离话题。

◆综合性学习

运用语文知识,发现、探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1.能策划语文活动,拟定活动方案。

2.能根据材料筛选信息,提出和探究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

(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能背诵、默写本《考试说明》“附录”所列古诗词,并能正确理解、运用其中的名句。

2.能背诵本《考试说明》“附录”所列文言文,并能正确的默写、理解运用其中的名句(段)。

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4.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意思。

5.理解并能意译文中的句子。

(三)现代文阅读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4.把握文章基本意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初步领悟文学作品内涵;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有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现代文阅读材料取自课外。

(四)写作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并达到以下要求:

1.切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内容具体,中心明确;4.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5.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写作要力求体现个性或特色。

附录:

古代诗词(20首):

1.关雎(关关雎鸠) 诗 经

2.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 操

3.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 潜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 勃

5.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 湾

6.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 维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 白

8.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 甫

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 愈

10.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11.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 牧

12.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1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 煜

1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15.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16.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 轼

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18.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19.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20.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文言文(10篇):

1.孔子语录

2.曹刿论战 左 传

3.出师表 诸葛亮

4.桃花源记 陶 潜

5.三峡 郦道元

6.马说 韩 愈

7.小石潭记 柳宗元

8.岳阳楼记 范仲淹

9.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10.送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2年3月

说明:

1、红色字体为2011年新调整的内容。

2、绿色字体为2012年最新调整的内容,其重点在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要求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定要注意。

五、题型示例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应和(hâ) 歼灭(jiān) 确凿(záo) 精神抖擞(sǒu) ....B、干涸(hã) 绽放(zhàn) 温馨(xīn) 姹紫嫣红(chà) ....C、颓唐(tuí) 菜畦(qí) 收敛(liǎn) 心旷神怡(yí) ....D、阔绰(chuò) 丘壑(huó) 蹒跚(bán) 鳞次栉比(jiã)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是( ) A、严历 畸形 意想天开 B、隐弊 肆虐 张灯结彩 C、视察 怠慢 众志成城 D、陡俏 和谐 与时俱进 3、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改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不利己 “豪”改为“毫” B、因地治宜 “治”改为“制” C、不屑置辫 “辫”改为“辨” D、经装束裹 “束”改为“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 ..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100米蝶泳和女子体操赛。 ..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B、因为时间有限,他读那些大部头的名著总是喜欢断章取义,只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 ....C、读书有许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D、万里长江上的山水画廊——三峡,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它以独特的云雾山水,浓郁了风土人情....和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吸引着无数游人。

6、请从曹雪芹、鲁迅、朱自清、茅盾中任选二人,分别列举一篇你在课本上学过的他们的作品的名称。

7(国别)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 8、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写出两句话组成排比句。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

的无私。

9、下面一段话A、B两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文字写在横线上。 “雪灾慈善一日捐”活动地重庆某区正式拉开序幕。A许多市民积极执行重庆市慈善会的倡仪,将一天所行送到社区捐赠点,奉献爱心。增强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改为

B处毛病:句子成分残缺,在10

①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②使电脑已越来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工具,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③运用电脑,了解电脑,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必修课。

句①词语累赘,应该删去的词是

句③中语序不当,应将对调。

11 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的面试,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 央视举办的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平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1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 5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星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 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你得到的信息是 12、[调查]

13近来有一条新闻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兰州女歌迷疯狂追星13年,其父为支持女儿追星,不惜倾家荡产,甚至跳海自杀„„一连串不理智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为此,学校团委决定发起“健康追星”系列活动。你所在班级将要举行“我们也追星”主题班会,请你解决下面问题。

⑴ 你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

答: 两个问题。

答: 的感受。

无可厚非 适可而止 迷失 提升 理性 冷静

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为了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增强社区的民族文化气息,重庆市不少社区将开展“情满除夕”的主题活动。

⑴按下面要求拟一个社区的“除夕”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活动方式:答:

新华网北京10月4年开始全面推行,一年级本科新生中,理工科专业学生必须修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文科学生也要选修一定的科学与技术类课程。

据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胡显章教授介绍,新方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先行建设的20门核心课程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与当代中国等人文社科领域,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采取名师上课、助教导修的双轨教学方式。

16、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日“图书传递工程”走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捐书15万册。这是图书传递工程第一次走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中国大西南。弄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4%。教育的发展相当滞后。在高寒山区的村寨里,三十多岁依然目不识丁的人随处可见。村民时于孩子的教育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全州小学升初中率只有60.6%。得知这个情况后,四川省教育厅发动德阳和绵阳两个城市的中小学生,共捐赠图书15万册。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0字。

答:

17(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

(2)

(3)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王维《汉江临眺》) (4) 181)~(5)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l)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屋舍俨然 ..悉如外人.余人各复延.(2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遂与外人间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桂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取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惟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竟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本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内容概括

(1)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请简要概述。

(2)母亲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说说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文中加横线的两个句子“廖医生„„硬塞给母亲十块钱”,“母亲„„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这两个“塞”在文中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4)廖医生去逝了,如果要你给他写一块墓志铭(即墓碑上有关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联系本文,你会怎样写?

(5)文章为什么不在开头第一段中母亲的话里指出“木懂花是不能做中药的”,那样不是更明白一些吧?试说明理由。

(6)文章以“洁白的木模花”为题目有什么深意?

这个世界很美

(l)在浮华的城市中,我常常是怀着乡愁的冲动从马思聪的《思乡曲》出发去寻找自己的故乡..的。

(2)我无数次地听过这首美丽而又略带忧伤的中国小提琴经典之作。

(3)每当那如歌的思乡主题旋律从小提琴的弓弦之间流溢而出时,我的灵魂仿佛马上从沉重的肉身中游离了出来,开始朝着故乡的方向行进。

(4)于是,穿过漠漠的云烟,我似乎又看到了故乡秀丽的山水和深深的巷弄,看到了田野上自唐诗宋词里翩翩飞来的白鹭,看到了波光滟滟的江面上的渔舟唱晚,看到了梧桐下夕阳影里的身影。我喜欢这种灵魂还乡的感觉,即使是跋涉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即使是幻梦一场,那叶归舟最终并不能真正在故乡靠岸,我也喜欢。譬如秋天的一个黄昏,夕阳沉沉地坠了下去,南飞的雁群从洒满余辉的天边缓缓飞过,长河边的芦苇在秋风中瑟瑟作响;譬如春天的一个夜晚,我睡在老房子里,潇潇的春雨轻轻地敲打着鱼鳞般的瓦屋顶,夜航的船马达嗵嗵作响地从镇边的河流里经过。还有,在有月亮的晚上,天地澄净,清辉四溢,仰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而《思乡曲》的旋律正好渡着月光悠悠飘来,心中更是生起无限的美丽乡愁。

(5)听马思聪的《思乡曲》,我的灵魂还常常在小提琴抒情的慢拍中走近音乐家的悲欢人生,(6)马思聪早年两赴法国学习音乐,主修小提琴和作曲。年轻的马思聪才华横溢,二十来岁就创作了著名的《内蒙组曲》,《思乡曲》就是其中的第二乐章。而后,他又写出了《牧歌》等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那些作品,不少都是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都以高超的西方音乐技巧完美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在天津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

(7)然而不幸的是,在后来的那场文革浩劫中,马思聪也和当时的许多文化名人一样,无一避免地受到了残酷的迫害。不少人受不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屈辱,最终没有跨过那道命运的门槛,悲愤凄凉地离开了人世。生性谨慎憨实的马思聪当时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内心也时常萌生弃世的念头。然而,在不少亲戚和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被逼无奈的马思聪最终鼓起勇气选择了惊险的逃亡,携家人历尽重重危险,辗转香港,流亡到了美国。

(8)异国他乡,马思聪凭借着自己过人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生活也过得比较安稳。然而戴着一顶“投敌叛国”的罪名帽子而有家难归的他,内心却一日都不曾平静过,月夜寒灯,孤馆无眠,马思聪常常朝着故国的方向拉起他的《思乡曲》,倾诉着他内心剪不断,理还乱的浓浓乡愁和生命悲凉之情。

(9)在寄居美国二十年的日子里,马思聪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但其中的不少作品如独唱曲《李白诗六首》和《唐诗八首》,芭蕾舞剧《晚霞》等,都是怀国思乡之作,都无不寄寓了他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灿烂民族文化的无限仰慕之情。

(10)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一个晚上,马思聪听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哭了,他还请求夫人不要理会他,让他哭个够,他流着泪说:“这个世界很美!”

(11)每每在听《思乡曲》的时候,倘若纷飞的思绪不经意间忽地触及到马思聪生命中的这个感人细节,我的泪水就会止不住地流下来。是的,这个世界很美,只有在内心里深深爱着故国和亲人,深深爱着生活和艺术的人才会真正感知到这个貌似无情的世界的美丽,才会在历尽劫难之后依然坚守当初那份热爱并且由衷地生发出对于世界的感恩之情。

(12)小提琴如歌的倾诉又回旋而来,我蓦然觉得有一缕来自故乡的春风。 ..(选自《散文》2005年第6期,有删节。)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全文的主题。

(2)文章第(5)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述。

答:

(3浮华:

春风:

(4)联系全文内容,简要概括第(5)段划线句中的“悲欢人生”所指的具体内容。

(5)文章第(l0)段说马思聪“流着泪说:‘这个世界很美'”,这似乎与他的悲惨遭遇有点矛盾。对此,作者的理解是

相同:

不同:

(7)以下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告诉我们:故乡之于人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眷恋和怀旧,更在于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上的血脉维系和灵魂回归。

B.文章描写灵魂还乡情景的语言凝练优美,叙述马思聪的遭遇和思乡之情部分的语言平实质朴,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不矛盾。

C.文章第4段末说“自中更是升起无限乡愁”,是因为作者灵魂还乡所见到的景象充满诗情画意,所以这时候连“愁”也可以是美丽的了。

D.文章最后一段“小提琴如歌的倾诉又回旋而来„„故乡的春风”,说明本文是作者在听《思乡曲》时写下的,作者在抒写思乡之情的同时,也感觉到了祖国的召唤。

21.阅读下文,完成(l)~(6)题。

要有点人情味

“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如是说。这是70年前的箴言,流传至今而不被磨灭,定有可取之处。世纪末忙碌的生活节奏,常使人情变得淡漠,而淡澳之后,人们却不禁想起那份最古朴的感情——呼唤着“人情味”的归来。

科技革命一次一次地把人类推向文明。不可否认,现代而进步的机器电子文明使我们的生活愈加地舒适与便捷。有了电脑,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已不是神话。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和他人交流沟通的机会。有了E—mail,有了特快专递,有了可视电话。世上已不复飞鸿与尺素潜先生告诉我们:距离产生美感。但,太过遥远夕一切都不在视线内,一片空茫,何来美感?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新式公寓的封闭性,给芸芸众生划定的范围,看似宽大舒适,其实,却失去了许多与旁人交流的机会,天天与邻居擦肩而过,却不知彼此的姓名,乃至当遭遇灾难如失窃、失火却因相互陌生而呈若罔闻。人情淡漠至此,这些所谓的“家”不过是新一代的“鸽子笼”,不似四合院的温情,不如弄堂的亲切。

人,生来需要友谊,需要关怀,需要慰藉,需要交流,需要宣泄。物质文明并不代表一切。德莱塞的《欲望三部曲》早就揭示了人情淡漠与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渐渐泯灭的过程。甚至19世纪的巴尔扎克,也替我们描摹出一幅金钱维系一切人际关系的画面。我无法想像,我们真的会存活于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也不想成为加缪笔下的《局外人》现实还存有一些温情。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相濡以沫,而一个个文明小区的涌现,希望工程的浩大影响,以及中华骨髓库的建立……这一切,预示着“人情味”的回归。

并不是只有田园阡陌、男耕女织才是人情的表现,现代的城市,虽然是由钢筋水泥堆筑成的,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人情就离我们不再遥远。

(l)根据语境解文中划线的词。

飞鸿与尺素:

鸽子笼: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作者说“我们真的会存活于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也不想成为加缪笔下的《局外人》”意思是什么?

(4)文章引用鲁迅先生与朱光潜先生的话,试分析这些引用在文中的作用。

(5)作者的论述思路极其明晰。首先阐述 ;进而探讨“人情味”冷漠,甚至泯灭的。

(6)请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无情未必真豪杰”的理解。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①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位、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到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②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一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果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③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童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请写出“司空见惯”的同义词语

(2)作者为什么要在第①段详细列举众多受灾难影响的地区?

(3)第②段除了给“温室效应”下定义,主要还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这段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4)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5)划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内容?“只有”“才能”的关联词在句中起什么作用?

(6)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控制地球变暖的措施有哪些?

2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

(l)家庭的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以填的词语如温馨、和谐、快乐、风波、(2)一粒种子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屈、生机勃发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的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仿徨时,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请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②600字左右。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24.读下面这段文字,写作文。

在生活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渴望。正是这些“渴望”,给我们带来希望,激励我们奋进,唤起我们美好的祝愿等等。

你有什么样的“渴望”呢?请你以“渴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说真话,诉真情。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④不少于500字。

25.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郑板桥老年得子,深知“爱子必以其道”,因此,临终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不是给他许多金银珠宝,而是让他蒸馒头吃。侍奉郑公的人为之说情:“少爷不会做馒头,还是让厨师代劳吧。”郑板桥固执己见,其子只得向厨师请教,蒸出了一锅馒头。当他把热气腾腾的馒头送到郑公床前时,老人已逝世,只留下一纸遗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

好汉!”

要求: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人名、校名。


相关内容

  • 2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20**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2011年安徽省 中考语文试题评析暨 2012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 二.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 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 ,君子好逑.(<诗 经??关雎>) ② ...
  • 广州市20**年中考语文试卷
    广州市2015中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选择题答案(第7题第1小题除外)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上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 非选择 ...
  • 安徽省20XX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 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 ...
  • 20**年中考语文质量分析
    2010年襄樊市中考语文质量分析 贾严贞 刘煌斌 卢家芩 一.试题分析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2010年我市中考语文命题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2010年襄樊市中考说明>的要求,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 ...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5年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伫立(zhù) 档次(d ǎn ɡ) 创可贴(chu àn ɡ) 险象迭生(diã) .... B. ...
  • 贵阳市20**年中考语文试题
    贵阳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考查(5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28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牡蛎(n ì) ...
  • 20XX年中考语文半命题作文题型透析
    2011年中考半命题作文题型透析包括命题方式探微和审题思路点拨. 一.命题方式探微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内容,学生要根据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掌握在作者手里 ...
  • 湖北黄冈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精品系列资料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 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湖北黄冈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湖北黄冈市2016模拟二) 一.古诗词名句填空(8分) 1.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
  • 20**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
    2011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 周一诗词鉴赏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认为&q ...
  • 江苏省20XX年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温暖"素材运用指导
    话题作文"温暖"素材运用指导 [2015年中考作文备考热题] 冬天的阳光最温暖,春天的和风最温暖:寒冷时的一件棉袄最温暖,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最温暖:伤心时的一句安慰最温暖,困境中的一句鼓励最温暖„„生活中充满着温暖的种种情 ...